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特点述评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特点述评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面临文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双重挑战。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发展的国家文化安全观。相比之下,我国对国家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视急需强化。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已充分认识到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的延伸对产业的规模发展、技术拓展的重大意义,也标志着国家文化安全全局战略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特点述评_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

三、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特点述评

文化安全是一个文化政治问题,涉及文化的主权、利益、价值、认同、存在和发展等诸多方面。从历史渊源看,文化安全与西方殖民侵略由政治经济殖民转向文化殖民这一新态势密切相关。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交流交融逐步向纵深发展,文化的交锋冲突也愈演愈烈,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面临文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双重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深入,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事业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发展营造更加有利国际舆论和文化环境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当今世界“全球化”,从表面看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从根本看则是科技使然。由于发达国家在网络科技上的极大优势,使这种“全球化”更像是一种强势文化的“文化殖民”,在其强大的传播力中更包含一种对“文化多样性”的摧毁力。因此,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要着眼于积极防御、重点防御、联手防御和预警防御的共同作用。

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发展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关于安全的概念和保障安全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30年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通过《第三次浪潮》一书向世人预言:一个迥异于人类历史上前两次重大文明变革的崭新时代——信息时代即将呈现。信息社会中,没有信息安全,也就没有经济、文化、国防等的安全,也就没有任何国家安全可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已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提到国际战略的高度,由最高层决策机构进行掌控。相比之下,我国对国家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视急需强化。2011年11月,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署名发表的《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指出,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同月,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第八届国家信息化专家论坛上指出,要从国家发展利益等角度全方位研究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已充分认识到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的延伸对产业的规模发展、技术拓展的重大意义,也标志着国家文化安全全局战略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切实处理好国家文化安全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早在2008年,王岳川在《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中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归纳为处理好“十大关系”,即拿来与输出的关系、自我定位与对外形象的关系、国内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关系、国家民族凝聚力与海外分裂舆论的关系、文化冲突与文明整合的关系、物质竞争与精神生态的关系、经济崛起与文化前景的关系、中国文化战略与东亚文化战略的关系、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英语冲击与汉语输出的关系,倡导中国的文化自觉,制定中国文化的发展策略,提升中国文化的原创力。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问题,不容选择地置身于外来文化冲击之中。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国家文化战略整体建设框架下进行,通过对国家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定位,将文化的基础建设、人文建设和文化资源传承与开放进行统筹协调,使之有序发展;除此之外,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现代性现象,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语境和时代背景下,重新考量并强调切实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卡·恩伯、梅·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美]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郭国良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俄]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焦东建、董茉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国家安全的文化》,宋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戈力碧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9.[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司徒云杰:《文化价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美]罗·麦克纳马拉、詹·布莱特:《历史的教训——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建言书》,张立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6.[英]戴维·坎贝尔:《塑造安全》,李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剑峰:《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沈定昌:《韩国外交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9.俞新天等:《强大的无形力量:文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邢悦:《文化如何影响对外政策——以美国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王晓涵:《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宏毅:《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5.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玛雅:《美国的逻辑:意识形态与内政外交》,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28.姜安:《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兼论中美关系的政治文化逻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29.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原点》,新华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30.吴寄南:《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9月版。

31.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2.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兼论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3.何顺果:《美国文明三部曲:制度创设、经济合理、社会平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董秀丽:《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注释】

[1]谢弗:《从文化观点看新的世界体系》,《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12期,第14页。

[2]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新华文摘》2000年第6期。

[3]转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著名依赖理论提出者萨米尔·阿敏提出。

[5][美]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6]解学芳:《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悖论及价值选择》,《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4期。

[7][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8]转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9]http://en.wikipedia.org/wiki/Cultural_policy,维基百科英文站关于“文化政策”部分。

[10]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001002/20120510/9be3a8d89bdb475fb2fc 43fdfcdf7324.html.

[11]刘长敏:《论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文化因素》,中美文化交流史学术讨论会论文(南京),1998年。

[12]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范中汇:《英国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4]刘潆檑、莫梅锋:《美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出版》2010年第9期。

[15]潘海英:《美国文化与外交政策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rch16,2006,p.45.

[17]Michael Fisch,“Soft Power:National Asset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February 25—26,2005,Conference Report.

[18]转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23页。

[19]黄旭东:《美国文化安全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0]《聚焦国外文化产业:美国文化产业靠啥生存?》,《光明日报》2011年11月16日,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001002/20120510/1a1a7010d22b402abe89fff75c19e756.html。

[21]《美国文化产业仅次于军工》,《北京晨报》2011年11月25日,http://news.timedg.com/2011-11/25/content_7408550.htm。

[22]闫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3][英]埃德蒙·伯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3页。

[24]钱乘旦、陈晓律:《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25]苏颂兴:《文化消费与家庭能力的发展——英国创意产业发展及其孩子培养的启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0fe5b001012ynx.html。

[26]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27]张树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28]俞邃:《辞职用心殊 撰文寓意深——试评叶利钦引退与普京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当代世界》2000年第2期。

[29]普京:2005年4月25日国情咨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52828.shtml。

[30]刘英:《俄罗斯文化政策的转轨与启示》,《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2期。

[31]邱莉莉:《文化走出去,俄罗斯是面镜子》,《环球时报》2012年6月27日。

[32][俄]弗拉基米尔·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999年12月30日,http://wenku.baidu.com/view/2a7a4ad3c1c708a1284a4425.html。

[33]王郦久:《普京续写强国梦》,观点中国,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2_24612.html。

[34][俄]弗拉基米尔·普京,2006年国情咨文,http://wenku.baidu.com/view/d8b2cb2e4b7 3f242336c5fd3.html。

[35]刘英:《俄罗斯文化政策的转轨与启示》,《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2期。

[36]高建为等:《法国文化解读——西方文化的璀璨明珠》,济南出版社2006年版。

[37]田珊珊:《法国的文化政策:一个基于民族文化视角的研究》,《法国研究》2010年第2期。

[38]张敏:《法国当代文化政策的特色及其发展》,《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

[39]张颐武:《文化巨人:“软实力”高于“硬实力”的法兰西》,《人民日报》2012年6月4日。

[40]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法国新总统文化政策初探》,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001001/20120618/a9c30a50613143a3bc7fb2af8c502170.html。

[41]汪勤执笔:《2010年法国文化形势概述》,驻法国使馆文化处,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001001/20120618/b3fa548c1b4046ef8b8f1d690ca02d8c.html,2011年12月2日。

[42][美]康拉德·西诺考尔等:《日本文明史》,袁德良译,群言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43][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44]同上书,第307页。

[45]姜毅然等:《以市场为导向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6]《日本外相提出开展“动漫外交”欲抓住中国人心》,《京华时报》2006年4月30日,见新华网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4/30/content_4492768.htm。

[47]《世界各国为文化流行而战》,《中国文化报》2012年6月11日,第4版。

[48]吴寄南:《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330页。

[49][韩]姜喆根:《韩流专家姜喆根的韩流故事》,转引自金成玉:《韩国“HAN”文化与“韩流”关系之考察》,《韩国学论文集》2007年第2期。

[50]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中国事务所所长权基永发言,http://www.cykx.org.cn/tztg/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32。

[51]《2011年“韩流”文化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103/20120209/b90719bfc367425bb98fabb788b034c0.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