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王家儿从云中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王家儿从云中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时间:2022-08-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家儿从云中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浙江余姚的一户王姓人家添了一男丁,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彪炳历史的王阳明。正如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一样,有关王阳明的出生亦有传奇故事。对照王阳明的家庭背景与文化传承,可见此话并非虚言。有关王导、王敦的事迹,《晋书》及《世说新语》等典籍上有载。真正开始光大王家门户的,当是王伦的儿子王华。

王家儿从云中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浙江余姚的一户王姓人家添了一男丁,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彪炳历史的王阳明。

正如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一样,有关王阳明的出生亦有传奇故事。他来到人间,似乎是拜上天之赐。据史载,在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其祖母岑太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的神仙,踏着五彩祥云,吹吹打打,抱着一个婴孩,对岑太夫人说:“前辈积德,上天赐你一佳儿。”岑太夫人说:“我已有儿,我媳妇挺孝顺,就给我做孙儿吧!”语音刚落,就被婴儿的啼哭声惊醒。这时,家人来报喜,他的大媳妇,即大儿子王华的正室郑氏生了一个男孩。岑太夫人寻思道:此儿也许有些来历。从此,祖母对之疼爱有加。而王阳明对祖母也堪称孝顺,长大进入仕途后,三番五次给皇帝上书,要求回家照料生病在床的年迈祖母。其哀哀情怀,足可与李密的《陈情表》相媲美。

前人有言:深山大泽,才能藏龙卧虎;腴壤沃土,方可长出参天大树;德业福厚,才能护佑子孙。对照王阳明的家庭背景与文化传承,可见此话并非虚言。

根据他的弟子钱德洪编的《阳明先生年谱》(下文简称《年谱》)以及有关学者的考证,王阳明的先世祖先可追溯至西晋光禄大夫王览,也许还可追溯至王览之前,但因年代久远,史料模糊,不予深究了。这个王览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可他有个胞兄王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卧冰求鲤”的大孝子,曾被列入二十四孝图。有关王氏两兄弟的事迹,《晋书》上有传。王览没什么名气,可他的孙辈却在历史上大名鼎鼎,那就是协助琅邪王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王朝的王导和王敦。司马睿当皇帝后(史称晋元帝),以王导为丞相,王敦为大将军。据说王导举家南渡之后,曾找当时著名学者郭璞卜了一卦,以求子孙是否发达。郭璞告诉他:“淮水断,王氏灭。”意思是淮河没有水了,王氏就灭绝了,可淮河怎么会没有水呢?王导兄弟一个为丞相,一个为大将军,成了江东望族、门阀大姓之一,与谢、崔、桓等姓,并列江东大姓,王氏居于首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中的“王谢”指的就是王氏与谢氏这两个大姓之族。有关王导、王敦的事迹,《晋书》及《世说新语》等典籍上有载。(www.guayunfan.com)

王导之后,王氏名人中值得一提的是“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把家迁至浙江山阴。到了二十三世祖的迪功郎王寿时,他又把家从达溪迁至余姚,一住就是数百年,王氏一姓在此地默默无闻,再没有显赫于世者。一直到元末明初,在《年谱》中才开始出现王氏祖上的名字及简略的事迹记述。

王阳明的六世祖叫王纲,字性常,是个品格高洁、喜山水、通晓《易经》的隐士,生于元末明初。据说这位王纲先生还与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过往甚密,他曾对刘伯温说:“你是王佐之才,只是长相上有欠,只要修炼就可以弥补。将来发达了,你可不要连累我。”说完大笑而去。若干年以后,刘基辅佐朱元璋,位至诚意伯,并向朱元璋推荐了王纲。朱元璋封他为广东参议,此时的王纲已七十岁了,皇命不可违,只好携十六岁的儿子王彦达上道,去广东督运兵粮。在增城,与海寇相遇并大败之,因此海寇首领对王纲十分佩服,要求王纲当他们的头,并把王纲推到“帅”座上,顶礼膜拜,希望他“入伙”,领着大伙一块干。可王纲死活不从并破口大骂,惹得海贼头领大怒,就把王纲杀了。其余海贼还要杀王彦达,可头目认为父忠子孝,杀之不祥,就把王彦达释放了。为葬父,王彦达找了一块羊皮把父尸裹起来,背着离开了增城,并运回浙江老家,安葬于禾山。

