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大学生如何实现高效学习

三、大学生如何实现高效学习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学生自己安排。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针对大学学习的特点,如何尽快适应这些特点,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成为高效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的基础。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

三、大学生如何实现高效学习

(一)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

与中学时期相比,除了生活环境方面的变化,大学的学习更是与中学存在很多差异,大学时期的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着明显不同于中学时期的特点。

1.大学课程内容繁多

中学的课程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里所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多个层次课程,每一层次又开设多门课程。一般大学生4年学习课程可达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科目都不尽相同,信息量大,学习任务比中学重得多。大学的必修课、选修课是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和毕业证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包含有公共课,如大学英语、数学、思想品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等,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课还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计划而确定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前者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后者面向全校学生。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论文。学校还会开设各类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必须按规定修完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才能毕业。

2.大学提倡自主学习

中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几乎每一节课都由教师安排得非常具体,充斥学生时间的是频繁的作业、课堂提问和大量紧凑的课堂教学;而在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如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的教学计划还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在学习上能有多大的收获,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安排和努力。在学习方法上,大学教师不再像中学教师那样“手把手”地教了,更多的是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大学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学生自己安排。不少学生在中学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现在则不得不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学习技巧上单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也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大学更加提倡生动活泼的讨论和勤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师授课风格多样

大学教师授课形式和风格多样,如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及活动等各种形式。大学授课与中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要讲授大体思路和重点、难点内容,详细的纯粹知识性的讲解较少。比如,许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授课信息量大,进度较快。二是抽象理论内容多,生动直观内容减少,学生理解难度加大。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例如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指定阅读的参考书目和课外作业很多,而面对面的详细指导少。

(二)大学阶段学习的对策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针对大学学习的特点,如何尽快适应这些特点,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成为高效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的基础。

1.了解专业,培养志趣,调整心态,明确目标

在中学阶段,学生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考上大学。但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学生都感到茫然。有人戏言:“在高中时,大学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进了大学后,天亮了,反而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许多学生进校后有一种失落感、松懈感,再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也有的学生进了大学后,定位不合理,想法很多,如考研、拿双学位、英语考级、考计算机等级证、考程序设计员证、会计证,等等。但毕竟精力有限,目标太多,容易顾此失彼。

因此,确保自己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是一切目标的根本。新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合理定位,确定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胡子眉毛一把抓”。有少数学生考取大学后,没有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在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而是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休息、娱乐上,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一团糟,不得不留级、退学。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新同学要抛弃“好好放松一阵”的想法,及时调理心态,尽快转变角色,明确自身目标,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也决定着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功!

2.自觉培养学习中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

大学是学习的自由天地。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作出主动的思考、判断和决策,才能充分激发出自己的能量;只有主动投入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会有所收获。大学提倡学生对教师的讲课提出质询与分析,而不是过多依赖教师的帮助。好学生不应热衷于获得高分数,而应以探求知识为动力去学习。主动学习提倡手脑并用,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学会做事,学问思辨统一;提倡培养判断力,大学生要养成正确判断事物的习惯,切不可凭主观臆断而望文生义,或做思想的懒汉而人云亦云;提倡阅读中的思考,大学生既需要大量的阅读,也需要阅读中的反思;只有尽快摆脱中学所习惯的一切学习服从安排,作自己学习的主人,才能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3.正视现实,迎接挑战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于是有了“走对了路,进错了门”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学时,对大学生赋予过于理想化的色彩,一旦进入大学后,想象中的高等学府便失去神秘感,尤其是学校环境、教学活动不尽如人意时,似乎理想即已破灭。一些同学对学校没信心,对专业没兴趣,就不想学习。其实,专业兴趣不是天生的,大量的接触和思考会引发兴趣;专业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转化的,我们自己就是兴趣的创造者。许多学生进校后面对现实,自觉调整自己的志向,并没有因为学校和专业不理想而影响学习的进步,经过4年努力,有的考上研究生,也有的因专业学习好而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当然,也有极少数同学因学校或专业不理想而整天混日子,虚度了大学时光。对于专业学习,不能仅从专业名称上决定自己对专业的好恶,应尽快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确定主要的努力方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全身心投入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状态。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和饱满的求知热情,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就。

