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培训是创办特色学校之基石

校本培训是创办特色学校之基石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紧密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制订科学的校本培训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是校本研修的根本。

十三、校本培训是创办特色学校之基石

教师队伍建设是校长管理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之一,坚持以校为本,拓宽渠道,开发资源,创新模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走一条特色明显、科学高效的校本研修之路,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基石。

(一)紧密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制订科学的校本培训规划

紧密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是校本研修的根本。在校本培训中,要坚持以学校和教师当前及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制订学校校本培训规划。在规划的制订中,要做到以下“三个突出”。

1.在目标任务上突出前瞻性和针对性

在确定校本研修目标时,要紧扣教育发展的形势,紧密结合办学目标定位。校本培训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一高两爱三强四创”(“一高”即高尚的师德;“两爱”即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个学生;“三强”即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四创”即创高的层次,创高的品位,创高的质量,创高的效益)的新型教师素质。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做保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强调“五新”(即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理论、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教育科学和教育政策法规的新知识,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动向,学科教学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以此来帮助教师形成“七种能力”(即理解学科知识结构、掌握大纲和教材编写意图的能力,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说课、听课、评课及对学生评价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班级管理和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开展教育科研课题实验的能力)。

2.在形式上突出实效性和灵活性

相对于离校离岗培训,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这也决定了其过程不是固定和程式化的,而是以培训不影响教师工作为前提,以培训促进工作为目的的。因此,玉沙小学在校本培训的组织中,既有集中培训学习,又有围绕专题分散或者个人独立学习;既有时间较短、议题集中的“一事一议”式,又有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课题实验”式;既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又可以在课堂外;既可以安排设置专门的培训者、指导者或中心发言人的讲座式,又可以组织教师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的“沙龙式”;培训内容既可以是事先确定的,又可以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临时选择的……总之,一切都要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一切都要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使校本培训更加实在,更有实效。

3.在组织制度上突出严格性、规范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制度做保障,培训的效果是不可能达到的。在规划中我们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时间、要求、考核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我们建立起了集中学习、课堂教学观摩和评议、课题实验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校本培训。如我在玉沙小学提出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每学期不少于45节的要求,教导处每周都以科组为单位排出两节空课安排集中学习,同时每个假期安排至少一周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在培训中,我们坚持以考核促训练,以考核促提高。如在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考核中,从办学之初就开始培训,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等级标准,对考核内容一次布置,集中培训,自行训练,限期达标,鼓励和奖励提前和越级完成考核的。这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所有的教师都能非常熟练地操作电脑,上网查找资料来为教学服务,方便教学,方便自己。部分教师已经有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文字博客,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能力大大地提高了。现代信息技能帮助教师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接触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献身教育的内驱动力,是兴校之本。教师职业道德教

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沙小学坚持以“酷爱事业,深爱职业,挚爱学生”为核心,深入开展“树师德,立师表,铸师魂”的创一流师德境界活动,切实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

1.抓好职业道德教育

我们遵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1)学习文件

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让教师剖析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增强依法执教、以爱导教、以身立教的意识。

2)开展讲座

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加强对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每学期举行班主任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3)演讲比赛

利用“师德建设演讲比赛”等形式热情讴歌身边的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教师见贤思齐,向先进典型学习。

4)组织评先

评选学校年度先进工作者、评选优秀教师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全体老师师德作良好熏陶的过程。在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培养对教育的事业心相结合,帮助教师树立敬业爱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增强努力教书、精心育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做到事事以学校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事业为本,不在乎个人名利,处处以他人为先,一切为学生着想;二是与加强对工作的责任心相结合,帮助教师加深对学校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千方百计实现办学目标上来,高姿态、高标准、严于律己、严守规章,不折不扣地贯彻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三是与加强对学生的爱心相结合,要求教师以爱学生为核心,净化语言,规范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加强职业道德实践

