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制定本规范。一经批准,各教研组不得随意变更教学计划课程及学分。

第三节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学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要为培养人才积极主动地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第三条 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教学思想、内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

第四条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宗旨,按照教学规律,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协调、检查、监督和指导,保证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重视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管理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和政治素质

第二章 教学的计划管理

第五条 制订教学计划

1.初等学校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培养义务教育普及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

2.教学计划由教务处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统一原则,各部门负责制订或修订,教务处负责调整与平衡,报主管校长批准。一经批准,各教研组不得随意变更教学计划课程及学分。

3.如确需调整某学期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或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规定,应在下达教学任务前由课程所在教研组提出书面调整意见,报教务处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 编写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

2.凡教学计划中所列课程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

3.新开课程(含选修课)应于开课前一个学前周,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准备工作。

4.课程教学大纲须按专业汇编成册,以便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检查,克服课程间的重复与脱节。教导主任有责任检查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情况。

第七条 下达教学任务书

1.教学任务分学期下达和落实,每学期教导处代表学校向教研组下达一学期教学任务书。

2.教研室对下达的教学任务进行研究落实,并填写“课程安排意见”栏,送回一份给教务处,其余分别由教研室和教师各存一份。

第八条 编制教学进程表

1.专任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做好每周学时安排,于开课前编制教学进程表。

2.教学进程表需经教研室(或教学小组)讨论,教研室组长核准后执行,并由任课教师填写一式三份,下一学期开课前教导处一份,自存一份。

3.专任教师在执行教学进程表过程中,如教学内容或进度计划确实需要作较大变动,应经教导处同意后,报副校长批准。

第九条 选定和落实教材(辅助教材)

1.任课教师使用的教材,应选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版本作为教材。

2.教师采用统一教材,每年分别于5月和11月两次统一征订(5月征订翌年春季使用教材,11月征订翌年秋季教材)。

3.校本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补充教材等必须由教研室集体讨论编写大纲,经教导处批准。

第三章 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

第十条 备课

1.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上课时应有教案,熟练掌握讲授内容,并处理好理论课与实验课互为补充的关系。

2.教师备课,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专业特点,按照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保证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并合理选择教具、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及时间安排。教学程序一般包括:复习检查、引入新课、传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和介绍参考书等环节。

第十一条 课堂讲授

1.课堂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教学形式。

课堂讲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贯彻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等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反映科学技术新成就。

2.课堂讲授应提倡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讲授应力求做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板书工整、教态自然。

4.准确熟练运用教具或电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5.任课教师应按《课程表》所安排的时间,按时上课和下课,不得随意自行调课、停课和擅自增减教学时数,确有必要调课或因故不能上课,或增减学时须经教导处同意,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第十二条 习题课

1.习题课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自学能力的教学形式。

2.各门课程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确定习题课的次数并列入教学进程表。

3.习题课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用于课堂练习,习题课时间不得用来讲授课程新内容。

4.习题课教师必须跟班听课,以便使学生了解教师的讲课意图和思路,并了解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十三条 辅导答疑

1.辅导答疑是优化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检查教学效果和解除学生疑难的重要措施之一。

2.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工作。

3.辅导答疑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

4.对学生辅导一般以个别辅导为主,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如发现多数学生有共同的疑难问题,也可组织集体辅导。

第十四条 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各教研组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实验项目,开出全部实验课程。

2.实验课教学应有实验指导书,还应编写教学大纲,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出明确规定,并安排落实到每个实验项目。

3.任课教师特别是新任实验课教师,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课前,教师要预演,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务求得到正确的结果。

4.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认真记录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因故所缺的实验,应按原要求安排补做实验。

5.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按规定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凡不符合要求者,应退回重做。学生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依据。

第十五条 考试及成绩考核

1.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均为考试,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课程和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同时也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对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时,要严格按照考试的有关规定执行,认真抓好考试命题、考试纪律、阅卷评分和试题分析四个环节,使考试能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3.积极探索考试制度和考试办法的改革,提高考试的信任度和效率。

二、教师教学规范制度

1.目的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提出规范要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2.适用范围

本校任课教师。

3.内容

(1)备课

认真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要求教师应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教师应该写教案或教学笔记,这是加强教学计划性的具体表现。教案或教学笔记应反映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②有主要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③作业布置,包括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不同要求;

④教案或教学笔记应体现教师在教学上的特色和风格,反对一味照抄教学参考资料。

(2)上课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这一环抓好了,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就可节省大量时间,否则,就会带来许多麻烦。因此要强调课堂解决问题,要重视讲练结合。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领导干部按照这个标准来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按照这个标准来训练自己的基本功。

(3)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是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但作业切不可过多过难。教师布置作业要考虑其他学科,要考虑学生的休息娱乐,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可布置、可不布置的作业就不要布置。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因材施教的手段。课外辅导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疑难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通过辅导,使差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迎头赶上;使优等生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对中间状态的学生,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辅导只宜个别进行,不可采用集体讲课办法。