4.敞开心扉,善于求助

许多同学都会在某个时期感到困难重重,难以适应。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大学生心情沮丧、神态忧郁,倾诉的内容多与学习的挫折有关。例如,某一理科女大学生前来咨询时,说自己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总上不去,尤其是高等数学和英语最感到头痛;过去在读高中时,通过努力,自己还能控制、掌握,学习成绩总能赶上去,可是自从上了大学,这一套却不管用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学习内容和性质的改变,完全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对于那些高中阶段的学习尖子生来说,这种挫折可能会造成他们自信心的丧失。所以,新生入学后在学习方法上不仅应该积极观察、思考,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更要特别注意学习他人的经验。如果感到有某些难以自我解脱的情绪或其他问题,不妨敞开心扉,与同学、教师交谈,还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向咨询教师求助,以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

(三)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有了学习计划,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主动地控制学习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并能对以后的就业或继续深造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1.为什么需要制订学习计划

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教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要求办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计划。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学校和教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还应该按照教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许多优秀大学生在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时都提到,不仅要肯学,而且要会学,也就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学习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结合,计划就诞生了。有计划地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②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大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促使自己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③通过实施学习计划,可以锻炼个人意志。生活总是千变万化的,可能会与制订的学习计划发生冲突与矛盾,再加上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这就要求大学生努力抵制诱惑、排除困难和干扰,坚定信心和勇气,把计划贯彻到底。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意志品质会得到锻炼与考验。一般来说,意志力越强,计划就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也就越多。④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有学习计划并能认真执行的学生知道,如果我多玩一小时、多睡一小时,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又会对其他计划造成怎样消极的连锁反应。有了计划,学习生活就有了规律,节奏分明,什么时间该干什么都非常明确,日久天长,所有这些行动就会成为自觉行动,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2.如何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有多种形式,如年度、学期、月、周、日学习计划等。学习计划的第一部分要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第二部分是制订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表。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们的发展要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习者的行为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有效的学习计划来自于学习目标。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目标:一是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长期目标;二是指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短期目标,即各阶段根据课程需要所制订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前者是大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在本行业领域内工作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指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后者是大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应该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各专业、各学科都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每个大学生努力完成本专业的学习是最基本的要求;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则是最终目标。

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个人的学习目标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学习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自觉地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大学生选定某一学校的某一专业,这就是大的学习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意味着选择了未来的职业方向,进入了职业准备期。②学习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性相结合。首先是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订符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高低要适宜,最好是能跳起来摘到“果子”,这样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开发。其次是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比如,要考虑到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所生活的地区,以及为你实现目标所能提供的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盲目的自我设计,不利于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个人发展。③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长远目标的实现得益于近期目标的积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要想一下子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要将长远的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的目标,通过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达到实现总的、长远目标的目的。比如,要想顺利地毕业、拿到学位证书,就必须修满学分;而拿到学分、顺利通过考试,又可以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学习目标中。④目标之间必须互相协调。学习目标不止一个,同时追求多种目标时,我们必须事先化解存在于各个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免所获得的成绩因相互抵消而徒劳无功。

总之,每位大学生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要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要得到什么,并下决心去实现它,但是,仅有学习目标是不够的。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目标只不过是愿望而已。计划会使你通向目标的道路非常清晰,甚至不用费时地去作选择,就像在你熟悉的路线上行驶而不用有意识地选择要走哪条路一样。目标会告诉你要到达哪里,计划告诉你怎样到达那里。

