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批人才培养的特色项目,如财会学院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法学院的“执业技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1

张兴琳[2]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

摘 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已成为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扩大,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任务。地方高等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着眼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商科始终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学科交叉或复合型人才的背景下,我们的“商科”应提升为“大商科”,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根据我国高校类型及发展走向,地方高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事业2007年统计数据分析:从高校数目看,地方高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1908所的94.2%;地方本科院校634所,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85.7%。从高校学生数看,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716.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1.1%;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22.8万,占高校招生总数565.9万的92.4%。又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增加到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109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加到2144.66万人,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639.4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这些新增院校全部是地方院校,新增在校生和招生数也几乎全部由地方院校来承担。这些数据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向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模式、多类型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直接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也直接承担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主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二、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比,显著特色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而与面向岗位和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相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的是行业,它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最终具备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突出特点,尤其是具备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要求知识全面系统,而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实行分类培养,制定了A、B两套培养计划。A类计划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重基础、重理论和加强通识教育,适当淡化专业;B类计划偏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在大学英语和微积分两门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城市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的各经管类专业实行微积分(上、下)分层教学。法学院、人文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各专业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上述专业在新生进校时进行摸底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根据程度不同分A、B班教学,A、B班成绩用难度系数折算。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前,允许第二学期考四级,通过后即可考六级。从2009级开始,学校全面修订实施“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逐步构建了经济+管理、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理学+经济、理学+管理、经济+法律、法律+管理、文学+经济(管理)等双学位双专业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第二专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

各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批人才培养的特色项目,如财会学院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法学院的“执业技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金融学院的“ABC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统计与数学学院的“基于赛—证—基地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信息学院的“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OAA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在教学实践中都得到良好运用,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特色和重点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办学类型和学科发展定位,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学科领域和行业方向。

学校以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为目标,加大本科专业尤其是重点专业的调整和创新,大力培育重点专业,努力建设特色专业,积极扶植新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加强专业建设,学校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学校级重点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以校级重点专业为基础,在经费配套、人员编制、高级职称岗位设置、实验室建设及学术交流方面采取必要的扶植措施。截至2011年,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基本形成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以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点,使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验区,成为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示范工程,并通过特色、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特色、重点专业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中的表率、示范与辐射作用,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亮点和特色,带动了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知名度。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确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各专业应按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设置课程,要体现“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原则,体现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原则。

学校不断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主讲教师等方面下工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校自2011级开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在培养方案中增设通识课程模块,同时还引进尔雅通识视频课程,使学生通过网络公开视频领略国内通识教育著名学者的风采,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每学期选修2学分,共计选修8学分。

在课程建设中,学校还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为促进网络课程建设,强化师生教学互动、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学网络课程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整合课程资源与教师队伍,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课程建设,规范教学过程,打造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学校在学科共同课和专业核心课中试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首先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以“创造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努力建设一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它是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办学以实现产学合作的最有效途径,而产学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通过产学合作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同企业的用人计划相吻合。构建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验、实习、调查、社会活动、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引入课程方案,合理分配学时比例。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整合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开设出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同时,加强学生对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投入更多的精力,掌握实用性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采用应用型教法,保证低进高出工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能够适应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要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师资管理模式,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度,建立起分层次、分重点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抓住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为学校应用型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校近年来积极完善鼓励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的政策措施,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开展了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并推荐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人选,对于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效果好、教学成果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嘉奖。同时,学校鼓励以课程为建设平台,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构建老中青搭配、专业职务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三、结 语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校发展相比社会对高质量办学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持续、曲折的过程,学校必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大商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方案、拓宽途径、优化内容、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5):26—31.

[2]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3]杨东平.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J].江苏高教,2011(1):5—8.

[4]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注释】

[1]本文为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度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张兴琳,助理研究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