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写国际评论,国际评论的内涵

怎样写国际评论,国际评论的内涵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写国际评论闵凡路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都要学会、都要善于写评论。据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国际评论的题目来自四个方面:1.根据当前正在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说明自己的观点。为了具体说明,在写一篇评论之前该如何思考,怎样想问题,我以1985年11月我写的一篇国际评论《话说两个一万亿》作例子,讲讲我是怎么构思一篇评论的。

怎样写国际评论

闵凡路

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都要学会、都要善于写评论。因为这些新闻媒体除了报道新闻以外,还必须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某项政策发表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是评论、社论。

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写过大量评论,有国内问题,也有国际问题,也修改过一些别人写的评论。在学习、摸索、写作过程中,对于怎样写评论有一点体会。

国际评论的内涵

社论、评论是报刊的灵魂、旗帜、声音,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公开宣布这家报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读者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国家办的报刊、通讯社的评论,要体现我们国家的观点和立场。因此,评论具有政治性、严肃性、准确性、战斗性,要有说服力、感染力、战斗力、号召力。

新闻评论具有三个特征——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这是有别于其他评论如文艺评论、史学评论、哲学评论的。

所谓新闻性,即指以新闻为本体,以新闻为根据写评论,评的是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存在的问题。这叫有事可评、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一张报纸,新闻报道事实,评论发表意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评论水平的高低,对报刊的声誉很有影响。

所谓政治性,办报人总是代表某政党、某社会集团和阶级阶层的利益,总有自己的政治倾向性,有自己的利益要保护。这就是政治性。或是或非,或褒或贬,要有明确的态度。我们报刊的政治性,就体现在正确反映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上。

新闻评论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五类:

1.社论、评论、编辑部文章。这是代表编辑部发表的正式的重要评论,一般是就当前重大问题、事件或方针政策发表的言论。

2.记者述评。记者写的既有报道又有评论,半述半评、夹叙夹议的文章,介于报道与评论之间,也是评论的一种。

3.短评。配合所发消息或文章,借题发挥而写的短论。它不那么正式,往往是一事一议,并不展开,文字简短,故称“短评”。

4.编者按或编后记。编者对所发表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或文章,觉得有必要向读者推荐,或者需要再讲几句话,表达编者意图。

5.“大家谈”、“今日谈”、“杂谈”等小评论。一般是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写起来比较自由,不拘一格。

从评论的内容上分,可分为解释政策的,宣传鼓动的,解决问题的,批评性的,纪念性的,等等。评论可以阐释大政方针,倡导新的风尚,抨击错误思想。评论应当是准确、严肃、郑重、中肯的,告诉人们应该向何处去。它不是个人意见的表述,不是个人感情的抒发,而是代表编辑部来说话的。因此,撰写评论应经过反复研究,深思熟虑,几易其稿,达意方休,不可草率从事。

评论要有针对性,击在社会的弦上,敲在读者的心上,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释除疑云,增强信心,让读者产生共鸣,发出回响。

新闻评论的天地是广阔的,纵横驰骋,无所不谈。1985年在《半月谈》杂志创刊五周年的时候,我曾写了两句话: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评论,党心民心万众心心心相通。这可以表明我们评论的天地与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这里讲的是一般评论,国际评论亦如此。

评论的写作方法

(一)怎样定题目

任何一篇评论都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即正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科学的论证。而论点又是评论的灵魂和根本。一篇评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要明确地提出来。它在文中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被高高地举起来。所谓立论,就是主题,应当十分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那么,怎样确定一篇评论的主题,根据什么来确定,写什么呢?据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国际评论的题目来自四个方面:

1.根据当前正在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说明自己的观点。海湾战争、“9·11”事件、美国出兵伊拉克、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出笼、南亚大地震等都可以发表评论。根据中央精神阐明对重大事件的看法,要求读者如何看待这些事件。

2.就重大国际会议、重大纪念活动写评论,如八国集团首脑会议、APEC会议、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伊拉克战争周年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等。

3.对与我国有关的事件发表评论,如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美国发表反华人权报告、欧美对我国商品设限调查等。

4.就国际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趋势发表言论,如国际石油价格突破70美元大关、企业跨国购并浪潮、反全球化运动、美欧贸易摩擦、禽流感对经济的影响等。

此外,对世界上发生的有影响的社会、文化、科技事件都可以进行评论。

(二)动笔之前的思考

题目定了下来,主题思想有了。这时,在下笔之前要仔细地想一想,这篇评论要有哪些论据,怎样来论证主题,怎样才能写好、写得动人。这种思考是很必要的。

论据是评论的血和肉,是基础。论点要立得住,必须有充足的论据(包括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数据等),才能说服人,才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必须可靠、可信,有权威性。

为了具体说明,在写一篇评论之前该如何思考,怎样想问题,我以1985年11月我写的一篇国际评论《话说两个一万亿》作例子,讲讲我是怎么构思一篇评论的。这篇评论先在《半月谈》发表,新华社转发,后被评为新华社好稿。

1.题目定下来之后,要想一想评论的主题集中在哪一点上。

《话说两个一万亿》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当时,我从几篇报道中发现,世界军费和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都接近一万亿美元,这两点对和平与发展都是一种威胁。要紧紧围绕两个数字、围绕和平与发展展开。这就是主题。

