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角度研究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角度研究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角度分析了小企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分析了小企业集群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等。陈建军认为体制漏洞和政府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是浙江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台湾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小企业间的协作网络关系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彼此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角度研究_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

我国最初的产业集群主要由小企业组成的大批的专业化乡镇或区域,曾经叫“块状经济”、“特色经济”、“专业化乡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及中心的“电子一条街”等,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侧重于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研究,认为众多中小企业群在空间的范围内的自发集中,扮演着促进地方产业集群活跃与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多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群落的地域集中对促进市场分工与协作,维持适当的竞争程度,提升相互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张仁寿(1999)从区域经济、非正式制度角度进行了探讨。[18]陈雪梅、赵珂(2001)在对中小企业形成的内部与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中小企业。[19]郑风田、唐忠(2002)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应遵循三维度原则: 在宏观维度上,要注意需求条件的培育与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中观维度上,要注意创造适合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因子条件与配套服务,要与外界建立有效关联等; 在微观维度上,要注意提高企业间的互补效应与联合行动,还要注意培育集群内的信任和制定不良行为的制裁制度,保持企业间适当的竞争程度,提高企业间的学习能力,降低新企业成长的门槛,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0]仇保兴(1999)对小企业集群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入手,分析其形成过程、制约因素及其创新意义和深化趋势。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角度分析了小企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分析了小企业集群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等。陈建军(2000)认为体制漏洞和政府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是浙江小企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台湾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小企业间的协作网络关系需要依靠企业主之间彼此承诺与信任关系之上。企业会因降低交易成本、依赖稀有资源、交换彼此资源、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等原因形成网络关系,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