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回族手工业和商业习俗

固原回族手工业和商业习俗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原回族手工业产品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表现了回族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反映了回族群众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独有的生产方式。固原回族从事皮革、皮毛加工业,伴随着回族在这一区域的繁衍生息而产生,并在长期实践中日益发展壮大。
固原回族手工业和商业习俗_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第二节 固原回族手工业和商业习俗

固原回族不仅重视农业和畜牧业,还十分重视并擅长于手工业和商业,可谓是一个农牧并举、工商结合的民族。

img100

▲固原回族草编工艺品:蚂蚱笼、小筐

一、手工业及其生产习俗

固原地区传统的回族手工业产品种类主要是生活用品,如皮货、地毯、服饰、椅垫、拜垫(毡)、雕刻等,还有食品糖果和粉条的制作等。固原回族手工业产品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表现了回族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反映了回族群众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独有的生产方式

(一)皮毛加工业 皮毛、皮革加工业,是固原回族手工业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增加回族群众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在回族聚居地区,无论过去还是现今,都有集中专营或兼营皮毛、皮革加工业的村庄。如海原县高崖乡香水村的绝大多数回族农户就从事皮革、皮毛加工,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固原回族从事皮革、皮毛加工业,伴随着回族在这一区域的繁衍生息而产生,并在长期实践中日益发展壮大。时至今日,皮革、皮毛加工业已遍及固原各地,成为回族加工业中的最主要部分。对此,固原回族“花儿”中唱道:

img101

▲皮毛加工

海原的二毛皮拿驴驮,

固原的花儿么最多;

心里有话悄悄儿说,

不要叫老奶奶听着。

固原回族皮毛加工业,一是加工牛皮和羊皮,俗称“熟皮子”,即通过一系列工艺,将坚硬的牛、羊皮软化,成为便于裁剪和加工的皮质材料,用以缝制服装、皮包及皮鞋等。二是用熟过的牛、羊皮来制作长短大衣、皮夹克衫、皮裤、皮褥子、皮绳以及弹花弦等。三是加工毛线,制作毛衣、毛口袋,用牛羊毛擀毛毡、制毛毯、地毯,以及羊毛绒的初加工等。在固原的多种皮毛加工产品中,最值得称道、最闻名遐迩的当属“二毛皮”的加工工艺。这种毛皮是指将出生35~40天的羊羔宰杀后,皮毛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轻裘皮。“二毛皮”皮板薄如厚纸,既坚韧柔软又非常轻便,素有“轻裘”之美称。二毛皮是宁夏土特产品“五宝”(红宝:枸杞;黄宝:甘草;蓝宝:贺兰石;白宝:“二毛皮”;黑宝:发菜和煤炭)之一的“白宝”,毛质细润,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成绺,纹似波浪,弯曲有九道之多,故称“九道弯”。若将皮板轻轻抖动,毛穗顺次倾垂,轻盈动人,令人爱不释手。自然,在回族能工巧匠的手下,用滩羊皮精细加工的男女冬装,穿着轻便、暖和舒适,在各地享有崇高声誉,一直是固原的民族传统出口商品。

由于固原回族大多从事养殖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食用牛羊肉,因此,自产的皮毛要多于当地汉族。加之回族善于商贸,擅长收购皮毛,在固原各地从事皮毛加工业的基本都是回族,其人数之多、技术之精湛也是其他民族难以比拟的。

(二)农副产品加工业 固原回族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人数也较多。在固原农村和乡镇经营乳制品加工、粮油加工、淀粉加工和糖果熬制的大多为回族。这些规模或大或小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副产品的转化与增值,促进了回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1.乳制品加工。一些回族农家利用自家饲养的奶牛、奶羊,生产并出售牛奶和羊奶。近年来,随着奶牛、奶羊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固原地区许多乡镇都先后办起了乳制品加工厂,生产冰淇淋等乳制品并投放市场,较为有名的有固原清真保健食品厂、固原试验区康红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