2.把基本概念弄清楚、搞准确。世界的军费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费接近一万亿,对世界和平是个危险,第三世界的外债接近一万亿,对世界的发展更是障碍。一万亿是一个新临界点,而且都还在继续增长,必须加以制止。基本概念清楚了,文章就容易下手了。

3.选择为评论主题服务的典型事例,为论证做准备。一万亿意味着什么,要交代清楚;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态度是什么,也要明确;我们的立场如何表达。这一切都要事先想好。因为写文章实际上是在与人辩论,要辩论得好,说服别人,就得了解别人的观点,别人的疑惑之处。

4.设计好全篇,列出提纲。如何开头,如何论证,怎样做到有起伏、有波澜,怎样结尾。这就要求把已有的材料运用好,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把抽象的理论同具体的材料结合起来,精心地安排、构思,尽量做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分析得当。

这篇评论我列的提纲是:

(1)问题的提起:世界上出现两个天文数字:一万亿。

(2)两个一万亿对世界不是好兆头。

(3)第三世界的外债状况令人担忧。

(4)美苏军备竞赛的势头正劲。

(5)一万亿是什么概念?

(6)世界的正义呼声,民众的忧虑。

(7)现实严峻,但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这个提纲列出来,思路也就是逻辑思维清楚了,文章成功了大半,写起来就顺手了。

写评论要求有正确的理论,有严密的逻辑,有丰富的材料,有相当的文采。这些东西,在动笔之前,应当大体上有清楚的构思,有充分的准备。

再以我1986年12月写的一篇评论《和平年终论政情》为例,说明对于一篇评论是怎样设计的。当时我曾在动笔前写了这么一个提纲:

(1)问题的提出,1986年作为“国际和平年”结束了,该如何评价?

(2)国际和平年里世界争取和平的活动此起彼伏。

(3)战争、恐怖与军备竞赛也在不断挑战和平年。

(4)和平年中的阴影说明了什么?

(5)论说和平之可贵。

(6)争取和平的斗争长期而艰巨。

(7)和平年增加了人们对和平的信心。

(8)送别和平年,愿世界真正有和平。

写这样的国际评论,我的体会是:要从始至终,环环扣紧,步步深入。大主题,要有高度,有激情,有鼓舞人的力量。

(三)下笔

经过构思,有了提纲,有了材料,评论写起来就不难了。那么,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开门见山,具体讲起,尽快点题

评论开头,不该有套话、空话。评论总是有事可评、有感而发,那就首先要把事情讲出来,就事论理。

《话说两个一万亿》就是这样一个开头:“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可怕的、等量的天文数字:1000000000000——一万亿。一个是第三世界的外债,一个是世界各国的军费。据统计,第三世界的外债到今年年底将达9700亿美元,接近万亿大关,世界各国一年的军费总数也在向一万亿美元大关逼近。”

2005年11月,我就禽流感问题写了一篇评论《大自然频频报警的钟声》,开头写道:“去冬今春以来,海啸、地震、洪水、台风、飓风、森林大火、禽流感等自然灾害频频向人类袭来,此伏彼起,肆虐全球。无数生命财产化为乌有,其情其景,令人震惊不已。”

评论的开头,也可以写得含蓄些,不直接点出所评之事,但能引导读者读下去。如我写了一篇评廖承志致蒋经国信的评论《千秋功业耿耿心》。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一封从北京发出的函件,随着电波,飞越海峡,发往台北,举世瞩目。”第二段再讲廖信讲了什么。这样写比较简洁、生动。

为了使开头更生动、更吸引人,我采用过“连环锁”式的开头。在评论企业家张兴让的满负荷精神的《改革就得这样干》一文中,我这样开头:“石家庄出了个张兴让,张兴让创造了‘满负荷’,‘满负荷,震动了企业界,岂止企业界!”一环套一环,开章明义地点出了主题。

评论开头也可以有点形象的比喻,增加感染力。1990年12月,在海湾战争前夜,我写了一篇评论《对海湾的祈望》,开头是这样的:“8月2日,那令全球震惊的夜晚,距今已四个月了。遥远的、不平静的海湾,正牵动着数十亿人的神经。伊拉克的坦克,碾碎了科威特人宁静的生活美梦。数十万人背乡去国,飘泊四方,这中间有多少母亲和孩子的血泪!”

评论要注意做到言近旨远。言近,因为讲的往往是眼前的事物;旨远,因为从这一件小事可以推类引申出许多大道理来。

2.逻辑严密,环环扣紧,一气呵成,文气流畅

在已拟提纲的基础上,把论点和论据运用好,用论点统帅论据,用论据说明论点。文章的说服力就在于这一点。

评论家梁厚甫在写《卡特总统的处境》一文中,采用接连设问、环环扣紧、步步论证、层层深入的手法,引导读者读下去。

文中接连提出三个问题:一问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曰是被石油问题困扰;二问美国被石油问题困扰,又是什么原因呢?答曰这是由于美国千方百计把石油价格降低;三问美国为什么要降低油价呢?答曰这是因为卡特以前的政府是为汽车工业和从事地产事业的金融资本家服务的。如此层层剖析,问题讲得比较透彻,也符合读者的思维逻辑,读者不能不被吸引着读下去。

