首页 名人故事 论居家勤俭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论居家勤俭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时间:2022-08-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论居家勤俭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儒家经典的终极目的就是治国平天下,而平天下的手段是“德”,而“德”形成的途径和手段是先修身、再齐家。这充分说明王阳明对自己家族的发展是深存忧虑甚至恐惧的,所以不断警醒后人。值得庆幸的是,王阳明的后人虽袭伯爵,坐享荣华富贵,但并不是一事无成,至少在德行上知廉耻。看来,王阳明的教诲没有白费。

论居家勤俭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儒家经典的终极目的就是治国平天下,而平天下的手段是“德”,而“德”形成的途径和手段是先修身、再齐家。所以,在传统儒家学说里,修身和齐家是两门重要的学问。就是在当今社会,人如何修身、齐家,亦是大文章、大头脑。对此,王阳明尽管长期治军为政在外,可仍与一些历史贤哲一样,有一套自己的修身(如前述)和齐家学说。时时关注于此,谆谆教诲后生晚辈,道理虽浅,可寓意深远,读之无不裨益,因这些道理都是以“家书”的形式出现:

守文、守章,亦宜为择道德之师,文字且不必作,只涵咏讲明为要。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上大人书》)

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严师维何?庄敬自持,外内若一,匪徒威仪。施教之道,在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源之弗洁,厥流孔而。毋忽其细,慎独谨微;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日惟自欺。(《箴一首》)

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www.guayunfan.com)

习俗移人,如油渍面,虽贤者不免,况尔曹初学小子能无溺乎?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

读书讲学,此最吾所宿好,今虽干戈扰攘中,四方有来学者,吾未尝拒之。所恨牢落尘网,未能脱身而归。(《全集》,787页)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全集》,753页)

但当严缉家众,扫除门庭,清静俭朴以自守,谦虚卑下以待人,尽其在我而已。(《全集》,988页)

吾平日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但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恒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全集》,989页)

上述几段都是家信,守文、守章乃王阳明同父异母之弟,父妾杨氏所出。王家属官宦显爵之家,王华乃侍郎、尚书,王阳明又身居要职,为家庭兴旺计,应有家规以诫子孙。在这些家书中,王阳明有以下一些有关家教的要言,言虽浅显,却有深意:(1)家中子弟须择师而授,而且规定,学业以道德为先,文字次之,有文字而无道德,其照不远,家道不藩。观今鉴古,显宦之家的小孩最后少成大器者,都与儿时教育有关,没有以道德为师,“故教之者陋”。要“庄敬自持”,要“师严道尊”。没有严格要求,则“望之者浅”。这都是必须深以为戒的。(2)官商显宦之家,很少有家势永久显赫不落的,故古人有“富不过三代”,“宦不超三世”之说,道家也忌三代为将,这些都是有深意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修”之故,锦衣玉食、高粱肥身,不知生活之艰难,唯以日放荡为务。所以王阳明要求后辈不要以青紫荣华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不要在世人面前炫耀富贵。宦官之家所缺者唯仁义耳,如战国时期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就是为家世的长久昌盛计。故王阳明要求儿孙辈以道德仁义存心处世,方能“光前裕后”,即能承继往学,开示后继。(3)告诉后辈,要选择一个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因“习俗移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贤者也在所难免,故要小心防预,要“脱去凡近,以游高明”。选择好的环境,善于择友,是人生的必修课,古时候三迁的孟母,很知道个中缘由。久入疱肆不觉其臭,久入花圃而不觉其香,都是环境熏陶的结果。一旦沾染上不好的习气,结识了不好的人,要改弦易辙,都是有很多的困难、很费周折的。传说周公不交不如自己之人,原因是“累我也”。自己从中不能得到启发和教育,只有交那些才干、能力、品德超过自己之人,才能“益我也”,应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4)家庭中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读书能养性、移情,能张人胸襟,扩人智慧。许多宇宙世界的大道理,书中尽有,仔细品赏,定有所获。王阳明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唯有读书交友方能免俗,所以尽管军务倥偬,仍是讲学不倦。他告诉儿孙辈:不要羡慕仕途,那是“牢落尘网”,一旦沾上,要脱身可不容易,那里只能毁灭人,不能提振人。(5)每餐吃饭不要大鱼大肉,要清静俭朴。不要好逸恶劳,要多干体力活,如“扫途门庭”,召集“家众”,多参加生产劳动。对人要谦卑,不要盛气凌人,自毁家势。(6)自古官宦人家在平时往往以“傲”待世,有时即使心无“傲”意,因习惯了平时的言行,一举手,一投足,别人都觉得不可一世。就因为平时缺少一个“谦”字,缺少自省。所以,宦官之家所缺的是“谦虚”,不能“容人”“下人”,无有“良知”之心。具体表现是恻隐之心即良知的缺失,视百姓如草芥,视粱肉如粪土,骄奢淫逸。人如无“良知”,何事不可为?所以,庄子说侯门之内,仁义存焉。因缺仁义,才要仁义,一旦骄奢淫逸,破败就接踵而至,昔日之豪门变成一堆瓦砾,堂前之燕子,飞入百姓之家。所以历代贤哲都是以“月满则亏”的道理警示世人,其中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就是“知”“行”不一,知之而不戒之,“复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这充分说明王阳明对自己家族的发展是深存忧虑甚至恐惧的,所以不断警醒后人。值得庆幸的是,王阳明的后人虽袭伯爵,坐享荣华富贵,但并不是一事无成,至少在德行上知廉耻。1644年,李自成入京,王阳明的裔孙王先通不降李而死,死前哭道:“王家世受国恩,岂能背叛?唯有一死以对先人。”看来,王阳明的教诲没有白费。

