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集群研究

企业集群研究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1年,索罗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一“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里程碑。在国内,有关技术创新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他的要领和理论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后人把熊彼特奉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开山鼻祖。

1951年,索罗(S.C.Solo)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一“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里程碑。

1962年,伊诺思(J.L.Enos)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从行为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订计划、招聘人员和开辟市场等。

林恩(G.Lynn)则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商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将技术创新的定义限定在产品创新上,认为产品创新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他的定义常被后人所采用。

厄特巴克(J.M.Utterbacd)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C. Freeman)(1973)(“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则把技术创新视为第一次引进某项新的产品、工艺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活动的诸多步骤。其后,他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更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过程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从技术创新的目的出发,强调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认为它是一个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几经修改,在内涵上不断扩大。最终在《1976年:科学批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低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畴中。

缪尔塞(R.Musls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其搜集的300余篇相关论文中,约有3/4的论文在技术创新界定上接近于以下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缪尔塞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在国内,有关技术创新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浙江大学许庆瑞(2000)认为,技术创新泛指一切从新的思想的形成到研究开发、产品试制、生产制造、首次商业化及扩散的过程。

学者傅家骥(2001)根据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特点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但同时,他结合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和我国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在我国对技术创新的“新”的界定不能严格限制为“首创”,因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达到比较高的标准。

在国内的文献中,许庆瑞(2000)的定义引用最多。因此,本研究沿用他的定义。

2.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

(1)经济学视角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技术创新就是在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的技术条件或水平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结果将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结果,首先将直接影响成本、价格与利润。技术创新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过程。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代经济学家都有研究。然而正像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一样,纵观经济思想史,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是时断时续的,或者说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是时断时续的。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中,就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后来Arrow(1962)在这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干中学”(learning by.doing)的学习增长模型。

卡尔·马克思则被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他把发明和创新看成是一个社会过程。他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2)马克思的观点影响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内森·罗森伯格在《技术进步的历史编年学》一文中明确指出,熊彼特正是在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有关技术进步的连续性质中得到启发。

但是,技术创新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之外的,直至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他第一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其提出的创新概念突破了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对该概念的视而不见。他还提出企业家创新模型(1912)和大企业创新模型(1947)。由于他的要领和理论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后人把熊彼特奉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开山鼻祖。

虽然熊彼特提出了有关技术创新的思路、想法和理论,但是这一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经济学家仍因循守旧地将技术变革处理成(或贬低为)纯粹的外在因素,认为技术变革具有经济后果,却不具有可见的经济前因。”(内森·罗森伯格,2004)其后的长达三十余年里,除了少数经济学家如纳尔逊、卡特和威廉姆森等之外,大多数人均忽略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才使得许多学者重新被吸引到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领域中来。

目前经济学家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6]

A.创新周期与长波理论

长波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但他并未明显地指出技术的作用。熊彼特把创新理论与康氏的长波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过程是通过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过程实现的,而决定这种周期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熊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周期,他们都与一定的创新活动有关。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一股小小的“长波理论”热。门施和弗里曼的研究是较有学术影响的研究之一。门施用现代统计方法验证和补充了熊彼特的理论,通过考察112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因而,他提出假设认为萧条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为它促使政府和企业寻求新技术以解决难题,而技术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弗里曼的研究则显示,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正相关”。

B.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创新与市场结构是西方经济学家花费精力最多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些研究尽管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有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由于不同研究的结论常常相对立,其实际价值和影响因而大受影响。

熊彼特(1947)认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活动,除非有足够实力承担创新风险,否则是无吸引力的,而大企业恰好为企业家提供了这种风险担保。故垄断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而且,正是对垄断利润的期望,给创新提供了激励。因此,竞争必然趋向垄断,大企业最适合创新。