2.粮油加工。固原回族粮油系列产品加工,主要有酱醋制作、磨面、碾米、榨油、饲料加工和挂面制作等。过去,粮油加工多为石磨、石碾,用人力或畜力来拉动,以去壳磨碎。现在,这些传统的碾米、磨面方式已基本消失,石磨、石碾子已变成了文物,只能偶尔在一些山区农家的墙角里、场院里看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功能越来越齐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碾米机、磨面机、榨油机。不仅在城镇,即使是偏僻的山庄里也普遍用上了粮油加工机械。目前,固原的粮油加工品牌为荞麦挂面。荞麦挂面是以荞麦粉、面粉、碘盐为基本配料,采取现代技术制作而成。由于荞麦面所含的蛋白质较高,一般为7%~13%,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钙、钾、锰、纤维素、芦丁和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对糖尿病高血脂病人有着极好的食疗作用,是粗粮细作之佳品,被销往全国各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淀粉加工。固原各地盛产马铃薯,当地人称之为“洋芋”。这里的马铃薯个大、口感佳、品质好、生产量大,故马铃薯的淀粉加工是一项传统的加工业。过去,淀粉加工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用马铃薯淀粉制作出来的粉条大多又粗又黑,形状欠佳,而且口感也不好。近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固原城乡各地都先后办起了淀粉加工企业,采用生产淀粉、粉丝和粉条的专用机械,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制作出了黏结力强、晶莹剔透的马铃薯淀粉扁粉条、宽粉条和细长的粉丝等一系列产品,颇受人们欢迎。在“中国马铃薯之乡”的西吉县,2006年全县国有、民营、私营淀粉加工企业发展到了106家,淀粉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达1.8亿元,成为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糖果熬制。在固原城乡各地,回族群众喜爱用铁锅来熬制麦芽糖,俗称“熬糖瓜子”,其制品俗称为“干糖子”。这一特色糖果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方圆百里闻名,生产历史悠久。原多为家庭式作坊,现现如今,一些回族家庭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瓜子糖、芝麻糖、酥糖等诸多品种。在各色糖果中,酥糖(干糖子)最为香甜酥脆、味美爽口,所用生产原料主要是大米、麦芽。

5.养蜂及蜂蜜系列产品加工。固原地区是宁夏主要蜜源区之一,六盘山区是农业部认证的无污染地区,花的种类繁多,开花时间从3月持续到11月。该地区可以用做蜜源的植物达130多种,如红豆草、紫花苜蓿、荞麦以及果树和蔬菜等。随着国家近几年西部大开发和宁夏六盘山区生态圈建设、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种草养畜等项目的实施,当地丰富的蜂蜜植物资源又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得固原地区的蜂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当地开发了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四个系列几十个品种,其中,蜂王浆冻干粉胶囊、花粉片、蜂胶胶囊、各种瓶装蜂蜜等保健品、化妆品在区内外十分畅销。蜂蜜在当地被称做“液体美元”,养蜂专业户年平均纯收入达上万元之多,从事养蜂业成了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一大法宝。

(三)木器制造业 固原回族木器制造业经过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过去,一些回族木匠在农闲时节,常常背着斧头、锯子、刨子、凿子等工具到各家流动做家具,食宿由雇用家庭负担。请木匠的家庭大多是为新婚的儿女准备家具,主要制作木箱、炕桌、方桌等常用家具,工艺简单,制作也比较粗糙。现在,许多回族木匠购置了电动锯、电动刨子等工具,在家里制作各种木质的大众化家具以供出售,或者按照订货者的要求制作一些特殊的家具。这些家具不仅结构设计巧妙,而且结实耐用,所用木材品质优良,做工精细,样式也符合回族群众的审美要求,从而赢得了固原地区的家具制作市场。有些制作家具的家庭,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成了木器加工的小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美化家庭居室的一项产业。

