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法律素养,预防违法犯罪

培养法律素养,预防违法犯罪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法律素养,预防违法犯罪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价值观多元化影响下,要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 培养法律素养,预防违法犯罪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价值观多元化影响下,要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学们要注重培养对集体、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抑制“个人至上”。重点在于通过法律的学习,明确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有机统一起来,使个人和社会获得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要懂得自我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来实现的,明确人生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提高为富国强民学习的自觉性,走出“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功利主义误区,从思想深处抑制违法犯罪动因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2.自觉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大学生掌握比较丰富的法律知识,是增强法制观念的前提。所有高职院校都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强化了法制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同学们更要自觉接受学校组织的各种法制教育,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能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反之,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素质,就不可能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以适应依法治国形势的需要。

3.努力培养对法律的感情、依赖和信仰

法律感情体现了社会主体对法律的心态和情感体验。同学们只有树立健康有力的法律感情,才是国家力量极为丰富的源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同学们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这一本质,才会产生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关切、喜爱、依赖和依恋等深厚感情。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同学们通过法律的知识教育和情感培养,确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理性显现,是我们党的主张的理性显现,它与我们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紧密相关,是我们民族对人自身生活意义的自觉把握,是新时代对大学生乃至每个公民自身价值的确认。特别是当我们党把治国方针定位为“依法治国”,把国家民主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之后,我国的立法呈健康快速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运行,保证社会稳定和良好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惩处各种重大犯罪和腐败现象方面显示出应有的正义和力度。

4.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运用法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学以致用。其一是做遵守法律的模范。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校园生活中还要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学生守则》。其二是积极用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一方面要在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益,在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敢于主张正义,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关心社会主义法律运行活动,积极参与法律评价,校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认识,这样才能使法制观念逐步培养和确立起来;最后要结合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有组织地参加旁听案件审理、模拟法庭活动、节假日参与律师活动、专项司法专题调查等,从中切身地体验和观察现实生活,产生对法律的依赖和信任,并使其成为自己人生价值目标的一部分,逐渐确立起自身的现代法律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