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学生科研工作机制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学生科研工作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本文以现阶段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的现状为基础,针对课题主持人所在高校“更新观念、加快转型、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战略,对学校各工科学院在学生科研开展方面的相关机制、政策和环境作了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索,重点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环境和氛围的培养、全程全员导师制度的尝试及完善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促进大学生科研开展的相应策略。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学生科研工作机制研究

李 琼 林瑜茂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本文以现阶段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的现状为基础,针对课题主持人所在高校“更新观念、加快转型、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战略,对学校各工科学院在学生科研开展方面的相关机制、政策和环境作了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索,重点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环境和氛围的培养、全程全员导师制度的尝试及完善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促进大学生科研开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学生科研 机制 创新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1]高等学校是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的基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其中第五条明确指出,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一个在创新中求变、求发展的高校而言,学生科研的持续性发展,无疑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对所在的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作了两组数据观察:从第一组数据了解到,2010—2011年两年间参加全国“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竞赛并获奖的同学有82.2%曾在学院的实验室跟随老师进行项目研发或曾参加过校、院级的其他学生科技活动或培训;从第二组数据了解到,2009—2011年三年间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奖的同学100%都曾跟随专业老师进行过项目的研发或加入了专业学习小组。这说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平时的持续性训练。因此,研究促进学生科研开展的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社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就笔者所在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而言,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总数已为全校最多。但相对其他经管类专业而言,一志愿生源不多,几乎没有一志愿生源比例超过30%的专业,给学生培养造成一定困难。这几年,通过学生科研的大力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了专业竞争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质量的提高。以学院某实验室为例,两届共27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4年的科研训练,其中6名同学继续深造,21名同学选择直接就业,100%从事研发或相关岗位。其中薪资最低为5000元,最高为8000元以上,21名同学的平均薪资达6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同专业3693元的平均水平,其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明显高于普通同学。[2]另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笔者所在学院共7名同学成功保送至各大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4名保送至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或985、211院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2名直博,皆因其在本科期间开展的科研训练及相关成果让对方院校感觉到其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

但在开展学生科研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专业竞赛学生的参与面不够;从学生项目申请成功率上看,本科生比例偏低;在学生科研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仍显不够,中途放弃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教师辅助的成分偏多。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在学生和教师层面分别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学生科研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生科研环境对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从第一课堂的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下功夫。

(一)寻求专业课程的改革

根据在学生中所进行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开展科研初期兴趣很高,但在竞赛或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开发所需的平台、工具、算法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使得他们望而却步,缺乏基本的信心和能力,导致最终放弃项目的进行。深究其原因,与当代社会的学科发展迅速而高校的课程体系滞后有密切关系。高校的学术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目标不一致,校企结合度低,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不能应用到日后的实践中去。高校的专业教育应加强与社会、相关专业龙头企业的联系,注重求新、求变,经常性地审订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学科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求。如不少大一学生反映,引导学生初学入门的专业导论课由于课时短、内容多,无法将其内容吸收、消化。有的导论课由不同的老师分期授课,也存在专业认识上的矛盾。因此建议导论课由一名老师全程授完,并且能够增加课时(如课程排不过来可考虑课外辅导的形式),将导论课结合实际讲得生动一些。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学生反映有些课程与课程间缺乏相关性,应用度不高。针对这种现象,应建立和谐专业群的思想。如笔者所在的学院目前正在建设信息共享资源库,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资源共享,将各门专业课程的设立放在一个长期性的、整体的专业发展角度进行全面思考,而不是各门课程间独立而无相关性。同时建议在实践教学环节也注意适当地改革和优化,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实验为主,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并设立统一的可持续的软硬件平台开发工具,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改善教学现状,[3]使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实际有效的提高。

(二)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

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在课外的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是开展学生科研活动的另一有效方法。

1.建立校企实践基地

笔者所在的学院目前通过各种方式与3家软件公司、物流企业建立了校企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得到了锻炼,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不足,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接受程度也不断增强。调查发现,参加过校企基地实践的同学对本专业的认同度明显较实践前增强,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更有兴趣聘用有过实践基地培训经历的同学。

2.开展学生科技活动和竞赛

笔者所在的学院,各系室都有针对学生科研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计科系就将学生的晚自习放在了实验室进行,并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还有日常的ACM程序设计竞赛的培训,信息系有信息搜索大赛,物流系办了下沙七大高校的物流设计大赛,软件系有软件设计大赛,电子商务系有学生创新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科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对这些措施的开展均表示参与或支持。

