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固原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固原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固原回族舞蹈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出发,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发掘具有重要意义。此首民歌是宁夏回族口弦演奏家安宇歌提供的。
固原回族民间舞乐习俗_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第二节 固原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如最早用汉文记载伊斯兰教的《经行记》中就讲到伊斯兰教“断饮酒,禁音乐”),固原地区回族不盛行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舞蹈。

一、回族民间舞蹈

固原回族民间音乐舞蹈,是回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与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继承的艺术成果。

(一)踏脚舞 踏脚舞是固原市泾源县回族同胞所独有的一种舞蹈和攻防技能,也是一种集娱乐、舞蹈、竞技和体育健身于一体的民间艺术,2005年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踏脚又称弹腿,主要是以腿和脚的协调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手、膊、头等配合下肢掌握平衡,动作幅度大,竞技性强,具有浓郁的回族民间艺术特色。在村头草场,几个回族年轻人捉腿而踏,腿来脚往,身影闪动。对踏的小伙运脚如飞,一会儿空翻,一会儿飞踏。这些明快的节奏和夸张的动作,使寂静的山村热闹非凡。

踏脚的起源是颇有传奇色彩的。相传清朝顺治年间,陕西渭南地区南菜园子村有位叫马志勇的回族青年,天生残疾,没有双手,靠乞讨度日。有一次,他在讨饭途中遭到一群无赖青年的围攻毒打,伤势严重,被一位过路人相救。这位过路人向马志勇传授了一套用脚防身的功夫——“弹腿”。这套用脚防身的武功运用双脚时有“左右飞转”“腾空斜刺”“前蹬后扫”“灵巧关门”“跛脚平蹬”“上突下防”等十多种招式。从此,“弹腿”这一运动就在渭南菜园子回族群众中流传开来。后随时间推移,当地群众逐渐把“弹腿”改名为“踏脚”。清朝中叶,清政府将大批回族群众强行分散流放,泾源县园子村回族就是当时从陕西渭南一带迁徙而来的。由此,踏脚舞也随之传承下来。

img153

▲固原回族踏脚舞

踏脚舞的比赛规则:一是要有10×10平方米的平坦宽敞的场地;二是不准穿皮鞋等硬底鞋;三是不准用头、拳、肘、臂进攻对方,即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踏脚可一人对一人,也可二人对四人等。双方对踏时,你踏我闪,你攻我守。基本动作有平踏、背脚、飞脚、跛脚、连环转等。平踏时一般侧身面向对方,以全脚掌向对方蹬出;背脚,俗称“关后门”,多采用手进攻对方的裆部、臀部;飞脚,即双腿腾空,踏向对方的肩部和背部;跛脚,则要单腿跳步,面向对手正面,向高处蹬脚;连环转,即快速转体三百六十度,打击对手的背面和侧面。在对踏过程中,往往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动作。如前踏后蹬,就是少数对多数发出的连续进攻动作。在“嗨”“哈”发声中,一个前踏动作后,迅速转身,再猛地向后蹬出,可谓眼观六路,灵活进攻。

img154

▲固原回族踏脚舞

过去在农闲时分,踏脚者个个抖擞精神,展开你踏我躲、你攻我守的竞技游戏。旁观者在一边呐喊助威,鼓掌喝彩,使单调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踏脚舞凝聚着很强的民族性,体现着回族人民勇敢顽强、憨厚爽朗的民族性格。据说踏脚舞原有36路动作,但近年来因踏脚舞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并相继离世,再加之年轻一带大多外出经商、务工,导致踏脚舞的继承者青黄不接,面临失传危机。为“挽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泾源县将继承下来的12路基本动作作为表演项目,在泾源一中、职业学校、园子小学等学校成立了踏脚舞表演队,以保护这一世界上独有的伊斯兰文化舞蹈艺术。

img155

▲固原踏脚舞表演队

(二)汤瓶舞 “汤瓶舞”最早源于宗教习俗,主要流传于固原一些回族聚居集中的山区村庄。“汤瓶舞”由男子表演,舞者持白毛巾为道具,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时的民族卫生习俗,舞蹈中也常出现模拟“汤瓶”形象,故有此名。“汤瓶舞”的舞蹈动作有“擦身”“搓背”以及挥舞毛巾互相抽打、嬉戏等。“汤瓶舞”今天多见于舞台之上,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已不多见。

(三)口弦舞 “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固原回族妇女们跪坐地上拨奏口弦表演的一种舞蹈。在“口弦舞”中,舞者常常随着口弦奏出的优美旋律,或轻摇身体或缓缓起立而舞,借以表达不同的心境。这种舞蹈因与“口弦”相联系,故称为“口弦舞”,也因以“坐”为主要动作,故叫“坐舞”。

固原回族舞蹈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出发,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二、回族民间乐器

固原回族民间乐器一般比较简单,在各地主要流行的有“口弦”和“牛头埙”等民间乐器。但是,这些回族民间乐器非常独特珍奇而且富有特殊的表现力,于2006年都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一)口弦 口弦是固原回族妇女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弦子”,一般由铁、竹制作。竹口弦一般三寸长,有扯线,形如网梭子。铁口弦一般有两寸长,装有钢丝弹簧,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如“花儿”民歌所唱:

