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大学的人才战略

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大学的人才战略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大学的人才战略程星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最后两年,和Roxie教授一起做了一个国际项目,这个项目与全球化或国际化有一点关系。前几年金融危机,美国几个最好的大学都受到重大的打击。美国大学始终在世界上处于前列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市场,特别是大学的人才市场,从来都没有和美国的国界重叠过。香港学术界的范围已经超出了香港特区的界限,而中国大陆人才的范围还没有超出大陆的界限。

何谓一流?如何一流?[1]
——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大学的人才战略

程 星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最后两年,和Roxie教授一起做了一个国际项目,这个项目与全球化或国际化有一点关系。在这两年之中确确实实有一些心得体会。到了香港以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界扩展了好多。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讲到大学国际化的程度,美国大学应该是最高的。因而很多事情在美国已经很习惯了,到了中国、到了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好理解。我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工作,实际上就涉及这个问题。在我的工作职责上有一项工作是全球化。那么首先我就必须搞清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于是,我花了一些时间做了一点研究、观察,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最近研究这个问题以及开始做这方面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全球化与今天的大学

(一)全球化对于今天大学的影响

全球化对于大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有100个读者就有100个莎士比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全球化对于今天的大学影响特别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毕业生必须具备某种“世界公民”的素质方能在未来社会和职场中安身立命

现在讲到全球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所培养的学生,他们毕业以后,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本领,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和职场当中安身立命。从我自身经历来说,我就有点不知道自己乡关何处。假如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连自己的家乡都搞不清楚在哪儿的话,可以想象未来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今天在校的大学生,十年、二十年以后,他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职场。就是说,我们应该为今天的大学生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才能够面临未来的世界。

2.“学术界”不再以国家或大学为单位

首先是学术界的定义变了。以前想到学术界,一般是以国家甚至以自己的大学作为一个界限。但是随着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才的忠诚度也会发生变化。教授们最忠诚的已经不是大学了,而是他们的专业、职业、行业。第二是人的流动性。人的流动性已经跟过去很不相同,全球化已经把全世界这个学术界里的人都融合到一块去了。第三是人才的创造能力。现在很多大学,最着急的就是怎样把这个行业中的大师请到我这个学校里来。但是到了全球化以后,这个大师的定义也开始变了。全球化把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他今天是大师,明天就不一定是大师了。

3.大学必须在区域以至全球范围内竞争

以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说,我们是某省或者某区域最好的大学。但是今天,再说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今天的大学必须在整个区域以至在全球范围里面竞争。

4.国际化大学成本高昂:再富有的大学都感到捉襟见肘

国际化对大学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后大学运营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大学成本高到什么程度?就拿我以前工作的哥伦比亚大学来说,外界认为我们总不至于缺钱,其实情况相当严重。前几年金融危机,美国几个最好的大学都受到重大的打击。哥伦比亚还算好的,却也损失了20%的财政收入,很多项目都没法进行下去。现在没有一个大学敢说有足够的钱让老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英文的强势置非英语地区大学于劣势地位

全球化对于亚洲的大学影响特别大。首当其冲的就是英文。英文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非英语地区大学造成影响的程度,我原来在美国是远远没有想到的。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学术成果,都需要用英文来表达。用英语表达,对于美国人、英国人等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并不困难。对于一个非英文国家或者地区的学者来说,就是一个大困难。可以这样说,一个美国学者用英文来写一篇文章,和非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来写同样的一篇文章,后者起码得多花50%的时间,而且写完了以后还不一定能够发表。香港100年来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对香港来说一直是官方语言,所以用英文表达思想观念、用英文讲课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的学术成果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表达,确确实实不能像在美国这样用母语来表达的那么顺利。

6.网络彻底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

以前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权威,老师讲什么学生都得听。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扩展,今天一些学生甚至比老师懂的事情还多。所以中国传统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今天可不是简单说一说的事情。

(二)全球化改变了今天大学的游戏规则

全球化对今天大学产生影响的同时,还把我们所习惯的一些游戏规则都完全改变了。

1.国界与人才市场的外围不再重叠

过去所谓人才,特别是大学的人才基本上是与国界重叠的,现在情况已经变化了。美国大学始终在世界上处于前列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市场,特别是大学的人才市场,从来都没有和美国的国界重叠过。但是在中国,一直到今天,人才的界限基本上还是和国界重叠的。香港学术界的范围已经超出了香港特区的界限,而中国大陆人才的范围还没有超出大陆的界限。比如香港每一个教授及中上层的行政管理职位的招聘,都要在美国高等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份报纸《高等教育纪事报》上面登广告,但是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2.国际合作之于大学不再是特例而是常规

