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七届国家督学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七届国家督学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保障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第七届国家督学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  周济

    (2003年9月21日)

各位国家督学,同志们:

    今天,教育部召开第七届国家督学会议。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被聘任为第七届国家督学的同志们表示祝贺!对曾担任第六届国家督学和总督学顾问的一批老同志在任期间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多年来,中央统战部和有关民主党派派出特约教育督导员参加国家督学队伍,对教育部工作给予巨大的支持,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全国各条战线和教育战线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为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务院刚刚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一结束就召开第七届国家督学会议,也体现教育部党组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视。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当前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于前两天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专门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陈至立国务委员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包括全国教育督导战线,都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努力实现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使我国农村教育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跃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极大的提高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两年来,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多年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财政的建立。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整体上还相对落后,当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中央关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一是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农村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为农服务能力不强。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战略地位。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而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小康建设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和服务转移,都迫切需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如果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上去了,我们就可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就可以更加坚实地奠定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党的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工作任务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构建体系,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二是培养人才,即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贡献知识,即加强教育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文化繁荣,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加全面的知识贡献。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我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我们把“两基”作为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两基”目标在全国范围已经总体上实现了,今后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这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几年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主要的是落实五大举措,实现三大目标:  

    第一个目标:坚决打赢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  。

    目前,西部地区仍有372个县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中60多个县还未普及小学教育,260多个县没有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好“两基”攻坚计划,逐县落实“普九”和“扫盲”任务。为用五年的时间,在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让西部的孩子们都能上学,不懈努力。  

    第二个目标: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要切实做好全国“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要以加强农村初中建设和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加强对“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督导评估。已经实现“普九”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高水平、高质量“普九”。这些地区还要积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第三个目标: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实现教育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目标  。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主动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对改革农村教育的新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我们要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顺利实现农村教育三大宏伟目标,教育部今后一个时期将采取五项重要措施:  

    举措之一: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是推动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我们今后工作的关键是做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巩固和完善工作,为农村教育长远发展建立稳定的体制环境和制度保证。落实国务院关于“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行”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  

    尽快建立规范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低于税费改革前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各县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预算中,要明确各级政府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县财政教育支出的不足部分,要由上级人民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分担。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要求,保证上级财政各项有关教育的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教育。学校收取的杂费要保证全部用于公用经费支出。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实行“一费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收费公示制度和学校收费巡查制度,加强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  此外,要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卫生设施改造以及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步伐。

    举措之二: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能力。  

    要统筹和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要继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密切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教材编写工作。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举措之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当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二是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要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艰苦、贫困地区乡村长期任教且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建立县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同时要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三是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在教师队伍中率先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组织。教育部已启动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这个计划将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种远程教育形式并举,大规模开展高水平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四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引导广大教师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塑造自身素质,努力做到“服务于祖国、奉献于人民”,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举措之四:积极推进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努力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仅是一项事关农村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难得历史机遇。按照“跨越、创新、集成、务实”的思路,认真规划和组织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积极探索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模式,推动农村教育实现新的跨越;从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教学光盘播放和卫星教学收视点建设为主,将工作重点放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把工程的实施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村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广泛动员东部地区和城市中小学、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整合现有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举措之五:大力开展“两帮扶”(帮扶中西部地区、帮扶困难群体)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的同时,建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县、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区、市)贫困县制度,整体推进受援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东部和城市的重点职业学校与西部地区和农村进行合作办学,或对口招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进一步建立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继续开展接受社会捐资和资助贫困学生的有关工作,组织和引导有关社会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扶贫助学活动,鼓励通过社会捐资等多种途径筹措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资金,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贫困学生的就学。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范围,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当前和今后五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处在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教育部党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十六大精神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即巩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确定发展农村教育和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今后几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部党组正在抓紧制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加强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和制度创新、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等措施,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实现十六大对教育提出的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督导工作者要和全国教育工作者一起,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将要出台的《行动计划》,在推进中等和中等以下各类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国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督导的任务和职责,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1、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确立教育督导的地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管理中的监督环节包括加强教育督导,是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只有决策和执行是不够的,对决策和执行情况必须实行监督。长期以来,与教育决策、执行相比,教育监督相对薄弱,导致许多重要的教育决策不能很好地落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方式必然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教育决策和教育执行环节,加强教育监督,以保障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教育督导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善于运用教育督导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不重视教育督导、不善于运用教育督导推动教育发展,就不是成熟的现代的教育领导者。

    教育督导具有行政指令性、执法严肃性和专家督察权威性。所以,我多次讲,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高教要靠评估,基础教育要靠督导。由于我国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建立相对比较晚,教育督导的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以及队伍建设都还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必须抓紧教育督导制度法规建设,抓紧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使之与教育的决策、执行相协调,以适应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的需要。

    2、坚持督政督学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督促地方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