(四)铁器制造业 固原回族地区的铁器制造现存两种形式:一为传统的铁器工具的修补与锻造;一为现代的时尚“铁艺”。在许多乡镇,回族铁匠为方便群众,常常在家庭内或街面上开一个铁匠铺,利用传统的冶炼技术打造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铁铧、马掌、马蹶子甚至匕首、菜刀等。另一方面,也进行一些磨损或损坏的铁农具的修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至于“铁艺”,则是在传统铁器制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装饰和观赏价值的铁器制作技术与产品。主要有楼梯扶手、围栏、零件单花、矛尖盖座、铸叶配件、铁艺桌凳等。一般采用独特的防锈处理工艺,使产品美观光亮、坚韧耐磨。

(五)手工加工业 固原城乡各地的回族手工加工业也比较盛行。主要有民族地毯、刺绣、面花、剪纸等。

固原回族手工地毯历史悠久,做工精致,久负盛名,主要品种有礼拜毯、民族挂毯、仿古地毯、美术挂毯、宾馆和客厅用地毯等。产品采用国内优质羊毛经特殊植物染色、手工制作而成,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img102

▲回族草编

固原回族的面花艺术,以其制作工艺精湛、别具特色、味道鲜美而备受各界人士赞誉。所谓的面花,是指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加工,制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回族特色的食品类工艺品。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于自然界的各类花草,以及蝴蝶、鸽子等昆虫和动物形态。同时,还大量采用阿拉伯的卷草形、云纹形等几何图形,并根据喜宴、过生日等不同的场合,制作相应的精巧面花食品。其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通过擀、切、揉、捏、搓、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造型,再用炸、蒸、烙、烤等烹饪技术,使面花食品的形、色、香味于一体,深得当地男女老少的喜爱。

二、商业及其习俗

回族自古以来有着经商的传统,历史上曾有“回回善贾”“回回识宝”之说。固原地区的回族也同样如此,受其先辈们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商业活动也一直十分活跃。即使在“文革”期间,各地农民的经商活动被严加限制,而这一地区的回族商业贸易也未能被完全禁止。

(一)商业习俗 固原回族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受伊斯兰的价值观、宗教观的影响,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关。这些习俗不同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形式,也有别于中国汉族的传统贸易方式。

1.经商意识浓厚、勇于吃苦。从前的固原地区,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然而即使如此,勤劳勇敢的回族群众仍然顶风霜、冒严寒,克服了经商道路上的千难万险,长途跋涉在古“丝绸之路”上,将本地的农牧产品运送出去,把外地的布匹、食盐、茶叶等日用商品采购进来,为丰富和发展当地的人民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过去回族生意人辛勤奔波于全国各地、艰难经商的生活状况,在回族“花儿”中也有描述:

上了兰州下四川,

捎带着去了回固原;

身上的尘土脸上的汗,

谁知道生意人的可怜!

在道路畅通、交通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固原回族更是活跃于各地城乡市场。他们时而奔赴兰州、银川、西安等城市,将服装、布匹、电器和日用百货运回固原城乡各地,时而将本地的甜瓜、土豆、小米、扁豆、二毛皮等特产,长途贩运到全国各地,有效地促进了该地区的商品流通,改善了人民生活。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固原回族也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农副产品的长途贩运,而是在出售前,对当地土特产进行初加工,使之增值。例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固原回族商贩常常是把未经加工的皮毛运到外地出售,价格十分低廉。而现在,他们首先将收购来的毛皮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然后才销往各地,从而带来了比较丰厚的经济效益。

img103

▲回乡集市

值得称道的是,固原回族在经商之路上更富于冒险精神,能吃苦、善经营,勇往直前。在星光灿烂的夏夜或寒风刺骨的冬夜,如果您坐夜车行走在固原山区的道路,便不时可以看到有拉满货物的三轮车、手扶拖拉机或大卡车匆匆驶过,驾驭车辆者大多为当地的回族群众。对于乐在其中的回族商贩们来说,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早已习以为常。