3.制订学习计划的要点

制订学习计划的要点,就是要解决好计划内容与时间分配的问题。

计划内容一般可以概括为课业学习、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和生活杂务等。课业是支撑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技能体系,由一系列的课程组成。课业学习是国家对大学生硬性规定的学习任务,有专业课和公共课之分,必修课程的学习大致包括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或写论文和考试等环节。制订学习计划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学习的进度,对每门课的学习环节作出适合于自己的具体时间分配。如果时间分配不合理,可能会出现影响课业学习成效的问题,如偏科、学习效率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等,不能如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课外阅读是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形式之一。课外阅读在大学生素质养成过程中与课业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言,意义更大。课外阅读的范围至少应包括专业核心读物、专业相关读物、兴趣爱好读物及完善知识、技能结构的其他学科读物等。阅读的方法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当代大学生课外活动很丰富,如各种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大学生自行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兼职活动等,它们可以使大学生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积累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参加课外活动也应该列入学习的计划之中,不能随波逐流,盲目从事。大学生应该有选择地参加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认真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从而比较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制订学习计划,最终是要将学习内容分配到各个时间段内,以进程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时间分配的依据有:①生理节奏(生物钟)。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上午9点和下午3点时的学习状态会判若两人。从事精密度高的任务,如数学方面的工作,最佳时间是体温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早晨八九点钟。与此相反,阅读和思考工作最好在下午2点到4点之间进行。这时候,体温通常开始下降。依据生物钟安排活动内容,就能够以较小的学习强度取得最大的效率。②教学机构制订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教学进度。学生入学后拿到教学计划进程表,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学完本专业必须完成哪些课程,从而为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提供依据。③课程的性质。一般来说,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必修课又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要弄清课程的性质及其关系,以便在安排时间时分清主次和先后。

4.制订学习计划的要求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应满足以下要求:①符合实际。这里说的实际是指每个阶段要学习哪些知识、要培养哪些能力,在计划里要有个目标;“债务”实际,即对自己在学习上拖欠的任务要心中有数;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时间,以免和自己的计划产生冲突。②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应是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部分,一般可以用于弥补不足,增强优势。另外,计划里除了学习时间外,还应该保证休息、娱乐和睡眠的时间,劳逸结合,提高效率。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要分清主次,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某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三是自己学习中的弱项。制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攻下重点。③长计划短安排,以量化的方式掌控长期规划的进度。由于目标有长期和近期之分,因此计划也相应的有长短之别。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如整个大学期间、一学年、一学期,究竟要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什么水平,应当有个大致规划。而实际的学习生活是经常变化的,因此,长计划不宜过于具体。但是,下个月要做什么,应有所打算;每周干什么要制订得具体;每天干什么应更具体;这样,把一个长期计划的较大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去完成,可确保长计划中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④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意思是说要给学习任务定个期限。如果你计划用7天的时间完成一项任务,那么,最终你果真用了7天的时间;或者你刻意地把完成任务的截止期限设定得比实际期限提早几天,结果你总是能提前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一项任务没有期限,人们往往会拖拉,直到有一天这个任务确定了完成的期限,人们就会尽快去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这就是说主观时间有很大的可变性,你的做事态度可以使它慢如蜗牛爬行,也可以使它快如闪电飞逝。因此,下定决心完成计划表上的任务,就是要定出完成计划表上每项任务的时间,即设定一个期限。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期限时要遵循量力而行原则,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⑤要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先于现实,但终究不是现实。把计划变成现实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计划要有一定的机动性,不要规定得太死,安排得太满,以便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⑥定期评价,适时调整。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否正确,学习进程安排是否合理,其检验标准是学习效果如何。如果效果较好,就要总结经验,善于肯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更高学习热情;如果效果不好,就要认真找原因,吸取教训,进行相应的调整。检查的内容包括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是否完成,定期检查计划表,你就不会因为“忘记”而没有完成任务;哪部分任务完成的效果较好,哪部分还需提高;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到下一步计划的实施。如果有影响,怎样克服。通过检验后,再修订学习计划,或增加新任务以代替已经完成的部分,或改变不合理的做法,继续努力实现未完成的部分。⑦要展示自己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展示出来,这样可以增加你的动力。因为计划一旦展示给教师、朋友或家人,就把对自己一个人的承诺变成了对大家的承诺。而每个人都不愿意食言,因为在别人面前承认失败是件很尴尬的事,所以会努力执行计划,无意中就增强了自控程度。