我在撰写关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评论《冗员裁,效益来》中,也采用了这种接连设问的手法,在六个段落里连问了六个为什么:为什么国家钱紧?因为财力有限,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能量力而行;国家财源来自何处?主要来自国有工业企业,财政问题实质上是企业经济效益问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怎样?不高;不高原因何在?诸多原因中存在大量冗员是重要原因;冗员几何?各处都有,少有例外;为什么养一大批闲人?铁饭碗、大锅饭的劳动制度造成的。结论是:是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时候了。这样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可以把问题讲得比较明白,条理比较清楚。

在写的过程中,肯定会感到还缺少某种典型材料和理论论据,可以再去查找,也可以空下待补。有目的地查寻资料也比较容易。写评论切记不要今天开个头,明天再写一段,一拖几天。尽量把初稿一口气写出来,搭起架子,然后修改、补充、润色。这样写一般能比较快地出手。

文章写好后,最好朗读一下,也就是读出声音来,是否“琅琅上口”。衡量散文的优劣,有个标准就是读起来能否琅琅上口,文章写得朴素自然,音节铿锵悦耳。

3.虚实结合,安排得当,有说服力,有深度

评论是讲道理的,要有理论色彩。但又不能是纯理论,必须用事实来论证,这就要求虚实结合得好,不是两层皮。

在《话说两个一万亿》中,在提出两个天文数字后,作了这样的评论:“这两个一万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吗?不!这两个一万亿,与当前世界的两个大问题——和平与发展息息相关;这两个一万亿,对世界来说都是不安全的警号,不吉利的兆头!”文中还有一段虚实结合的话:“随着这两个一万亿美元惊人数字的出现,世界上的两种呼声在日益增高,一是要求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合理安排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二是呼吁两个超级大国停止军备竞赛,削减核军备,以减少对和平的威胁。如果有朝一日,能把那万亿军费的大山填补上那万亿外债的深坑,则世界和平可期,世界发展有望!”

1983年中美签署“8·17”公报后,里根政府不守诺言,又发表了违反公报的讲话,我就此写了一篇评论《言而无信何以取信于人》,其中一段这样写道:“里根总统曾经说过:同中国建立牢固而持久的关系,一直是连续四届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对外政策目标。”言论要用行动来证实。言而无信何以取信于人?华盛顿有些官员对于中美关系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有人甚至信口开河,这怎么行呢?美国对台湾政策是否还有杜勒斯的阴影?是否还把台湾当成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我们说,不能一厢情愿地既把台湾保留为美国的“战略资产”,又同中国发展“战略关系”。那实际上是退回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老政策上去。历史证明,这种政策是毫无前途的。虚实结合得好,评论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论据,可以是概括的事实,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例。运用到评论中必须精心筛选,不可大量堆砌。论理,可以引用经典、文件,更要有自己的概括和见解,即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思考。

4.有矛盾,有波澜,文忌平淡

在评论写作中,一般应有对立面,即矛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针对性。这种对立面可以是敌人(如对外国的霸权主义、“四人帮”),也可以是人民内部的错误认识、糊涂思想。文章要抓住矛盾,解决矛盾。说理,不能训人。文章笔法应如同作画,错综多变,起落回环。

我在1982年3月写了一篇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评论《驳阮基石和贾丕才》。在批驳阮基石说侵略是实行“自卫的合法权利”的时候问道:“你跑到金边去保卫河内,是‘自卫’?你动用近20万大军占领邻国四年多不撤,是自卫?河内的这种权利是谁给的?国际法明文规定,不允许任何国家武装入侵他国。想当年,美国支持南越政权,在越南扩大战火,也曾侈谈什么‘自卫’,声称自己‘有权’,试问,阮基石等人那时承认美国的这种权利是‘合法’的吗?”

“贾丕才的‘既成事实不可改变’论,更不能成立。如果是既成事实就‘不可改变’,那岂不等于强权就是公理?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侵略我国,并在它占领下的我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前后维系了一十四年。这个所谓‘既成事实’是不是不可以改变呢?历史已作出结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覆亡,‘满洲帝国’也玉碎宫倾了。就今而论,以色列出兵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进而出兵黎巴嫩,这个‘既成事实’,可不可以改变呢?非改不可,有的已经改变了。

事实上,对于形形色色的侵略,不管你占地多久,玩弄什么花样,世界人民是心中有数的,是不可容忍的。越南近几年来在联合国的不妙处境不是很说明问题吗?韩桑林政权登台至今捧场者寥寥,不是很说明问题吗?‘既成事实不可改变’论是扩张主义者惯用的伎俩,世界人民不会上当。殖民神圣、侵略有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篇评论里,以不容争辩的事实,一连提出八个反问,使对方无言以对,使读者心服口服。而且这样层层设问,比起平铺直叙、正面论述,更生动,更有力量。

反问,如果用得好可以使评论增色,可以发人深思。我在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扑灭之后发表一篇评论《森林大火的警告》,意在讲官僚主义不反不得了。文中也接连用了几个反问:“我们一切身居领导岗位的同志都应当想一想,大权在握之后,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责任、权力,还是利益?这利益是人民的利益,小集团的利益,还是一己的私利?如果遇到责任相互推诿,遇到权力相互争夺,那还算什么人民的公仆?谈得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岂不成了十足的官僚主义者!”这样的反问,显然比起正面叙述更为有力。

我在《大自然频频报警的钟声》中,在谈到世界各地灾难频发之后写道:“大自然怎么了?似乎发怒了。它连连向着人类发出黄色、橙色、红色警报。人类此刻应当警醒了:那接踵而至的非典、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那频频发作的洪水、海啸、地震、飓风,是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与地球变暖、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有多大关系?人类对这一切负有怎样的责任?