以前我们所谓国际合作,对于很多大学来说,是外事处、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工作。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部门,好像这个部门有一些特权,国际合作对于一个学校是一个项目、两个项目的事情。但是今天它已经不是特例而应该是一个常规了。如果一个学校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任何实质性国际合作的话,它的领导的能力、它的教授的学术水平,恐怕都是有问题的。

3.教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创造者

教授的角色也改变了。如果说以前他主要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的话,今天他更多的是一个知识的创造者。一个教授如果只是传授已经被前人证实了的知识,仅仅是把它传授给学生的话,这个教授的角色就成问题,他需要创造。在美国学术圈子里,最有名的说法就是publish or perish,我相信国内学术界现在也逐渐采用这个做法了。

4.市场规则与学术规则之间的分界线开始模糊

这是涉及很多大学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怎么向市场推进的一些问题。原来对于大学教授来说,他的发明创造只是一种知识,或者技术方面的发明,但是今天它必须和市场衔接。在衔接的过程中,市场规则与学术规则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大学面临很多新问题。如哪一些是可以的,哪一些是不可以的,甚至可以和不可以之间的界限由谁来界定,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5.学生及其家长成为真正的上帝: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择校

我觉得全球化当中唯一的得益者,就是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从理论上来说,今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已经不是在他家门口这几所大学作选择了。理论上来说,今天的所有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他们想要去的大学。假如可以暂时忘掉学费等问题,这一点就可能实现。

6.大学的全球排名:惹不起,也躲不起

全世界范围内择校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天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事情就是大学排名。没有人喜欢大学排名,但是大学排名越来越势不可挡。什么原因?经济学上有一个简单的理论,就是需要与供给的关系。

二、何谓一流大学?

我们在日常话语与行文中经常讲到一流大学、名校等词语。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名校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大学才叫名校。实际上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权威的定义。当然今天某些大学,比如哥伦比亚、哈佛、伯克利,能够称为名校,你在一般对学校比较关心的人中间问一问,也许他们共同认可的一些大学就是名校。但是谁也没有能力确定大学做到什么样子就是名校了,大学做到什么样子可以变成哥伦比亚大学那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不可能有明确具体的定义,但可以把世界上称为一流大学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特征描述一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一流大学。

(一)一流大学的几种形式

1.英式一流:集中力量建设少数一流大学

大家一想到英国式的一流就会想到牛津和剑桥。在英国,所谓一流大学、名牌大学,或名流大学,都是指的牛津和剑桥,这些概念基本重叠,没有什么不同。英式一流就是政府集中精力把这两所名校办好。在英国实际上是没有美国私立大学这种模式,所以英国大学基本上都是政府举办的。为什么牛津、剑桥能够成为名流,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有它的政府认为确实需要这样的一流学校,政府就把它们建成一流学校。

2.法式一流:科研与教学分离

说实在的,在讲到一流大学时,很少提到法国的大学。这有一个道理,法国把教学科研基本上是分开来做的。分开来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比如说法国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CNRS是一个非常有名、非常优秀的科研机构,很多科研是在那里完成的。法国的大学实际上是花了大量精力在进行教学。

3.苏式一流:注重技术性专门学院,减少研究型大学数量

中国比较熟悉前苏联。我在此称苏式一流而不称俄式一流,因为尽管俄罗斯在199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没有变。苏式一流就是非常注重技术专门学院,它并没有很多综合性的一流大学。这个做法实际上对中国影响非常大,中国以前将农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分开建校,就是学习的“苏联模式”。

4.中东一流:借鸡生蛋

中东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以卡塔尔和迪拜为代表,他们的做法很特别,他们的高等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完全靠自身发展要花很多时间,于是就到欧美去请最好的大学来办分校。借一句中国话说就是借鸡生蛋。现在美国、英国等有很多名校——很多是世界名牌大学,都在卡塔尔和迪拜办分校。

5.美式一流:科研、教学、服务一体

美式一流,近年来国内介绍比较多,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大学就是希望把自己变成美式一流。