2.“牙人”和“掏麻雀”。在固原回族各地,许多在集市上的商品交易是通过“经纪人”来进行的。而且,交易双方采取的是独特而有趣的“掏麻雀”的议价方式,也就是“袖筒议价”,即买卖双方和“经纪人”将手藏在袖筒或衣物下,买方通过揣摸卖方所伸出的手指数,猜出对方想要的价格,心领神会,进行议价。如果不满,则同样在袖筒里暗中伸出手指表示自己给的价。就这样,在旁观者不解其意的情况下,双方不露声色地不停地变换着手指代表着自己所希望的价格,再适当地进行口头上的讨价还价,直到双方达成共识、买卖成交为止。在集市上,固原回族在交易中虽有直接用语言讨价还价的,但更多的是“袖筒议价”。例如在皮毛市场上,随处可见回族生意人将羊皮搭在胳膊上来回走动,凡是要买羊皮的可上前接触。这时,卖者把羊皮抱在怀里,把手藏在羊皮底下,先用手势开价。而买者也把手伸到羊皮底下,去摸卖者手势所开出的价,自己也用手开出一个价。在交易牲畜和其他货物时,买卖双方常常将袖口对准袖口,相互用手势开价、还价。“掏麻雀”交易方式,简单保密,将交易的隐私控制在两人之间,避免了更多的人七嘴八舌地插嘴添乱,哄抬物价或压低物价。使交易双方不受他人的干扰而有更多的自主权。如果交易不成,双方便用眼神示意,心照不宣,另寻他人,也不必伤和气。正如俗话所言,“买卖不成仁义在”。在固原地区农村,有定期的集市习俗。大大小小的回族集市上,“袖筒议价”时少不了连接买卖双方的“经纪人”。在旧社会,回族称干粮行的“经纪人”为“斗纪”,称从事牲畜行的为“牙纪”,等等。无论是“斗纪”还是“牙纪”,都要求业务精熟,也就是必须是内行。如是“牙纪”,就要懂得牲畜,表现在对牲畜的口齿、毛色、膘情、役力、健康状况的正确判断和合理评价上。“经纪人”特别是“牙纪”们,常常是行家里手,如回族“牙纪”在反复实践中,对牲畜的年龄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看马的年龄时,如看毛色就为:“七(岁)青、八白、九出斑,斑斑点点十二三”;看牲畜的牙齿则是:“七摇八不动,九年裂了缝,底光上圆十二三年”。

img104

▲固原牲口市场

在固原回族集市上,“牙人”与买方或卖方一般不在公开场合言明价格,于是就伸出手摸住对方的手(在袖筒内)比划,除1、2、3、4、5是按手的原数外,6是拇指与食指捏在一起,7是拇指与食指、中指捏在一起;8是拇指与食指叉开;9是食指弯曲成钩,10是还原为1。交易成交后,买卖双方要向“经纪人”各纳百分之五的佣金。俗话说:“铁嘴鸟舌牛粮行”。“经纪人”要有一套说服买卖双方成交的本领。如牲畜头上或身上其他部位有旋毛,有人认为不吉利,不好成交,可是“牙纪”有办法说服他们。比方说这头牛头上有个旋,“牙纪”就对买方说:“头上一枝花,谁家买住谁发家”,而对卖方说:“头上一枝花,不妨爹来便妨妈”。如此这般,促成双方成交。在固原回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关于“牙纪”的传说:

民国年间,有位国民党军官在集市上选马,他看到一匹通身赤红的枣红马,很是喜爱,价钱也不贵,是一匹好战马。但一细看,这匹马背上却长了一个“驮尸旋”。这位军官心里不痛快,转悠几天也定不下来,想买但心里又犯嘀咕,不买又舍不得。一位“牙纪”看准了他的心思,就走上前对他说:“长官,这可是匹好马啊,你看它通身火炭一般,说不定就是关公骑的那匹赤兔马的后代,有你这一表人才骑上,那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是背上长个不吉利的旋吗?”军官不高兴地说。“牙纪”说:“嗨!那都是胡说,这种旋可不是‘驮尸旋’,这种旋花纹好,名叫‘将军坐’,当连长的骑上它能升营长,当营长的骑上它能升团长,当团长的骑上它……”这位军官不等他说完,“好啦!好啦!我不迷信,管它什么旋,这匹马我买下啦!”