王纲的儿子彦达痛父年过七十还死于海贼之手,朝廷又薄待自己,从此躬耕不出,粗衣劣食,以养家人。临死时,指着祖先留下来的书籍对其子王与准说:“我指望你的是不要荒废祖宗留下来的学业,不要替朝廷当那个差。”从此,王与准谨遵父嘱,闭门力学,把父亲留下来的书认真地研读精熟,学问大进。乡邻找他教子弟,他说:“我学无师承,不能教学生。”随后就去四明拜一赵姓先生学易,学成后奇准无比。县令闻之,隔三岔五地找他卜卦,他不胜其烦,就躲入四明山中隐居达一年之久。此时,朝廷求贤,也因王纲功德想起用王与准,可他死活不从,朝廷问其故,县令解释道:“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于是朝廷派人搜山,王与准坠崖伤腿,最后推不掉,只好让自己的二儿子王世杰出仕,补为邑库弟子员。这是从王纲以来,隔了几代人后,王家再一次出仕。

王与准其人,史书上载他“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说明他是一个精深的学者,可惜这些著作已经失传。据说王与准住的地方名“秘图湖”,刚入居时,他曾算了一卦,遇“大有”之“震”,就对儿子世杰说:“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氏自江东望族后,已近千年,否极泰来,但不是他这一代,当在他的孙子辈、曾孙辈,即“吾后再世”。

王与准之子名世杰,因其先世曾植槐树三棵于门,自称“槐里子”,世称槐里先生。王世杰在仕途上没有成就,并不是他没有机会,朝廷曾想“破常调任使之”,即破格起任当官,但他把这个名额让给了自己的朋友李文昭,自己躬耕授徒,以养老母,在当地传为佳话。他曾著有《易春秋说》《周礼考证》等,现亦已亡佚。其人“仪观玉立,秀目修髯,望之以为神人”,“无贤愚戚疏,皆知敬而爱之”,“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说明王世杰是个有学问有品行的君子,人也长得模样出众。

王世杰之子王伦,字天叙,是个酷爱竹子、有学问的人,人称竹轩先生。一生著有《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等书,雅善鼓琴,每逢清风朗月,善吟诗作对,相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说明他也是一个有雅兴、品行、品味的君子,但亦与他父亲一样,一生不曾入仕。

真正开始光大王家门户的,当是王伦的儿子王华。王华,生于正统九年(1446),字德辉,号实庵,又号海日翁,因曾读书于余姚龙泉山,又称龙山先生。相传其母将生他时,有神人将一绯衣玉带的童子交给她,说:“妇事吾孝,孙妇亦事汝孝。吾与若祖丐于上帝,以此孙畀汝,世世荣华无替。”故名为“华”。

这个王华亦是一天资俊逸、品行优异的人物。相传他六岁与儿童戏水时,见一醉汉来洗足,遗下一包裹而去,他打开一看,里面有数十金。王华知道这个人酒醒必来,为防人偷抢就把包裹丢入水中,记住确切位置,自己坐在一旁守护。没多久,果见那壮汉哭泣而来,王华迎上去,问:“你何故哭泣?”壮汉答道:“遗失数十金。”王华告诉壮汉水中的具体位置,失金复得,壮汉大喜过望,就拿一锭为谢。王华笑道:“数十金我都不要,要你一锭金何用?”壮汉步至王家,对王华其母千谢万谢,并说:“令郎有德如此,上天必佑。”

又有一闻:王华十四岁时,与众弟子读书于龙山寺,闻该寺有妖物作祟,能“伤人”,寺僧惊惶失怖,诸生恐惧而归,可王华独居苦读,毫不为动,妖亦灭。僧曰:“君天人也,异时福德何可量?”这个王华日后果然较有造诣: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廷试第一甲第一人,名副其实的状元。日后官历翰林院修撰、经筵官、右春坊古谕德、东宫侍讲、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右侍郎,后因开罪太监刘瑾,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在学问上,王华著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缘》《进讲余抄》等作品。

王华不仅官位很高、学业有成,而且为人极孝,其母岑太夫人年近百岁时,王华已是七十老翁,为使母高兴,整日装成小孩嬉笑模样逗母开心。

王华的儿子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王阳明,王阳明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有家教、家学和历史渊源的仕宦之家。

王阳明生下来后,其父亲王华为其取名“云”,人称王云,可长到五岁还不能讲话,家里人急了。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来到王家,对其祖父竹轩公王伦说:“如此宁馨儿,可惜叫坏了。”并叮嘱王伦:“天机不可泄露。”王伦一想,大悟,就为小孩改名为“守仁”,字伯安。史载,改完名之后,王阳明很快就能说话了。

王阳明小时候的情况如何,史料不多。在由他的得意弟子钱德洪编的《年谱》《世德记》及王阳明的义子王正宪编的《王阳明先生家事》等典籍中,关于王阳明少时的事迹记述几乎一片空白。极有可能的是:王阳明小时候极端“淘气”和“顽皮”,后人怕损害这个日后名扬四海的大思想家的声誉。其实,真实的史载不仅不会损伤其名誉,只会更增其真实性。从现存仅有的史料看,王阳明小时候确实是个不守规矩的“角色”,“八岁,妄意神仙,嬉戏皆绝人”,“故善跳狎,则稍就规准”,而且经常“倜傥出常矩”,“日与群儿为戏,斗鸡走狗无所不为”,说孩提时代的王阳明是个行为异于常人的“纨绔子弟”应是有根据的。