设问、反问笔法,可以增加感情色彩,增加感人的力量。作家谈写作经验时,常说文章要生动就要有波澜,结构不要平淡,要像高山起伏,如海浪奔腾。文章要有辩论,有批驳,有反问,有讽刺,有疑问,有激动,有问号和惊叹号。我们在这方面还要下功夫。

5.有激情,有文彩,有感染力

写评论一般都注意说服力,不大注意感染力。因此,许多评论道理都对,无懈可击,但是人们不爱看,宣传效果差。

我总觉得我们着眼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事的是伟大光荣的事业,我们的评论应该有激情,有感情色彩,爱得强烈、深沉。如同演说一样,如果一点感情没有,照本宣科,例行公事,只能使人兴味索然,昏昏欲睡。

评论文章要有些棱角,有闪光的东西。我们评论作者要学会说有趣的话,议论风生,亦庄亦谐,让读者跟着兴奋、激动或者愤慨。

在中国男排战胜南朝鲜队激发起人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潮的时候,我自己也深受感动,写成一篇《人人为国争光,祖国必定富强》的评论。这篇评论写好后,一些同志说,还真有点激情。

我在写“一场扣人心弦的球赛,振奋了整个国家”时写道:“爱国的热流在祖国大地上回荡,爱国的激情把十亿人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想起陈毅同志1964年写下的豪迈诗句:‘敢于尽情欢乐,说明革命兴隆。今后直取丰盈,建设之火熊熊。’是的,人们尽情欢乐的高涨情绪,不正说明我们的事业中兴有望么!人们从体育健儿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不正化作建设四化的熊熊火焰么!”

评论中不妨运用排比句。我在《看国旗飘扬洛杉矶》(《半月谈》1983年第16期)一文中,多次运用排比句,使文字显得比较生动、流畅:“一块块金牌到手,一面面国旗升起,一次次国歌高奏。这不是普普通通的赛场,是五洲强手云集的盛会!这不是普普通通的胜利,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此后连续四段,每段开头都是“当国旗在洛杉矶升起的时候”,想到胜利来之不易,想到东亚病夫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想到体育运动还有差距,想到其他各行各业是否也能为祖国在世界上升起国旗。这几个排比段比一般地总结,一二三四,要来得生动。

讲到胜利来之不易的时候,文章又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多少年的梦想,多少代的愿望;多少个苦练的晨昏,多少次英勇的拼搏;多少斤汗水,多少处伤痕;多少次挫折与抗争,多少回痛苦与欢乐!千磨万砺雄心在,争光激情永不衰。中华健儿矢志攻克体育的喜马拉雅山,为的就是这冉冉升起的国旗,为的就是中华腾飞于世界!”

这篇评论总共用了五个问号,六个惊叹号。问号如果用得好,比惊叹号还有力量。

“当国旗在洛杉矶升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浮想联翩,从体育想到其他。体操健儿能压倒欧美强手,举重健儿能威震体坛,射击健儿能遥遥领先,女排姑娘能雄踞排坛……其他领域能不能达此境界?我们的科学论文能不能也为祖国夺魁而名扬四海?‘中国制造’的产品能不能赶超欧美,驰骋国际市场?我国的千行百业能不能在东京、巴黎、柏林也为祖国升起一面面光彩夺目的国旗?”这一连串的反问,发人深思,催人奋起,学习女排,为国争光。

我在评论《对海湾的祈望》里用了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沙漠的烈日,海港的浓雾,数不清的军火,百万计的重兵,愤愤的演词,预示着海湾一场恶战将临。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忧心忡忡。”

“时钟,滴滴答答地走动。和平,处于千钧一发之中。

萨达姆总统,少一些冷酷和野心吧,把军队无条件撤出科威特,还海湾以和平。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布什总统,多一些克制和理智吧,一旦海湾火起,岂止是美国伊拉克两军的惨重伤亡,岂止是海湾一地的不幸!”

思想、感情、文字,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正确的思想,丰富的感情,生动的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很好的评论。

在评论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好的成语、诗句、典故,增加文章的文采。梁厚甫的国际评论就善用典故,很有风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毛主席的一些政论文章,有时也穿插一些富有感情、带有抒情色彩的语言,人们非常熟悉这样两段话。

一是《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生气勃勃的中国大革命被葬送了。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话,毛主席在讲到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时候形象地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两段话形象、生动、有力、感人。读者在阅读了一大篇政治评论之后,读到这一段清新、活泼的文字,确有在沙漠中旅行,见到一片绿洲和芳草地之感。

当然,政治评论中的描写,不同于文艺作品中的抒情,可以尽情展开,大段描述。这里要做到恰到好处。

评论中应当有些警句,有些琅琅上口、掷地有声的语言。1987年1月我写过一篇思想评论《嫉贤妒能贻害无穷》,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的问题时,我写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超过自己的,鼓掌欢迎,这才是革命者的心胸!欢迎一批批新秀破土而出,欢迎天空出现一千、一万、一百万颗新星。中国的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应当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我们争的是群星灿烂,万紫千红!”接下来的一段是:“各种偏见,门户之见,均属短见,应当摒弃。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五湖四海,千帆竞渡,协力同心。大厦宏伟,一柱难擎!需要千万根栋梁,而根根梁柱都能力顶千斤!”

