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问题的鉴别

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问题的鉴别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的概念。灰色区域又可根据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分为浅灰色区域和深灰色区域。处于浅灰色区域的人通过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可以消除心理失调达到心理平衡,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白色区域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_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

第四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提出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并不长,它的提出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不断发展的。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内涵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身体没有病痛就是健康,强壮的身体就是健康的标志。这种观念是生理标准的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立时,在组织的章程中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健康概念同以往的健康观念相比,它第一次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丰富和完善了健康的概念。这个概念把人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统一了起来,认识到了身体、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人类健康观念的一大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还具体提出了健康的10条具体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在这10条标准中,第一条是关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第二、第三条是关于心理的,第四条是关于社会适应的,其余几条是关于生理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就已经高度注意到了心理因素和社会适应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长期以来有许多人做过研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

1948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这样的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利士(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状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不仅能免于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社会学家波孟(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既能为社会所接受,又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和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我国心理学家姚本先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31)

从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所理解的心理健康主要指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的水平,另一个是个人要有正常的社会行为和能够适应社会。可以说,这是目前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于心理健康的共同的和基本的观点。

基于这种观点,本书开宗明义,在第一句就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一般指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够适应环境。

(三)心理健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心理的素质状态,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心理健康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有确定的概念和明确的标准,尽管不同的人可能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或标准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是人人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是世界上健康的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正常人的心理都具有一定的健康水平,一定水平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能够在世界上自主生存的基础。

心理健康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与社会上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二是心理健康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动,心理健康没有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在许多方面十分相似。正像很少有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样,完全的生理健康和完全的心理健康都是很少的。身体健康的人难免有时会生病,心理健康的人也难免有时发生心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差的方向变化。同样,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可变的,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差。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自身生理情况和环境情况的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是绝对的。同时,在一定的时期,每个人又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各自的心理健康特色,具有暂时的、相对的稳定性。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绝对的变化和相对的稳定的统一。

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的概念。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若干种状态,用不同的灰度加以代表,用白色表示心理健康者,用黑色表示精神病患者,这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两极。在白色与黑色两极之间有着一个连续的过渡区域,即“灰色区域”,见图1-21所示。

img27

图1-21 心理健康灰色区域图

根据心理健康统计分析资料和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完全健康者和精神病患者在人群中都是少数,多数人的心理状态位于“灰色区域”,即介于心理完全健康者(白色区域)和精神病患者(黑色区域)之间。灰色区域又可根据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分为浅灰色区域和深灰色区域。

浅灰色区域主要包括一些由外界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失调,如人际关系不和谐所致的人际交往障碍、工作学习不如意所导致的情绪障碍、由于社会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遇到重大抉择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由于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心理困扰等等。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处在这个区域,即人人都可能由于外界突然的刺激而一时产生心理失调。处于浅灰色区域的人通过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可以消除心理失调达到心理平衡,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白色区域发展。

深灰色区域主要包括持续的心理障碍、各类神经症和人格异常,如各种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神经衰弱症等。处于深灰色区域的人往往都有一些人格的变异,并且变态人格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因此属于心理疾病的范围。心理疾病必须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能消除。

形象地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的心理从深灰色区域向浅灰色区域、从浅灰色区域向白色区域转化,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轻微的心理障碍,比如一段时间心情不好、一时心里烦躁等,常常可以不经外部干预,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消失。也就是说,轻微的心理障碍有时可以自愈。因此,一个人一时发生心理障碍是平常的事,不一定会产生什么问题,关键是要防止心理障碍变得持续和严重。所以,对一个人来说,在某一时期发生一些心理障碍,就像偶尔患感冒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为此感到紧张。应当关注心理健康,努力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有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应当及时去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事心理咨询的人,都很关心有心理问题的人在人群中占多少比例的问题,但是不同的资料往往给出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的信息,使许多新入门者无从把握。比如,国内一些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关于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占全体中小学生人数的比例,有人得出的结果竟高达50%以上,有人得出的结果却不足10%。(32)在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类似的情况十分常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是研究者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把握不一致。因此,要科学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就需要先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价尺度。

(一)心理健康的评价尺度

当前,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尺度主要有以下一些。

1.统计测量尺度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比,由于心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和评价,就难以像检查身体健康那样,用一些可以重复、客观测量的指标来检测心理是否健康。所以,心理学经常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以多数人的行为作为正常心理的标准。

根据统计学的常态分布,大样本测量数值的平均数左右各加2个标准差,大概可以包含87%的对象。心理健康的测量一般用这个范围来界定正常心理,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心理和行为(大多数人符合的心理和行为)可以看作是心理正常,超出这个范围的心理和行为就是心理异常(图1-22)。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卡特尔16PF测验》等,都是以特定人群心理的常态分布为统计依据,制定出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标准(常模),然后将个体测量结果同总体平均标准(常模)进行对照,从而判断这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img28

图1-22 心理健康测量常态分布图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看到个体心理偏离正常范围时,不但要关注偏离的程度,还要关注偏离的方向,如果是朝着超常健康的方向偏离,应当视为好事;反之,则是有问题的征兆。

心理健康的统计测量尺度存在一个问题: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不涉及行为的背景,有时候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行为也不能作为正常人的标准。比如在战争地区,人们的情绪都比较低落,如果用这些人的平均水平代表正常的话,那么一个人即使达到了这个平均水平,也是不正常的。因此,任何心理测验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别强调要由专业人员来施测和解释测验结果,就是为了防止心理测验的误用和滥用,避免造成伤害。

