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健康状态的保持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健康状态的保持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无数学者曾就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近百条标准。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活力,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心理状态,即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协调,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发展健全人格,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充沛精力,愉快生活。
心理健康的概念_社区医学心理学

早在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曾就心理健康提出如下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在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身体、智能、情绪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充分发展能力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提出10项标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③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个性完整;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人的基本需要;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之后无数学者曾就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近百条标准。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活力,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心理状态,即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协调,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发展健全人格,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充沛精力,愉快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