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面高校科研人才管理“误区”

直面高校科研人才管理“误区”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面高校科研人才管理“误区”近年来,高校在科研人才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高校科研人才管理中存在种种“误区”:1.误区之一:重视人才变成溺爱人才人才是科研工作的依托,只有重视人才、依靠人才才能搞好科研工作,在我国科研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重视人才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任期效应也是形成“误区”的重要原因。

直面高校科研人才管理“误区”

近年来,高校在科研人才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虽然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表现,其涉及的内容有所不同,危害的程度也或轻或重、不尽相同,但它涉及科研人才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高校科研人才管理中存在种种“误区”:

1.误区之一:重视人才变成溺爱人才

人才是科研工作的依托,只有重视人才、依靠人才才能搞好科研工作,在我国科研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重视人才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然而,重视人才不等于溺爱人才,否则就会给科研工作带来损害。目前在部分高校,“重视人才”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走向极端—— 溺爱人才。

溺爱人才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人才效应,还会给科研工作造成危害。首先,溺爱人才会造成科研队伍的积极性整体受挫。“奖要服人,罚要甘心”是建立科研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溺爱个别人才就整体而言失去了基本的公平原则,使科研人员之间的公平竞争成为不可能。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会挫伤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它不利于被重视人才的成长和工作开展。一方面,由于这些科研人员被过分溺爱,久而久之会变得自视过高、缺乏协作精神,很难与其他科研人员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其他科研人员的“不服气、不甘心”而使被抬高的这部分科研人才失去了和谐的育人环境。这两方面都会使这些科研人才发展的潜能逐渐丧失。因此,“重视人才”不应该成为优秀人才与其他科研人员之间人为设置的隔膜。最后,溺爱人才客观上会使被重视的科研人才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经常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荣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这些科研人员多数会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巨大压力,长期下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继而影响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误区之二: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中盲目追求高职称、高学历

重视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是国家的一贯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的关怀,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但是,如果将这一政策极端化,就会造成科研工作的误差,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发展。在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中盲目追求高职称、高学历。主要表现为:(1)引进的人才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一些单位宁要专业不对口的博士也不要专业对口的硕士等。(2)引而不用,浪费人才。一些单位引进人才并非确实需要,引进人才只求获得统计数字、摆门面、出新闻效应,对他们如何使用心中无数,出现了人才引进的“花瓶效应”。有些单位不论什么岗位都盲目求高,甚至实验员等辅助人员也不例外。(3)盲目任用,有失公平。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完全盯住高职称、高学历,将重视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发展成为“如果没有高职称、高学历,即使再行也不能重用”。(4)“唯高是重”,脱离实际。唯高职称、高学历是重,使一些“南郭先生”有机可乘,忽视了实际能力的考察。

3.误区之三:重视中青年人才而忽视了老一辈人才

人才的使用有一定的时效性,中青年人才处在能力发展的上升期,是高校科研的中坚力量。重视中青年人才体现了人才使用的时效性,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论资排辈的流弊。应该说,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对高校来说,它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目前在某些单位却出现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思想和行为,那就是将重视中青年人才与发挥老科学家的作用对立起来,重视中青年人才而衍生“老人无用论”。这从理论上来讲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有害的。一方面,它不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不客观地否定了老科学家的作用,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过早地结束了他们为科研事业作贡献的历程;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在实际工作中排除了老科学家在科研群体中发挥传、帮、带和组织领导的作用,既不利于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提高科研群体的凝集力,发挥科研人才的群体效应。

4.误区之四:“研而优则仕”现象的存在

受封建思想残留的影响,许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官文化”的怪圈,似乎对于优秀人才,不让其当个“官”就不能体现对人才的重视。而在某些科研人员看来,即使在科研上搞得再出色,如果不弄个“官”当当似乎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成就。这样一来,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科研工作中“研而优则仕”的现象,使这些优秀的科研人员有效科研时间投入大大减少,不利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造成高校科研人才管理误区的原因如下:

1.短期行为的影响

溺爱人才、“唯高是重”等倾向与短期行为关系密切,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随着竞争机制的建立,近年来许多高校深深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压力,科研指标的升降随时影响人们对高校的评价,也影响高校的全面发展。因此,多上项目、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成为几乎所有高校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对上述目标的过分追求和急于求成往往造成了短期行为的产生,忽略了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谁能在短期内为科研指标作出贡献,谁就得到重视。而溺爱人才、“唯高是重”往往正是这种管理导向下的必然结果。这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任期效应也是形成“误区”的重要原因。目前,高校科研管理领导的任用一般采用任期制,这与终身制相比显然是一大进步,但任期制同样会带来负面作用,即所谓的任期效应。如每任领导可能只是考虑任期内的发展和功绩,急功近利,以长远利益作为代价来换取任期内的暂时烟花式的“辉煌”,给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危害。

2.缺乏系统观念和辩证思想的指导

重视优秀人才就走向溺爱人才,重视高学历人才而忽视低学历人员,重视中青年人才而忽视老一辈人才,为了管理专业化就必须从优秀科研或教学人员中提拔干部,如此等等。这种“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显示出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眼前利益,不注意科研的持续性与内涵发展,看不到科研系统内外诸因素的紧密联系,看不到科研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和系列性,不善于点面结合,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动性,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由于缺乏辩证思维,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正确地把握好科研工作的“度”,因此其管理工作就很容易迈入误区。

3.积极向上的科研管理文化氛围有待形成

管理文化是组织成员依据自身和本民族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能约束员工思维与行为、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在我国,科研管理文化的核心就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即把献身于人类科研事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然而,在高校领域中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积极向上的科研管理文化,部分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还没有完全体现在对科研工作的献身上,对个人名利的追求还具有相当市场。同时,科研文化的缺陷也为“官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提供了基础,为“研而优则仕”开辟了道路。这些,都是导致产生上述“误区”在文化层面上的原因。

如前所述,使高校科研工作陷入“误区”的原因很多,涉及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仅就其涉及的主要方面提出几点初步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正确评价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从最大限度预防、杜绝短期行为对高校科研工作的不利影响。目前,由于对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越来越偏重于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导致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过分追求所需的定量指标,这是导致短期行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且由于责任机制不健全,以及评价过于偏重眼前的即时效益,被评价者往往更加着眼任期内的功过得失,而很少考虑科研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往往是“谁在位谁负责”,而很少联系问题的前因后果来综合评价。因此,完善责任机制,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评价科研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将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的危害。

2.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乐其位、尽其才。激励机制是人本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激励能够大幅度提高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有效的激励必须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前提。上述科研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误区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人才激励的误区,是与高校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密切相关的。如由于对科研人才的激励缺乏科学性,往往会使激励工作缺乏分寸而顾此失彼,从而使激励工作缺乏公平性。而且,不合理的激励将产生不合理的导向,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得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克服人才管理走入“误区”的重要一环。我们认为,合理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上,而且必须做到激励目标适当、激励方法和激励措施正确、体现公平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科研团队的整体积极性。

3.努力培育健康向上的科研管理文化。如前所述,“研而优则仕”现象与旧中国“官文化”残留的影响,以及科研管理文化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科研管理文化建设,培育和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科研管理文化对于克服“研而优则仕”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科研管理文化建设的功能不仅于此,它对于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克服短期行为的问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科研管理文化建设是科研管理,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它不单独属于人才管理,但它所具有的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功能恰恰使它成为人才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加强科研管理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在端正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上下功夫,要将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调整到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最大贡献上来。科研管理文化的培育应有利于科研队伍和科研管理队伍奉献精神、敬业乐业精神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科研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短期行为等对科研的危害,从而有利于高校科研人才的发展和科研管理的境界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