    教育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督导的显著特色。这是由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责任在政府,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政府也负有重要责任。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政府行为有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教育,必须不断落实政府的教育职责。根据国家确定的职能,国家教育督导团的主要任务应对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国家教育督导团要把督政作为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教育的职能部门,对当地改革发展教育的作用事关重大,督导部门要重视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在本届国家督学任期内,要把对农村教育的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提出对西部“两基”攻坚工作要像“八七”攻坚扶贫那样每年督查一次。国家督学要把这项任务认真地承担起来,督查进度,评估质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指导,并及时向教育部和国务院报告进展情况和问题。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也要加强督导检查。西部“两基”攻坚和其他地区“两基”巩固提高是这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重要任务,国家督学在保障这项任务实施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教育督导主要是督学,我国的教育督导也要以“督学为本”。各级督导部门要开展不同形式的对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校长管理学校情况的督导评估,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益。

    3、把常规性督导和专题性督导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教育督导的范围和内容将日趋拓展,督导对象也渐趋多元化。面对这种形势,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必须科学地部署工作,将常规性、一般性督导和专题性督导结合起来,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工作中不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有关问题,教育如何为农服务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校信息化建设问题,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发展问题,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等等。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督导关注的问题。

    当前,教育战线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乱收费问题。它干扰了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伤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感情,损害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乱收费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背道而驰的。近年来,各级督导工作者积极参与了治理乱收费的督查工作。今后还要下大力气,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治理乱收费督查工作,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4、进一步协调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教育督导工作。

    教育督导部门是人民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又是教育行政的组成部门。教育督导担负着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估教育工作的职能。协调好教育督导与教育内部、外部各方面的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协调教育内部督导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教育内部其他部门的职责是制订政策、指挥执行,督导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评估。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分工,加强相互间的配合、协作。督导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既尽责又不越权。一些重大督导评估活动,要与教育内部有关部门协调进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对基层单位尤其是学校的检查、评估。面向中等及中等以下各学校的检查、评估、验收,一般的都要纳入综合性督导评估,或由督导部门组织和协调,避免多头、重复、过多、过滥的评估、检查,减轻学校和基层单位的负担。

    教育督导部门还要积极创造教育外部的良好工作环境。要争取人大、政协的支持,邀请他们参加督导活动。要密切与本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尤其是在督政工作中,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增强督导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次国家督学队伍中聘请了财政部、发改委、中编办、农业部几位司局长,也是尝试通过这种组织方式,加强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共同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不断提高国家督学工作水平

    教育部党组历来十分重视国家督学工作,把国家督学看作教育部长的参谋和顾问,重视发挥国家督学的作用。历届国家督学积极参加各项督导活动,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基层,不辞劳苦,为推进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第七届国家督学是党的十六大之后聘任的第一届国家督学,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赋予你们的责任很大,为了充分发挥第七届国家督学的作用,我提几点希望。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国家督学的自身水平。各国的督学都是资深的教育方面的专家。我们聘任的国家督学也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行政和业务能力。但是,面对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急速发展的新形势,所有教育工作者包括国家督学都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国家督学应首先是学习者,要做学习的模范,国家教育督导团也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前国家督学应进一步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精神,研究它给基础教育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教育督导的理论、政策和技术。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希望每位国家督学都成为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有较强的政策水平,能够胜任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权威的专家。

    (二)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形势在不断的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督导工作的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也应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变革和创新。既要善于继承督导工作的一些好传统、好做法,又要善于将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现代化的手段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来,不断更新督导的思路、手段、方法,增强督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权威性、可操作性,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三)积极参加督导活动,深入调研,充分发挥国家督学的作用。国家督学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的督导评估活动;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布置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地方国家督学要参加当地教育督导与评估检查工作。在督导评估活动中,国家督学应发挥特有的权威作用。在督查的同时帮助指导被督导地方和单位进行工作。调查研究是国家督学的一项基本工作,国家督学每年应至少向国家教育督导团和教育部党组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当前应重点对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不同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等方面进行调研。国家教育督导团应做好国家督学参与督导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工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国家督学的工作,吸收他们参加地方的督导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树立国家督学的良好形象。督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对国家督学的作风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督学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督学的作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而且关系到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工作的形象。每个督学都应做到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讲真话,报实情。要尊重实践,尊重被督导的单位和个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要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育部要进一步支持教育督导、依靠教育督导,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教育部党组将适时听取国家督学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希望地方各级政府把教育督导摆到政府宏观管理教育的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定期研究督导工作的制度。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经常听取教育督导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教育督导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保证开展督导工作必要的人员编制、活动经费和工作条件。保证督导工作的需要。

    各位督学,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千秋伟业。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现了光明灿烂的前景。教育督导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将大有可为,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团结奋斗,努力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面开创教育事业和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