3.组织拓展型活动

学生科研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组织开展一些拓展性的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力量。如笔者所在学院,通过学生社团自行组织开展拓展性论坛“墨湖论道”已历4届,每年邀请电子商务企业知名人士或创业者进行经验分享,充分发挥这些学术性社团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反响很好,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中多有正面评论。在大一、大二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也加强专业实践调研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利用假期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自身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补足、提高学生科研的质量。

(三)充分利用网络功能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成为了教育的必需且重要工具。继1998年著名的W-S小世界网络(Small World Network,SWN)理论被提出以来,人们对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视。笔者对自己所在学院调查显示:100%的学生都注册有人人网账号,其中活跃用户(本文按“最近一周登录过并有过操作行为”这一标准来定义活跃用户)达57%;53.7%的同学都登录过芸临浙商大等校园BBS,并在上面使用过校园相关服务项目(如网上订学校演出门票、买旧书等);99.8%的同学都注册有新浪微博,其中活跃用户约50%;53.6%的同学都注册有腾讯微博,其中活跃用户37.8%。网络具有集团化和聚类的特征,而在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上共享信息、传递信息,进行信息互动等,都更易为学生接受,这也为学生开展良好的科研提供了新的形式。如开展一对一型的网络传播模式,通过QQ、MSN、E-mail等,及时发布学生科研的有关信息,扩大受众面;开展一对多型的信息传播,通过指导老师的人人主页、新浪博客、QQ空间等发布相关内容,将指导老师的个人观点充分表达出来,这种形式可能比普通形式的指导更易为学生接受;开展多对一型的信息传播,学院可以针对学生科研的开展及效果等各方面问题收集信息,如通过留言板、咨询邮箱、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在学生科研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待改进;开展多对多型的信息传播,如定期通过学生科研QQ群交流、在校园BBS上开设学生科研交流论坛、学生科研网络聊天室等,让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参与进来,双向交流、共享信息。

二、做好学生科研制度的保障

通过对老师的调研发现,有些老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的工作压力较大,时间较难分配;另一方面是学校没有明确的机制将指导学生科研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挂钩;还有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认为自身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由于自身水平限制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导致一些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指导学生科研的效果不明显。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应设立全程全员导师制

笔者所在学院,2006年在部分专业试行全程全员导师制,2009年在全院范围全面推广,使每一位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有一位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并一直持续至毕业。全程全员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则实行梯队建设,每位教师指导从大一至大四每个年级相同专业的几名学生。这样,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有一定的延续性,所指导的内容也可根据学生年级的提升而进行不断的深化,一方面又可让高年级学生充当专业导生,协助教师共同完成对低年级同学的指导。

(二)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学院在对教师的培养方面也应加强,经常开展教师间的相关交流,并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深造机会,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地提高,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浙江工商大学推出的教师“蓝天计划”(鼓励、支持教师出国学习、访问),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自2011年推出的全校老师间交流互动的教学、科研讲座或沙龙,均反响良好,很多老师积极报名参与,值得借鉴。

(三)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良好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将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与其指导学生科研的工作量及实际效果挂钩,制定明确量化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通过正向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对学生科研指导的投入性。

三、寻求有效的学生科研方法

(一)阶段式渐进培养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本科阶段的学生科研模式应借鉴研究生期间的团队培养方式,教师在平常应多多注意物色合适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培养,制定以学期为单位的详细的培养计划和可考核的目标。比如第一学期结束会用C语言编写五子棋游戏程序,第二学期又掌握一门其他的语言,等等。通过阶段式、阶梯式递进培养,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想做科研找不到老师,老师想做项目找不到学生的情况。另外,在项目写作方面应加强进一步的指导,从大二开始就让学生努力尝试参加校级以上的学生科技竞赛。

(二)做好项目的对接

本科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毕竟不高,需要教师的大量指导,为此,笔者建议学生科技项目的选题应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接,尤其与一些实际应用于企业的横向项目对接,这样选题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教师自身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同时也能获得来自学生的帮助,既减少了辅导的工作量,而中间的过程管理又能够得到保证,确保科研指导的顺利完成。

(三)寻求渠道的拓展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校企合作的机会还不够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机会太少。为此,高校应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多多开拓校企合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企业见习,或者有其他的一些实践机会,能够进一步增强能力。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应加强交流。有学生反映,有些想听的课程本校没有开设,给学习带来了不便。通过加强校际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经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更有实践意义的专业性课程。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不断寻求工作机制上的创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科学院,更应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当代实践型大学生为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不断开拓学生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文东,魏疆,王婧,等.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

[2]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R].北京: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1.

[3]张屹,张虎,李力,等.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