3.交易中的口头契约。在固原回族的传统商业贸易、借贷和债务活动中,有许多交易是以口头契约的形式出现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牛羊的买卖还是器物的交易,交易双方的回族群众一般都是先进行口头协商,然后回家去取钱来进行实际的交易。这种交易形式的形成与回族的形成和早期的商业活动习惯有密切关系。在早期的贸易活动中,由于“胡商”们都是长途跋涉、不远万里。考虑到行商途中的安全与方便,他们常常不带现金或只带少许现金,这样就形成了先口头协议后成交的交易习俗。这种交易习俗的好处是方便,且能提高贸易双方的诚信,但不足之处有时在于“口说无凭”。不过,在固原回族的商业活动中,伊斯兰文化的契约化原则是确保这一习俗的重要因素。伊斯兰教认为,交易者必须遵循正道。而所谓正道就是信仰真主,服从真主。至于那些不遵循正道者,他们的交易就不容易获利。

img105

▲经营绣花丝线的回族妇女

此外,固原回族还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和吃苦耐劳、精于计算等传统民族习俗,这些习俗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回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回族集市 固原回族群众不仅生财有术,而且生财有道,当地回族聚居的集市贸易发达程度要远远高于同一区域内汉族聚居地的乡村集市。

1.集市的称谓。在固原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集市贸易都比较繁荣。在固原方言中,回族群众对集市有着不同的称法,有的叫“赶集”,有的叫“跟集”,还有的叫“逛集”或“浪集”等等。回族群众把集市到期叫“逢集”,把集市过期叫“破集”,把无集市的日子叫“背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固原回族群众日常生活、生产资料、物质用品,都主要靠集市贸易来满足。因此,回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到集市上。有时即使没有采买的需要,他们也常常要到市场上逛一逛,如同城市中的人爱到商场转一转的习惯一样。因此,在固原城乡的一些主要集市,在逢集时常常是人山人海,各种车辆、各种货物、各色人等挤得水泄不通,一派繁荣景象。

img106

▲回族陶瓷店

2.集市的周期。一般而言,固原回族地区的集市都有固定的日期,有单日集和双日集之分,也有单双日相互交叉的。在较小的回族乡镇,一般存在着“一、四、七”“二、五、八”和“三、六、九”的定制,而在较大的回族乡镇和县城,一般只分单、双日,个别县城甚至天天是“集”。这一区域的集市还根据一天时间的长短来分为大集、小集,大集为全天,小集到中午吃饭时即散。在固原,回族群众也把一天的“集市”划分为三个阶段——早集、中集、晚集。一般回族群众都喜欢赶早集,有的路远的还赶五更。自然,也有一些回族群众喜欢赶晚集,因为这一时间快要散集了,东西便宜,用较少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

img107

▲固原水果市场

3.集市的交易对象。在固原回族集市上,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与汉族地区集市不同的是除瓜果蔬菜、日用百货、生产资料外,清真小吃、穆斯林用品和皮毛贸易却是独有的。在集市的门口和一些专门划定区域,人们可以吃到各色精美的清真小吃,体验到回族妇女的聪明智慧。至于具有独特含义和鲜明艺术风格的阿文茶具、阿文中堂、阿文工艺品、阿汉经书和号帽、盖头、坎甲(马甲)、拜毡、挂毯等,更是回族集市上的特有物品。牛、羊等的各种皮、毛交易往往是回族集市上成交量最大的物品,这是因为在固原回族经济生活中,牛羊等养殖业十分发达,建立于这一基础上的皮毛贸易自古以来也十分兴旺。在固原回族大大小小的集市上,我们随时可见来自不同地区的皮货、皮毛商与本地商人或农民进行交易的场面。前来固原回族集市上进行交易的外地客商,有许多是来自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地的回族商人。这些商人常年奔波在固原山川收购皮毛,有些人还娶妻生子,定居在固原。对此,固原回族“花儿”中有这样的描述:

张家川来的皮货商,

走的是固原么海原?

