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究

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究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性人才,这也是美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

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究

项目编号:X07045

项目名称: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究

项目负责人:杨晓平

项目组成员:孙晓霞、王报平

项目类别:其他类

项目建设时间: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关键词:美国研究生国际化

一、研究目标

“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究”项目的设计目标为:对当今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进行国别研究,从纵向视角深入研究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演进,从横向视角全面探讨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在学生、教师、研究机构、课程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提出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策略与路径。

二、研究成员及分工

本项目研究由杨晓平、孙晓霞、王报平三人组成。其中,杨晓平担任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策划并组织研究工作,撰写项目的第一与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孙晓霞参与策划项目工作和相关资料的搜集,撰写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王报平主要负责搜集相关资料,协助撰写第三部分的部分内容。

三、研究过程与结论

本项目自2007年5月启动以来,项目研究小组通过资料文献法、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探讨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价值期待的基础上,以美国为目标研究国家,全面扫描、采集并梳理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的资料与信息,撰写完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一文。研究报告的第三部分根据以上两个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战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留学生教育、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启示与观点。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分析

(1)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不同表述,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高等教育上的集中表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教育的互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的国际化,包括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二是人员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教育和学术的国际合作及援助。

(2)美国学术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认识

美国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既包括出国留学生教育,也包括外国留学生教育;既强调高等教育机构是国际化的主阵地,也考虑了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对国际化的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性人才,这也是美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他们关注的是这些留学生对美国大学校园是否产生了国际化影响,是否有利于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是否有利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地位的维护。

2.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分析

所谓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就是指研究生教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瞄准国际知名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水平,研究国际先进研究生教育办学模式,构建国际化教学体系,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人员要素的国际化,即高等院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教师与学者等教育主体的国际流动;财物要素的国际化,即研究生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的国际化,以及研究生教学与科研设施的国际化;信息要素的国际化,即研究生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育知识以及国际规范条例等的国际化;结构要素的国际化,即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学分制度、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机构等的国际化。

3.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分析

无论本体发展观还是功能发展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价值目标是最终实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挖掘研究生教育的比较优势;二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对教育资源(生源、师资、信息和经费等)的吸引和获取能力,以及对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能力;三是提高教育产出(科研和人才等)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四要获得外显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对国家竞争力贡献的能力。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1.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溯源

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模仿英国的本科学院教育模式阶段(17-18世纪);学习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阶段(19世纪);引领国际研究生教育阶段(20世纪以来)。

2.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

(1)研究生的国际化

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2000年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专门统计分析报告,报告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呈现,文中指出美国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方面是最成功的,1998-1999学年,共有490 933名留学生,占全球本科留学生的3%和研究生留学生的1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其国际化程度更加明显,大约43%的留学生接受研究生学历的教育,其中大多数参与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学习。[1]“9·11”之后的2001年,美国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仍达到6.4%。据2003-2004学年统计,有148所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在1 000人以上。2002-2003学年,美国共有留学生586 323人,占美国学生总数的4.6%;2003-2004学年留学生人数较前一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572 509人。[2]

科学和工程留学生快速增长。1996年,美国本国人占博士学位授予的78%,23%颁发给外国留学生。2000年,这一比例变成了61%美国人,39%外国学生。同样,外国博士后的参与率从1982年的37.4%到2002年的58.8%,在美国大学获取博士学位的外国教师比率从1973年的11.7%到1999年的20.4%,而工程领域的增长更为迅速,为18.6%到34.7%。[3]

美国国际教育交流理事会1988年11月发布的题为“国际教育”的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为,1995年到海外学习的大学生要占全美注册大学生总数的10%,2008年达到20%-25%。出国留学者所学的专业集中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学习者占总出国留学者的35%左右),近几年专业范围有所增大,如修习商科的学生从1985年的11%增长为1999年的16%。出国留学者多数来自于研究性大学,65%是女生。

