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律这种行为规范主要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懂法守法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可见,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2.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法律素养,简言之,是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

■ 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应该这样行为。也就是说,法律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标准或模式。法律这种行为规范主要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所谓权利,就是法律主体某种自主地位的权能;所谓义务,就是社会对权利主体的行为所提出的一定要求,表现为主体对他人或社会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法律对各项社会关系的调整,就是通过规定人们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的。如果不履行法律上的义务,侵犯主体的权利,行为人就要承担由此而引起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守法尤其重要,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守法都是基本的基本。法不律民,国将难治;民不守法,家也难安。法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懂法守法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然而,不懂法、不守法者大有人在,甚至接受了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违法、犯法行为也时有发生,最终害人害己,造成令人扼腕的后果。

新近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几件事,想来不免令人震惊,令人惋惜。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泼出”了法律盲点;某名牌高校的某博士生的论文中有大量他人成果,被告剽窃,惊动法庭。这一“泼”震惊了整个社会,这一“窃”也着实让人不安,让人们意识到了部分大学生们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可见,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

2.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简言之,是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律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

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制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

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制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律信仰的灵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