嫁了个阿哥是山货客,

人穷着不够个搅黏。

4.集市的交易形式。固原回族集市上的交易形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旧时代,人们主要是采取以物换物的等价交易形式来进行,也有用银两和粮食为支付手段来进行交易的;在“文革”期间,人们基本上都是按数量和质量,采取物物相易的形式来交易;在当代,绝大多数交易都用货币来进行,也有少数的物品仍采用以物换物的等价交易形式。

在固原回族集市的日常交易中,如物品数量少、所需资金不大,就采用直接交易的形式来进行,如饮食、牛羊肉零售、瓜果蔬菜购买等多为现钱交易;而牛、羊、马、骆驼及皮毛、木材等大宗货物在交易时,常常采取支票交易。自然,在交易过程中,有买卖双方直接对话进行的,也有通过“牙人”来交易的。在交易时,人们大多直接用语言来讨价还价,也有人通过隐语、行话以及手势来讨价还价。

5.集市的管理。在旧社会,固原回族集市特别是较小的集市缺少良好的管理,秩序混乱,强买强卖现象时有发生。现如今,对回族集市的管理除工商行政部门管理外,在一些较大的集市也成立了一些个体工商户协会等民间组织,协助维护市场秩序、提倡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为推进市场化进程,回族集市管理者还在各县城的集市和一些人口较多的乡镇集市,根据交易的物品种类来划定固定的经营区域,并在大区域内分成若干市场,即人们常说的专业市场,如家用电器市场、布匹市场、牲畜市场、皮毛市场、木材市场、蔬菜市场、粮食市场、农副产品市场、药材市场、百货市场、瓜果市场,等等。

(三)回族饭馆与店铺 固原回族无论经营珠宝、香料、皮毛等大宗生意,还是经营牛羊肉、小百货、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等小本生意,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开店铺,即俗称的“坐商”。

1.回族饭馆与店铺的招幌习俗。在固原地区,为昭示店铺的民族性,回族店铺一般都有招幌[1]。回族店铺的招幌在传统民间商业中兼有行业标志和信誉标志的特点,成为回族民间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固原回族生意人讲究“大门脸儿,小铺眼儿”,其中“大门脸儿”指的就是招牌,也就是说,铺面无论大小,都需要有一个像样的招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店铺不便叫卖,再加之以前大多数回族群众不识字,于是,实物标志的招幌便应运而生了。同时,回族店铺招幌还具有民族识别的作用。在成吉思汗远征中亚时,裹胁的大量中亚人来到了中国,由于这些东来的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并在饮食上有严格的教法规定。在他们进入中国后,为标明某一饭馆的饮食或店铺的用品符合伊斯兰教的规定,他们便在饭馆、店铺门口设立特殊的招幌,以作为民族识别。

img108

▲固原回族店铺

在固原,回族店铺的招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商业招幌,并有以下几种形式:罗圈幌,其行制同汉族餐馆相同,但颜色不同。回族餐馆的框、穗是蓝色,吊绳包为白纸,有时还在蓝穗中间掺以黑穗子。画牌幌,用木板或玻璃制成,多呈正方形或长方形,顶蒙蓝布帷,且绘制与回族风俗有关的图画(如汤瓶、经卷、卷轴和新月、星星)。画牌幌上除写“清真”字样外,一般大多画有汤瓶。文字幌,即在木牌上用汉字和阿文书写“清真”,以示在饮食内容、方式以及物品上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用品。在固原城乡各地,回族餐馆的“清真”二字已成为回族认同的一个象征符号。回族群众不论走到哪里,他们的饮食都要以“清真”为标志。

img109

▲挑选农具

在固原,回族店铺招幌也随着行业的历史变迁而改变,在小饭馆成为大饭店和小商店成为超市后,旧时的罗圈幌、方木牌现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霓虹灯招幌、灯箱招幌,这就使回族商业招幌具有时代性。