在理论探讨方面:Arrow(1970)比较了纯粹垄断和竞争对创新的影响,认为完全竞争比垄断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但无论何种市场结构,都低于社会期望的最优状态,这将导致创新动力不足。Kamien& Schwartz(1972,1976)[7]则论证了在完全垄断而无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重大的技术创新不容易产生,因为此时缺乏竞争压力。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企业规模小,创新条件有限,也不利于产生重大的技术创新。他们的结论是:一个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将会促进最高速度的创新活动,而由各具特色的中型企业组成的新企业可以随时进入的行业,最适合技术的进步。

在实证研究方面:曼斯菲尔德(1967)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在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阈限值之后,企业规模和研究活动及创新产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谢勒尔(1965)通过对1955年《幸福》500家大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专利发明与企业大小并没有明显的成正比增长的关系,与利润也没有显著的关系,从而否定了熊彼特垄断有利于创新的论断。

C.技术轨道和创新群

技术轨道理论和创新群的研究对理解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的关系较有意义。Nelson& Winter(1982,中文版1997)首先提出了“自然轨道”和“选择环境”的概念,用来表达技术发展的累积和演化特征,即技术发展受到先前“基因”遗传的规定和由经济、制度及其他社会因素构成的选择环境(selection environment)的选择,从而其发展沿特定方向前进。Dosi(1982)发展了自然轨道的思想,提出技术轨道概念以及技术轨道—环境选择模型。技术轨道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而它的外部边界则由技术规范本身的性质决定。而在技术发展不同阶段,选择环境的构成因素及各因素作用大小与方式不同,在多种作用力共同组成的环境对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选择中,技术沿一定的路径向前发展。后人研究总结出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资本成本等八条技术轨道。

(2)管理学视角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技术创新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实践的密不可分,学者们和企业界的实际工作者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讨论技术创新这一“黑箱”问题(罗森伯格,2004)。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就是从一种新思想或新发现的产生到概念形成、研究、发展、试制、评价、生产制造、首次商业化和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强调了“过程”与“结果”(将新设想推广到市场并使之商业化)。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不能形成最终的市场价值。

创新管理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文献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创新过程的研究

创新过程的研究,既是创新经济学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创新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只有对创新过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较好地对技术创新进行管理。创新过程的研究,既研究创新过程的理论模式,也研究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具体活动,如项目的选择、队伍组成、投入与产出、信息流动、时间与费用等,也研究创新的阶段划分和各个阶段创新活动的确定。Rothwell(1994)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经历了五代有代表性的模型:技术推动型的线性模型、市场拉动型线性模型、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耦合互动模型、集成(平行)模型和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型。Chaminade& Roberts(2002)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结合基于知识和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提出第六代创新模型—以知识和学习为中心的模型。

B.R&D管理与创新源泉

R&D管理研究的范围主要有项目选择和评价(从基础研究领域到应用研究和开发活动领域)、R&D成果的应用、R&D活动与市场的联系、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关于创新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进,认识也有不同。早期,熊彼特提出“企业家与创新”模型,认为创新主要是个人所为。20世纪之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组织的研究开发起重要作用;而有组织的研究中,又包括企业、大学、研究开发机构等之间的合作问题。美国学者希伯尔把创新的源泉理解为创新是由谁开发,区分了用户、生产企业、供方等几个源泉,认为在不同的产业中,这些不同的源泉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C.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

技术转移研究是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中较为重要的领域,因为研究开发活动的成果能否迅速转移到生产部门,是技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

技术扩散(technology diffusion)最简单的描述是技术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手中传到另一个使用者手中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技术扩散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即在模仿的基础上还有不断自主创新的活动(熊彼特,1912)。学习能降低成本,这种学习曲线不仅存在于个人学习之中也存在于团队的合作中、组织中和产业中(李平,1999)。也有学者强调技术扩散是一种选择过程,技术扩散不仅包括企业对于各种层次的技术的选择,同时也是顾客对企业的选择过程。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技术转移(或技术扩散)的途径和方式;影响技术转移(或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信息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产、研、学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D.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由于技术创新与集群有着密切关系,再加上各国集群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创新管理研究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研究上。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机制分析、创新优势分析、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的技术网络理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等。

