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1.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3.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许多大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4.保持健康的情绪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1.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因此,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十分重要。有了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的相应措施;能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

2.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或观点。认知咨询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的信念、观念系统;C——指个体的情绪或行为的反应或结果。人们通常认为是事件A引起了结果C。

如果人们的信念体系(B)对于某一事件(A)产生的看法是合理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情绪(C)也就是合理的、适当的;反之亦然。因此,认知咨询理论认为,人们的信念体系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原因。因此,当出现情绪困扰时,应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是否出现偏差,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如果我们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变阴霾为晴朗。

3.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大学生是头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学习负担适量,生活节奏合理,学会卫生用脑。

学习时间要适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很多心理活动都与学习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之下,可以提高思考力和机敏度,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许多新生入学,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苦读中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可以好好轻松一下,而大学相对中学来说,有更多的自由,也比较轻松,没有老师家长的过多干涉与束缚,于是终日玩乐,不思进取,任时光荒废过去;二是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周围又强手云集,以前在本地区的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家乡父老乡亲又给予自己众望,于是压力很大,产生高度焦虑,在学习上被动应付,进而严重影响自信心。这两种不良倾向,最终都可能导致学业上的挫折,带来苦恼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

生活节奏要合理。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既可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从而经常体验大学生活的快乐。这种平稳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益,得到最佳的适应。

要注意卫生用脑。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物质基础。过度的疲劳、紧张,或长时间的高度兴奋、强烈刺激,都会引起脑功能失调,要恢复失调的脑功能,颇为费时费力。因此,大学生千万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忽略用脑卫生。

4.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与人相处和对社会的适应,阻碍潜能的发挥。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

学会合理宣泄。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然而,剧烈的情绪会降低人的理智水平,一旦失去了控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该在自己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及时予以控制,以避免过激情绪的最终爆发。

自我疏导和排遣。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当遇到一些忧愁、不平和烦恼时,应把它发泄出来,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在忧郁的时候,找知心朋友或亲人倾诉,甚至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种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也可以用转移的方式:不要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总去注意,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暂时离开这件不愉快的事,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使忧闷排遣出来。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实现平衡、健康的心理是需要丰富营养的,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爱不是抽象的,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之外,诸如眷恋、关怀、惦念、安慰、鼓励、帮助、支持、理解等,都可归为爱的范畴,而这些都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并且又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大学生的友谊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以成为大学生感情的寄托,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能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强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会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6.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们的这种成功欲望更为强烈,但客观地讲,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次付诸社会实践。做到这一点,对于保护个体少受挫折及充分发挥才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使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成功的体验,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不自量力,盲目地制定宏伟目标,结果往往会目标落空,在个人心理上蒙受打击,产生挫折体验,不仅白白耗费了精力,也给自信心和心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树立切实的目标,还包括不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青年人在一起容易出现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的现象,在大学中,有些学生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然而,每个人精力有限,优势各异,如果处处与他人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挫折、失败;而且,处处竞争,会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这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此,每个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的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会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7.学会自我娱乐

大学生如果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以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通过自我娱乐缓解内心的压抑,这对心理健康是极有好处的。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身心健康,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每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这对维护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8.学会借助心理咨询的指导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帮助的过程。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较迟,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观念的重新评价,心理咨询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近二十多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的一些高校已经先行一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事实表明,心理咨询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共识,逐渐为更多的大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9.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心理结构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及其特征。心理素质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便能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发挥出自我的能力和身心的整体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个体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身修养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此外,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都是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