在固原,回族店铺的招幌作为一种标识性符号,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现象,从中可窥见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心理特征及宗教信仰。

2.回族饭馆与店铺的名称习俗。除传统的以“清真”二字来作为饭馆与店铺的名称外,固原回族还有一些给饭馆与店铺其他的命名方法,如常常用“店”“铺”“庄”“行”“栈”“号”“楼”“馆”“园”等来表示营业性质、商业规模。其中“店”和“铺”一般属于零售性质,而“行”“栈”等多属于中介性质,“号”“庄”多为饭馆名称,“馆”“园”往往为招待所、宾馆名称。而且,在固原各地,回族饭馆与店铺常常在专有名称和通用名称之间加一些字,以表明营业范围。如“索家清真老字号”,就是由“标识+性质(通名)+营业对象”来构成。此外在回族店铺的名称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店主的姓名或姓直接命名于字号中,如“老马家清真饭庄”“马主麻牛羊肉馆”,就是以姓氏或店主的姓名来为饭馆命名的。

在固原城乡各地众多的回族饭馆中,以“老字号”来命名的为数甚多。它们大多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饮誉大众的口碑,是回族餐饮业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幸存下来的商业性标志,体现了鲜明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特色。

img110

▲回族酿皮子

3.回族饭馆与店铺的室内装饰。与回族家庭室内装饰相似,回族饭馆与店铺的内装饰也极力体现伊斯兰文化色彩。在屋内,人们看不到汉族商人一般都十分敬畏的财神和祖师爷的神龛、神像、神位,也很少有“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字帖,更没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禁忌(如汉族十分忌讳招幌坠地,若有人将招幌失手坠于地,便被认为是得罪了财神爷)。在回族饭馆与店铺的内装饰上,一般都在墙上悬挂阿文中堂或具有伊斯兰艺术特色的工艺制镜、克尔白挂图,既有民族识别之作用,又便于客人欣赏。

(四)回族小摊点 在固原城乡各地,都有一些经营规模小且沿街摆放,但有相对固定商品的零售业,习惯称“摊点”。固原回族小摊点,主要经营各种干鲜果品和面食、生产资料、各色小吃和价格低廉的日用品等。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小摊点既方便了客人,又增添了商业氛围,成为固原回族所居城乡的特有风景。

固原回族小摊点主要是由那些经营小本生意的货郎和卖大饼的、卖糖瓜的、卖香油的、收旧货的、卖水果的、卖土特产及农产品的行商发展而来的,即从一些本钱少的生意人中发展而来的。在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过去,回族生意人或担上货担或拎上竹筐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来进行交易。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行商的人数越来越少,大多数回族生意人都倾向于开店铺和摆小摊点。正因小摊点多由行商发展而来,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回族小摊点主要经营的是瓜子、糖果、蔬菜和针线等日用小商品。到现代,固原回族小摊点则从传统的卖小商品又发展到卖小百货、电子表及部分工业用品、穆斯林工艺品等现代商品。

与大中城市一样,回族小摊点在夜晚尤为活跃。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看夜景、吃宵夜的人越来越多,小摊点上的各色商品、小吃的品种也很多。在花灯闪烁的夜晚,徜徉在固原各城乡,就可随处可见在小摊点吃排档、吃烧烤的人。人们常常一边吃一边聊,用以消磨时光、联络感情、享受生活。殷勤的回族主人,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营生,一边向外地客人介绍着本地的风土人情。

总之,集市和店铺、小摊点是固原回族赖以进行交易的重要场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区域回族群众在进行商业活动的传统习俗。同时,从集市和店铺的实际经营中,也可看出固原回族群众不受封建社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观的束缚,他们认为商业是高尚的,并在实践中努力追求。此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回族商人把各色产品从一地运输到另一地,以此地所有供彼地所无,有益于发展经济,有益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益于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