(5)成绩考查

成绩考试考查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要重视对学生的平时考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实习等多种形式,检查教学效果。平时考查应有成绩记载。期中考试和学期考试,应在学校统一组织下进行,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出好试题,评好试卷,做好成绩分析工作。考试次数要严格控制,试题难易要适当,不搞突然袭击,以免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压力

三、教学课堂规范制度

1.目的

为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班主任,各任课教师。

3.内容

(1)课前准备

①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立即进入教室。

②备好课本,笔记本,语文和外语的字典,数学的圆规、三角板等各种学习用具。

③保持安静。

(2)上课过程中的要求

①上课铃响后,教师应立即进入教室。教师登上讲台后,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口令;教师答礼后,班长或值日生喊“坐下”口令。.

②学生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先举手,答问要起立,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3)下课及课间

①下课铃响后,教师应及时下课,不拖堂;经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口令,教师答礼后,学生方能离开教室。

②课间不得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闹。

(4)课堂整洁的要求

①每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学生分组轮流值日,检查评比,不得无故缺勤。

②不准随意移动座位或随便调换座位。

四、课题工作管理制度

1.目的

对课题研究进行管理,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教研组课题小组。

3.内容

(1)规则

一般由学校教导处先作出教育科研规划。

①目标: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设计来确定科研目标,使之紧密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培育人才结合起来。

②提出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学校的意图,引导大家的思路,可由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提出一系列课题,以便供教师们在选题时参考。

③研究方向或重点:按照不同的学科或学校工作的几个方面,把研究重点表示清楚。

(2)论证

论证是对已形成的课题进行一次可行性“会诊”,以使研究者博采众长,更好地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的价值:要进一步明确课题的意义,并从科学性、理论性等方面去分析;不断地端正研究者的指导思想。

②课题的实施:这里最主要的是研讨提出什么实验假设,施加哪些实验因子,这是实验的关键性问题,反映了研究的实质。

③课题的评价:能不能从本实验的目标出发建立课题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如果评价不科学,便无法判断实验价值的实现程度,当然也不能评说实验的成功。

进行课题论证一般需要有几方面人士来参加。校内的课题由研究者、同学科的教师代表、富有教学经验的行家、学校领导等方面人士参加;校级以上的课题还应邀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学者参加。只有通过论证,才能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实验方案,提高研究的质量。

(3)实施

对课题实施过程管理是整个管理的主要过程,学校领导主要抓两项工作:一抓听课,通过跟踪听课或集中听课,主要看是否落实了实验措施,如何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因子。校长要不断地与实验教师商量,更好地调控实验进程。二抓资料,通过对各项资料的检查,可以了解实验工作的整体状态,同时对资料作进一步分析、综合,反过来促进实验的更好开展。

(4)总结

校长应重视总结,与教师一起商量总结的提纲、报告的写法,成文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对于确有价值的成果要在不同范围加以推广。

五、教学组织管理制度

1.目的

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有一系列教学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也是应该坚持的常规。

2.适用范围

本校教导处。

3.内容

(1)学期初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

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

②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并订好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③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④安排好教学进度。

(2)学期中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

①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进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检查;

②组织期中考试;

③分析前半学期的教学质量;

④做好期中教学小结,提出后半学期的要求和措施。

(3)学期末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

①组织和安排总复习和学期考试;

②进行质量分析;

③做好教学总结,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④安排下学期教师的教学任务,以便教师利用假期适当备课。

(4)寒暑假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

①制订新学期(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休息或适当备课。

六、教学目标管理制度

1.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掌握教学大纲、教材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校教学质量达到义务教育中上水平。

2.实施要点

(1)认真贯彻教学常规要求,使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测试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标准。

(2)搞好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质量。

(3)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基本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基本学习方法,养成勤奋好学的自学习惯。

(4)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加强质量控制,落实改进措施。

(5)各学科教师都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6)努力做好教务工作,对教学档案、统计材料、计划总结、报表等,进行整理、编目。

七、特长教育目标管理制度

1.工作目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兴趣、爱好方面的特长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2.实施要点

(1)配备专兼职教师,开设劳动生产技术、足球、外教英语、书法、美术、音乐等专业。

(2)劳技教学建立固定实习基地,并加强管理。劳技教师要指导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并做好成绩考核工作。

(3)发挥音美课堂教学作用,普及音美知识,使多数学生具有一般的绘画技术和视唱能力,力争部分学生音美特长比较突出。

(4)定期举办美展和文艺会演,成绩达到义务教育中上水平。

(5)举办座谈、讲演等活动。成立学生社团。

(6)开设选修课,每个教师分别指导一个课外活动小组。

(7)每学年进行一次特长学生评比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