“三寸竹片片,

两头扯线线。

一端口中衔,

消愁解麻缠。”

img156

歌中的“麻缠”是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烦恼”之意。此首民歌是宁夏回族口弦演奏家安宇歌提供的。这位回族女文艺工作者,潜心研究口弦多年,并将口弦弹奏到了国内外很多地方,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并了解到了口弦的艺术魅力。

口弦在弹奏时,要用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用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发出一种音韵神秘而迷人的悠悠乐声,可弹奏出简单、悠扬的乐曲。每当月上柳梢或星光灿烂之夜,在树木萧萧、溪水潺潺的固原山区回族山庄,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令人神往心醉的“叮叮咚咚”的“口弦”声响。它或弱或强、或低或高、或远或近,悦耳宜人,成为回族村庄的独特音响。固原回族妇女经常弹奏的曲调有“房檐滴水”“骆驼铃”等令调。同时,固原回族年轻妇女一般随身带心爱的口弦,口弦顶端往往系有色彩缤纷的丝穗和五色珠子。有的回族姑娘还喜欢把口弦当作装饰品,拴在胸前的第二个纽扣上,一有机会就弹起来。

关于口弦,在固原回族民间有一个凄婉的传说:

img157

▲泾源口弦舞

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已有对象的回族姑娘,要强迫其与他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个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了个口弦。

过去,固原回族的妇女因与外面联系很少,有心思也不能任意诉说,就用口弦来解忧消愁。有的姑娘婚事不如意或者思念心上人,也用口弦来抒发心中的情感。现在,回族妇女主要用口弦弹奏来逗趣,增加生活情趣。在固原各县,口弦也变成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的文艺节目,被搬上了文艺舞台,深得各族群众的喜爱与好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说起“口弦子”,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农村中会弹“口弦子”的回族妇女却越来越少了。

(二)牛头埙 固原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萧”,是用聚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土经水拌、反复揉搓后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其为“埙”。辞书上说:

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

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但以后逐渐消失。固原回族群众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文化交流中,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在固原回族聚居区,儿童都非常喜欢用泥做的“牛头埙”。只要有时间,他们就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空心泥球,然后做成蛋形、牛头形等各种形状(多是做成牛头形),待凉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芨芨秆来钻几个小孔,形成一个吹口和用手按的四个小口。牛头埙的音阶排列为1、2、3、4、5,音域只在五度以内,能吹一些简单而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放牛”和一些回族民间小调等[4]。在固原地区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就用“牛头埙”吹鸟叫声,回族女孩就弹“口弦”以回答,应答之后,两人则心领神会、外出约会。

(三)柳笛 是一种用嫩软的柳树皮抽出枝芯后利用空心软管所制成的简易乡土乐器,形似横吹或竖吹的竹笛,可以吹奏出或尖细或浑厚的声音,固原回族常称其为“咪咪子”。在过去的岁月中,柳笛也是回族女性、回族青年倾诉心声、表达情感的工具。在柳树吐绿时,孩子们时时折下嫩柳枝,用手拧转,轻轻抽出枝芯,在长长的树皮管上扎上一排小孔。然后像吹竹笛一样去吹奏,两手手指按住树皮管上面的小孔,随着指法的变换,能吹奏出一首首柔和婉转的“花儿”曲调。回族小孩做的柳笛,有时吹不响,他们便一边用手指掐捻,一边唱道:“咪咪,咪咪,你响响,我家喂了只大绵羊;咪咪,咪咪,你响响,春种秋收多打粮。”

柳笛制作简单,经济方便,音色优美,不仅回族少年儿童喜欢,回族青年男女也都喜爱它。在日常生活中,放羊娃在广袤的河滩上含咪咪吹奏,可赶走荒野的寂寞;青年男女依偎在小河旁、树林边,可用它向心上人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因此,有一首山“花儿”这样唱道:

河边杨柳堆摞堆,

砍根嫩枝做笛吹;

小小咪咪通情意,

吹响咪咪不请媒。

(四)骨板子 骨板子是固原回族的一种互击体鸣乐器,也俗称羊香板、羊扇板。骨板子通常用牛、羊髋骨来制作,呈扇形。牛髋骨一般长34厘米左右,上宽19厘米、下宽6厘米;羊髋骨的尺寸略小。一般在髋骨一侧的骨棱上,钻有五至七个小孔,用皮条或铅丝系以五至七个小铜铃。再在扇面上端左右两角处分别钻有一个小孔,各拴一根钢丝缠绕的细弹簧,簧端系以彩色丝带或缀以彩球为饰。在髋骨下端底部,钻有小孔,拴以铁环,环中系以彩色丝带为饰。两扇髋骨板为一副。在演奏时,演奏者可手握髋骨下端最窄处,双手各执一板,两板互相拍击而发音,铜铃与骨板碰击也发出清脆之音,板声与铃声同时作响。演奏者也可一手执单板摇奏,发出脆亮的铃声。旧时,回族穷人沿街乞讨时,常拍击此板,即兴演唱“顺口溜”。20世纪50年代以来,骨板子已用于歌舞伴奏,是固原独具地方特色的伴奏乐器。

此外在固原回族民间乐器中,还有环鼓、环镲等打击乐器,常常被各县文化馆整理后用于歌舞伴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