评论家梁厚甫善于运用成语典故。他在谈到基辛格不会与布热津斯基共事时,用“一山难容二虎”。说到北约总司令黑格将来退休在家,卡特有可能起用时,说了这么一句:“纵猛虎于深山而饥渴之”,其势必然驱之来竞选总统。国务卿的位置,黑格是可能屈就的。

在评论美国绥靖主义者的处境时,他说:“古语有言:‘不见棺材,不流眼泪。’美国见棺材,见过两次,第一次是捷克事件,……第二次是阿富汗事件,现在美国开始流泪了。”

在描写卡特刚出来竞选总统,美国许多人对他还不了解时,作者用了一句很普通的口语。他写道:“卡特开始竞选的时候,大家问道:‘吉米贵姓?’吉米·卡特,吉米是名,卡特是姓。吉米贵姓四个字,用得非常妙。”

一篇文章的感染力强与不强,决定了此文的社会效果,我们不可不予注意。

6.语言要朴实准确,分寸考究

评论是代表编辑部讲话的,人们把它看成党和政府的声音。它所用的语言,特别是涉及到我们的各方面政策和对重大问题的评价,要十分准确、字斟句酌,要参照有关文件,要反复推敲,要考虑影响。批评、表扬的内容,也要分寸恰当,不拔高,不夸大,不贬低,不骂人。要避免片面性和感情用事。

在评论中,适当引用马列经典著作和中央有关文件,是必要的,可以增加理论色彩和权威性,但引用要少,要精,要恰到好处,不可大段大段地引用摘抄。

引用辩论对方的话,也不宜大段引述,一般可以简要概括,抓住其中最典型的语句,然后加以剖析。当然,摘引对方的话,切忌片面曲解,强加于人。

批评性、批判性的评论,仍然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骂人,不强词夺理,对敌对势力、霸权主义的批评揭露亦是如此。

7.结尾要扣住主题,生动有力

评论结尾要像唱歌的最后几句,高亢有力,余音绕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不要一般的“为……而奋斗”、“为……作出贡献”、“把……推向前进”。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用这样三句话结尾:“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的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三句话生动形象,满怀激情,铿锵有力,激动人心,是一个很好的结尾。

我在《对海湾的祈望》中有这样较为形象的结尾:“愿海湾的滚滚石油,为人类造福,而不是毁于兵火!愿海湾和各地的无辜百姓,在宁静的炊烟下和悠扬的牧歌中劳作生息,而不是惨遭屠戮的劫难!”

梁厚甫有一篇国际评论,评1978年底布热津斯基访华,题目是《孤臣孽子之心》。当时中美即将建交,台湾处境更加孤立、艰难。梁文开头用了一句古语:“孤臣孽子,操心也危,虑患也深。”短短十二个字,活灵活现地勾画出台湾当局当时的焦虑心境。文章结尾又用了一个警句:“东海扬波,惊涛拍岸!”这八个字,突出了台湾当局面临的严峻险境,也表现了潮流不可阻挡。文章到此戛然而止,铿锵有力,余味无穷。而且同开头遥相呼应,连成一气。

写评论,开头要开好,结尾要结好,龙头凤尾,首尾相顾,浑然一体,给文章画龙点睛。许多人看文章往往向两头望一望,如果开头平平淡淡,结尾亦一般化,会使人掉头而去。

8.文章要短,段落要短,句子要短

国际评论不宜长,一般在两千字以内,以一千多字为宜,长了没人看,太短了也讲不清楚,或者讲不深刻。

现在报纸提倡短论,一事一议,不穿靴戴帽,不面面俱到。如果一个大的主题,两千字讲不清楚,可以分开做。长话短说,长文分作,是个好办法。

评论的句子力求短。不要写那些一口气念不下来的长句子。短句子清新、活泼、生动、好读。段落要短,不要下笔一大片,没有间歇,看起来沉重,读起来吃力。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不要指望一篇评论把什么问题都解决,哪个方面都涉及,哪个问题都说透。这不可能。一篇文章只能谈一个问题,一个方面,谈主要方面。

经济工作讲经济效益,宣传工作讲宣传效果。据调查,长文章不大受欢迎。省委书记不愿看长文章,没有时间。一个车间主任、乡(镇)长、中学教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工夫去看那些长文章。《文摘报》的受欢迎能说明问题;要闻的出现,也能说明问题,短文章大家都需要。当然,短也必须言之有物,短而有味。

文章要作到“短而精神”,“以简驭繁”,削去繁冗,力求洗练。评论高手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等皆以文章的短小精悍为其特色。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六十多年)写了杂文、社论、专栏文章一万篇,约一千万字,平均每篇一千字。

读者说,长文章最短,短文章最长。这是说,长文章一般没有人看,因此是最短的;而短文章读者读了,记住了,有生命力,不是更长吗?