我借用哥伦比亚大学前教务长Jonathan R.Cole最近写的一本书——《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中的表述来说明美式一流的基本要素。Jonathan在哥伦比亚呆了50多年,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14年教务长,对美国大学做了很多研究。在这本书中,他对美国所谓一流大学总结得特别全面,所以我就拿来借用。所谓美式一流,他总结了13条,基本上把美国大学的一些特点总结出来了[2]:①教授科研的高产出;②教授科研的高质量;③科研经费与科研项目;④荣誉和奖项(包括诺贝尔奖、沃尔茨奖等);⑤优秀的生源;⑥优异的教学;⑦一流的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⑧巨大的校务基金和充足的资源;⑨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科专业;⑩无拘无束的探索和学术自由;img46学校的地理位置;img47公共事业的贡献;img48杰出的大学领导。

我认为这13个方面,基本上把美国在建立、创办一流大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特点都概括出来了。

6.未来一流

那么最后,我们有没有一种既非美也非英、既非法也非苏、也非中东的一种未来的一流模式呢?确实也有一些学者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也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研究。

最近有一些学者利用美国富布赖特的项目,研究未来的一流大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觉得他们总结的相当好[3]:①全球化的教育使命,他们把全球化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②新知识产出的强度与日俱增,对教授产出新知识、发明创造要求越来越高;③教授科研从个人研究到团队、跨学科、国际合作的研究;④研究经费从依赖国家到寻求企业资助、私人捐赠等其他各种来源,就是资金来源多元化;⑤大学与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经济发展与公共福利,换句话说,大学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一起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⑥全球招聘教授和管理人员、全球招收学生;⑦成熟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以支撑复杂的科研管理和运作;⑧国际间的合作。

(二)一流大学的要素:美式一流与未来一流的比较

下面把美式一流和未来一流放在一起来比较一下,看对什么是一流大学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看法,如果不一样的话它们区别在什么地方。

美国一流大学的三个要素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如果把这三点作为三个重要的方面来看的话,实际上今天美国的大学对科研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就是所谓美式一流和未来一流,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美式一流的要素中可以看到一些单项目,而未来一流不是特别强调单项目,都是综合在一块儿的。比如第一点叫全球化的教育使命,这实际上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包括在里面了。这两个模式,虽然提法不一样,但是都包括这三个因素。唯一的区别就是,假如今天的美国大学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科研上面的话,我觉得未来一流(就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说),它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同时也把教学和服务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他们更注重国际合作,他们一再提到国际化、全球化,一再提到科研怎么和教学、社会服务放在一块。

(三)大学的理想:从理想到现实

关于大学理想,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列举一些高等教育研究者说得最多的一些题目,包括学术自由、自由教育、社会服务、多元文化、全人培养,等等(如图1所示)。我想基本上这是高等教育界、管理者和研究者公认的一些大学的理想。这些大学的理想我想最后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人才的集结,第二个就是资源的分配,也就是人和钱。这两件事情想好了、理顺了以后,结果就叫理想的大学,实际上就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就是科教服三位一体。

img49

图1 从理想到现实

以上把很多学者所做的“何谓一流大学”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一下。总结之后,思路理清楚了,后面讲到全球化和一流,我们才有讨论的基础。把概念想清楚了,回过头再来看中国的大学。我想比较一下中国的大学和今天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大学,特别是和美国所谓一流的大学,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什么方面,我们最大的障碍在什么地方。

三、中美大学的比较

中国大学走向一流有三个路障,即:人才流失问题、资源分流问题、国际化程度不高。从中美比较的观点来看,这种情况就相当清楚了。如果从这三个方面,把中国大学现在存在的问题考虑一下,就会看到哪一些事情我们确确实实还需要花一些工夫来解决。而其中人才一定是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一)人才问题

1.美国大学人才的来源

在美国,一流大学的人才从哪里来呢?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自产,第二个是进口

第一,自产。

大家可以看到,在Jonathan R Cole的13个特征当中非常强调科研在一流大学中所起的作用。而从事科研的人员,主要还是美国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在自产人才方面有这么几个因素,值得我们考虑。

