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附3汤一介先生学术编年_汤一介自述

附3汤一介先生学术编年_汤一介自述

时间:2022-08-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附3 汤一介先生学术编年_汤一介自述1927年,1岁2月16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1993年,66岁主编的《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 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出版。随笔集《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出版。2003年,76岁12月,《儒藏》工程获教育部立项,汤一介任工程首席专家和《儒藏》总编纂。6月下旬,赴武汉大学出席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2008年,81岁7月,论文集《反本开新——汤一介自选集》出版。

附3 汤一介先生学术编年_汤一介自述

1927年,1岁

2月16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1893—1964)是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哲学家。

1931年,5岁

随父母至北平。(www.guayunfan.com)

1939年,13岁

随母亲从沦陷区北平经天津、上海、香港,再转到越南海防、河内,至昆明

1943年,17岁

在西南联大附中读完初二,到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

1945年,19岁

从重庆南开中学回到昆明。

1946年,20岁

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

1947年,21岁

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49年,23岁

5月,参加北京大学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与乐黛云结识。

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25岁

提前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委党校。

1952年,26岁

9月,与乐黛云结婚

1956年,30岁

1月,从北京市委党校调回北大,任汤用彤助手。

1958年,32岁

乐黛云被划为“极右派”。随后,亦受到“反右倾”的冲击。

1961年,34岁

与汤用彤合作的《寇谦之的著作与思想——道教史杂论之一》论文发表。

1962年,35岁

发表论文《略论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1963年,36岁

发表论文《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评价》。

1964年,37岁

发表论文《论“治统”与“道统”》。

1966年,39岁

文革”开始,被终止讲课资格。

1969年,42岁

秋,与乐黛云一起到江西鲤鱼洲“五七”干校。

1971年,44岁

夏天,从鲤鱼洲返回北京。

1973年,46岁

加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即“梁效”)。

1976年,49岁

“文革”结束,因种种原因接受清查。

1978年,51岁

被彻底平反。

1979年,52岁

与张岱年、冯契、任继愈等参加在太原召开的中国哲学第一次全国性大会。

1980年,53岁

恢复了讲课资格。9月,开授“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课程

1981年,54岁

评为北大哲学系副教授。

发表论文《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等。

1983年,56岁

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出席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发表题为《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的演讲。

首部专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出版。

发表论文《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等。

整理出版“汤用彤论著集”四种。

1984年,57岁

大陆地区第一家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任创院院长。

发表论文《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等。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任所长。

1985年,58岁

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59岁

在北大首开中西哲学比较专业硕博连读班,研究生王博、孙尚扬、乔清举、张广保等入学。

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集刊,至1989年共出四期。

1987年,60岁

夏,赴美国加州参加第五届“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

1988年,61岁

论文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出版。

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在大陆和台湾同时出版,后再版时改名《早期道教史》。

1989年,62岁

论文集《论传统与反传统》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1990年,63岁

发表论文《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

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

提出中国哲学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发表《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等系列论文。

1991年,64岁

编选整理的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出版。

论文集《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昔不至今》出版。

英文论文集Confucianism,Buddhism,Daoism,Christianity,and Chinese Culture在美国出版。

1993年,66岁

主编的《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 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出版。

1994年,67岁

发表论文《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儒学的现代意义》等。

1995年,68岁

编选的《汤用彤选集》出版。

随笔集《在非有非无之间》在台湾正中书局出版。

1996年,69岁

与陈鼓应一起组织道家、道教国际学术会议,参会学者有柳存仁、饶宗颐、季羡林、施舟人等百余人。

随笔集《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出版。

1997年,70岁

4月,发起北京大学首届“汤用彤学术讲座”。

5月,主编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张申府、梁漱溟、汤用彤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出版。

发表论文《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等。

1998年,71岁

发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学术讲座”。

与杜维明合作主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丛书出版。

开始发表《能否创建中国解释学》等关于创建中国解释学的系列文章。

1999年,72岁

专著《世界哲学家丛书·郭象》(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佛教与中国文化》出版。

论文集《非实非虚集》《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La Morte(与法国的艾克沙维·李比雄合著)出版。

2000年,73岁

《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整理的《汤用彤全集》七卷本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论文集《远近丛书·生死》(与法国的艾克沙维·李比雄合著)出版。

2001年,74岁

论文集《和而不同》出版。

2002年,75岁

11月,主持召开“北京大学儒藏学术研讨会”等会议。

组织编撰的“国学举要”丛书出版,丛书共八卷,囊括儒、道、佛、文、史、艺、医、术等内容。

组织编撰的“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出版。

2003年,76岁

12月,《儒藏》工程获教育部立项,汤一介任工程首席专家和《儒藏》总编纂。

2004年,77岁

发表论文《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等。

2006年,79岁

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论文集《我的哲学之路》出版。

专著《早期道教史》出版。

讲义《魏晋玄学论讲义》出版。

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7年,80岁

论文集《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出版。

6月下旬,赴武汉大学出席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2008年,81岁

7月,论文集《反本开新——汤一介自选集》出版。

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总顾问

2009年,82岁

论文集《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出版。

专著《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出版。

2010年,83岁

6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出任首任院长。

11月,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主编“汤用彤学术精选集”四册出版。

2011年,84岁

4月,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8月,与李中华共同主编的九卷本《中国儒学史》出版。

9月,北京什刹海书院成立,担任创院院长。

论文集《远近丛书·天》(与法国汪德迈合著)出版。

2012年,85岁

发表论文《论儒学与“普遍价值”问题》《论儒家的“礼法合治”》《论儒、道、释“三教归一”问题》。

开始筹建“汤用彤先生纪念馆”。

获第一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2013年,86岁

12月,论文集《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出版。

2014年,87岁

1月,发表论文《略论儒家的“以人为本,道行天下”》等。

4月,亲自编定的《汤一介集》(十卷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人文学苑,与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

7月,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的《中华佛教史》(十一卷)出版。

8月,演讲集《儒释道与中国文化》出版。随笔集《燕南园往事》(与乐黛云、汤丹、汤双合著)出版。《儒藏》(精华编)出齐百册。

9月9日21时,病逝于北医三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