(2)教师的国际化

1973-1974年全美高校共接收了10 084名外国学者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91-1992年度为62 148人,1994年美国接收的国际学者人数为59 981人,1998年这一人数达到65 494人。1998-1999学年为70 500人,比5年前增长了21%,其中80%多从事研究工作。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超过68%为理科,25%为医药卫生,15%为生物科学,15%为自然科学,13%为工学,4%为社会科学和历史学,3%为农学。从来源看,42%来自亚洲,5%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法国为4%,中国学者以约1 200人的数量居首,并占总数的17%。报告指出,“70%左右在科学领域,80%从事研究的事实说明了学者们和本科生教育的相关度很小”[4],而主要贡献于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进入新世纪,国际学者访问美国的人数不断上升,1999-2000年度是74 571人,2000-2001年度是79 651人,2001-2002年度为86 015人,2002-2003年度下降了2%,但仍达8.42万人,其中从事研究工作的占74.2%,同时担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占7.15%,二者共计81.35%。同学年美国24所大学接受外国访问学者超过1 000人以上,其中前5名依次是: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洛杉矶)、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5]在高校中,哈佛成为接收国际学者最多的高校,2001-2002年度哈佛接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 884位国际学者,2002-2003年度为2 403人。[6]

(3)研究机构的国际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包括了研究生和学者的往来流动,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从2000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经过研究机构登记的交流人数达439 622人,其中,博士学历343 027人,硕士学历96 596人,而学士学历为25 437人,这也说明学历层次越高国际交流的需求越大。

(4)课程的国际化

课程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外语教学和专业学习,美国高校本土学生的外国语学习并不理想,从语言专业的入学率来看,比欧洲其他国家低,而同是学习语言的学生占全美高校生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60年的16.1%下降为1998年的7.9%。美国高校开设的12种主要的外国语种中,55%的学生选修西班牙语(1998年);35%学习欧洲各国语言; 6%学习亚洲各国的语言。[7]

专业课程国际化方面,研究生课程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的主修、辅修课程和颁发的证书上,这可能包括区域研究(如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或者学科项目的一些组成部分(如比较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很多证据表明近些年随着研究需求的增加,国际关系项目发展很快。[8]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广泛开展的“国际教育”与国际问题研究,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内容,各种区域研究中心为美国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外语、国际与区域研究课程。自70年代起,美国四年制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中,西方文化、第三世界研究、国际教育等具有国际内容的课程,逐渐受到学生欢迎。1970年约有40%的院校要求学生至少在西方文化史科目中选修一门课程,4%的院校要求学生至少在国际/全球教育课目中修读一门课程,3%的院校要求学生在第三世界研究科目中选修一门课程,1985年上述三个百分比分别增加到45%、14%和7%。到1989年77%的四年制大学和46%的两年制大学在普通教育课程中至少开设了一门含国际内容的课程。[9]冷战结束后,国家间贸易与交流的机会扩大,国际生活相互依赖,人们认识到许多问题必须得到国际理解并需要全球努力才能得以解决,为此高校纷纷开展有关讨论与解决国际性问题的课程。区域研究中心不断扩大,一所大学几乎包揽了有关世界各个地区的研究。

全球贸易竞争,国际人才需求上涨,大学不断推出新的专业与课程,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专业与课程设置国际化表现为专业性研究课程和一般性研究课程,前者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按规定在某国或某地区进行研究完成学分并获得学位;后者为学生开设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教育课程。一些学校调整改革一些专业教学计划,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法律等相关领域的内容,以满足市场需要。如伯克利大学就开设了国际环境法国际金融与管理、国际经济发展政策、国际贸易等课程,学生可以熟知世界贸易环境与有关法律,从而在商业竞争中运筹帷幄。

(5)教育和学术的国际合作

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要接受数千名外国学者的访问,威斯康星大学一年要聘用600名外籍教师。高校设立各种基金项目对教师的国际交流活动予以资助。