(四)了解学习技巧

1.如何提高课堂注意力

假如你希望能够全神贯注地倾听,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眼前的时光,这是培养注意力的要素。许多人没有活在现在中,因为他们沉浸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想法中。虽然很难控制或阻止这些想法进入你的脑海里中,可是你也不必邀请它们登堂入室。若你发现自己正在胡思乱想,赶快把自己拉回到教室。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你的注意力涣散时,能够发觉自己的状态,然后逐渐地把注意力带回课堂上。你可能必须多练习几次才会有效果。

集中注意力首先要注意自己何时开始分心。除了接受自己会分心的事实外,更要学习如何把自己拉回到当前的任务中;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将你的注意力拉回到你身旁的环境和人群里,并找出目前你能够专注于一个主题上的理想时段。对某些主题你也许能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但对另一些主题专注的程度或许非常有限。你专注和聆听时的态度,取决于你认为眼前的事情重不重要。因此,无论你正在从事什么工作,应设法创造出能让你全心投入的心思。

此处列出三种能提高课堂注意力的做法:①很快地写出会让你分心的事情。把它们记下来,承诺自己下课再去做。②改变你的生理状态——坐端正、深呼吸几次,感觉你自己充满活力,并注意你的姿势。③在心中检讨教师所说的话。思考你认为可以探索的问题或想弄懂的症结,对这些问题尽量举手提问。

2.做课堂笔记的艺术

学习和记忆某件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做一份很好的笔记。如果你学会如何有效地做笔记,你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会同时增长。对学生而言,笔记就像外科医生的解剖刀或厨师所需要的盐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物。假如你每堂课都做了相对完整、有系统的笔记,而且把你读过的部分做上记号,那么你已经做到了两个控制焦虑的步骤,而且你在考前准备时不至于乱无头绪。①课前预习。假如你的脑海中已具备了跟主题有关的重要概念,那么你将发现,在讨论时你很容易倾听和进入状态。在上课前,先查好课本中生字的定义,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即使你对于上课时提问可能觉得不自在,我们仍要鼓励你督促自己提出问题,以理清思路和概念。若你没有时间预习,至少也要先浏览一次,看看主要的标题、摘要及其他重要的部分。在上课前做一名主动的学生,将使你的课堂获益良多。②调整好心理上的准备。在每次上课前,花几分钟复习上一堂课所抄的笔记,并参阅你的授课进度表,看看这次上课的范围,如此一来,你便可以主动参与课程了。如果时间允许,不妨早到教室,以免匆忙仓促、疲于奔命。尽量坐在教室的前排,这样不但方便你听和看,而且当你举手时,教师也容易注意到你。③携带做笔记的工具。在上课时,带着课程大纲及讲义是很好的习惯。当然,课本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更别忘了带一本笔记本。你可以针对每个科目准备一本笔记本,也可以将一本活页笔记拆成好几部分,分别在每堂课上使用。一套以螺旋弹簧的笔记本轻巧方便,但活页簿可以让你插入额外增加的页面、讲义及其他教材。④保持主动的心态。如果你能够问自己:“哪些是我想记住的重点?”那么要做一份有意义的笔记就容易多了。你可以先整理出一个大架构,然后再把吻合的素材一一嵌入。与其记录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不如努力找出该科目对你个人的意义。例如,若你正在上健康教育课,做笔记时就要寻找那些可应用到自己的观念;也不要期望所有的教师都会很有趣;避免被“无聊”牵着鼻子走,对你可能真的是一大挑战。但如果你能找到方法,使你打起精神与创造出兴趣,那么你等于赋予了自己权力。如果你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你就不会觉得时间漫长,上课无趣;若你仍然羞于在课堂上提问,那么就把问题写下来,下课后和同学、朋友讨论,或到教师的办公室去请教他。⑤心无旁骛。当你提高专注能力之后,凝神倾听就会容易多了。增进注意力的方法之一是在你分心时抓住自己,并把自己拉回到现实状况中。你可以自问:现在我在想什么?感觉什么和做什么?大部分的人之所以会失神,是因为我们会思索过去的境况或预想未来的境遇。对当前的时光提高警惕性,对自己是一种锻炼。⑥别在森林里迷失方向。笔记的种类依不同的课程而定。有些课程需要记录细节,而有些课程也许只需要记录重要的概念即可。有时候有些学生会犯一个错误,即尝试把教师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记下来。他们好像在森林中迷了路,原因就是他们的视线被每一棵树吸引。所以,学习倾听重要的概念,并记录主旨和重点,应是较明智的做法。⑦上课时注意各种提示。教师往往提醒你注意重点,例如“这之间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其理论基础为……”“这个会考”“想想会考”“这一点相当重要”。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也会给你一些重点的暗示。