E.技术创新政策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升,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性,意识到政府自身在促进技术创新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创新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支持和促进创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作用、各种政策工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计划的评价、创新政策的评估等方面。1978年,美国商务部组织150人的队伍,对美国工业创新政策加以评审。198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科技政策委员会进行部一级的会议,认为有必要“把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一个整体”[8]

(3)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之上的。嵌入性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经济社会学有三个基本假设: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经济行动是社会地被定位的,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建构(Swedberg& Grannovettor,1992)。技术创新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技术创新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会影响技术创新的产生和发展。社会资本概念也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与嵌入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细微的区别。

随着技术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创新本身,开始关注创新所处的环境和结构,关注非物质因素、非技术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制度、政策、文化、规范、信任等。同时,技术创新也突破原有的形式和范围,从单一组织的内部走向社会,体现为一种“跨组织”的社会过程,呈现出一种网络创新的格局,而且集群的趋势日益明显。因为孤立的技术创新活动高成本、高风险,出于资源共享和共担风险的目的,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或组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为研究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陈劲和李飞宇,2001),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Dyer& Singh,1998)。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技术创新被视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过程。Dyer和Singh(1998)认为,当企业与外部实体的关系远离市场关系的特征时,它才产生竞争优势。企业的社会联系可能通过实质性的知识交换和联合创造独特的产品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

这一角度的研究侧重于研究“关系”、“网络”、“文化”、“信任”等工具而非“技术工具”或“物质工具”的重要性。研究这些“关系”“网络”等工具对技术创新及绩效的影响。

弗泰恩和阿特金森(1997)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旧经济条件下,创新通常是在研究、开发与生产方面采取一系列分散的步骤实现的。而在新经济中,创新更多是通过一种借助动态的生产关系或合作创造价值的网络来实现的。导致合作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信息技术革命致使技术贡献率迅猛提高,各种新产品与服务项目相继出现,新技术层出不穷,单一公司已无法全面掌握与其业务相关的技术;创新跨领域特征日益明显,要求不同领域与专门组织的参与;技术与应用所需投资增长迅猛,一家公司难以承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作者认为企业的对外关系已经演变为一种建设性活动,所有参与合作网络的公司都会从中受益,这种创新网络模式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一个运行良好的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将超过其中的个体甚至机构所各自具有的能力;同时,合作网络还会产生一种更具灵活性与创新性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甚至,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还会吸引相关企业,进而发展成为由相关企业组成的“集群”。

Chaminade& Roberts(2002)认为由于创新活动离不开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的社会互动,社会资本已成为企业内外联结知识等资源的有效机制。

3.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以创新思维的形成为起点,随着信息、资源、人力、物力等要素的不断投入,创新活动不断深入,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创新目标。

由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者们逐渐开始研究和分析影响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

1966年至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Langrish通过对84个被英国女王授予技术创新奖的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后认为,有7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具有权威的高层领导、具有其他品质的杰出人物、对市场需求的清楚了解、对某一项发现的潜在价值和用途的认识、良好的合作、资源的可获得性、来自政府方面的帮助。[9]

日本的斋藤忧则把创新过程分为设想、R&D、实用化、商品化四个阶段,并区分了各个阶段中有关的重要因素,包括:各类信息(如需求与机会信息、一般技术信息、研究信息、原材料和生产技术信息等)、R&D、资源(人才、知识、组织、设备、资金等)。[10]

国内学者针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提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从资源观的角度,特别强调中国企业在“各类资源上不足”的因素。

汤世国(1994)认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在于:技术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利用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不足。

李廉水(1995)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功最重要的四大要素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和市场,该活动需要各类资源,包括大量的技术创新人员、足够的资金支撑、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应信息、生产技术知识等。