要写短文,就要对复杂纷纭的现象和众多的事实,善于高度概括,做到简洁明了。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不必详细展开。如我在1987年写的《一个个禁区的突破——八年来中国思想解放进程一瞥》,只举了六件事:生产资料只能公有、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对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惧怕、国有企业的形象、发展生产力、“不出卖资源性产品”。每件事只有一小段话,说明人们如何突破思想禁区,大踏步前进。讲了八年思想解放的历程,全文只有1600字。

新闻评论要写得很活,很有精神。古语说,“人无精神,便如槁木;文无精神,便如死灰”。新闻评论要写得神采奕奕,闪现思想和文采的光华。有深度,又有文采,评论才有精神。

运用文字,首先是准确,然后才是出奇。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

语言的创造,是用普通的文字巧妙地安排起来的,不要硬造词句。高尔基强调语言要自然的美。他说:“语言之美,就在于朴实、精确、鲜明。”

评论写好后,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几易其稿,达意方休。

9.编者按要精心写作,语言考究,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编者按在写法上也应当尽量活一些,吸引人一些。1981年2月,《半月谈》杂志社根据新华社党组的指示,把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组十篇《农村见闻》集中发表,让人们看看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农村形势。在发表这组《农村见闻》时我们编辑部的同志写了一个编者按,写得比较一般。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李普同志做了这样的改写:

“现在我国的形势好不好?请注意农村。

三中全会的路线是不是正确?请注意农村。

因为我国是一个有着八亿农民的大国。

因为我们的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80%。

春节期间,新华社派了一大批记者到各省市农村采访。他们的见闻使人眼界大开。

本刊本期扩大篇幅,选登一部分,贡献给关心国家命运的我们的读者。”

这个按语用六行短句,126个字,把形势、路线、农村见闻紧紧地连在一起,把刊登这组见闻的意义讲得很深刻。这是别开生面、独出心裁的按语,不落俗套,没有废话,简明有力,受到读者的好评。

1983年,《半月谈》介绍全国重点工程的技术指挥者,我按照这个格式写了编者按:

“重点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前途,举世瞩目。

重点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者,决定着工程的进展和质量,重任在肩。

是谁在重点工程第一线担负着重要技术指挥任务?

本刊从这一期起分批介绍他们的情况。”

这四句话,84个字,把为什么要介绍这些技术指挥者,说得简要明白。

10.评论的标题要鲜明,也要新颖,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每次写评论,都要对评论的题目斟酌再三,力求不一般化。如《社会呼唤着文明》、《民众呼唤着廉政》、《森林大火的警告》、《看国旗飘扬洛杉矶》、《万代长飘爱国旗》、《千秋功业耿耿心》、《言而无信何以取信于人》、《和平年终论政情》,《企业航母滑铁卢之痛》、《祖国的牵挂和护佑》、《大自然频频报警的钟声》、《在中国收购的冲击波下》等,既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又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些。

国际评论要有影响力、感染力,还要在深度上多下些功夫。

1.多问一个为什么。对一个事件、一个问题,要多提出几个问题。事物是复杂的,读者多半对国际问题并不十分熟悉,要让人把你讲的问题了解清楚,就要剖析,连问几个为什么,解方程,步步深入。如国际油价高涨,高到了什么程度?高涨的原因有哪些?欧佩克能发挥什么作用?对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今后走势如何估计?要有穷追不舍的劲头,不可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

2.多一点求证。我们的新闻要靠事实说话,重证据。论据充分,才有说服力,才能无懈可击。新闻要多用那些目击、亲历的当事人、见证人说话。让记者多采访一些相关部门,包括权威人士和平民百姓的意见,把要表述的问题写得更真实、更准确、更深刻。如八国首脑埃维昂峰会出现反全球化示威浪潮,就要有前方记者的目击报道,要有示威者的谈话;为什么示威,要有主办方的态度;也可有分析家对近年来反全球化浪潮是非利弊的客观评论。

3.多一点观察。编辑记者是观察家,善于观察事件、人物的变化与走势,观察各方态度的变化。伊拉克战争一周年之际,美国已处于困境之中。布什政府发动战争之初与今天相比,气势与调门均有改变;伊拉克人对美国的态度和情绪大不相同。观察到细微末节、风吹草动,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不深。

4.多一点比较。比较出新意、出深度,比较才能看出是非曲直、真假高低,看出事情的分量。1985年我写了一篇国际评论《话说两个一万亿》,评述世界一年的军费和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均逼近一万亿美元大关。评论写道:“一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它等于日本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把一万亿美元按世界40多亿人口平分,每人可得200多美元,就是说这一万亿足以养活这个世界。”采访和编辑过程中都要多比较,与同类事物比,与过去比。从比较中可以看出问题的意义,在全局中占什么位置,从比较中看兴衰进退、忠奸真伪。

5.多一点背景交代。任何事物都是在一种大背景下发生的,没有空穴来风,不会从天而降,必有其滋生的土壤。如印度2004年大选,被舆论看好的人民党落败,瓦杰帕伊下台,而不被看好的国大党却胜出组阁。这是为什么?深查原因,是人民党虽然做了不少事,但基层民众得益甚少,多数选民不投它的票。我们《60分钟杂志》在《又见甘地》节目中,对此作了详细的交代。编写国际新闻,必须适当交代背景,包括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人物的政治倾向等,增加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认识。