3.最佳阅读法——SQ3R

SQ3R法是针对阅读课文所设计的一种主动、有系统的学习方法。SQ3R是指浏览(Survey)、质疑(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这个方法是由弗兰西斯·罗宾逊(FrancisRobinson)提出的。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协助军队中人员就读大学速成班。这个方法一开始似乎有点不便,但每种新的技巧都需要时间慢慢习惯。长远来看,它不但能节省时间并且能让你在考试时表现更好。

第一,浏览将要阅读的资讯。当你刚拿到一本必须费时阅读的书时,尽量去熟悉它。即使花十分钟浏览和扫描一本书,也能让你有心理准备并促进理解。浏览整本书时,可以采取下列步骤:①阅读序言。若你尚未阅读本书的序言,现在至少花点时间翻阅它,你将知道书中的主题是如何编排的。②从目录中了解全书的组织架构。同样地,参照本书的目录,就可以了解全书内容和结构。③浏览研习辅助物。有些教科书会提供章节目标、每章共同的组织结构、图表、摘要及专有名词索引等。④思考如何“书”尽其用。有些作者会提供一连串的指示。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应先浏览这些阅读建议。⑤当你开始看一本书之前,先掌握阅读的目的。暂且不管那本书是否为学校所指定,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读它?”找出一种方式,将你读到的东西应用到你的目标和经验上。想想看,你对于这门课程已了解多少?除非你能找到阅读的目的,否则你读到的东西很容易消逝无踪。花点时间使自己和作者能有某种联系,也是值得的。⑥将上述的要点应用到本书的每一章节中。一开始先快速翻阅,对内容产生初步的概念,接着思索章名的意义,再观察各个标题,以了解每一章的布局和构思。⑦纵览全章内容。阅读导论和结论,看一看标题,并探讨主题之间的关联性。⑧锁定章节的每一项学习目标。试着指出作者认为最值得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第二,质疑。略读过一章后,思考一些问题来激发你的好奇心,以及帮助你集中注意力。若书中并未提供问题,你可以自拟,并在阅读时找出答案;也可以将主要的标题改成问句。在阅读时,你给自己提问视科目而定。例如:(社会科)标题是“全球艾滋病的危机”,这一章对于全球各地的情况说了些什么?(生物科)“生物圈”这个词在这一章里多次出现,到底什么是生物圈,为什么那么重要?

第三,阅读。现在你已浏览过一章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接下来,读该章的第一节,读完后你可稍作休息,设法保持你的注意力;有些章节一口气是念不完的,不妨拆成几个部分;算算你读完该章需要花多少时间;注意你读的页数和所花的时间,这样你便能估算出读完整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在阅读时,尽量主动画线或在边界空白处做笔记;读完一节后,停下来想想你读过的内容,然后试着回答自己和课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此外,最好能养成习惯,在边界处很快地用自己的话记下一些重点。再者,尝试和作者对话,勇敢地提出你的想法和意见。假如你在某些方面有强烈的感受,你可考虑写封信给作者。