2.社会文化尺度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通行的社会文化,遵守和符合社会文化的心理和行为,被视为是正常的;反之,则是异常的。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符合某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正常行为,在另一个时代也许就会成为不符合时代文化的异常行为。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需要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异常的行为,换到另一种文化就可能是正常的。在某种文化下是适应的行为,换到另一种文化下可能就变得不适应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鉴定的心理异常又是共同的。因此,我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也不能把它们过分夸大。

3.道德价值尺度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道德价值观,遵守和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心理和行为,被视为是正常的;反之,则是异常的。

社会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做出不同的判断。比如,扶危济困在多数人看来是一种美德,被认为是道德的。唯利是图在商人看来是一种美德,被认为是道德的。商人为了谋求利益,趁竞争对手遇到困难之时,打击、排挤对手,以获得优势地位,从商人的角度来看,是自然的、道德的,然而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

道德没有强制性,但是道德评价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某种行为如果被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会使当事人产生心理压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行为失常。

4.生活适应尺度

人是不断成长的,人的生活环境是在变化的,面对自身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正常人应当能够随着变化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思维、行为,使自己的心理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积极适应这些变化的心理和行为,被视为是正常的;反之,则是异常的。

从生活适应的角度来评价心理健康,其实质就是看个体能否根据环境的变化,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机能,它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理品质。

这个标准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容易识别异常心理;缺点是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操作性较差。

5.主观经验尺度

这个标准就是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这个评价尺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人自己的主观经验,感觉自己的一些心理或行为不正常,需要他人帮助。另一种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去判断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正常,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拿自己量别人”。

第一种情况多数确实存在心理问题,因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本身就是心理问题。心理正常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的。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说明有某个问题已经使他的心理产生焦虑了。

第二种情况与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经历丰富的人才有丰富的经验,判断才会比较准确。

6.临床诊断尺度

临床诊断尺度指的是以能否观察到或测量到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来确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根据这个标准,正常人应该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如果某人出现了临床心理症状,就可以判断为心理异常。这个标准以精神病学为基础,医院临床应用较多。但是运用这个标准时要注意,表面上相同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一原因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依据临床症状来判断某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还要对其进行全面地、综合地检查和考虑。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几十年来,不少心理学家依据各自的评价尺度,提出了各自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这里介绍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H.A.Maslow)和密特曼(Mittelman)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有充分的安全感;了解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在集体中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经验的开放性;时刻保持生活充实;对自身机体高度信任;有较强的自由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舒尔兹(D.P.Schulth)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能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人;能正视现实;能向新目标或新经验挑战;独特的人格特质(33)

张春兴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心;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独立谋生的意愿和能力;理想追求不脱离现实。(34)

王极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意志健全;统一协调的行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行为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35)

郑日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认知功能良好;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完整;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人生态度积极;行为规划;活动与年龄相符。(36)

郑莉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能在学习、劳动、生活中体验到乐趣;行为方式和社会角色相一致;情绪乐观,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人际关系正常,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人格健全,勇于探索与进取(37)

佐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周围环境;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38)

从上面介绍的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心理健康的“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的问题。生存性标准强调保存与延长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强调适应环境,顺从主流文化。发展性标准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追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有学者指出,单纯的生存性标准过于消极,强调了社会适应,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而单纯的发展性标准又不切实际,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规范作用,而且难以操作。(39)因此,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能够吸收“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的合理思想,避免其不足之处,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吸收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我们之所以提出六项标准,而不是四项五项或七项八项,主要是出于如下考虑:

第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一个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心理健康的内容,既能够满足心理健康的“生存性标准”,又能够体现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

第二,心理健康标准评价体系必须包含基本的关键项目,并且由关键项目组成。避免罗列一些难以界定的因素或以次要因素冲淡关键项目。

第三,心理健康评价项目应当稳定,适应面广。要尽量减少主观经验、道德价值观、社会文化因素对评价项目的影响,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使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可比性。

第四,心理健康评价项目应当易于理解和把握,不会产生歧义。

第五,心理健康评价项目应当有可扩充性。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丰富心理健康评价项目,完善和发展心理健康标准。但是不可以去掉这六项标准中的任何一项,缺少这六项标准中任何一项的心理健康标准,都是有严重缺陷的。

下面就是我们提出的心理健康六项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是指人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包括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语言和学习的能力。智力正常是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内容。智力正常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没有显著低于同龄人智力的平均水平。

2.情绪稳定

心理健康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情绪是稳定的,不会因微小刺激产生激动、暴躁等情绪化的行为。但是遇到特定刺激,会产生正常的相应情绪反应,即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该悲则悲。

3.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指人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够为了一定的目标去从事必要的行动。意志健全的人一般有正常的自信和自尊。

4.行为与社会角色一致

行为与社会角色一致指人有清楚的自我意识,对自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能够按照社会角色去从事相应的活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还包括心理和行为应当与年龄相符合。

5.适应社会

适应社会指人能够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之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协调一致,创造有价值的生活。它体现了心理品质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6.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和睦相处是指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能够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接受他人,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能够在自己周围建立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它体现了心理品质中的包容性和互助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