史书上真正对王阳明的事迹有较详细的记载,当从他十一岁开始。成化十七年(1481),祖父王伦携他上京游玩,过金山时,众人喝酒吟诗,以金山为题,时过许久,无人能吟出诗作。这时,十一岁的王阳明在旁说:“这有何难?”就口占一首: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在场者一听,大惊!有相者谓塾师云:“此子他日官至极品,当立异等功名。”其实,这称不上诗,充其量只能说是有点想象、文采的顺口溜,但它出自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之口,当是令人讶异的,所以,史书上说王阳明“聪颖异常”是有根据的。

弘治元年(1488),王阳明十七岁,按传统,他这个年纪正是成婚之年,在亲友的撮合下,与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成亲。新婚之夜,他竟然抛开新婚妻子去道观铁柱宫(在今江西南昌)与道士打坐一整夜,与之大谈养生之说,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方被家人寻回。因此,亦可以这样认为:幼年、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在性格上既个性独立,又是矛盾的集合体。

从王阳明结婚的那一年到他三十六岁,整整二十年,这对王阳明来说,可以说是颇有成绩,但默默无闻。说他有成绩,主要是从思想学术上说的;说他默默无闻,主要是说其政治事功,毫无建树。而且在这二十年里,他对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往往是朝三暮四,摇摆不定,彷徨犹豫,不知其可。

弘治五年(1492),王阳明二十一岁,参加考试不第;弘治六年又参加会试,再不第。据说是有人妒忌他的才能,故意让他落第。此种说法有点为贤者讳的春秋笔法的味道,事实上,明代的考试都是糊名的,不知考生姓名,何来嫉才之说?如果说是评试者嫉才,那六年后王阳明高中进士,就没有人嫉妒他了吗?显然说不通,只能说是王阳明运气不佳。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八岁的王阳明第三次会考,终于如愿以偿,中了进士,得到了进入官场“体制”内的通行证。随之而来的是被授予一些小职:刚中进士,被授予“观政工部”,即在工部当“见习生”;弘治十三年(1500),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弘治十七年(1504),主试山东,设助山东乡试,九月回京之后,被授予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都是六七品的小官。所以这二十年王阳明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大作为。

可另一方面,在思想学术上却收获颇丰,至少他为独创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王阳明十七岁成婚,十八岁偕妻子过广信(今江西上饶),去拜访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字一斋),向他请教学问之道。而娄一斋也对自己眼前这个天资颇高的青年欢喜异常,认为“孺子可教”,就向他传授为“圣”之道,认为“圣人”可以学而致。与娄一斋的见面对王阳明的影响颇大,从此就收拾了那“不安分”的心,专心圣贤之学。

在明代,朱熹的学说被认为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儒家著作的解释,如《四书集注》,历来被公认为是解释儒家经典的权威著作,是士子科举的必读书,也是学圣成贤的门槛。所以王阳明在与娄一斋见面后,尤其是第一次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开始专意朱子之学,准备做“圣人”,也决心改正自己过去的毛病,“吾昔放逸,今知过矣”。朱子的学问是从《中庸》《大学》而来,并倡“格物致知”之说,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理论,就是读书时,要“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意思是通过读书去穷尽天下万物之理,即“格物”,通过“格物”以获得知识。刚好王阳明住的院子里有一丛竹子,于是他对着竹子“格”起来,一个星期过去了,不仅没有“格”出“理”来,还弄出一身病。于是,他觉得“圣贤自有分”,即做圣贤是有“缘分”“天分”的,他不是这块料,就开始弃宋学即朱子之学而研究辞章之学,学习作诗赋文。

这一学就是五年。本来王阳明在文学上是很有天赋的,认真学习了五年之后,作诗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许是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产生厌倦之感。当时,他父亲王华在北京为官,寓居京师,条件优裕,于是他在京师这段时间内就开始研究兵法秘籍。从小就对兵法情有独钟的王阳明,曾在十五岁时,登居庸关,察看北京北面的地形,“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北方狼烟频仍,边境极不安宁,秦中有石和尚、刘千斤等人作乱,十五岁的王阳明有意上书皇帝,陈述自己的安边之策,被其父骂为“狂妄”,乃止。但事实证明,王阳明从小情有独钟并研究学习的军事学知识,对他日后建功立业极为重要。

