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出版和数字出版是“表兄弟”

专业出版和数字出版是“表兄弟”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出版和数字出版是“表兄弟”[1]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继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资源和品牌优势,深耕专业出版,并在数字出版领域继续探索。发力数字化“专业出版与数字出版是表兄弟,两者血缘最亲,离得最近。”韩建民表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出版社,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实力,着力发展数字出版,可以走“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专业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专业出版和数字出版是“表兄弟”[1]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继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资源和品牌优势,深耕专业出版,并在数字出版领域继续探索。在新闻出版总署新近公布的2011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00种精品项目目录中,上海交大出版社有8种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在上海市出版社中名列首位,在全国100多家大学社中位列前三甲。

在上海交大社社长韩建民看来,大学出版在经历了教育出版发展黄金期之后,如今面临学生人数稳定、教材循环使用、政府采购、网络冲击等不利因素。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教育板块将有可能进入稳定或是滞涨阶段。“随着出版业品牌化、数字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大学出版社独特的学术资源和专业资源的价值将会凸显出来。”韩建民分析说,“大学出版社只有掌握了不可替代的专业资源,才能获得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专业出版正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我国大学出版社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打造学术力

上海交大社一直将“弘扬学术”作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强调学术创新,出版高水准、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著作,同时注重文化积累,积极组织挖掘、整理、出版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社先后出版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两本学术著作,以及“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大飞机出版工程”等重要出版物。此外,“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光物理出版工程”等一系列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图书也在陆续出版中。

韩建民强调,大学出版要将专业出版和品牌建设结合起来。上海交大社依托母体大学的专业实力和影响力,把学科品牌转化为出版品牌。他举例道,上海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学科点,出版社依托这一科研优势,着力开发了“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专业板块,出版了一系列高品质专业图书,成功入选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00种精品项目。同时入选2011年“十二五”400种精品项目的还有中英文版《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这是国内首次将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出版。汇集国内航空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丛书“大飞机出版工程”目前也已推出首批12种,2011年还将陆续推出第二批10种。

发力数字化

“专业出版与数字出版是表兄弟,两者血缘最亲,离得最近。”韩建民认为,以专业出版为立足点的大学出版社应该积极嫁接数字出版专业资源库模式。数字出版也是上海交大社近几年来致力探索的领域,并为上海交大社的专业出版带来了新生。2008年,上海交大社创立了数字出版部,考虑到上海交大的学科特点和学术优势,上海交大社开始建设“超声医学影像数据库”和“英语语料翻译数据库”,其中“超声医学影像资源数据库”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项目资助。目前上海交大社也在遴选一批新的数据库项目,如“东京审判数据资料库项目”、“中国历任科协主席副主席数据库项目”等。2010年4月,上海交大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科技图书中国区正式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合作出版发行中国优秀学者的科技著作及教科书的全球英文版,并将在版权输出和引进、数字出版、人员交流学习等方面展开合作。在韩建民看来,独特的专业内容资源与数字化传播方式嫁接后形成的专业资源库,创新了专业出版的模式,延长了专业出版的产业链,为专业出版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韩建民表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出版社,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实力,着力发展数字出版,可以走“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专业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注释】

[1]本文原载2011年第21、22期《出版人》合刊,作者周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