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集大成荀子称鸿儒的故事

集大成荀子称鸿儒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集大成荀子称鸿儒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但是荀子虽然生于赵国,他的一生却主要活动在齐、楚两国。荀子的离开主要是因为燕王哙一个愚蠢可笑的举动。荀子最初来到齐国,主要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从事游学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后不久,荀子来到了秦国,与应侯范雎问答,并受到秦昭王的接见。荀子于是修书给春申君,对他表示了责难。

集大成荀子称鸿儒

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

可以说,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在批判总结先秦诸子思想时对诸子思想又多有融合,这不仅对儒学有继往开来的意义,而且对于先秦诸子学说亦有集大成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荀子在生前却大多数时候怀才不遇,就是在其死后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也仍然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

祭酒齐国

荀子名叫荀况,是赵国的名门大族之后。但是荀子虽然生于赵国,他的一生却主要活动在齐、楚两国。少年时的荀子才华过人,踌躇满志,自然不愿蜗居于赵地,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开始游历他乡。

据说,荀子出游的第一站是燕国,但是所待的时间并不久。荀子的离开主要是因为燕王哙一个愚蠢可笑的举动。

燕王哙非常佩服大臣子之的才干,所以效法上古尧舜禅让的美事,准备让位给子之。这当然是非常愚蠢的www.guayunfan.com一个想法,因为当时的社会早已经不是古时候的部落联盟,于是荀子上书燕王,劝谏燕王不要有如此之为。但是燕王被禅让的美名冲昏了头脑,并不听荀子等人的劝告,以致引起国内大乱,许多人开始对燕国的王位虎视眈眈。齐国便借这个事件伐燕,子之与燕王哙都在战乱中毙命,燕国差点败亡。荀子在这种情况之下,离开燕国,辗转来到齐国。

荀子最初来到齐国,主要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从事游学活动。稷下学宫是当时齐国设在都城临淄南门(又称“稷门”)之外的学宫,因在稷山之下,所以称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齐国官办的教育机构,很早就已经设立了,只是到了齐宣王时期,齐宣王招揽天下贤士集于稷下,才使稷下学宫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当时稷下的学者们都受到了齐君很好的优待,最尊崇者可以被授以“大夫”、“上卿”之号,并被赐以“高门大屋”、“赀养千钟”。于是,天下各门各派的学者都云集稷下,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天下学者自由讲学、相互论辩、著书立说、收徒传道的学术场所,颇具原始民主的气息。

荀子早年来到齐国,显然是受到稷下学术风气的感召慕名而来的。在稷下,他度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游学生涯,广泛接触到了先秦诸子各个门派的学说,并使自己的思想学说逐渐有了雏形。

到齐湣王末年的时候,由于齐湣王骄横自矜,引起诸侯不满。荀子一方面因为没有受到重用,另一方面大约也看出了齐国的危险处境,于是就离开了齐国。不久,齐国果然遭受了灭国之灾。周赧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燕国攻取了齐都临淄,齐湣王出逃被杀,齐国除了莒和即墨两城外,其余全被楚、赵、魏、秦、燕五国联军攻占。

次年,齐襄王在莒继位,依靠田单组织力量对抗燕军。其后,田单巧用离间计破坏燕王与乐毅的关系,再用火牛阵打退燕军,最终收复了国土。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七年,虽然没有亡国,但也使齐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雄风。

齐国复国之后,许多失散的学者纷纷回到稷下,荀子也第二次来到了齐国,稷下学宫又出现了往日的生机。不过这时由于田骈、邹衍等前辈学者都已故去,所以荀子受到齐襄王的看重和尊重,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之职。什么是“祭酒”呢?原来,在学宫中举行宴饮之前按礼必须先进行祭祀,而主持祭礼的人就是“祭酒”,后来,这样的人就逐渐发展成主持学宫各项事务和活动的领袖,一般由公认的享有很高名望的尊长者担任。

荀子三次担任祭酒,可以想见他当时在稷下学宫的名望之高。

两入楚国

齐襄王去世后,太子建继位,而齐王建的母亲——曾与齐襄王患难与共的王后掌握了实权;齐王建身边则聚集了一批爱进谗言的小人。在这种情况下,为齐国复国立下殊勋,当时已是齐相的田单也受到了疑忌,政治热情受到了挫伤。像荀子这样“不治而议论”的稷下学者,自然也得不到重视。但是荀子看到齐国复国成功后,社会秩序较为稳定,生产得到恢复,又呈现出一线生机,所以也曾经进言齐相田单,给他讲强国之策,希望他能推动齐国复兴之路。但是荀子不久即受到谗言攻击,他只好离开齐国,前往楚国。

