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机制

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机制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机制案例分享一个返乡大学生的创业成就引发的反思从17岁考上名牌大学跳出“农门”到22年后重返家乡的偏远山村,从产值过亿的高薪企业“老总”到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湖北省通城县宝塔村支书黎锦林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使人口不到1400人、面积不过2.1平方公里的宝塔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收入逾万元,成为“全国文明村镇”。

二、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机制

案例分享 一个返乡大学生的创业成就引发的反思

从17岁考上名牌大学跳出“农门”到22年后重返家乡的偏远山村,从产值过亿的高薪企业“老总”到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湖北省通城县宝塔村支书黎锦林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使人口不到1400人、面积不过2.1平方公里的宝塔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收入逾万元,成为“全国文明村镇”。他引进的宝塔研磨项目首期投资近4亿元,5年左右产值将达到10亿元,为宝塔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从自己的公司拿出3000万元,配合湖北省委组织部和团组织建立了“湖北大学生村官创业宝塔基金”。黎锦林认为,全国有60多万个村,如果能有60多万像他那样的大学生回乡,农村的发展肯定会日新月异。[1]

政策是最好的导向,既是机制导向,也是价值导向,二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积极的政策、符合“人性需求”和“人文精神”的政策,总是能够为人民所接受,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反之亦然。

从2003年首届扩招后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开始,中国高校就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来,每年中央都会出台有关就业的政策,从多方位、多途径对社会、学校、大学生进行引导,以期缓解这一压力。到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是迄今最全面、最系统,也是最翔实的一个文件,以期鼓励从多方位、多途径解决就业问题。

——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就业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和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二)选聘招录优惠。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一)就业主渠道。目前,70%以上的大学生要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二)取消落户限制。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直辖市除外)要取消落户限制。(三)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每吸纳一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包括:“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企业可减掉4000元税收,并且可以减掉三项社会保险;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的30%,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与一些发达国家40%的创业率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一)税费减免。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二)小额贷款。对于登记失业的想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三)创业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政策。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一)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二)对未就业回原籍的学生,要摸清底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三)对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重点推荐或安置公益性岗位

从上述文件主要内容看,着力于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这些举措可谓用心良苦,但从政策到具体实施、从预期到结果均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个层级、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也需要毕业生自身观念的转变才能落实、变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