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籍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古籍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毕竟当前的数字出版,也有自身的弱点。此外,编辑还要深入研究版本目录学和中国古籍编辑出版史、印刷史、藏书史,了解历代重要的目录学家、出版家、藏书家的生平和成就,还要了解著名的刻工、写工、画工等。
古籍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_现代出版的探索与创新

高庆梅

摘要:古籍编辑既要和众多的编辑一样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同时还要在一些方面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以提高自己对古籍类书稿的把握能力。简言之,古籍编辑要从宏观上了解当前的出版形式和古籍整理出版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瓶颈;除了掌握一般编辑所要掌握的编辑技巧和广博的知识外,还要在古籍整理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既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掌握熟练利用工具书的能力;要尽量多了解关于学术史方面的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考证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古籍编辑;素养;古籍出版;扎实功底

编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工作者,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宣传使者。编辑肩负着传递、交流知识信息,促进学术繁荣,开展文化、科技、教育和宣传的社会责任。新时代的编辑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崇高的编辑理想。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意识。同时,编辑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很强的编辑能力。而作为主要对古文献类图书加工整理的古籍编辑,我们既要和众多的编辑一样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同时还要在一些方面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以提高自己对古籍类书稿的把握能力,如此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注,方能为我国的古籍出版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通过七年的编辑实践工作,笔者以为自己在编辑工作方面,尤其是在古籍方面的编辑工作上略有心得。要做好古籍类图书的编辑工作,笔者以为不但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前的出版形势,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编辑技能;不但要学习编辑的一般技能,还要加强自己古典文献和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不但要埋头保质保量地编辑好自己手里的稿子,而且要加强自己和作者和同行间的交流。以下笔者就这几点作一浅析。

第一,古籍编辑要从宏观上了解当前的出版形式和古籍整理出版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瓶颈。尽管当前我国的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文化发达的国家,其文化产业应当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的支柱产业。就这点而言,我们的出版业还做得远远不够,或者说还有长足进步的空间。就古籍整理而言,我们应该和传统出版业一样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特别是面临当前数字出版的压力,每一位出版人都应该努力思索我们未来将何去何从。当然,作为专业性很强的古籍整理,笔者以为我们也大可不必感觉恐慌。毕竟当前的数字出版,也有自身的弱点。难以提供最新的资料,不能保证自己所提供的资料的品质决定了在古籍出版这个行业,数字出版必须要依托我们专业的古籍出版人才。诚如赵昌平先生所言,短期可能渠道为王,长期必定是内容为王。尽管就目前而言,作为内容方,我们出版人还没有发言权,但从长期而言,我们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就微观而言,每一位古籍编辑不但要掌握一般编辑所要掌握的编辑技巧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在古籍整理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古籍编辑处理的对象是古籍方面的图书,因此,要成为合格的古籍编辑,首先要熟悉古文,过好古文关。编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古汉语水平,熟悉各种古代文体,并能进行句读和校勘。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编辑就无法通过阅读原著来考证版本,更无法辨别古籍版本的优劣。此外,编辑还要深入研究版本目录学和中国古籍编辑出版史、印刷史、藏书史,了解历代重要的目录学家、出版家、藏书家的生平和成就,还要了解著名的刻工、写工、画工等。另外,编辑还要熟练掌握繁体字和异体字,要会辨别同一个简体字所对应的繁体字的不同意义,要准确地使用繁体字,不能张冠李戴闹笑话。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积累学习,并且勤查字典。同时,编辑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史知识,对我国古代史、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代表人物、主要流派、重大事件、典章制度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

第三,古籍编辑除了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掌握熟练利用工具书的能力,还要有甘于考证求实的态度。笔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也经常用到各类工具书,但也深知自己对工具书的利用很有限。对于古籍编辑而言,工具书不应囿于一般人使用的字典、词典等,其范围应该更广。凡是我们能去核对资料的大型丛书和编目,都应该勤查勤翻。比如《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中国善本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地名大辞典》,等等,这些工具书都应该是我们经常去查阅的对象。熟悉各种工具书的特点和用途,对于考证古籍的版本源流与真伪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除了这些古籍书目、提要、图录等,我们还特别要留心最新出版的、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工具书。有些好的工具书,我们应该放在案头,方便自己随时查阅。除此之外,笔者以为,古籍编辑平日要多浏览图书出版信息,多参加图书展销会等活动,不断了解这些工具书的出版动态。特别是要留心最新出版的,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工具书。例如,考订清人诗文集的版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的清别集部分当然是要参考的,但它只收善本,一般清集版本是不收的。还有《贩书偶记》所收清人文集约四千种,亦嫌不足。近年出版的《清人别集总目》和《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二书则兼收并蓄,收录清集均在四万种左右。前者所收版本尤富,后者兼有提要可供稽考。二书互补,允称完备。此外,还有《清代版本图录》《清代版刻一隅》等图录中亦有一些资料可资参考。了解这些工具书的特点,在考证版本时自然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平日多留意图书出版信息,多参加图书展销会等活动,是不断了解这些工具书的出版动态的最佳方式。

第四,古籍编辑要尽量多地了解一些有关艺术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中国书法、绘画、版画、篆刻艺术知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刻书的字体是有差别和变化的。如宋代福建多用颜(真卿)体,浙江多用欧(阳询)体,元代流行赵(孟俯)体等。熟悉各种书体风格,对鉴定版本十分有用。了解古代绘画,尤其是版画的历史和不同风格,是鉴定各种插图本古籍的基础;否则,很难区别徽州、福建和金陵版画。还应熟悉篆刻,不认识篆字,就无法著录藏书印的内容,或是错认误录。例如,徐世昌的“退耕堂”印,就曾被人误录为“得耕堂”。有的古籍的牌记就是用篆书刻的,如果不认识就无法著录版本。掌握篆字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最好能学习篆刻或是学写篆书,借以掌握篆书规律,但一般人做不到。二是勤查和常读篆字字典或是有释文的印谱。坚持一段时间,辨认篆字的能力就会大有长进。

第五,古籍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考证和科研能力。在古籍版本鉴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能直接提供版本依据的。也就是说,有的古籍本身对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时间的揭示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空白的。这时,就需要通过有限的线索,经过缜密的考证,最后得出一个准确或是相对准确的结论。过去,在进行传统的古籍版本著录时,并没有强调一定要将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时间全都考证清楚。所以,我们在传统的书目中,就会见到大量的含糊其辞的“宋刻本”“明崇祯刻本”“清初刻本”等,出版者、出版地等项一概缺失。其实,这里面有许多古籍的版本项是可以考证清楚的。

应该说,高水平的古籍编辑人员都应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前人成说,应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广博的文史知识以及科学缜密的思辨能力。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磨炼、不断学习和提高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进行考证的过程,其实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古籍编辑要善于不断地将考证的结果,经过积累、总结、提炼,撰成学术论文发表出来,以供交流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第六,古籍编辑最好能掌握一至两门外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不会外语,自然会影响学术交流。另外,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藏有不少中国古籍,其中有些是在中国久已失传的珍本、孤本,他们也编有一些专门书目和机读目录,发表和出版了一些有关学术论文和专著。如果不懂外语,我们就不便研究、利用和交流。所以,古籍编辑如果既懂古汉语,又懂外语,将对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业务水平,搞好国际交流和协作十分有益。

综上所述,网络背景下的古籍编辑背负着传统知识和新技能的双重压力,我们只有付出至少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才能最终赢得时代的挑战,开创古籍类图书出版的新纪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