第四,背诵。如果你大声念你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将会对你很有帮助。问问自己:“我现在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如何?我学到了什么?我能以摘要的方式重述读过的内容吗?”重复是学习的基础,背诵则是检验理解程度的一个途径。假如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背诵,即表示你已领悟其中的意思。请记住,以个人的方式对自己叙述你刚读过的内容,效果最好。

第五,复习。读完一章后,花点时间复习重点,再看一遍导沦、摘要和标题。重读摘要有助于更加了解内容的来龙去脉。你也可以列出其他似乎特别重要和有趣的观点,作为摘要的补充。复习在边界处所写的评注,看看和你第一次预习时有什么不同之处。用你自己的话叙述主要的概念,测试你对内容的了解程度。将你提出的一些问题再过目一遍,看看现在你能否不看书便能回答出来。

4.迅速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是我们储存及抽取信息的能力。我们有三大记忆系统:①感官记忆,指保留住你从感官立即接收到的信息。②短期记忆(STM),指暂时保留信息,为时约20~30秒钟。③长期记忆(LTM),指保留进一步处理过的信息,且能储存大量的信息。

学习的一般方法有三种:由耳听及倾听(听觉型),由目视及观察(视觉型),由动手做及亲身参与(身体力行型)。增进记忆力的策略,很多都是根据以下的学习法则采取的:①如果你想记住某件事,尽管努力去做;②专心一意,把心留在目前所干的事情上;③安排一天的时间;④将分心的可能性减到最低;⑤放松并集中精神;⑥把工作拆成小单位;⑦为你正在做的事情创造趣味;⑧以有意义的方式整理资讯;⑨利用心像和视觉摹想法;⑩尽情发挥个人风格;11以书写来记忆;12朗诵,不只是大声念出来,还能以自己的话重述;13复习,愈快复习,便愈能够记住;14熟能生巧;15过度学习,即使已学会某些教材,你仍然继续研读。

5.制订考前计划

整个学期的课业是没有人能代替你完成的。每日及每周都要复习你的笔记,将有助于整合及学习教材内容。当考期将近时,你应该制订相应的应考计划:①知道考试的确切日期;②请教师提示及建议,如何准备这次考试;③假如各科的考试日期相近,则先处理较棘手的科目;④制订一个合乎实际的时间表;⑤计划几个冲刺复习的活动;⑥尽快展开行动,以避免在考前晚上通宵达旦,拼命强记大量资料;⑦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⑧制作纲要图解及大纲表,将你的阅读笔记和课堂笔记对照参考;⑨自我测验,找出可能考的题目;⑩利用读书会,相互小考或教学;img76在考前复习笔记,将资料保留在短期记忆中;img77让自己开心,让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6.消除写作论文的障碍

你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当你遭遇写论文的障碍时,别停滞不前、原地踏步,而是应该进行以下一些步骤:①与其告诉自己这篇文章必须一口气写完,不如让写报告的过程自然发展下去。②承认受到阻碍的明显事实。③试着尽快写出你觉得好像受到阻碍的情况。④确定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在实际的撰写上。⑤只要遇到困境,转移目标,暂时不做写论文方面的事。有时候阅读相关主题的资料也能激发你的灵感。⑥如果你正在动笔写报告,尽管往下写,别停下来校正你所写的内容。⑦如果内心的对话阻碍了你的进行,写一些句子来描述你对自己所说的话。⑧写下你完成文章所要采取的步骤。比如你要阅读哪些资料?何时阅读?你何时会完成一页大纲?何时打草稿,等等。其实,写作论文的步骤很简单:明白文章的诉求何在,认清主题,阅读及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大纲,拟草稿,进行修订。

