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常”、“实”、“新”

浅谈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常”、“实”、“新”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就是对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常规要求规范化,教学常规主要由“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因此教学常规工作应该在一个“实”字上下工夫。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坚持质量意识强化常规管理——浅谈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常”、“实”、“新”

李定平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建立一个科学的切合学校实际的,并在日常工作中运行良好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持久、务实、创新应该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一、教学常规管理之“常”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中日常的、经常性的规矩和规范,是成功的教学规律、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教学管理之“常”就是要有序管理、规范管理、持之以恒地管理,从而达到科学化的管理。

1.有序化。有序就是指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律与要求,一是做到管理时间上的有序化:要明确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到什么时候思考什么问题!要知道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管理,什么问题采取什么策略解决!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有条不紊!二是要做到管理步骤上的有序化:对于常规工作的开展应该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几个基本环节有序进行,才能有条有理。三是要协调有序化:日常性工作与临时性工作协调要有序,要有轻重缓急,先后兼顾。学科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等各方面的空间关系需要协调,也要有序,当然也需要做各种随机性调控和非程序、非逻辑的弹性处理方式。这样才能有张有弛,使得常规管理工作繁而不乱,多而有序!

2.规范化。规范就是对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常规要求规范化,教学常规主要由“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那么就要对这三个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规范,如教师的上课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后的辅导与测试等,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应试等,管理中的听课、交流、常规检查、组织考试、考核评价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要量化与合理、科学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就可以使常规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具体化、明确化,有章可循,有制度要求可依。

3.经常化。常规管理的经常化就是指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常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两日雨”,虎头蛇尾。因为时间一长,在这方面暴露出来的情况、问题就比较多,而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未来得及迅捷处理,最终导致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懈怠,难以持之以恒。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是,严格制订各种纪律制度,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实行。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变各种“压力”为自觉执行常规的“动力”,从思想上引导大家结成共识,明确提出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其次,“打铁先要自身硬”,领导干部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

二、常规管理之“实”

常规管理最易表面化、形式化,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教学常规工作的空洞和虚浮。因此教学常规工作应该在一个“实”字上下工夫。

1.合实情。首先,教学常规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应该符合教育发展的变化,符合社会和家长的要求;其次,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应该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乎学生发展的需要,管理的过程得到学校老师的认同与支持。教学常规管理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使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

2.有落实。落实就是对于要求与目标有规章、有制度;对于常规的工作和检查有领导人、有负责人,落实到位;对于每个阶段的事情和工作有人检查、指导,落实到底;对于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人蹲点,做深入细致的要求和了解,落实清楚——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比如,抓教师“认真备课”,一方面采用课时教案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旧备课笔记、旧教案上课;一方面在备课内容的深入上花力气。采用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每次由一人主讲,大家补充,确定每一教时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教法选择、练习编制,做到一个年级同一学科在教学上的五个统一。每次备课都要求备出每一章节(课)与“教纲”、“考纲”之间的关系,备好具体教学班学生的实际,对“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要求的知识体系做到胸中有数。新教师的教案必须有教研组长或指导老师签字,在明确要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等方面符合要求之后,才可上堂讲课。学校领导在检查管理方面,除定期不定期地参与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还要有集体备课记录等。这样才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才是务实朴素的工作作风,才有可能达到工作有成效的目的。

3.收实效。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注重实效。从工作的效果、教学的成绩来反馈评价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从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科学地评估,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管理与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管理中也注重管理效果,让我们的老师也能考虑事物发展的趋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踏实,从而达到获取实效的目的。

三、教学常规管理之“新”

教学常规说起来都是一些老规矩、老要求,似乎有些陈词滥调。一方面它很重要,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关键;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形势与情况都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抓常规管理要同抓教育转轨和办学目标结合起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更是为了有效地激发教和学这两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抓常规切不可抓死,变得僵化,而要抓而不死,常抓常新,常抓常变。

1.新内容。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有所出新。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最好是在常规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上有自己学校的特色与特点,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管理和工作。这样既能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层次,又能促进老师能力的提高,更能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工作效益的目的!

2.新方法。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老师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我们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策略,还要能对事物发展趋势和可能做出新的考虑与展望,制订新的计划与措施。而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则通过及时评课、讨论、交换意见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切实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调控下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活动。概言之,尽力追求教学常规管理的不断优化,在不变中求变,在常规中出新,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常规管理只有在不断地有序化、规范化的进程中才能趋于科学化;只要思想朴实、作风踏实、办事落实,就一定会取得成绩,获得实效;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教育新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工作,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