高建、傅家骥(1996)通过对我国1051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分析后指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信息和体制不顺。高建(1997)进一步提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包括:高层领导的支持、研发部门与营销、生产部门的合作、技术带头人的作用、高水平人才的作用、体制的合理性等;外部因素包括:是否得到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合作和支持、政府支持、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大学的合作、是否获得咨询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等。实际上,作者所指的外部因素正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内容之一。

方新(1998)通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阻碍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资金缺乏,二是缺乏市场信息的获取(外部市场信息混乱难以及时准确获取,另一方面获取渠道少),三是缺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人才(既缺乏工程技术或研发人员,也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企业家)。

马宁、官建成(2000)认为影响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变量涉及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包括R&D投入、对创新作用的认同、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合作、外资引进、市场信息、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创新策略、组织架构、产业政策、竞争冲击等10个因素。

周庄等(2001)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包括:能否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是否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研发的投入能否保证和是否拥有合适的人才。

由此可知,对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人才、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不足。如何获取充足的资源,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顺利开展和进行,通过何种途径能够获取哪些资源,这些是本研究中希望回答的一个问题。

4.技术创新分类

关于技术创新的分类,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用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划分。如Hicks(1932)按创新的经济效果把技术创新战略分为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Henderson and Clark(1990)从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出发,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创新、模块化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按创新对象不同,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等。

我国学者傅家骥(2001)根据创新进入市场时间的先后,将创新分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两个基本类型。率先创新是指“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核心技术或核心概念的宏代码,并在此基础上依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完成创新的后续环节,率先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开拓,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或率先使用创新工艺的一类创新行为”。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创新者的足迹,充分吸收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有三种模式(战略):一种是自主创新,一种是模仿创新,一种是合作创新(张新艳,2002)。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做法。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技术领域,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事实上,这种划分是有些混淆标准的,三种模式也不是完全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的。从他们对自主创新的定义来看,和率先创新的定义差不多,从技术创新的新颖性和时间性来说,这二者是同一维度的划分。但是根据创新的参与者来分,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三者可以说是两个标准上的划分和交叉。

本书基于研究目的,使用的仍是二维度划分——率先创新(或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因为本书主要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不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究竟是独立进行还是与其他组织合作进行。

率先创新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持,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率先创新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则由于新技术的模仿、解密需要时间,加之法律对专有技术和专有创新的保护,因此在新技术的持有上有很强壁垒,自己可获超额利润;二则企业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供应和产品销售上能够率先占有稀缺资源。而模仿创新则表现为对技术的跟随性和模仿性;它使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如省去了研发初期的大笔投入和开拓市场时的探索性资金、研发风险和市场销售风险也大大降低、率先创新者的产品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好的模仿创新者也能抢占有利市场等。

在中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资金上的,所占比例都比较小。据《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1)》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约有2/3的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约有一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0.46%增加到1999年的0.60%,虽有所提高,但依然很低。[11]前面本节中,还讨论了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都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倾向于考虑先从投入小、风险小、但收益未必小的模仿创新开始。而我国的产业集群里,尤其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集群大多从事传统产业(李新春,代吉林,2004),很多企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它们拥有的资金、专业人才有限,为了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以维持生存,企业的模仿动机远远超过了其自主创新的动机(王珺,2002)。在一个集群里,总是有些中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高位势技术能力企业,这类企业与低位势技术能力企业之间存在能力势差,该能力势差的存在使得知识溢出从前者向后者流动的趋势,从而促进了后者的模仿创新(魏江,2003)。

本研究认为模仿创新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率先创新,因而在构建模型和测量时包括了这两个方面。

二、吸收能力研究概述

1.吸收能力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多元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企业不可能再单纯依靠自身的研究开发去实现竞争优势,而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和信息。许庆瑞(2000)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有两种基本模式:(1)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2)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或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财力、技术等的不足,更多的是使用二次创新模式,即技术选择—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技术的再创新—技术服务模式。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事实上,无论是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还是二次创新,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Cohen& Levinthal,1990)。