6.多一点辩证法。世界在变动中,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要运用辩证法、两点论,切忌片面性,更不可感情用事。像中美关系这样的大问题,今天首脑会晤,达成一些共识,似乎云开雾散,雨过天晴;明天又发生不愉快事件,双方唇枪舌剑,怒目相向,似乎又乌云满天,山雨欲来。对待这样的问题,要有平常心态,把握住大格局、大趋势,重视新动向、新变化,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阳光总在风雨后,要逆境时看到希望。

总之,要使我们的评论有说服力、感染力、战斗力、号召力,要使我们的读者爱读从而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就要求作者提高理论素养,丰富各种知识,改进写作技巧。这就是说,要练好基本功。

评论十忌

写评论应当注意什么,避免一些什么倾向呢?我体会评论有十忌:空枯平重浅,偏散训抄长。

一忌空。评论是有感而发、就事论理的文章,应当避免泛泛而论,缺乏针对性。要想到这篇评论是为谁写的,为什么而写。要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叫做针对性。有些评论之所以空泛,就是因为提不出新问题,谈不出新见解。这种评论不解决任何问题,说与不说没有什么两样。这也属于我们所说的“三无”稿件:政治上无错误,内容无特色,发出去无影响。

克服空的毛病,最主要的是要研究实际情况,了解读者所思所想,使评论有针对性。

二忌枯。评论是报刊的重要文章,应当吸引人、打动人。但如果只是干巴巴几个论点,再加上一二三四罗列,没有生动的论证,没有形象的语言,没有激动的感情,那不仅打不动读者,连自己也懒得看。结果,要么是没有人读,要么是读来昏昏欲睡,兴味索然。

说理的文章容易枯燥。但新闻评论立足于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可以纵横驰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我们应注意收集生动的事例,古今中外纵横评论;注意学习生动的语言,挥洒自如,妙趣横生。

三忌平。文忌平淡,淡而无味。写评论要避免平铺直叙、四平八稳。散文忌散,评论忌平。没有跌宕起伏,没有高潮,没有争辩,没有激情,感染不了读者,引不起共鸣。

平主要是结构平,语言平,感情平。结构,一二三四,开中药铺;语言尽是套话、文件语言,其结果必然平淡无奇。

四忌重。评论要有自己的题目,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不能重复别人的老题目,重复人家讲过的老话,那就没有看头,也难以有什么影响。

做到绝对不重复是不可能的。如反对不正之风、改革,主题是一样的,评论要选择新的角度,写出新意,在诸家评论之中显出不同之处。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上,要着意在特殊性上下功夫。这就要多思、多想、多研究。

五忌浅。浅是初学评论者最常见的毛病。评论要做到言近而旨远。深入浅出,由浅入深,是好评论。但说理不深、不透、不清,则不是好评论。评论是给千百万读者看的,读者也是有一定水平的。如果你的评论讲的道理尽人皆知,不能给人以启迪,不能使人得到教益,不能回答人们心头的疑问,那写它干什么?如果你的评论只是事实罗列,没有分析,缺乏见解,那与一般报道有何区别?事例要为分析、论断服务,这是评论有别于报道之处。

论断应当透辟,一针见血,令人信服,无懈可击。读者读了之后,对问题的理解深了一步。见人之所未能见,言人之所未能言,才称得上真知灼见。

克服浅的毛病,必须对所论的问题有较透彻的理解,熟悉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找到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

克服浅的毛病,必须对所论问题反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想得深,想得远,悟出点新意来。

克服浅的毛病,必须在论证上下功夫。定下主题之后,要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用事实论证,用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论证。这需要理论功底,根深才能叶茂。

六忌偏。评论不能搞片面性,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忽左忽右,说好就一好百好,天花乱坠;说坏就一无是处,一棍子打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多年的实践证明,偏,是评论的大敌。偏了,使人觉得你的宣传不可信,到头来必然使党的威信受损失。

防止偏,就必须提倡辩证法,反对片面性。凡事不要一刀切,一哄而起,一拥而上,要注意冷静分析,留有余地,实事求是,不把话说死。好形势下要注意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一笔抹杀过去的成绩。

语言也要讲究分寸。不要讲“凡是……就……”,不要讲一包就灵,一放就活……不要用那种“一派大好”等过分的形容词。

七忌散。评论属散文体。但散文不能散。评论要围绕论点、主题展开,中心要突出。不可离开主题,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洋洋洒洒,意识流。不可同时论证好多问题,顾此失彼,使人不知你主要谈什么。不要希求在一篇评论里包罗万象,成为一部宪法,百科全书。什么都论到,什么都没说好,什么问题都没解决,这是散的弊端。

一篇好的评论,应是一个精心包装的果品盒,紧凑、完美、精致。这就要求结构紧凑,一环套一环。这就要求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紧紧围绕主题,时时想到主题,一切为突出主题服务。不要跑远,离题,收不拢,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例子、词句都要删掉。