师德千条万条,热爱学生是第一条。我们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八条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书本和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好标新立异,甚至有“违规”行为的“问题”学生。同时,学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净化教师语言,规范教学行为,树立学校教育的良好形象。如《“五让教育”课堂教学用语》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以“真聪明”、“老师为你而骄傲”、“你的见解很独特”等感情充沛的课堂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学校提出教学过程中“三条高压线”不能碰: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上课时不准把学生轰出教室;不准对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3.强化职业道德评估

学校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八条要求,制定学校《教师工作实绩评估细则》,分教师自评、科组互评、学校评定三个程序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职称晋升、评优、奖励挂钩,落实对重点条款的“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依法执教、以情施教意识。

(三)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练过硬师功,夯执教之基

业务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是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有力保障。应以课题实验为抓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形成有自我特色的业务培训体系,引导教师树立起不当“教书匠”,要当“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理想,自觉把精力凝聚到专业上,不断学习,敢于尝试,善于提炼,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1.以课题实验为抓手

玉沙小学目前有国家级“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省级“‘五让教育’研究”、“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艺术学科的情商与创造情商研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究”共5个课题。这些课题都有专人负责,在相关专家指导下作了开题报告。为了使5个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让教育科研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增强教师大搞科研的信心,学校规定每期集中一个月的时间,确保财力物力,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大张旗鼓地开展实验课题研究活动。每期一届的教研活动,分“宣传发动,理论学习”、“精心准备,小组交流”、“集体备课,择优展示”、“总结经验,物化成果”4个阶段进行。活动期间,邀请县教育局领导、教研室有关专家、各科教研员观摩指导、听课评课,使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真正步入了快车道。活动结束时,又邀请全县兄弟学校的校长及教师来校听课、交流指导,将研究成果向全县辐射,有效地发挥了教改实验的窗口与示范作用。同时,将研究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教案、脚本设计等,归类整理,编印成册,把研究成果和信息向外宣传、发布。对于教师的优质课,录制后播放给全体教师观摩,针对专题反复讨论,力求在讨论中生发灵感,促进教师思维的顿悟。以上这些,为各项课题顺利结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期必须完成“八个一”,即一节研究课、一篇教研心得、一个教学设计、一个优质课件、整理出一万字的教学笔记、结一个对子、攻一个专题、参与一次大型教研活动。年终评比时,组织专班深入检查,将检查结果用文件张榜公布。此外,还不失时机地举行“教科研讲坛”、“教科研沙龙”等活动,围绕一个话题,鼓励教师或沉思,或演说,或辩论,让大家思想碰撞,智慧萌发,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施行,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有序进行,这一历史性的改革再次将我们所有的教师无情地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为再创新优势、再谱新篇章,学校又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活动。首先由各教研组集中组织新课标学习,然后各教师根据学科内容自学,每人学习内容不得少于10 000字、摘抄笔记不得少于1 000字,并组织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交流会。学校还建立“三大平台”(即班班建立小小图书馆,学校成立少儿科学院,开展校园吉尼斯评选),开展“四项活动”(即每期一次的“自办小报”活动,每周一次的“金问号”评选活动,“每周一诗、每日一句”活动及每课一次的“5分钟演讲”活动),落实“五种课程”(即活动课程,兴趣特长课程,开放性作文教学课程,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实践课程),以深化课程改革。

3.以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

教师素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有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广阔的教育视野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如地实现本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因此,学校把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保障时间。每周五上午集中培训一次,其他时间电子备课室及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天开放,供教师们自主练习。

二是严格制度。所有教师不管以前取得省、市、县哪一级计算机等级证书,都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考试。学校严格把关,认真考核,最后颁发证书。本校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教师的聘用、竞岗、工作实绩评估、评职评优等挂钩,做到有证优先,无证排后,级别高优先,级别低排后。

三是适当奖励。对按时认真参加培训的教师给予工作实绩分奖励,缺勤教师则按次扣分,甚至予以处罚。

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教师群体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形成了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实验、努力创新的氛围。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全方位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