吸收能力概念是由Cohen& Levinthal(1990)首次提出的,他们把它定义为“企业识别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并将之最终应用于商业化目的的能力”。他给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引用得最为广泛。他认为,对于技术创新过程而言,外部知识源十分关键。

Mowery& Oxley(1995)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一系列应用范围较广的技能,它主要用来处理从企业外部转移过来的新技术中的缄默知识并使之适合于本企业应用。

Kim(1997a,1997b,1998)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是组织消化外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模仿性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是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Zahra& George(2002)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外部知识的一系列组织惯例和规范。获取是指企业识别和获取企业运作必需的外部知识;吸收是企业分析、处理、解释从外部所获得的新知识;转化是指企业把已有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这一过程通过增加、删除知识或仅仅以不同的方式解释知识来实现;利用是企业把获得和转化的知识融合到运营中,提炼、利用和扩展现有能力或创造新的能力。他们还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吸收能力:潜在(potential)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消化能力)、现实(realized)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转化和利用能力)。

还有学者宽泛地使用此概念以表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接受能力(Kedia& Bhagat,1988)或以测量企业使用外部知识的能力(Koza& Lewin,1998)。

虽然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吸收能力概念,但他们都将吸收能力看作是一种管理知识的能力。

本研究沿用Cohen& Levinthal(1990)的定义: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并将之最终应用于商业化目的的能力。但是借鉴了Zahra& George(2002)的分类,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

2.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吸收能力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已经用它分析了许多重要而复杂的组织现象,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包括:战略管理(Lane and Lubatkin,1998;Nahapietand Ghoshal,1998)、技术管理(Schilling,1998)、组织学习(Huber,1991;Kim,1998)和产品创新(Stock,Greis et al.,2001)。

Lane,Koka et al.(2002)认为创新是组织学习的产出,而组织学习又与企业的吸收能力紧密相关,因而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递推关系。众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吸收能力能促进企业吸收和消化知识,较好地实现技术转移,从而有助于新产品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对于合作双方之间的学习(Kim,1998;Lane and Lubatkin,1998)以及知识转移(Shenkar& Li,1999)等都有着显著影响。Chen (2004)通过对137个联盟的调查,认为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Wong等(1999)调查了49个台湾IT企业中的100个项目,提出具有高水平吸收能力的企业能更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加快创新速度、增加创新的频率和数量,而创新产生的知识则是企业吸收能力的一部分(Van den Bosch et al.,1999)。Cockburn and Henderson(1998)通过对制药业的技术创新的研究,认为吸收能力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益,有助于创新的实现。企业或企业联盟通过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可获得正向产出,例如较好的创新绩效或企业绩效(Dyer and Singh,1998;Koza and Levin,1998;Lane and Lubatkin,1998;Ahuja and Katila,2001)。

三、小结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方面的文献,包括技术创新的定义、各学科的研究角度、影响因素、种类、吸收能力概念及实证研究。根据文献回顾,得知,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递推或直接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在测量上是通过对知识或信息的获取和吸收来进行的。而前面已经提到社会资本影响资源的获取,包括知识和信息。对知识和信息的吸收、理解、转化和应用于生产都是通过人来操作的。优秀技术人才资源的获取,有助于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能力。而充足的资金可以聘请到更多的技术人才,购买更多的设备和知识等。

研究技术创新的文献比较多,但从吸收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相对来说仍是比较少,一则吸收能力概念提出比较迟(Cohen& Levinthal,1990);一则吸收能力经常被看做是组织学习的结果之一(Kim,1998),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组织学习、技术扩散和外溢的角度进行。以“吸收能力”为关键词,搜索出来的文章较少。

因而,本研究力图从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社会资本、资源获取、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路径。

第四节 企业集群研究

由于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来自于企业集群,处于集群中的企业与非集群企业因所处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经营战略管理策略上的种种不同,企业竞争力也会不同。因而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回顾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集群定义