(1)研究型大学培养的顶尖人才

世界上特别是在过去五六十年来,以诺贝尔奖为例,每年大多数的诺贝尔奖都被美国大学教授拿走了,这就是他们培养出的顶尖人才的表现。

(2)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个没有被很多人注意的问题是:它之所以能培养出这么多的顶尖人才是因为它下面有很多铺垫。这些顶尖人才不是空中楼阁。美国大学系统的设计,除了人所皆知的一些名牌大学以外,实际上还有几千所大学在默默地耕耘,它是在做整个的人才基地的建设。就是说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事实上是一个金字塔形的,顶尖人才下面是有基础的。相比之下,在设计中国大学的过程之中,这一点是有问题的。中国大学扩招之后,出现的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就是缺少层次。

(3)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美国的教授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也来自世界各地。这就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第二,进口。

美国人才除自产之外,进口也做得非常成功。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才的意外收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在欧洲迫害犹太人,一大批世界上顶尖的人才流进了美国,美国发了一笔意外的人才财。

(2)面向世界的人才招聘制度

只要人才能够自由流动,美国就有能力把世界上最好的人才招聘过来。

(3)条件优越的留学政策和资助

在吸引学生留学的事情上,美国具有一个通盘的计划。它给世界上各个国家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是为了切实的吸引人才而不是作秀。留学生在美国大学毕业之后,好的人才一定留下来,这样它就积累了很多人才资源。

(4)宽松的高级人才移民政策

2.中国大学人才的现状

反过来说,想一想中国的人才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第一,尖子留洋、留而不归。

1978—2004年共有815000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海外留学或从事研究,198000人回国,回国的比例只有1/4。这个情况,从我25年前离开中国到现在,我一直以为情况会有好转。实际上今天中国这个情况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最拔尖的学生,我们最好的学生,还是第一个选择留洋,这个现象就值得思考了。

第二,留学不留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不想留,不能留。

一个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我们的大学也好,企业也好,压根就没有设计一个机制,要把其中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我们在留学问题上从来没有想清楚,留完以后他该怎么办。所以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或者不想留,或者不能留,或者他在留学期间根本就没有融入中国社会,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在中国待下来。

第三,海外招聘中的随意性。

现在随着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大学的海外招聘也越来越多,一个问题就是随意性太大。我在哥伦比亚工作时亲身经历过一次。国外的招聘事实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中国的招聘,往往总是不管你是什么人,你先来跟我谈一谈!这种随意性,导致没有人敢来。

第四,“海归”教授在国内大学的生存条件。

一些海归回来的教授适应不了国内的气氛,生存环境在有的学校相当恶劣。

(二)中国的资源分流

中国大学的人才是分流的。这种人才分流制度源于法国,直接来源于前苏联。法国的制度设计就是教学科研分开来,大学只管教学。后来前苏联的整个设计就是按照法式设计,就是学校和科研分开。1950年代中国进行院系调整的时候,也按照这个思路。结果就是中国的人才有两大系统。

1.大学系统

大学里面有很优秀的人才,他们集中在985院校、211院校、省属院校,还有很多其他院校。

2.非大学系统

另外一条轨道是非大学系统,也集结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在中科院、社科院、文联、作协。

中国很多最优秀的科研并不像美国那样是在大学完成的,而是在中科院完成的。中国很多最优秀的人在科学院,他们的成果不属于大学。所以我一直为中国大学抱不平,我觉得中国不是没有优秀的科研,也不是没有优秀的大学,而是中国的制度,使得你在世界上的大学排名中落后。我的结论是,除了一些很特殊的专业,很多专业的研究人员是需要一个合作的环境来完成的,最好的科研并不是要关起门来独立完成的。至于这批人到底有多大呢,以中科院、社科院为例,我随便在百度上查了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人才。

中国科学院: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天文学领域,现有16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0个研究所、2个研究院、3个天文台和1个授时中心,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重点学科120个。全院总人数4200多人,有科研业务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中级专业人员1200多名。[4]

(三)大学国际化程度比较

第三个问题讲到国际化。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如图2所示。就大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外语能力、海外招生、出国访学、校园支持、合作研究、全球招聘这些大概就是所谓国际化的基本要素,把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放在一起可以做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给它们打分,选择了三个形象的图案比较,一个是满月,一个是半月,还有一个是弦月。我觉得美国人就是外语能力不行,所以国际化对美国来说就是它的学生应该多学不同的语言。但是在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海外招生,香港地区现在花了很大的力气,也只能达到半月,但是中国现在海外招生我觉得仅仅是弦月,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大学在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img50

图2 大学国际化程度比较

四、中国大学改革的大胆设想

现在我就对中国大学改革提出一个纯粹的大胆设想——大学改革狂想曲。我想中国要有一流大学的话,到底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一)人才集结方面的大胆设想

1.将科学院的研究所变成大学的一部分

有没有可能将科学院解散?这些优秀的科学家能够进北大、进清华、进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大学不一流才怪呢!