7.不断强化批判思考的能力

批判思考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但可遵循四个基本步骤,使你成为一个更有效的思考者,①抽象思考:见微知著。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其背后的大道理,即像医学这样包含无数事例的领域,诸如循环学原理或者细胞生物学基本类型等一般性的概念也多如牛毛。自问一下,哪些细节揭示了什么普遍的观点?例如你读到一篇文章,描述现在许多人使用因特网,以及它提供了多少消费信息;通过因特网你能买到多少种便宜的东西;它同时也提及许多低收入家庭迄今还买不起计算机。仔细考虑一下这些事实,看你可能从中总结出多少与众不同的重要观点?②创造性思考:独辟蹊径。通过发现的一般性观点,进而寻求其中的深层思想。这一阶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可能认为应该想办法使更多低收入的人走进因特网。另一些人可能想找出一些具体资料来证明大公司对于引导低收入家庭进行市场消费的浓厚兴趣。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考包括将一般性观点加以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指向或启发更深层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抛弃任何观点,而是带着一般性的观点,探索可能指向的任何问题。③系统思考:归纳总结。系统思考指将创造性思考的结果,加以苛刻和批判的反省。看一看你所提出的哪一条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哪一条必须放弃?这些方案是否相互矛盾?哪一条可能出成果?如果你找到了新的证据来提炼或进一步检验你的对事实的概括,这些证据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时你最初的概括是否站得住脚?它需要修正吗?什么样的结论能经受逻辑推理的检验及证据的支持?至此,你可以在第二步中缩小你的目标范围。④向他人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准确表达给他人,再伟大的结论也没有多大作用。事实上,听众从你的推理中了解什么后才能被说服。

(五)更新学习观念

我国有重学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事实上,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学习与创造的历史。学习作为人的行为,甚至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现象,也是有规律、可研究的。这里依据郝贵生先生《大学学习学》中归纳的学习理念,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年来的调研数据,同时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愿望,简介如下。

1.“终生学习”观念

当今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而应该成为每个人贯穿一生的事情。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急剧变化。(调查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进行的“全国IT业青年发展状况调查”表明,95.3%的IT青年认同“参加工作后仍应继续学习”,被调查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7.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0年进行的“当代中国青年律师状况调查”表明,58%的青年律师认同“参加工作后仍应继续学习”,被调查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98.1%。

2.“自主学习”观念

“自主学习”观念就是教育者不仅把学生当做客体,也应该当做主体。学习者更应该把自己看成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学习者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在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树立起“自主学习”观念,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的节奏而产生无聊、困惑的情绪。这种大一新生的不适应,应该予以重视。如果在1~2个学期内不能得到调整,很可能造成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失败。

3.“素质学习”观念

“素质学习”的观念就是把“学习”和“做人”联系起来,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

4.“责任学习”观念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价值观,就是要求学习者把自身的学习活动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责任学习”观念对当代大学生是一种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代就业压力加大,生存与竞争成为社会主题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将学习的功利性凸现出来也是无可厚非。不过,能心存“责任学习”观念的人才是日后大有作为的人,这与个人利益并无矛盾,不过是要有更高远的目标罢了。有了“责任学习”的观念,就不会见小利而忘大义。

5.“学会学习”观念

“学会学习”观念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自觉去摸索和研究,在吸收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身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也是在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学会学习的指导已成为许多高校的重点工作。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从1988年起就开始在新生中试讲《大学生引论》,并且在1996年被定为一年级新生的选修课。

6.“社会学习”观念

“社会学习”(又称“团体学习”)就是学习不只是看作个人的事情,也是一个集体和社会组织的事情。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在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的时代,它都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而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成员,都应该能够并学会从中学习。世界著名咨询机构罗马俱乐部在其题为《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传播社会学习的意义,也许有必要做个类比。一个实际以前,成长和发展的概念仅用于个人。今天,它已变为通常的用语,指称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我们可以谈论社会的学习能力,即一个社会所具有的学得快还是学得慢、学得有效还是无效的能力。”

7.“实践学习”观念

“实践学习”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念,让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无疑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目前,高校教育中对“实践学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其一,毕业实践是大学生完成学业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二,学校和各种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8.“创新学习”观念

“创新学习”观念在于突出和强调学习的创新品质。只有在学习中树立“创新学习”的观念,具备“创新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具备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

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8种现代学习观念不是彼此对立和分割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有的是目标,有的是动力,有的是方式方法。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学习观念取代传统观念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它迫切需要每个大学生头脑中要进行一次学习观念的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