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评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评述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评述一、古典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一)基本内容18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最早提出了“货币—铸币—流动机制”,系统地阐述了以货币(黄金)流动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整古典理论。同理,这种国际收支调整机理也适用于国际收支存在赤字的国家,只不过国际收支呈现反方向变化。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评述

一、古典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一)基本内容

18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最早提出了“货币—铸币—流动机制”,系统地阐述了以货币(黄金)流动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整古典理论。在休谟提出这一理论之前,早期学者已经提出了构成古典理论的重要内容。古典理论学者普遍认为金银(通货)持有量是一国财富水平的决定因素。因此,为了保持一国能有持续的贸易顺差必须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即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通过创造国际收支盈余实现黄金流入。一方面,黄金的流入可以提高流入国的货币数量,进而提高价格水平,价格上升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进口;另一方面,黄金的流入又促进了出口,从而国际收支的盈余将逐步减少。同理,这种国际收支调整机理也适用于国际收支存在赤字的国家,只不过国际收支呈现反方向变化。1752年大卫.休谟发表了《论贸易差额》,书中反驳了早期古典理论的观点,并提出了“铸币流动价格机制”。休谟认为一国应该从提高实际生产能力入手来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要求摒弃目的是提升货币存量“奖入限出”的政策主张。此种主张原因在于一个生产能力偏弱的国家,即便通过增加出口使通货从商品消费国流进商品生产国,使其暂时拥有大量黄金储备,但由于其较弱的生产能力而让其国际收支转变为逆差,进而导致货币不断流出直到该国的黄金储备重新回到初始水平。所以,在金本位制下,最初一国贸易顺差时会增加本国的货币存量,由于货币存量的增加会促使其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价格上升则会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进而改变其原有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这种改变一直持续到其国内价格水平回归到初始状态,并且贸易余额回复到零时为止。最终,国际收支会按着货币—铸币—流动机制,使得一国的贸易收支趋于均衡状态。

(二)简单模型

Giancarlo Gandolfo(1966)构建了一个体现古典假设的模型,通过研究古典理论的动态特征,进而分析古典调整机制。在金本位和货币数量论前提下,这个动态模型还包括如下假设条件:一是政府对国际贸易采取不予干预,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二是生产活动保持既定水平,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三是假设黄金是国际支付主要工具,汇率采取等于1的固定汇率;四是货币供给数量是随国际收支盈余和赤字的变化才发生变动;五是运费及保险等费用发生忽略不计。

可通过以下4个方程所组成的模型来系统地显示古典理论的简单模型:

img2

式中,M是货币供给,V是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一般价格水平,y表示生产水平,V和y作为常数出现,也就是说,方程(2.1)显示的是货币数量论。下面再以物质单位表示商品进出口情况,设出口数量为x,进口数量为m,它们决定于价格水平:

img3

如方程(2.2)和(2.3)所示,x(p)是p的减函数,若p上升,出口x则出现下降,与之相反,道理相同。m(p)是p的增函数,若p上升,进口m则出现上升。由此可见,根据此假设不完全替代性存在于国内商品和国外商品之间,由此得出下列方程,

img4

(2.4)式表明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情形。出口商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积等于出口商品的总值,参照之前所作出的假设,出口商品价格与国内商品销售价格相等。同理,进口商品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就是进口商品的总值,Pm表示进口商的价格,在古典模型中Pm就是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

由方程(2.1)~(2.4)构成的方程组是可解的,因为由上述4个方程可以确定M、x、m、p4个未知量的均衡值,可表示为Me、xe、ce、pe。其中,M的均衡值是一个由方程组决定的未知量:实际上,当系统处于均衡状态条件下,那么根据货币数量就可以得出一个使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的p值,进而证实了国际收支均衡与黄金在不同国家最优分配的关系。

上述国际收支均衡调整过程的基本假设可以采用下列方程描述:

img5

(2.5)式表明,不仅符号方向还是在绝对值上,货币数量的变化与国际收支的盈余或赤字部分相等。

在考虑弹性的情况下,国际收支改善的最终结果取决于进口与出口的价格弹性,可表示为:

img6

由(2.6)可得改善国际收支所需的条件为:

img7

若初始状态是均衡的,即pmm= px,此时(2.7)式可变为:

img8

也就是说,进口弹性与出口弹性之和必定大于1。

如果国际收支初始是赤字,那么,ηm的系数就大于1,从而在弹性值相同的条件下,方程(2.7)比(2.8)更容易得到满足。

(三)对古典理论的评价

古典理论对国际收支调整机制的分析仅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其主要强调货币、价格与进出口商品数量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在这里将国民收入y视为一个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y不能作为常数出现,但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y可以存在唯一值。因此,古典经济学家经济体系内的自发力量总是能保持充分就业水平,货币的作用紧急是确定价格的绝对水平。