时间一长,王阳明对兵法又厌倦了,科举考试两次都名落孙山,这时的王阳明对人生有点绝望了,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思想。可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向他亮起了绿灯,使历史上少了一个高僧,多了一个大思想家: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八岁的王阳明终于高中进士,正式成为统治集团里的一员,为仕途上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科举成功了,也授了个小官,可王阳明觉得自己还缺了一点东西:青年时期学过朱熹的“格物”之学,之后又学过如何创作诗文辞赋,然而自己还缺少外部的帮助力量,没有朋友之间的切磋,自己很难在学问上有所长进。于是在“观政工部”之后,王阳明与京城里的一些文学界的人士打得火热。这些人有太原乔宇,广信汪俊、李梦阳、何景明、顾璘、徐贞卿、边贡等。王阳明与他们来往密切,相互切磋诗作古文,驰骋文坛。在这些人当中,以李梦阳最为有名,此人是明中叶有名的诗人、理论家,是文学复古派的领军人物。与这些人相比,王阳明的诗作当属翘楚,“众人自诩不及”,笔者始不相信李梦阳等人的诗作不如王阳明的说法,后经过对比,发觉史书上的记载是有根据的。

可时间一长,王阳明对这种生活又厌倦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吾焉能以有限的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于是向朝廷请病假,回到老家余姚,在离余姚二十里的一个叫“阳明”的山洞里“筑室”,学习“行导引术”,并与道士交往甚密。“阳明”之号也由此而来。其中有三个人对王阳明的影响很大,这三个人是:王思舆、许璋、王琥。

与道士的接触早在王阳明十七岁时就开始了,对此,史书上记载颇多:

(阳明)先生养痫阳明微时,与一布衣许璋者相朝夕,取其资益云……璋故精于天文、地理、兵法、奇门九遁之学。先生后擒逆濠,多得其力。成功归,赠以金帛,不受。先生每乘笋舆访之山中,菜羹麦饭,信宿不厌。[1]

光绪时期的《上虞县志》上也有记载:

许璋,字半圭,家贫,潜心性命之学,不求仕进,凡天文地理及孙吴韬略、奇门九遁,靡不精晓……文成抚江右,璋指乾象谓曰:“帝星今在楚矣。”已而世宗起于兴邸,其占之奇中,类如此。宸濠将叛,璋遣子遗文成枣、梨、江豆、西瓜。文成惊悟,出查乱兵,遂不及难。后得诛叛栓王,皆璋力也。

这些史料说明王阳明与道士的交流是很深的,甚至把王阳明的日后事功与道士的相助联系起来,是否真如此,无可探究。可王阳明的“道术”水平,经过名师指点和自己的“行导引术”之功的修炼,确有大进。所谓的“行导引术”,其实是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是通过气功的运作以求祛病强身、消除邪僻之气的一种健身法。史载,有一次,王思舆等四个道士朋友来拜访他,方出五云门,王阳明即命仆人迎之于半途。四人惊问为何如此,仆人道:“先生早知道你们要来,命仆在此久候。”对于这种预知功能,四人都很惊讶,以为王阳明“得道”,有神仙指点,但是否真如此,不得而知。可他几次在关键性的时刻,都能借“天”之力而取得胜利,这是否与他的“修炼”道术有关,亦不得而知。

第一次是发生在正德十二年(1517),在深山老林平山寇时,当地连续两月不雨。此时,王阳明正率军平叛,为除民苦,他于福建上杭筑行台求雨,很快雨即下,民大悦。第二次是在江西平宁王之叛,为起兵勤王,王阳明要乘舟南下,此时南风正急,舟只能北行,后有宁王追兵,王阳明乃焚香祷告天求北风,霎时,南风止,北风起,为平叛赢得了时间。第三次是王阳明在广西平叛时病逝,灵柩停南昌,第二天将要发舟回余姚,此时北风正盛,舟不能行,其弟子赵渊焚香对着灵柩曰:“公弗行,岂为士民留邪?公党有子嗣,门人亦望公久矣。”霎时,北风转为南风,四日后抵信州。

如果这些记载可信的话,说明王阳明的道学已抵达很高的水平,这对于他以后建立“心”学思想体系无疑是有帮助的。也许他的思想已入“道学”佳境,从而产生离世远去的想法,但念及祖母及老父,又打消了此念头:“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姓。”从而认识到道术是“玩物丧志”,“此簸弄精神,非道也”,于是脱离了道教的“行导引术”,转而进入现实生活“复思用世”。

弘治十八年(1505),三十四岁的王阳明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回京师任职,在任职过程中,他结识了一生中两个重要的思想学术知己——湛若水和黄绾。三人结成学术团体,开始带学生、讲学,首倡圣贤之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以及“致良知”和“心外无物”之学,从而迈开了他学术思想中重要的一步,开始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综观王阳明的生活轨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家学说他都实践过,尽管时间都不长,只有几年的时间,可这些实践对他的思想体系的建立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好比武学,少林、武当、峨眉各路门派都懂一点,然后博取众家之长成一家套路,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开宗立派了。所以,尽管在功业上还是人微言卑,但这二十年对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