在儒家的政治文化中,治理天下的侧重点在于“家”,“家”的观念在儒家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易·序卦》上就有关于儒家对“家”的宣言

有天地者必有万物,有万物者必有男女,有男女者必有夫妇,有夫妇者必有父子,有父子者必有君臣,有君臣者必有礼义有所措。

在儒家的这种社会学观点里,“家”是社会的出发点与归宿。如何保证“家”的长期繁荣是国家兴旺的前提,历代哲人都在寻找良方。从孔子开始,就对家、夫妇、礼仪有着独到的见解。《诗经·周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谈的就是“家”的问题:结婚、夫妇、礼仪。孔子把这一篇放在《诗经》的首篇,绝对是有深意的。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谈的就是儒家思想如何去“齐家”,如何保证家庭兴旺。主要是要有仁心,不要傲居欺人,要勤俭,要有严格家风,要慎居择友,不要良莠不分以乱家政。要以孝悌为人生目标,不要追求青紫荣华、锦衣玉食,要多读书以移粗鄙淫顽之性等。到了宋代,欧阳修在修《五代史》时,提出了“兴于忧患亡于逸乐”的史学观点。尽管这是总结国家的兴旺规律,亦可适用于家。到了晚清,曾国藩提出居家八字方针:早、勤、考、扫、书、猪、鱼、疏。早即早起,不睡懒觉;勤,干活做家务要勤快;考,即温习前天的功课;扫,即打扫屋前屋后的卫生,给家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书,就是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大声朗读课文,要背书;猪,就是家里要养猪,猪肥料可以种庄稼;鱼,家里要养鱼,每天早上给鱼塘里撒草;疏,即种植蔬菜。这八个字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一个家庭要六畜兴旺,人丁繁衍,须自食其力,不要做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这些观点都是曾国藩在最紧张的军事斗争时,抽空给家人写的信中提出来的,一部厚厚的《曾国藩家书》谈的都是这些东西。表面上看都是一些日常琐事、杂事,却含有大学问,即修身齐家的大学问,道理深刻得很。家庭琐事,细微不关宏旨,可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离开了这些琐事,大事又在何处?严格说来,治国平天下说的是大事,其实都是小事,都是百姓日用之事。据传,曾国藩治家极严,他制定的“八字”家法,任何人不敢违反,就是他的弟媳,如有违反,他都大声呵斥。所以,从清同治年间至20世纪,曾国藩的子孙中都是人才辈出,虽没有出将入相之人,却都是在各个行业中卓有成就之辈,至少没有只吃不干的膏粱子弟和败坏家风的孬种。这是否与曾国藩的家教有关呢?而曾国藩的治家理论是否与王阳明的居家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