美国积极在海外创办分校,探索与他国合作办学的道路,国际化办学有几种情况:第一种为直接建立海外分校,招收海外学生;第二种是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一方出师资和课程,另一方出场地与教学设施;第三种是两所学校互相提供课程与师资,共同培养双方的学生,并提供两所学校的学位。一般第二、第三种合作方式较多。合作办学,由美方提供课程的一般是非学历教育,学生如果想取得学位只能再通过美国学校的学位考试才能拿到学位。第三种合作办学是学历和学位教育,它包括2+2、3+1、1+2+1等形式。2+2就是学生两年在美国学习,两年在本国学校学习,修满学分者可获学士学位,还可以申请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学费按美国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收费。同样,3+1就是在美国学一年,在本国学三年美国课程并交纳额外学费就可以获得美方学士学位。

1985年美国在中国创办的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成绩显著,它是由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举办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的统一体,每年招收具有硕士学位或类似水平的中美学生各50名,中美教授各自用本国语言授课,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历史、法律和国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培养从事中美事务的专门人才和有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10]

3.小结

解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国际化进程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大力开展研究生和学者互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培训项目。

4.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美国本土学生对外国语言和文化普遍缺乏了解

基于英语的优势和美国在世界的地位优势,美国学生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积极性普遍较低,美国人对世界知识、地理知识的了解和外语学习水平都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部分美国学生在14岁以前没有开始学习第一门外语。大部分的新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国际课程,美国的外语指导用书不能反映今天的现实:至少有一半的美国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绝大部分是在学习西班牙语,并且仅处于介绍性水平;至少有10 000人在学习阿拉伯语。

据美国教育委员会统计,大学中注册学习外语的人数与大学生总人数之比已经从1960年的16%下降到8%(2001年),并且学院与大学对外语学习的入学要求与毕业要求都降低了。“高等教育机构中本土学生的外国语学习,过去的40年中大幅度下降,20世纪60年代有16%的选择率,而70年代至90年代,平均只有8%的选择率,数据显示,从1986年之后,仅有48%以上的学生选修外语课程。”[11]这已经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并把它提升到影响未来国家安全的高度。

(2)国际研究生教育市场竞争激烈

美国留学生的绝对数量居世界首位,但留学生人数的比例偏低,1998-1999学年美国留学生比例落后于其他主要留学生接收国,2002-2003年度美国的海外留学生比例下降为4.6%,其他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15%、英国12%、德国10%、法国10%。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为五大留学生接收国家,占据了留学生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2005年较2000年高等教育留学生的市场分布有明显的调整,美国下降比例较大,从26%降到22%,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继续保持在12%、10%和6%,而法国、日本和俄罗斯分别上升了一个百分点。留学生市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相关政策,美国留学生人数的明显下滑与其9·11事件之后一系列的紧缩政策有关,而这又促进了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发展。

(三)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树立国际化的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并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国际认证工作和法规建设;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教育师资的国际化建设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教师的出国进修访学制度;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成立国际或区域研究中心,提高教师对国际发展的分析力与研究水平;更多地聘任国外专家来校任教或短期讲学。

第三,优化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也就是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在本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

第四,加强精品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例如,加强精品学科建设;加强目前吸引力较弱的学科的建设;联合开发强势学科与专业;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制度。

第五,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四、项目研究的特点与创新

本项目研究的特点与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聚焦研究方向,运用国别研究方法,集中研究目标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历史、现状与问题,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

第二,较多地采集、运用国外学者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与数据。

第三,在国别研究中,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一步细致深入地研究目标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注释】

[1]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2000.

[2]耿益群.各国研究生教育国家化现状及其政策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53.

[3]Policy Impl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toral Schol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 www.nap.edu/catalog/11289.html.

[4]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2000.

[5]转引自: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3.

[6]Open Doors.institution hosting the most international scholars,2001/02-2002-03.http://opendoors. iienetwork.org/?p=37195,2003-11/2004-9-20.

[7]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2000.

[8]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2000.

[9]王留栓.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展望.上海高教研究,1995,(3):82.

[10]谌莉,刘晓红.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反思.世界教育信息,2005(1):26.

[11]Fred M Haywa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S.Higher Education:Preliminary Status Report,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