古典理论考察的是有关国际收支存量的失衡。尽管这里也是用进出口商品总值的离差来表示国际收支的失衡,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存量的失衡导致流量之间离差的产生,所以,古典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现实货币数量与最优货币数量的离差决定了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为此,大卫.休谟的“货币—价格机制”理论隐含着众多非常重要的假设条件,包括建立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与价格水平之间的稳定关系,要求贸易商品需求富有弹性,保证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实现货币和黄金可以自由兑换等。尽管承认所有上述基本假设,古典的调整机制也不总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如果要向着均衡方向调整,进出口弹性一定要符合(2.7)方程所给出的临界弹性的条件。

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一)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继承了休谟“最优铸币分配”思想的内涵,同时还汲取了20世纪40、50年代E.M.伯恩斯坦和J.E.米德等人对国际收支状况与信贷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关系密切的研究成果。其中,R.A.蒙代尔、H.G.约翰逊和弗兰克尔是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们沿用了M.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系统地建立了货币分析国际收支问题的重要理论。货币分析法建立如下假定:一是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就业处于充分水平;二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变量不会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三是在“一价定律”[1]下,国内价格、利率和收入等都表现为外生变量;四是货币总量增减不受货币当局的政策活动冲销对国际储备资产变化影响。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失衡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只有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才能得到解决。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命题:

命题I,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必须根据货币存量的调整进行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因为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货币市场的超额需求或供给,所以分析国际收支必须要依据这些存量的合意水平来调整。依次可得到反映货币需求与供给基本关系的会计恒等式,

img9

其中,ΔR表示国际储备的变化,ΔQ表示统一银行部门中所有其他资产的变化。由式(2.9)可知货币存量变化与其他金融资产变化之差刚好等于国际储备变化。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超额货币供给导致吸收大于国民收入,相反,超额货币需求会使吸收小于国民收入。所以,货币失衡都将影响商品与服务方面的总支出。

命题Ⅱ,在一价定律的条件下,商品、服务与资产存在有效的世界市场,国内外商品的价格水平(忽略运费)可表示为如下关系:

img10

其中,Pf代表外国价格水平(以外币表示),p代表国内价格水平(以本币表示),r代表汇率。式(2.10)通常称为购买力平价方程,表明只要r、pf的值给定,就可以确定p值。

命题Ⅲ,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产量是固定的。

根据上述三个命题,可知如下的主要政策含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供给不受货币政策的约束,货币存量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偏离将反映在国际收支上,货币当局最好的政策就是不干预。

(二)简单模型

假设价格水平是不变参数,构建第一个行为方程表示对国民收入的过度吸收或者不足吸收。

img11

其中,α表示一个参数系数,反映了M和L之间离差影响吸收的强度。

构建作为稳定函数的货币需求方程:

img12

方程(2.12)显示参数k是利率的函数,即货币需求成了利率的函数,因此,方程(2.12)可作为简单模式的货币数量论。基于此可得会计等式并表明掌握在公众手中的货币基础加上银行存款的增量与国民收入超出支出部分相等。因此,可得如下方程:

img13

如果设货币是唯一资产,则会计恒等式(2.9)则变为:

img14

最后,可得下列方程:

img15

img16表示充分就业条件下以实际单位统计的国民收入水平。由此可得,

img17

式(2.16)表示了货币需求与供给之差给出的系数α决定了储备的变化,结合式(2.13)和式(2.14)可以写出:

img18

式(2.17)中,kpimg19表示合意的货币存量。

(三)货币分析法的评价

根据货币分析法因存量失衡导致的流量只是暂时情况,流量会随存量达到适宜水平而消失。货币需求L/p= kimg20是确定的,而货币供给M/p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化。货币存量因价格上升使实际价值减少,进而产生超额货币需求,名义货币存量因吸收的调整机制而减少会提高名义货币存量。因此,其他名义变量受到某一种名义变量的变化会发挥自动调整机制作用,其变化在有限区间内将恢复至实际变量的均衡值,并在中长期内保持不变。由此可知,货币分析法强调市场自发调节而摒弃政府干预。但货币分析法也受到众多学者诟病,一是针对命题Ⅲ,认为充分就业只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特例,不能作为常态;二是指出货币分析法的逻辑结构问题,认为构造的模型应该与实际相符合。

三、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

(一)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是建立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基础上,综合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国际收支的贸易项目进行考察的国际收支理论,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商品进出口供求弹性的分析,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1937)在《就业理论论文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在国内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而引起进出口商品数量差异变化,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弹性分析法强调国民收入变动不会影响贸易流量的变化,一国必须通过建立必要条件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因而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影响改善贸易项目收支逆差,相反,也可以通过货币升值来影响改善贸易项目收支顺差。弹性分析法包括以下假定,一是其他条件既定下只考虑汇率变化的影响;二是贸易收支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贸易商品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三是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忽略资本流动与劳务进出口;四是收入水平保持不变。

