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们采访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得者:数学系陈天平教授、神经生物专业马兰教授和物理系陆昉教授,以期探究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而探求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她的作用在于占领科研的前沿,团结各方的力量,直至取得创新的科研成果。

第七节 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2003年2月28日——复旦大学将会铭记着这一天:复旦大学一举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在复旦大学的发展史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我们采访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得者:数学系陈天平教授、神经生物专业马兰教授和物理系陆昉教授,以期探究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而探求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创建研究型大学的一对互相依存的孪生兄弟

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兰教授,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一见面,她就快言快语地直抒己见:复旦大学正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此,我们首先要回答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马兰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要有好的师资;二是要有优秀生源;三是要有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接着,马兰教授结合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经验,生动地解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她说,我们做科研靠的是研究生,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导师必须通过一个成功的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因此,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两者密不可分。马兰教授是1995年底在美国工作学习了10年之后回国的,1996年4月即被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因此,她回国后立即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始了“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分子机理研究”,至今她已培养毕业了4名博士生,现有在读博士生4名,历经7年的艰辛研究,取得了这次的创新科研成果——“阿片类物质介导的神经信号转导的调控和耐受成瘾机制研究”。马兰教授对此颇为感慨,她说,如果我回国后不能马上招收博士生,或者这7年没有博士生参与她的课题研究,靠个人孤军奋战是绝对不成的。她的作用在于占领科研的前沿,团结各方的力量,直至取得创新的科研成果。现在课题仍在深入,在校研究生在他们师兄师姐工作的基础上,还在继续探索着。

作为物理系系主任的陆昉教授获奖以后,正在筹划系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他说,在科研工作中,研究生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获奖成果是由几个课题小组历经10年的探索才完成的,在这一领域有2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研究工作。研究生在这项科研中如同体育运动中的接力赛,后面的学生在前一届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一批学生毕业了,又一批学生进校,研究工作随之逐步深入。陆昉教授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导师主要是确定研究的方向,具体的研究工作由博士生开辟,去寻找与发现新的课题。他再三强调:“这个奖是课题组所有人的成绩,远远不是获奖名单上这5个人的贡献,它还包含了许多研究生所作的工作。”他说:“通过对前沿领域项目的研究来提高学术水平,同时培养了一批学生,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博士生毕业留校后又成为骨干师资,带领学生继续攀登。正因为如此,我们物理系一向重视研究生教育,我们在王迅院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复旦大学同时取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绝非偶然,其间蕴含了复旦大学几届校领导对科学研究的倾力支持,也离不开这些年学校领导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和发展。近5年,复旦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7篇,其中神经生物学3篇,物理系2篇,数学系4篇,这也印证了这样的结论:创新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创新的人才,而创新人才是取得创新成果的生力军。“研究生与科学研究”这对孪生兄弟,在复旦大学迈向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征途中,如同一个巨人的两条腿,好比是一只雄鹰的两只翅膀,复旦大学在“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必须树立“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教育战略,将研究生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二、研究生导师的学术与人格——取得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陈天平、马兰、陆昉教授都是复旦大学年富力强的博士生导师,在访谈中他们在介绍科研成果时都非常自然地谈到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归纳起来集中在如下几点。

1.着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陈天平教授的特点是比较愿意涉猎新的研究领域,他非常坦率地说:“在科研上,一定要有点喜新厌旧。”在他眼里的“喜新厌旧”除了从事新的研究课题外,更重要的是在研究方法上要有创新,有自己的新思想,走自己的路,不能老跟着别人走。而要“喜新”还要冒着失败的风险,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陈教授这次获奖的项目“神经网络非线性映照理论、信号盲分离和主成分(小成分)分析”,这本是信息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奖,却归属于数学系的教授,这是陈教授10多年来“喜新厌旧”的追求结果。他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执著追求,同样地渗透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陆昉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用创新的思维走出了一条科研之路。该课题组着手研究硅材料时,在国内起步较晚,条件较差。但他们用创新思维迎接挑战,在低温半导体的材料制备、结构表征、物理研究及新型器件制备方面都取得了新发现、发明与创新,并在不少方面取得国际首创成果。置身于这样的课题研究中的研究生,他们首先得到熏陶的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戒除毒瘾,这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马兰教授在“破译”这道世界性难题中走上了一条艰苦的创新之路。她认为科研目的是解读“为什么”,对她而言,知道“为什么”就是最好的奖励、最大的乐趣。为了解读“为什么”,马兰教授和她的研究生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她才在阿片类物质研究成瘾机理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取得原创性的成果,她培养毕业的4名博士生,一位在校学习期间在国外杂志发表了3篇论文,影响因子都在3以上;一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一位获2002年全国100篇优秀博士论文;另一位的论文正入围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

