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题角度与研究目的

选题角度与研究目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性的提炼能使人们的研究更加专注,且具有普适性,从而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当然,迁移行为本身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本书是希望通过此种细化,将不同迁移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后文将不仅提及迁移者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和决策,还会涉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不同贡献方式。
选题角度与研究目的_移民异质性与经济发展

1.1 选题角度与研究目的

在人口学研究中,迁移既可以看做总体现象,又可以视做个人行为。这里的个人行为,指的是一个人根据其面临的客观因素,在主观因素的作用下作出迁移决策,进而将此决策付诸实现的过程。由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主观因素,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在主观因素上存在差别,所以,当人们遇到哪怕相同客观因素的时候,往往也会作出不同决策,更何况,每个人遇到的客观因素原本就很难完全相同,故现实中出现的迁移决策进而迁移行为也就千差万别了。

虽然现实中的迁移行为千差万别,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其视为总体现象进行研究。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意味着纵使现实中的迁移行为表现丰富,近乎千差万别,它们之间却一定存在某种深刻的共性。如果在人口迁移行为的不同表现上运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即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人们就能得到迁移行为在某种属性上的共性。共性的提炼能使人们的研究更加专注(如专门研究人口的乡城迁移),且具有普适性(人口乡城迁移研究结论的应用不局限于某一农户),从而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

但是至此,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还未完结,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只是第一步,只有理性抽象变成了思维具体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使人口学,尤其是迁移理论不能停留在对迁移的总体趋势、模式的粗略探讨上,人们需要以现有理论为基础重新从微观角度对人口迁移现象进行审视。

这里的微观是相对微观。本书并非打算对迁移现象进行个案研究,而是希望通过对迁移者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以强调他们所面临的不同客观因素,以及所拥有的不同主观因素,对其迁移决策进而行为的影响。当然,迁移行为本身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本书是希望通过此种细化,将不同迁移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后文将不仅提及迁移者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和决策,还会涉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不同贡献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