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的产业集群概念可以追溯到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概念。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原先主流经济学分析中被忽略的空间、组织、技术和知识等要素重新关注。在该书中,他在对英国斯塔福德珺的陶瓷生产和贝德福德珺的草帽生产等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将产业区定义为一种由当地历史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文化趋向融合。

马歇尔之后,由于长期忽视空间、组织等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重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西方经济普遍衰退的背景下,美国的硅谷以及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某些地区出现了与大环境截然不同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学者再次聚焦产业集群。

1977年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哥纳斯科(Bagnasco)研究了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的发展,提出了“第三意大利”的概念。另一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卡提尼发现“第三意大利”的专业化区域与马歇尔的“产业区”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他把“第三意大利”称为“马歇尔式的产业区”,并首次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指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Becattini,1978),它指出了产业区的经济特点是劳动分工中的外部性,产业区内企业间的互动是有社会文化支持的。

真正把这种区域的发展推向世界的是皮埃尔和赛伯(1984),在他们的英文著作“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第二次产业分工》)里,首次对19世纪的产业区再现的现象进行重新解释,并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柔性加上专业化(Flexibility plus specialization,大陆译为柔性专业化,台湾地区译为弹性专精)。从此,新产业区学派成为研究集群的重要视角。

不同的学者在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中提出和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Industrial Cluster(Bagnasco 1977;Piore and Sabel,1984等),new Industrial District(Park and Markusen,1995;王缉慈,2001等),local industrial system(colletis,etal.,1990)。国内的一些学者则用“企业集群”、“专业产品区”、“专业镇”、“产业簇群”、“地方企业网络”、“块状经济”、“新产业区”、“特色产业区”等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

企业集聚现象早已有之。但早期的研究更多地强调地理聚集。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对该领域贡献较多,他们主要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问题,如:韦伯(Alfred Webber)的区位理论、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growth poles)理论、赫希曼(Hirshman,1958)的“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等。但随着“第三意大利”这一“新产业区”的出现,学者们对集聚现象的研究超出了地理集聚的限制,扩展到了产业的集聚。从文献上来看,绝大部分的定义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以下是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表2-3: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集群定义一览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本研究所采用的概念是Porter(1998a)的观点,“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等。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另外,许多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机构、智库、职业培训机构及商会等,这些机构提供专门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

二、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聚集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聚集(cluster)趋势的,即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集中的区域内,技术创新会比较集中。当集群中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出现后,会随之涌现出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创新,然后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产生集群现象。

(1)在时间上的聚集

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的特点。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倾向于某些部门及邻近部门”(Schumpeter,1939)[12]。他看到了创新并不是一个组织的事情,而是众多组织相继进行的事情,是一系列的连续,而且有集群效应,会在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内发展。这在某一程度上促进了集群的产生,而正由于有了这种近距离的接触,相近的文化的产生,频繁的沟通和交流,知识才能够传递和扩散,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创新的发生,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创新成群的原因,熊彼特在另一处又给出了一个类似但更详细的说明:“一旦当社会上对于某些根本上是新的和未经验过的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反抗被克服之后,那就不仅重复做同样的事件,而且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做‘类似’的事情,就要容易得多了,从而是,第一次成功就往往产生一种‘集群’的现象。”[13]熊彼特的解释有两层含义:首先,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艰难的多,一旦突破入门障碍,会给随后的创新带来外部性;其次,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先头的创新会给后面的创新留下许多经验。

柳卸林同时总结了几点学者们比较接受和认可的关于创新为何群集的原因:

A.由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影响,各种创新之间往往存在普遍的技术联结,导致创新群的产生。例如,尼龙的发现为聚酯纤维打下了基础。

B.技术的相互依赖性,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孤立地出现。一项创新的成功与否及其成功后的效果常常取决于一些辅助技术创新的需要是否可能。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C.技术群的出现与创新的模仿、扩散有关。创新的扩散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复杂的副本式”的复制,而是围绕原初创新展开的一系列二次创新,这些二次创新将完善原初创新。所有这些原初创新和扩散而致的二次创新便会形成创新群。