荀子也曾经游历到秦国。大约在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后不久,荀子来到了秦国,与应侯范雎问答,并受到秦昭王的接见。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崇尚法治,奖励农耕,经济富庶,国力强盛,同时借助地利之险,在与战国诸雄的争战中,不断地获得胜利。当时,张仪、蔡泽、范雎之辈都得到了秦国的重用,但他们轻视文化教育,推行愚民政策,于是诈力之术兴起,而仁义之道日渐废弛。

秦昭王称霸天下,对儒家的一套从根本上是持轻视态度的,所以荀子的观点也不可能真正使他改变想法和做法。

荀子无奈地离开了秦国,前去楚国。荀子来到楚国后,受到了当时楚国的相国春申君的器重,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但是后来有人对春申君说:“商汤的领地七十里,文王也只有百里。荀子虽然是贤者,但怎么能够给他百里之地呢,这样楚国不就危险了吗?”

春申君听后,就辞退了荀子,荀子于是回到了赵国。

但是又过了不久,楚国又有人对春申君说:“伊尹离夏入殷,殷兴盛而夏灭亡;管仲从鲁国到齐,鲁弱小而齐强大。所以贤者所在,君尊国安。现在荀子这样的贤人离开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啊。”

春申君是一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人,听了这话后非常害怕,马上又派人到赵国聘请荀子。荀子于是修书给春申君,对他表示了责难。春申君非常后悔,再次对荀子表示了歉意,坚持礼聘他到楚国来。荀子这才动身回到楚国,再次出任兰陵令十七年。

秦王政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也被免官,从此荀子便定居兰陵,著书、立说、讲学,直到去世。

荀子著述宏富,据载,在汉初流传的就有三百多篇,后来经汉儒刘向校勘,最终定为32篇,经后人编辑成《荀子》一书。《荀子》从此流传下来。

荀学百家

纵观荀子的一生,虽游历各国,却仕途多舛,一直飘摇在乱世之中。但也正是这不平凡的阅历,给了他多知多识的机会。他也曾招收弟子,讲学传道,战国末期的两位杰出人物韩非、李斯就出自荀子门下。二位高足继承和发展了其法制思想。韩非从理论上集战国法家思想之大成;李斯则在实践上具体实施,为秦最终一统天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荀子的思想体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天命迷信的有力批判。荀子在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对古代思想发展的看法,而自然观又是他思想中最为人所称道的部分。荀子认为,天地万物是唯一实在的物质世界,自然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天地有自己产生、运动、发展的规律,所有的那些日月星辰、阴阳四时等现象的出现,都是随自然规律的运行而产生的正常现象。荀子还提出了天人分离论,指出如果人们加强生产,节约开支,即使天有再大的能耐也不能使人贫穷;如果荒废了农业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无法使人富裕。不仅人的祸福吉凶与天无关,而且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废,也同样与天无关。荀子的这种天人分离论,是第一次从理论基础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迷信的最有力批判。

其次是坚持自我体验的认识论。荀子反对人们思想上的“蔽于一曲”,坚持实践自我体验的认识论。我国古代学者对于认识来源的问题,多侧重于主体认识方面的研究,强调心性修养。而荀子既肯定了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又承认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他认为人体五官与外物接触,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再次是强调2017-02-21 教育的性恶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的反面思考。荀子从人们“生而有耳目之欲”的生理要求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2017-02-21 人为的表现。“好利”、“嫉恶”、“好声色”都属于“人之性恶”。荀子把2017-02-21 养成的品行叫“伪”,即经过“心”的思考,人们按照这种思考去做的行为。荀子主张性恶论,目的在于强调2017-02-21 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人应当以主观的努力,去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却并不是要人们寡欲、去欲,而是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都应该得到均衡的发展,应该“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我们可以说,性恶论既是荀子哲学思想的重心,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最后是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原则。荀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直到晚年也未曾停止教学生涯,因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在荀子看来,儒家经典著作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为社会效力的圣人、君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荀子提出,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既有书本知识,又注重师法之教化,这还远远不够,还要追求纯粹之美的境界。荀子要求人们对学问的爱好,就像眼睛爱看各种色彩,耳朵爱听各种美声,嘴巴爱吃各种美味一样,坚定不移。荀子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荀子的教育理论和主张,既深刻精辟,又浅显明白,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

荀子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带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憔悴容颜离开了世界。而他思想的光辉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