因此,弹性分析法只针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国际贸易条件可以表示为:

img21

(2.9)式中,Px代表出口商品价格,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r代表所要考察国家的汇率,π代表一个单位的本国出口商品所能换回的外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即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π的变动意味着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变。

Px、Pm、r的变化都可以改变国际贸易条件,弹性分析法着重分析局部均衡条件下考察的r变化,而将Px和Pm假定为常数。Johnson(1958)指出支出转移政策的目的是促使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之间发生支出转移,若国际收支在期初时存在盈余或赤字,可以借此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之相反,可以通过货币或财政限制措施迫使居民减少在外国商品上的支出。由此可见,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作为汇率的函数均来自于商品贸易,而与汇率无关的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可以视为外汇需求与供给函数中外生的部分。很明显,上述假设遗漏了如投资性资本流动等容易影响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国际收支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只有在之前的假设条件下才成立。

(二)临界弹性条件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口流量与出口流量发生改变的影响。本币贬值一方面使外国市场上的本国商品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则使本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价格上升。与之相反,本币升值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但是,仅凭上述关系还不能得出这样结论:只要汇率发生变化(国际收支的赤字或盈余引发汇率上升或下降),国际收支就一定会恢复均衡。因为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收入与支出的变化取决于弹性,进出口商品数量和价值的变化不一定朝着有利于国际收支均衡的发生同方向运动。所以,如果要使进出口需求等于进出口数量,必须假设对应的供给是有完全弹性的。因此,以本币表示国际收支为:

img22

(2.10)式中px是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pm是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r是汇率,x和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的数量。

因此,国际收支改善的条件是进口商品价值的增量要小于出口商品价值的增量,可得出如下条件:

img23

将(2.11)式两边同时除以rpmm并重新整理可得:

img24

其中,ηx=img25代表出口需求弹性,ηm=img26代表进口需求弹性。为简化表述,一般情况下可假设国际收支处于初始均衡状态,即px x= rpmm,则式(2.12)可变为:

img27

也就是说,当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时,国际收支改善的条件可以表示为出口弹性与进口弹性之和大于1,(2.13)被定义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三)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

弹性分析法强调供给是商品价格的增函数,交易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由此价格并非一个参数。首先,汇率变化对本国出口的影响,假设出口供给函数SX= SX(px),此函数是价格px(用本币表示)的增函数。假设国外需求函数DX= DXimg28此函数是价格img29(用外币表示)的减函数。可以得出方程组:

img30

由方程组(2.14)可得,出口的供给与需求弹性为:

img31

其次,汇率变化对进口的影响。假设进口供给函数Sm= Sm(pm),此函数是价格pm(用外币表示)的增函数。假设进口需求函数Dm= Dm(rpm),此函数是价格(rpm)(用本币表示)的减函数。可以得出方程组:

img32

由方程组(2.15)可得,进口的供给与需求弹性为:

img33

通常可求π关于r的全微分,经运算可得:

img34

从而当ηxηmxεm时,dπ/dr>0;ηxηmxεm时,dπ/dr<0。当π上升时可以看做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π上升说明可换回进口数量多于既定数量的出口商品,或者可以较少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既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由此可以判定,如果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贸易条件,一定要满足全部需求弹性的乘积大于全部供给弹性的乘积的条件。因为两个需求弹性总为正,只要供给弹性其中一个为零,上述结论成立。反之,当εx和εm趋向无穷大时,贸易条件就会向恶化方向发展。

(四)弹性分析法的评价

弹性分析法的内在机理表明,如果一国是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货币贬值。反之,如果一国是贸易顺差,改善国际收支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货币升值。在现实中,这种以汇率变化来调整国际收支的方法存在局限。首先,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与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条件下,即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通过贬值才可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但是,出口数量的增加取决于出口供给弹性,而只有在非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下才能满足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假设限制。其次,由于货币贬值效应的产生存在滞后,在实施货币贬值后,进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保持汇率变化之前的水平,同时进口还要保持先前的惯性,增加出口的时间还要依赖于生产供给的调整。由此可见,在货币贬值初期受到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刚性约束,货币贬值反而使贸易收支出现恶化的状况。只有当这种刚性约束的效应逐渐减弱后,进口才能受到抑制,同时出口竞争力随着货币贬值而逐步扩大,从而实现贸易收支的改善。