(2)在空间上的聚集

Cooke和Morgan(1998)认为:“创新的空间特性在传统的经济文献中没有受到重视,以至于人们认为企业的活动是集中在一点上的。在传统的方式中,企业的考察是在产业、部门和市场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意味着企业所处的地域与其创新能力毫无关联。”

但是,这种情况在最近十几年来发生了改变。由于人们发现大量的创新活动是以区域块的形式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产业创新的空间背景的重要性,导致区域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流派的诞生。

2.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中,其中一个研究角度是从外部经济性来进行的。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为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资源提供了便利。早在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指出“从事需要同样技能的行业的人,相互从邻近的地方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同行们不知不觉学到了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第281—286页)由此可见,企业集群有利于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马歇尔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聚集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环境、氛围、关系网络等正是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一,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社会关系网络对信息、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经济行动,研究民间聚集对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产生的影响……因而,用社会资本理论去研究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完全不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济社会学角度和出发点。

著名的区位经济学家巴顿(198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集群与创新的关系,认为企业群落有利于创新。他指出,地理上的集中能给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有很多理由可以说明革新与集中相关联:首先是地理上的竞争必然会带来集中,而竞争促进了革新。其次是地理上的集中本身就有助于商品制造者、供给者与顾客之间产生一种更为自由的信息传播,相当数量的革新正是由于正确了解顾客的需要,以及发现供给上的特殊问题而产生的结果。最经典的研究可能要算美国学者波特了。波特(1998b)从技术创新维度探讨了集群的竞争优势,认为集群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创新:(1)集群内的公司与独立的公司相比,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状况。(2)在集群内,与其他实体保持持续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早地了解到演进中的技术、零部件和机械的可用性、服务和营销概念等。现场参观的便利和频繁的面对面联系,使上述学习变得更为容易。(3)集群内的企业经常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要素,以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当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并且确实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进一步确保与客户需要保持一致。(4)集群内的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创新试验。(5)集群中持续的竞争压力比较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巴帕蒂斯塔和斯旺(Baptista& Swann,2001)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聚集过程的内在动力、技术运动的机制、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更多”的结论。

Maria Lusia Mancusi(2000)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研究企业合作的典型障碍,探讨了如何克服文化对合作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途径。

Breschi& Lissoni(2003)研究了知识溢出和区域社会网络的关系,认为积极参与区域社会网络的交流对于知识溢出非常重要。

王辑慈(2001)从跨学科的角度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了集群有利于创新的发生,如本地的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企业集群是企业创新以致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或“大本营”。

盖文启(2002)新产业区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了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实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关系,认为新产业区有利于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和区域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集群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其有利效应主要体现在:

(1)企业集群可以促进知识的溢出和信息传播。空间上的邻近使得企业间经常性的面对面的接触成为可能,通过这种接触可以使信息得到充分的传播。

(2)企业集群可以促进知识的创造、流通及扩散。集群中企业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可以使集群内的资源共享,尤其是某些稀缺资源的共享,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及风险。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可以促使新思想、新工艺、新产品等迅速得到关注,甚至被引进或被模仿或被改进。

(3)企业集群发展中形成的良好社会资本,可使得知识交流的效率大为提高。集群内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机会增多,相互了解机会增多,博弈机会增多,建立信任氛围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而且在同一行业范围圈内消息传得特别快,因而企业集群内企业更注重企业自身形象,建立自己的信誉。另外一方面,企业集群一般是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的聚集,企业间的聚集慢慢有了自主权利的需求,众多集群开始有了商会或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了沟通的平台、提供信息、提供知识、还为行业解决共同技术服务或牵线。这些都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进行。

(4)信任的增强。信任是合作的基础,集群内的企业会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交易成本。信任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和技术扩散的条件,有利于创新的发生。

