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找回”良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找回”良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时间:2022-08-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找回”良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良知”“良能”之说虽出自孟子,可王阳明却把它变成无所不包、内涵庞杂的概念:“良知”是“天理”。“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良知”是某种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所以,“良知”在王阳明那里是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修齐治平的所有大道理都包含在里面。在实际生活中落实“良知”,这才是王阳明“良知”学说的最后落处,真可谓用心良苦。

“找回”良知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良知”“良能”之说虽出自孟子,可王阳明却把它变成无所不包、内涵庞杂的概念:(1)“良知”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道心者,良知之谓也”。(《传习录》上)(2)“良知”是一个能辨别善恶的道德判断,“知善知恶是良知”。(《传习录》上)(3)“良知”是只属于个体的内在情感。所谓的“良知却是独知时”,“自家痛痒自家知”,“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全集》,791页)(4)能惜时即“良知”。“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全集》,1303页)(5)“良知”即“良心”,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某种将心比心的情感。(6)“良知”是某种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自能临事不动”。(《全集》,1473页)(7)“良知”是日用生活。“良知在日用,非阔迂虚远之谓”,“良知皆实理”。(《全集》,1594页)(8)“良知”就是“明德”,是“德性”,即人天生的“性善”。所以,“良知”在王阳明那里是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修齐治平的所有大道理都包含在里面。仔细分析,其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良知”是“天理”,其他有关“良知”的内涵,都是由此发出。天理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体现于人心。把天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拉回人间,放在现实生活中,而在人世间的“天理”就是“良知”,就是“明德”“德性”。人如果能“明明德”就是尊天理,否则就是违反天理,是要遭报应和惩罚的。

既然“良知”人人天生而有,为什么后天就没有了呢?不是没有了,而是被私欲遮蔽了,于是就要把它找回来。方法是“主静”“主敬”。“静”就是“静坐”,“主敬”就是“静坐”时的态度。在《年谱》中,王阳明多次讲到“静坐”,尤其是人刚开始静坐时,心不聚,神不安,不经过静坐这个环节是不行的。对此,王阳明有自己的一套说明,解释“静坐”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传习录》上)

修身惟在于主敬;诚使内志静专,而罔有错杂之念,中心明洁,而不以人欲自蔽,则内极其精一矣;冠冕佩玉,而穆然容止之端严,垂绅正笏,而俨然威仪之整肃,则外极其检束矣。又必克己私以复礼,而所行皆中夫节,不但存之于静也;遏人欲于方萌,而所由不睽于礼。(《全集》,842页)(www.guayunfan.com)

王阳明的意思是:在静修时,要专心致志,思想不走“谱”,精神不跑“调”,不心猿意马,排除内在的私心杂念,尤其是私心方萌时,就要把它克服掉。排除掉的这些私欲主要是“好色”“好名”“好利”之类。久之,则“中心”自然“明洁”,“极其精一”,即达到某种虚明灵觉的境界。此时即使身处“庙堂”,“冠冕佩玉”,“垂绅正芴”也能不逾矩,即“检束矣”。然而又进一步克己之私,以至大至公之“理”充之,则所行无不符合道德规范,举动得体,成为内能修身,外能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所以,王阳明认为:“不一其内,则无以制其外,不齐其外,则无以养其中,则修身之道末备。”(《全集》,842页)意思是不通过“静坐”这个环节,不以某种虚明灵觉的“精一”统一其内在的思想,就不可以束约自己外在的行动。外在的行为不约束,反过来不能促进内在的修养,即“无以养其中”。所以根本功夫是“静坐”,不“静坐”,“无以立其本”。不通过“克己”这一“门槛”,则“无以胜其私”。所以,“圣学之要,以敬为先”。总结王阳明的这种“静坐”功夫,主要是达到两个目的:主敬以使静能明觉,收回杂乱的“心”;主静即要克服己私,达到一种“心中明洁”的“精一”的“至大至公”的境界。

要找回“良知”,除了通过“静坐”以胜其“私”之外,还要通过“动”,以“动”这一环节固其“良知”。这个“动”就是日用生活,通过实践这个环节去应用、检验“良知”的多少、深浅以及“诚”“伪”。不通过“动”,无以显示其“静”,这是一种彼此依存的统一关系。在王阳明的言论中,尽管他谈了许多虚灵明觉的概念,但谈得更多的是许多百姓日用生活、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道”,就是“良知”。这样一来,“良知”这个纯粹的“虚灵”概念从缥缈的状态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从生活中找“良知”,实现了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传习录》上)

民人社稷,莫非实学。(《全集》,69页)

百姓日用皆是道,宁有二乎?(《全集》,206页)

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全集》,217页)

郡县之职,以亲民也,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全集》,1024页)

文辞者,道之华;才能者,道之干;虚寂者,道之原;群儒之言,道之委也,皆所谓“良知”之用。(《全集》,1360页)

如果说“良知”于人心时表现为某种“虚寂”,为不可言说的状态,是“良知”之“体”的话,而一切见闻莫不是良知之“用”,“体”不可见,于“用”见之。于是一来,“良知”的道德之学就不是“虚寂”而是“实学”了,所以他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佛老”。佛老之“理”本属“空”,“明明德”却不“空”,而是“实”,这个“实”就是要“亲民”。在实际生活中落实“良知”,这才是王阳明“良知”学说的最后落处,真可谓用心良苦。所以他死后,人们认为他“上欲以其学辅吾君,下欲以其学淑吾民,倦倦欲人同归于善,欲以仁覆天下苍生”(《全集》,1429页),应该说,这个评价是客观公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