四、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

(一)基本内容

为弥补弹性分析法的缺陷,亚历山大(1952)提出了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以替代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综合运用宏观均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汇率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的国际收支调整,认为国际收支与整体国民经济相关联,充实了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弹性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机制进行综合。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会计恒等式,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之和等于国民收入,即Y= C+ I+G+(X-M),差分可得:ΔY=Δ(X-M)+Δ(C+ I+G)。设A是总需求或吸收(消费与投资),B是国际收支(商品与服务),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造基本的会计恒等式:

img35

(2.26)式表明,一国货币贬值时国际收支会有改善,则国民收入保持不变就会减少吸收;而吸收保持不变就会提高国民收入;因不涉及弹性国民收入与弹性也会同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两者变化的恰当组合。

设消费与投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img36

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同边际投资倾向之和,d表示吸收受本币贬值的影响。将(2.27)式带入(2.26)式替换可得,

img37

从(2.28)式中,一方面可以看出本币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吸收的影响,还可以反映国民收入对吸收的影响。具体可见表2-1。

表2-1 根据吸收分析法得出的本币贬值效应

img38

闲置资源效应是指在本币贬值条件下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增加出口,再在贸易乘数的作用下进而提高国民收入的部分。贸易条件效应指因汇率变化使得贸易条件出现恶化而引起的真实国民收入下降的部分。上述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但一般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之和c是大于1的,所以,Δy一般为正值,即本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

现金余额效应指因本币贬值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提高进口国一般商品价格水平,因而会降低现金货币形式存在的实际财富价值。国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因本币贬值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使具有不同边际支出倾向的收入阶层间发生收入转移,进而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并影响吸收的水平。货币幻觉效应指因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产生的货币幻觉影响下,促使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吸收的行为。

其他三种直接效应包括因预期价格上涨而使得人们发生提前购买、进口投资品的价格上涨对投资产生负面影响以及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这种商品的抑制作用。

(二)弹性和吸收的争论与综合

支持弹性分析法的学者(Machlup,1955)指出,单纯强调国民收入与吸收而忽视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弹性是存在缺陷的。因为要确定贸易条件效应和边际支出倾向的数值时都要充分考虑价格的作用。Alexander(1959)调和了弹性和吸收分析法,并对两种分析法进行了综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初始效应,按照传统弹性分析法(其中弹性是局部的)得出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应;二是最终效应,在初始效应的基础上乘以乘数就能够得出本币贬值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国民收入发生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出本币贬值国的进口与出口发生的引致变化。最终(总)效应就是由这些引致变化与初始变化(本币贬值的初始效应)共同决定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的部分。Alexander的综合基础关系式表示为: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初始效应(由各种弹性决定)×乘数(由边际倾向决定)产生的最终效应

(三) J曲线

由于国内价格及国民收入受到本币贬值影响,国际收支在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化趋势,实际上,在国际收支改善之前,所有这些效应在本币贬值之后立即引起国际收支处于恶化的状态,通常称作本币贬值的“反常”效应,也称为“J曲线”效应。

由汇率和国民收入的互动关系可得出国际收支的均衡方程为:

img39

为了获得稳定性,弹性之和必须大于某一高于1的临界值。因此,均衡的稳定条件是:

img40

其中,my是边际进口倾向,dy是国内需求的边际倾向,dr表示汇率变化对国内需求的影响,dy表示汇率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2.30)式表明当本币贬值时不同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改善。Magee(1973)把J曲线划分为货币合同期、过渡期和数量调整期。在货币合同期,预先确定的合同价格和数量决定了以本币表示的国际收支余额的变化,因此,进出口商都会以外币签订合同以避免本币贬值遭受损失,进而导致短期内国际收支赤字扩大;在过渡期,汇率变化后签订合同的价格发生改变,但数量在进口需求或出口供给刚性约束下保持不变,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引起进口支出增加和出口收入减少而继续恶化;在数量调整期,数量同价格一样也具有了可变性,改善国际收支存在恰当的弹性条件。但由于存在反应滞后和摩擦等动态因素的影响,数量的调整与价格的变化可能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导致国际收支趋向均衡点之前可能再次出现恶化。

(四)吸收分析法的评价

国际收支吸收法主张把国际收支作为宏观变量,可以通过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的政策实现国际收支调节。当总收入超过总吸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时,一国可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增加总吸收,进而减少出口、削减国际收支顺差,实现国民经济的内外部平衡。与之相反,国际收支的逆差调整则需要通过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总吸收。因此,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贡献在于将国际收支与整体国民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阐明了国际收支调整政策的先决条件。同时,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还指出了弹性分析法忽视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因素的缺陷。

上述国际收支分析法从不同侧面解释国际收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分析法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区间上,国际收支短期和中期的均衡条件是弹性理论和吸收理论关注的重点,而国际收支长期的均衡条件则是货币理论强调的内容。在分析对象上,弹性理论主要针对贸易差额,重点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商品市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分别针对经常项目差额和国际收支账户的整体状况,重点从宏观角度分析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政策方面,汇率政策是弹性理论的偏好,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更重视宏观层面的总需求管理以及追求货币供求平衡的政策。因此,充分理解和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对于研究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