3位导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学生必须有悟性,在跟随导师作科研的过程中,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毫无疑问,导师自身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

2.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开展工作。

3位教授都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他们认为,导师主要是指定主要的研究方向,指导研究生查阅文献,将研究生引导到学科前沿。陆昉教授认为,按导师的思路去做,会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时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他说,导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克服对导师的依赖性,让他们的潜力发挥出来。陆教授认为,导师要允许学生走弯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导师可以指导,但工作还是要他本人完成。

3.为研究生选择好的研究课题。

马兰教授认为,导师应该在科研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成功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在了解学生“底细”的情况下,为学生选好研究课题。陈天平教授在采访中指出,在数学领域的科研课题,一是世界难题,二是社会实践中的问题。而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融合交叉学科的知识,应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要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陆昉教授认为,博士生的选题要将创新放在首位,要冒一定的风险,对学生有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与此同时,导师要为学生研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4.导师的人格力量。

马兰教授在谈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话题时说:“上课好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人格的熏陶和人格的力量。我们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研究生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要能与人合作共事。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学术人品和世界观去影响学生。”马兰教授回国7年多,由于她出色的工作,在她头上有许多光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十大杰出女性、国家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她的工作已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但当你见到她时,她的平易近人、坦诚、朴实,让你不会想到她是一位已有诸多荣誉和成就的教授。

陈天平教授更是一位谦逊的教授和执著追求的专家。他说:“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并没有刻意追求什么,既不会因为得奖而研究,也不会因为拿不到奖项,或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而放弃研究。”

这就是导师的人格力量,愿复旦大学有更多这样的学术大师,他们是我们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进军,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希望!

三、学科点——获得创新研究成果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复旦大学的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神经生物学都是国家和学校重点学科及重点研究领域,这3个学科点的做法会给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留下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1.勇于捕捉学科前沿的信息,重视科研成果的积累。

如前所述,这3项成果具有很好的原创性,并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而形成。“积跬步,终至千里”。在科研工作中,只有摒弃急功近利和浮躁,才能得到一流成果。

2.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合理的学术梯队,是保证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苏步青院士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他的学生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3位院士都在这里任教,拥有我国的数学大师之称谓。神经生物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老一辈专家曹小定、张安中等现在已将接力棒传给了中青年专家孙风艳(长江特聘教授)、吴根诚(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马兰教授。物理学科过去的带头人是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院士,如今的杨福家院士、王迅院士是大家公认的“领路人”,他们将接力棒一代一代往下传。在这次的获奖成果中,王迅院士自始至终都在把握着获奖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将年富力强的陆昉教授推到了科研和行政领导的第一线。这些学科现有的学科带头人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深造的经历,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并承担着重要的科研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科还拥有一大批以毕业研究生为主的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学科研的骨干和学术梯队,这是保证学科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充裕的科研经费是保证课题研究完成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经费是科研和教育正常运行、健康发展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必备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支持,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要追踪学术和科技前沿,没有充足的文献资料和先进的试验设备,很难做出富有创造性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纵观3项获奖成果所在的学科点,科研经费都很充裕,导师又都承担着多项科研课题,这都为出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起到保障作用。例如凝聚态物理学科的研究生,除了有充裕的科研经费外,通过做“三助”工作,每人每月的收入包括科研经费补贴和各类奖学金平均达1 000元左右,研究生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但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3位获奖者还是不约而同地感到,目前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研究生在校期间,总体待遇还偏低,还需要国家加大投入,望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