2.让杰出的研究员成为大学讲座教授

有没有可能把那些很杰出的研究员,聘为大学讲座教授?国家把投入科学院、社科院的钱分一部分给大学,那是多大一笔钱呀!

3.将著名作家从专业作家转为大学特聘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

4.除了保留一些国防方面的重要研究所外,将科学院和社科院变成自负盈亏的“智库”

5.让外国留学生参与竞争中国大学职位

有没有可能把优秀的来华外国留学生留下来,为中国大学服务。

(二)中国大学如何一流

1.人才国际化

结构层面:全球化的教师招聘、全球化的招生、与国外大学的学生交流项目。

课程层面:对学生进行全球化国际化的教育,将世界文明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将多元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活。

交往层面: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社会交往面,这涉及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之中扩大学生的交往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取向等的学生和平相处、相互学习。帮助外国留学生融入本校学生生活。

2.管理制度化

岗位招聘制度化。正如前面提到的,如果招聘没有制度,招聘肯定不成功。建立高等教育行业内的招聘制度以及程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高校招聘网站,要求大学所有处级以上的职位在此网站上公开招聘。教授的招聘可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能力,开始面向全世界招聘。在选拔校级和院级领导时,必须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遴选委员会。

行政管理职业化。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行政人员的非职业化。非职业化对从业人员自身也是不公平的。对于他们来说,不能把他们的工作制度化、职业化,没有安全保障,制度就没法在一种竞争的情况下运行。考虑建立与工资挂钩的大学行政级别。在这个行政级别中,将大学管理分成几大行业,如:学生事务管理、财务管理、心理咨询、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等等,逐步实现大学管理职业化。逐步改变行政人员戴着教授、博导头衔的现状。行政管理职位在全国范围的高校招聘网站上公开招聘。

3.学术自由化

学术研究要“兴趣驱动”,而非“利益驱动”。学术自由化是一个敏感的题目,国内讲到学术自由化有很多误解。以为学术自由就是思想自由化。一想到学术自由,首先就想到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还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太多。其实学术自由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科研应该是兴趣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这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其次是以质量保障的名义干涉教学内容和方式。第三是将“搞项目”当成“搞科研”。现在很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做项目不是在做研究。做项目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利益在驱动着。项目研究需不需要呢?需要!美国大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就是社会服务。但是如果把整个科研都当成项目来做,那这样的科研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未知,才需探索;因为是探索,所以应当容错。让教授决定研究什么、如何研究;教什么、如何教。学术研究要“出世”,学生教育要“入世”。学术研究要着眼基础研究需要解决人类共同的一些问题,可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在设计学生学习和发展计划时,要将校园努力营造成一个“模拟”社会,为学生进入社会和职场作准备。在学生教育方面需要“入世”,让学生明白他们现在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他们未来要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才能帮助学校在全球化过程中生存发展。

4.经费社会化

最后一个是经费问题,大家可以看到经费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中国大陆现在也开始起步,开始做校友工作,做一些经费筹措方面的工作。当然在这个方面,现在做得非常不够。摆脱政府提供高校全部经费的单一模式,使经费来源多元化,进行社会筹资,开拓校友捐赠、政府和企业提供研究资助、技术转让等方式,进行校务基金管理。

(三)几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章最后,我想提出几个问题以便于进一步讨论。

我们是否想要美式一流?我们是否要得起美式一流?我们能否按照“未来一流”的模式建设中国的大学?“全球化”或“国际化”在争当一流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在未来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有没有可能建成一流的、但并不国际化的大学?我们知道一流大学、特别是国际化的一流大学代价高昂,做这样的投资值得吗?一流大学究竟是“大国崛起”的原因,还是结果?

【注释】

[1]此文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鞠平凡根据大会发言录音整理。

[2]Cole.J.R.(2009).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New York:Public Affairs.

[3]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Developed by Scholars of th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Scholars/Fulbright,2006-07.See Mohrman K.,Ma,W.&Baker D.(2008).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1,pp.5-27.

[4]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