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高校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

从高校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从而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人才供给。面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新形势、新问题,主要从高等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对策。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学校内部改革,别的方面可以大大精简,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大大加强。”

从高校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从而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人才供给。研究生数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整体竞争力、拉动内需、延缓了本科毕业后的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在研究生招生的繁荣景象背后,就业压力已从本科以下毕业生向硕士毕业生逼近,研究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就业率大幅度下滑,就业层次不断下移。这不仅给研究生教育体制敲响了警钟,也对高校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和管理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一、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

(1)从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优势不明显,存在着人数多,岗位少,竞争激烈等问题。从1999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对扩大研究生招生作出了战略决策,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从原来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3万多人,在校生人数远远超过100万。在总量上使得市场上人才供给增加,传统行业早已吸纳不了这么多研究生,传统的高等教育和基础科研等职位已满足不了研究生就业需求。

(2)研究生就业质量下降,工作福利待遇降低。过去,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待遇丰厚、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但随着研究生扩招数量的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在社会上生存,有的研究生不得不要求从事本科生甚至专科生都能胜任的工作。随着高学历人才的慢慢增多,用人单位在用人要求水涨船高的同时,提供的待遇却呈下降趋势,以致用人单位薪资标准与毕业生期望值存在偏差。

(3)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择业观存在偏差,供需失衡。目前研究生就业流向在地区上,多倾向于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东南省会城市及沿海开放地区;在行业分布上,吸引研究生最多的仍然是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金融、外贸以及外资企业等部门。使得这些地区的研究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地区、有些职务人才过剩,而有的地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务实的技能型人才奇缺,得不到所需的人才。

二、研究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扩招后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进一步扩招,研究生一直以来拥有的“就业优势”正逐渐失去,其就业的“优越性”和“稀缺性”正被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和竞争所代替。研究生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生源质量下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质量出现大幅下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2006年是研究生扩招后的第一年,2007年研究生就业率仅为86.85%,首度低于本科毕业生,硕士与学士也没有完全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必然存在一定偏差。

(二)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

用人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下降,以及用人观念的一些转变为不再只重视文凭,以及大幅度扩招加剧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虽然整体来说研究生综合素质较高,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没有离开过学校的研究生,学历虽然高,但工作经验不足,难以适应中高层技术、管理岗位。应届硕士研究生与其他众多的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一起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一些企业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于人力成本较为低廉的本科毕业生,与其用高工资养一个硕士,倒不如用低工资招几个优秀的本科生。社会阅历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比研究更具有优势。某些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年龄偏大,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可塑性和适应能力方面不如本科生。而高校、科研院所用人需求则看重更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招聘的对象主要为博士研究生,这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择业自主性的难度加大,就业前景更不乐观。此外,对于女性研究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大,工作还未起色就要面临婚姻、生育的问题。

(三)研究生自身存在的择业观问题

当前研究生的择业观表现为:第一,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第二,价值取向偏颇。第三,创业意识薄弱,择业流向偏好稳定。第四,择业取向单一。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报显示,“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还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因而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研究生人才还属于稀缺产品,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就业难问题。并且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实际上,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还是一种紧缺资源,然而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更倾向集中在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就业。从而导致局部市场的供过于求,人为地加重了就业的压力,使得原本较容易就业的群体反而面临就业困难的尴尬窘境。

硕士研究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处境。希望找到薪资高、待遇好的职位,而不愿意去有大量需求的边远地区就业。大部分研究生是以一些“铁饭碗”式的稳定工作,比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需要高学历层次的金融单位等作为择业目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考核难度的加大,人员上不断精简等因素,都导致了研究生就业市场不景气。以上现状均为研究生就业增加了难度。

三、从高校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研究生就业困境的消解要依靠多方的努力,除了强调政府、市场和个人等因素外,还格外注重高校教育的作用。面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新形势、新问题,主要从高等教育角度探究研究生就业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对策。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学校内部改革,别的方面可以大大精简,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大大加强。”因此,很有对此进行研究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要全面开拓创新,需因时制宜调整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完善和改进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有效促进研究生就业。

(一)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做好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创新

经过分析,研究生就业结构存在着矛盾。即: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差异存在脱节,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出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高级人才,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长期以来,学校用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最主要标准就是专业学习的分数,或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其实这些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实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所必备的能力。再次,有些研究生有关人文社科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或较模糊,缺乏操作性,如果与用人单位挂钩,有了具体趋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才切实可依,才能有根据地调整研究生就业结构,有目的地提高专业能力并训练相关技能。所以,需要树立市场主体地位意识,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培养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模式。“培养机构—用人单位”培养模式的代表———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采用学院联合工厂模式培养设计人才,使得设计人才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通过联合培养模式,提前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并根据用人机构的需求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新的培养模式它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为企业、社会输送理想的人才,也加快了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此外,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高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机构,根据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研究和探讨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高校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做好研究生高校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创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局面的形成,改变过去只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的情况,从而真正提高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指导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要切实改进研究生就业工作体制,积极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保障研究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虽然还没有大学生就业问题严重,多数高校将目光聚集于本科生就业,认为硕士研究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疏于指导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不未雨绸缪,加强引导和制度建设的完善工作,高学历的研究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也会更加严重。很多研究生就业前也无危机意识,以为有了研究生文凭就不用愁找工作,忽视了读研期间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求学的全过程。有必要在一、二年级研究生中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注重心理教育,对于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若能适时地召开新老生交流会,讨论面临的就业形势,还可以开展模拟面试、模拟职场等让研究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甚至可以请知名公司老总或人事经理现身说法,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帮助。

(三)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就业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由于高校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发展的促进者,是人生价值的构建者,对研究生具有全方位、终身性的影响。同时,研究生与导师接触最多,导师是他们最信赖、最敬重的引导者,导师的言行、处事方式都对研究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议高校适当安排导师在承担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教学科研之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成为研究生人生与职业方面的导师。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是与导师建立紧密联系的,导师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还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导师可以以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范例引导研究生根据其所修专业走上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同时,高校要对导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制订鼓励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引导研究生导师投身到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中来,并定时帮助研究生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评估。

(四)调整研究生心理状态,转变择业观念

针对研究生就业难所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调整研究生心理状态,转变择业观念。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广大研究生应树立到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将择业的重点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不是到已发展相对成熟的地方去扎堆。第一,研究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还要积极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应有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第二,研究生就业除了一部分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可以转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生的就业领域扩大到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工业和商业部门。在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实现研究生职业目标的多样化。第三,从静态的就业观转向动态的就业观,实现择机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这要求研究生不要贪图安逸、追求稳定,不能困死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里,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传统就业观是终生在一个单位工作,随着社会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

四、结语

研究生就业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帮助研究生实现就业理想应该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做好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创新,加强指导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就业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价值观念,科学、有效地推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这需要高校管理者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就业机制,引导硕士研究生积极就业,保证研究生教育稳步、合理、持续的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研究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根,廖毅敏,李建华,等.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大学生就业,2008(12):28-2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项瑜,等.新时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4]张士英,朱伟光.研究生就业“遇冷”高校出现“研待”一族[N].光明日报,2008-02-27.

[5]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6]霍礼强,等.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作者:何慧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