4.重视学科交叉渗透,鼓励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是孕育创新科研成果、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这3项成果可以说都是交叉学科联合攻关的产物。陈天平教授的获奖项目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系统相结合的产物,覆盖了信息处理、数学、计算技术等众多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马兰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裴钢院士历经7年的艰辛合作,涵盖了神经科学、生物化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事实上是高校与科学院合作、多学科交叉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而陆昉教授课题组取得的成果,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所用的研究方法,都远远超出物理学的范畴。

复旦大学正是抓住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特别是抓住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的机遇,在211工程第一期建设中,确定了11个交叉学科项目,鼓励研究生选择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这些改革措施,将给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和生长点,今后也势必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并以此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5.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位教授在访谈中都特别强调,无论是院系还是学科点都非常重视育人环境,让研究生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成长。对此,陆昉教授对物理系的做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1)每两周一次学术研讨课(Seminar),由博士生主持,以研究生为主,并由学生或导师点评。自本学期开始每次Seminar将有两位导师参加,对研究生的报告和工作进行点评;(2)要求所有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2篇SCI论文,并给予论文发表费。达不到这一要求者暂不发给学位证书;(3)要求导师每周必须有与学生交流的时间(office hour),以便学生向导师请教。若导师不负责任,学生可以要求转导师或向有关部门投诉;(4)积极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能力培养,并解决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5)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全部用英语教学,使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英语训练,这对师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无疑都是非常有利的。

物理系的这些做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并将向全校辐射。

四、启迪与思考

对3位教授的采访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话留给我们许多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迪与思考。

1.关于博士生导师的遴选与岗位

马兰教授1986—1995年在美国先后作为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底放弃美国永久居留权回国,作为学成归国的杰出人才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引进。回国后,于1996年4月被学校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此事曾在当时引起一场风波:支持者认为,学校领导有胆识,研究生院遴选博士生导师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应该让有真才实学的杰出人才尽快进入博士生导师队伍;反对者认为,马兰老师刚从国外回来,水平高低要经过教学和科研实践的检验,而且要先做硕士生导师,不能乘“直升飞机”。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马兰的背景情况作了客观分析并认真讨论,最后破格遴选马兰教授为博士生导师。7年之后再回顾,可知当时决策的正确性,也告知我们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为导师和研究生服务,为人才成长服务,因此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特殊人才需要有特殊的政策。

博士生导师遴选制度已实施多年,曾在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制度框架下,我们能否允许具有博士学位、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而暂未晋升为教授者成为博士生导师?如何让博士生导师成为真正的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特殊阶层?这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

2.管理创新,与时俱进。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建立了各类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曾对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与时俱进的思想,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去除那些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过时的制度和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重视管理创新,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这次采访中,导师们对研究生院试行的硕—博连读制度、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风险基金制度,以及给院士、特聘教授自主招收博士生制度等反映都很好。但导师们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例如,研究生院表格太多、太繁琐;研究生课程太多,与本科生课程衔接不好,给导师和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太小;奖学金评审办法没有真正发挥“奖学”的作用;研究生招生制度应该改革,应加大面试力度;硕—博连读要进一步完善中期考核和筛选淘汰制;对导师招收研究生的人数要有一定的限制,一个导师招生太多,会影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我们的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这是管理部门应该研究的。

3.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重点应该抓什么?

3位教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都自觉地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复旦大学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联系在一起,这既反映出这两方面的工作本身就密不可分,同时反映出这两方面的工作在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中的战略地位。在结束这次访谈后,作为研究生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复旦大学向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哪里?我们认为,将工作重点从注重规模的扩张转移到注重结构调整,走内涵发展之路,注重质量加效益的提高。这同样是2002年学校召开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上校党政领导再三强调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为命”。

“以人为本”指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培养人。为此,从研究生院来说重点要抓好两支队伍、两个“基地”的建设:导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学科点建设和研究生院自身建设。

“创新为魂”即教育观念要创新、管理理念要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要创新。

“质量为命”也就是将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生命线,尤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在教育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整体优化,狠抓以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之路。博士生质量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要作为重中之重和系统工程去抓,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同时要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坚信,复旦大学在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铸造了科学研究的辉煌。若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新的24字方针,以及2001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会议上王生洪校长、秦绍德书记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发展定位,也一定会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再造新的辉煌。

【注释】

[1]唐克军:“傅斯年的大学理想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2]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师理念对治教的意义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