(5)企业集群内,由于企业行业的单一性(基本上为一个或两个行业),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对于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扶持比较明确,而不像普通的行政区域内政府对企业的发展较多的是一种泛泛而谈的政策。如在集群内,当地政府的创新政策和创新补贴等,当地技术创新中心对行业内共性技术的解决、金融机构对创新的资金扶持等。

三、集群企业的社会资本

集群企业作为行动主体,其社会资本的构成也包括社会网络、民间聚集和信任。由于行动主体为组织,且是一个特定背景下的组织,与作为个体的社会资本不同,集群企业的交往联系对象比个体更丰富,内涵更广。这里阐述的主要是对集群企业的交往或联系的组织进行划分,从而对集群企业的各类社会网络和信任进行划分。信任是对交往或联系者(即网络)的信任。

企业集群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很多提及集群企业的网络关系及主体(Porter,1990;魏江,2003;盖文启,2002),这些主体包括: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

本研究根据联系主体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对联系主体进行分类。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的联系:双方或为合作,或为竞争,或二者有之。本研究中把企业与这类行动主体的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称为“生产网络”。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或支持的,构成了企业的一个支持环境。本研究把企业与这些行动主体的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称为“支持网络”。

由于集群企业的背景特点,集群企业不仅与集群内部的各行动主体联系,也可能与集群外部的各行动主体联系(王珺,2000)。集群企业的社会网络又可分为群内网络和群外网络。

结合二个分类标准,本研究把集群企业的社会网络分为“群内生产网络”、“群外生产网络”、“群内支持网络”、“群外支持网络”。

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中山市大涌镇没有本地的大学、科研机构;与外地政府、外地金融机构、外地行业协会的联系相对来说都很少。因而,在问卷设计中,支持网络没有区分“群内”和“群外”。而且在调查过程中,被访者们也没有因为未标明群内还是群外而感到困扰。各联系主体包括:群内生产网络(群内供应商、群内同行、群内客户)、群外生产网络(群外供应商、群外同行、群外客户)、支持网络(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及科研机构)。

关于信任主体的划分和网络主体的划分一样。包括:对群内生产网络(群内供应商、群内同行、群内客户)的信任、对群外生产网络(群外供应商、群外同行、群外客户)的信任、对支持网络(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信任。

四、小结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这一现象的动态演化和内在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等。韦伯的工业区位学、增长极理论、新产业区理论、国家和区域创新流派等都是相关研究的成果之一。企业的空间聚集,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Marshall,1920)

关于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很多研究曾经深入讨论,但对于集群中的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或活动较少文献涉及。集群的创新优势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发展带来许多便利。但是资源不足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资源既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得或产生,也可以从外部获取。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民间聚集和信任的理论阐述为研究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主要分析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视角和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集群企业的社会网络、民间聚集和信任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路径。文献中,对集群中企业的社会资本研究也比较少见,对企业的社会资本研究基本上都是一般的企业。

【注释】

[1]转引自Woolcock,M.,1998.“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and Society,Vol.27(2):151-208.

[2]关于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等人的论述,部分参考了张文宏(2003)的论文。

[3]普特南以及围绕普特南展开的讨论主要涉及自愿社会团体、公民参与、公民精神等方面。包括:《让民主政治运转起来》、《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等。

[4]转引自李贵仁、党国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生平与学术贡献”,《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5]部分定义摘自孙学敏、王莉、任远星、骆永进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6]此部分分类和内容主要参考了汤世国(1994)的分类及其他一些文献。

[7]转引自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理论探讨”,《未来与发展》,1997年第4期。

[8]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9]转引自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转引自汤世国编著,《技术创新——经济活力之源》,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1]转引自田力,“论企业模仿创新活动的起点及发展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转引自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13]熊彼特,《经济变动的分析》,原载于美国《经济统计评论》杂志第17卷第4号,1935年5月。中译文收入《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第2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