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思想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而不同”是中国比较教育的哲学思想。现将“和而不同”取向的比较教育思想作一简略的叙述。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下的教育,坚信不同文明下的教育是构成全球化条件下知识保存与创新的不竭源泉,坚信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精华和营养会促进当代教育的新发展。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以“和而不同”作为哲学思想,就表明促进中国教育创新和世界教育繁荣是教育的根本意义。

一、“和而不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思想

中国是一个富于传统哲学智慧的国家。产生于公元前4—5世纪,甚至更早我们先人提出的“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则是这种传统哲学智慧的代表。“和而不同”是中国比较教育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实践的指南,我们在教师教育领域里,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中,从事比较教育的具体研究也必须以这种思想为基本原则。现将“和而不同”取向的比较教育思想作一简略的叙述。

(一)“和而不同”的哲学意义

1.承认万物一体,各种事物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事物又分属于不同层次的相应的统一体。我们同是人类,但分属于不同国家、民族,共生在同一个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既不同又相通。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使用的是同一种元语言,即在不同的语种中弥藏着元生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使不同国家的作者与读者相互理解,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2.理解不同事物的存在,存在着的不同事物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变成与他事物一样的东西,而是沿着自己的规定性,借助于外部条件,通过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变化发展。

3.人类社会的文化是人迈入世界的方式。不同的民族在长期不同的环境中形成各自不同的迈入世界的方式,即不同的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贯通着人类共同的思想、追求理想。首先,不同民族都希望自己民族的文化获得和谐的发展,希望不同民族的文化依和而荣,更希望人类社会拥有一个共同的和谐的未来。这些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崇高理想与追求。所以,我们说,就文化发展而言,“和”是精神,差异是力量,充满和谐精神的“不同”是“和”的创造,是原事物的超越,亦是实现“和”的追求的内容。

4.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于自己的、不同于它文化的自我,失却自我就没有发展。没有“和”,只有同一;同时,各种不同文化的发展需要相互的交往和沟通,需要互相学习和交流。否则,一个民族固步自封或自我中心,其文化就无法进步和更新。这里就有一个坚守自我、开放交流、积极吸纳的“和”,“和而不同”是知行合一,更是一种行动。

5.文化上的“和而不同”就是要将对“一”的追求和对“多”的创造结合在一起。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把握,这是对“一”的追求;同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扬弃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主动完善自己民族的特质,不断创新,创造出新的既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又在自己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使自己民族文化有新的发展,这是“多”的创造。

(二)“和而不同”作为比较教育思想之意涵

教育之根在哲学。正如劳锐思说的:“事实上大部分教育专家在他们的工作中都在有意无意地、经常地或断断续续地从某种哲学基础出发进行比较。我们看到,他们每个人的分析,至少是建立在各自的哲学概念基础之上的。”

比较教育研究以“和而不同”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其意义是:

1.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文明下的教育,承认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共有的

作为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领域,教育也是人类所共生、共荣的一种必要条件。不同文明下的教育蕴涵着许多共同的地方,差异的教育内涵着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教育具有相通的地方,这才使交流与理解成为可能。

2.体认和尊重各种不同文明下的教育,促进教育的国际理解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下的教育,坚信不同文明下的教育是构成全球化条件下知识保存与创新的不竭源泉,坚信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精华和营养会促进当代教育的新发展。这是对世界不同教育的尊重,而不是只对西方或东方自己教育的认同。不同国家与民族教育的交流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人类生活特有的方式。

3.关注国际教育问题和世界教育的趋势,促进全球教育的发展

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视野的国际性和意识的全球性。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怀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其国际性的视野和全球性的意识,关注同时代世界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探索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追寻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也即是求“一”,促进全球教育的和谐发展。

4.将跨文化对话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

我们讲的这种教育理论和研究实践,是由现代中国人做的,是由中国历史文化承继和发展来的,是中外文化平等的对话和立足于本国实际,立足于世界现状的理论思考,与过去照搬苏联教育学和西方的教育理论不同,那里只有外国人关于教育的言说,而现在,“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场景上影响不断增长,中国文化对全球共同体潜在的对未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5]中国文化的思想资源已经不可逆转地跃然出现在教育的舞台上。“重视文化不只是单纯的理解和对同情的解释,它更是跨地方和全球的共同体需要不断增加关联性和合作的前提条件。”[26]较以往,在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改革实践中中国话语时代性的缺席正由于中国开放改革大潮下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而逐渐成为过去。在世界教育论坛上将拥有更多具有自己文化精神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教育对话,那将是教育的更大繁荣。

5.理解“差异”,探索中国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认真了解不同于他国的自己国家教育现状和问题;有分析地借鉴国际教育经验,经由“和”创造“不同”,促进中国教育的新发展

面对充满差异、多元的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者充分理解并尊重不同于自己的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解放思想,以积极的心态和广阔的胸襟努力吸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教育理论、思想与经验;认真了解不同于他国的自己国家教育现状和问题;有分析地借鉴国际教育经验,经由“和”创造“不同”,促进中国教育的新发展。

6.关注实践,走近实践和实践者,追随行动者,推动实践的发展

现代哲学经历着深刻的转向。这种转向包括从传统哲学抽象的精神王国转向事物本身,从科学主义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哲学的这种现代转向启发比较教育研究者确立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以消解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实践观点”和“主体自觉”的哲学运思将激发比较教育研究者走进实践的热望,主动地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统一起来,和实践者一起共同创造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以“和而不同”作为哲学思想,就表明促进中国教育创新和世界教育繁荣是教育的根本意义。这也将对教育的性质、内容和意义等根本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