事例的选择,数据的选择,引语的选择,要典型,不能都往上堆。

八忌“训”。评论具有指导性。告诉读者应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叫正确引导舆论。但是,态度要亲切、诚恳,要与读者保持平等关系,不能板起面孔,教训人。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评论代表编辑部的观点,但毕竟不是党中央、国务院,不应当过多地、生硬地讲必须如何。尽量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即使你道理讲得对,真理在你手中,也要循循善诱,娓娓而谈。对人,对辩论对手,要尊重,要坦诚。“于平易中寓新意,在冲淡中见真情。”

九忌抄。有些评论连篇累牍地摘引文件和领导人讲话,成了文件的翻版,语录的汇编,很少有自己的话,很少有自己的论断,这是不成功的评论。摘引是必要的,可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可加重论证的分量。但摘引过多,使人想起“文革”时的文章。对领导人的讲话,对文件上的话,要善于融会贯通,能够消化,变成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理解。

十忌长。洋洋数千言,文章再好,令人望而生畏,宣传效果不好。新闻评论一般短些好,言简意赅。文字凝练,经得起推敲,一句是一句。作家老舍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炼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这话讲得很深刻。谚语、歌词和好的诗,都很简洁,寓意深长,易记易背,流传久远。这对写评论也是有意义的。当然,短也要言之有物,短而有味。

评论作者的修养

(一)要有比较高的政治修养

国际新闻评论是政治评论,其作者应是政论家、政治家。对国际政治事物要敏感,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分析,具有洞察力,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你既然要引导社会舆论,就要十分熟悉我们党的政策方针,熟悉我国的外交政策,用党的政策方针去引导。

在改革的年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事物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变化是很快的,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各种主张,复杂纷呈,我们要善于判断是非曲直,把握好政治方向。不走极端,不误入歧途。这叫做把握大局。能够把握大局,便是有好的政治素养的重要表现。

新闻评论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应当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对读者起释疑解惑、鼓舞教育作用,这就需要较高的政治水平。

因此,评论员应当密切观察跟踪形势,驾驭政治风云,才能纵论世界风云。

(二)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评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要有深度,鞭辟入里,这就要学点理论。学了理论,可以使我们对问题想得更深,说得更透。

宣传工作中常常出现的片面性,会给工作造成不少被动,也会影响到报刊的信誉。归根结底,是缺少辩证法,是对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统一缺乏理解。只有运用矛盾统一律才能找到客观现象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国际关系中的许许多多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去认识、阐明、论证。

(三)要有一定的逻辑修养

评论是逻辑思维多,小说则是形象思维多,因此评论作者要学点逻辑学,善于论证、判断、推理。

写评论要有变化,就要有辩论,没有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了逻辑上的贫弱。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学习逻辑学,可以更好地掌握思维的规律、规则,使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四)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文笔简练、明快、有力、酣畅。驾驭文字的能力强,写得又快又好。腕底神来,下笔如有神。这就要求有较好的文学修养。

要多看多读,学习别人文章的写法,学习别人语言的运用。

(五)要有广博的知识

国内国际、历史现代、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新闻评论都有可能会论及。评论作者要注意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对各种知识都有浓厚的兴趣。平时的爱好、涉猎应广泛一些。国际评论作者要有丰富的国际知识、世界历史知识。对新知识孜孜以求,在写评论时才可以议论风生、由此及彼。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应有厚实的积累。

(六)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

对各种事物比较熟悉而不陌生,写起来才能有深度,才能打动人。李普曼专栏文章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他非凡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他对社会情况的深入了解。他同外界保持最广泛的联系,他每天午饭时间都是同记者、编辑、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们一起度过的。记者们把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见闻告诉他。而李普曼把这一切一一加以吸收,成为自己文章的丰富营养。这就使李普曼有开阔的视野。因此,我们写评论的人,要同生活、同各行各业的人们保持紧密的联系。

要做到以上各点,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勤于学习,指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新的知识等,面宽一些,博览群书,积累丰富。写好评论,单靠熟悉中央的精神和实际工作情况是不够的。

深度来源于知识,根深才能叶茂。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可以做卡片,可以记笔记、分类。写作时翻翻会很有用。

善于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毛主席有个题词:“多思”。对各种新问题,都要认真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几个W。并且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正面反面都想一想。善于思考,可以想出许多好题目,发现好多线索,写出好多评论。我主张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四宽:眼界要宽,思路要宽,知识面要宽,心胸要宽。

敢于创新。在与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对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写作上要敢于突破老的格式、老的框框,写出新的语言、新的角度、新的意境,使人耳目一新。前人的经验应当借鉴,但要取得成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创出自己的风格。各种报刊如果办得千篇一律,就没有人看。各种评论文章,如果写成一个模式,同样没有人看。所以,我们应当勇于探索,刻意求新。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读者都期待有更多的好评论出世。我也期待有更多年轻的编辑记者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国际评论。

闵凡路,新华社高级编辑。1934年9月30日生,吉林省柳河县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7年9月到新华社工作,从事新闻工作至今。

在新华社先后做过俄文翻译,《参考消息》编辑,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半月谈》杂志主编、总编辑,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

1987年被评为高级记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首届韬奋新闻奖提名。

著作有《世界大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闵凡路评论集》等,主持策划的大型音响电视节目有《今日世界》、《百年百事》、《思想解放史录》、《大使》等,主编大型画册《新中国50年》。

现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华夏记者俱乐部副会长、《华商世界》杂志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