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写作的实践与思考陈启民初登国际新闻殿堂的年轻朋友几乎无不仰望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仿佛看到了成功的彼岸。国际新闻评论,包括新闻分析和新闻述评,均根据实际需要和业务分工,由记者和编辑撰写。因此,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就成了普遍仰望的高度。如果一篇国际评论和一篇国际述评并摆在面前,应当一眼可辨。顾名思义,国际新闻述评是对国际新闻进行述评。

关于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陈启民

初登国际新闻殿堂的年轻朋友几乎无不仰望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仿佛看到了成功的彼岸。其实这是误解。国内外许多高水平的资深记者和编辑一辈子没写过国际述评或评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原因是没有给他们那样的分工和机会。记者只采写新闻,编辑只做编辑业务,评论则由专职评论员、观察家或专栏作家去写。

许多国家的通讯社和报纸都设有国际评论员、政治观察家等专业职务和正式职称。我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正式设置,间或有过,也是临时性的集体“评论班子”(如曾经有过的新华社国际部评论组),其成员既不固定,也不具备专职评论员资格。国际新闻评论,包括新闻分析和新闻述评,均根据实际需要和业务分工,由记者和编辑撰写。因此,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就成了普遍仰望的高度。

新闻学将评论和消息、通讯并列为三大新闻体裁。但我始终认为,驻外记者的头号基本功是写好新闻,尤其是动态新闻。

国际新闻写作须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写好动态新闻是件简单容易的事。但同所有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消息毕竟是最基本的,因而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大厦动摇”,重要性不言而喻。

动态消息——综合报道——新闻综述——新闻分析——新闻述评——新闻评论,恰似拾级而上的阶梯,总得从第一个台阶登起。台阶与台阶既有差距,又相互连贯。上台阶要有决心,更要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有耐心,任何想从第一个台阶跳上最后一个台阶的企图都是妄想。水到渠成,不能急于求成。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朋友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总想一夜成名,结果是欲速不达。

国际新闻评论和国际新闻述评虽然同属新闻评论一族,但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如果一篇国际评论和一篇国际述评并摆在面前,应当一眼可辨。从理论上解读二者的区别,似乎可以列出不少条来。但从写作实践角度看,两者有没有一个最基本的界定标准呢?想来想去,我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新闻述评重在运用事实说明观点;新闻评论重在针对事实阐明观点。由此生发出两者的共性和个性

关于国际新闻述评

1.国际新闻述评的定位

新闻述评属于新闻评论范畴,其内容和结构介于新闻综述与新闻评论之间,故兼有新闻与评论的特点:一边叙述新闻事实,一边对新闻事实发表议论,即通常所说的夹叙夹议。但叙和议不是半斤八两,叙是躯体,议是大脑。

新闻述评,形述实评,其形在述,其意在评。没有评,就成了新闻综述。但评在述中,评寓于述。就篇幅结构来讲,述为主,评为辅。就内容实质来讲,述为虚,评为实,“虚多实少”。有的新闻学专著说“重心在评”,那应是就内容而言,不是指篇幅。就篇幅结构而言,我赞成“七分述三分评”。以评带述(以观点带材料),以述托评(材料托出观点),述到其位,评在其中。

新闻述评主要是用事实说话,适当点评,点到为止,不必展开议论,浓缩的事实本身就具有评论功能,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此处无声胜有声”。虽然也有评多述少的例子,但我终觉那不大适合国际新闻述评。如果“述”的部分单薄,材料不足,事实不够,而评论一大堆,让人感到评论缺乏依据,读起来理不直气不壮,那就是述得不到位,评得不得体,就是失败。

但新闻述评中的述,不是对事实或事件的简单描述或对已有报道内容的简单复述,而是在大量综合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实或事件的高度概括,并得出相应结论。这种高度概括和分析能力充分反映记者或编辑的调研功底和政治水平。可以说,重大题材的新闻述评是记者或编辑把握事态发展、驾驭国际局势能力的集中体现。由于作者必须对所述内容烂熟于心,对所评论据成竹在胸,所以“述”要用最凝练的新闻语言,经过提炼的事实素材,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和逻辑严密的思维方法,恪守“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首尾贯通,主题鲜明,述得有据,评得有理。

新闻述评中虽然有评,但评不是凭空发挥或“合理推断”,而是必须立足新闻事实,并通过对大量事实高度概括的逻辑叙述表达某种观点或意向。评的手法必须客观,作者应避免“赤膊上阵”以第一人称说话,可以适当用“人们有理由认为”、“国际舆论认为”或“此间观察家认为”,而不要说“我认为”或“记者认为”,尽管谁都知道是“笔者认为”。有时作者从头至尾没有说一句公开挑明自己观点的话,但不等于作者没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看法是事先就有了的,写述评就是为了表达观点。但方法是:以观点带动事实,以事实说明观点。换句话说,新闻述评就是用客观手法,借事实的嘴,说自己想说的话。

2.国际新闻述评的特点

第一,题材比较重大。国际新闻述评与国际新闻评论不一样,首先是对象。新闻评论的对象可大可小,大到世界局势,小到凡人轶事,宏观微观均在评论对象之列。至于配合新闻报道的时事短评,容量更是有限,题材要小些,角度要窄些,篇幅要短些,往往是一事一评,就事论事。

新闻述评就要讲究题材和分量,不是大事小情都可以拿来述评一番的。够述的对象才能评,够评的对象未必有内容可述。所以新闻述评的题材大多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关系世界大局、地区局势最新发展和变化的,涉及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整体形势阶段性发展的,至少是某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某个领域最新变化的题目,当然首先是世界或地区热点问题。诸如中东局势的最新发展、北约空袭前南地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局势的演变、美俄关系的变化、普京的大国战略、非洲面临的挑战、中亚“三股势力”破坏地区稳定、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等,都是事实本身和影响力比较大的选题。像“巴黎剧院发生火灾”、“孟加拉发生沉船事故”之类的孤立事件,就用不着又述又评,除非背后隐藏着迷人的故事。如果针对题材比较小,但有一定新闻价值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写一篇“新闻分析”可能更合适。

第二,新闻性比较强。顾名思义,国际新闻述评是对国际新闻进行述评。新闻性是第一位的。如果今天某报纸发表一篇关于伊拉克局势的国际新闻述评,没有人会感到奇怪,但如果突然冒出一篇关于越战的述评,读者能不怀疑总编辑有病?不管评述的对象是什么,一定要内容新、素材新、观点新。即使时间跨度和材料容量很大的题材(如苏联解体、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等),也要选择最新的素材论述最新的观点。“炒冷饭”是调不起读者胃口的。新闻述评一定要突出新闻性。

第三,概括性比较强。重大题材的新闻述评往往时空跨度大、内容涵盖面宽、素材来源广、文章结构比较复杂,不仅要求作者有较高的驾驭形势、驾驭材料、驾驭文字的能力,更要有较强的消化材料、提炼观点、综合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常公开发表的新闻述评以不超过1500字为宜。要在有限的容量内述得全面,述得透彻,述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要的就是概括的功夫。

第四,手法要客观。述评,述评,以述见评。一般作者不会站出来直接发表评论,更不会大段发表议论。所述内容应完全由观点统帅,每一句、每一段无不解读作者要表达的观点。述评的全部素材都来自调研成果,来自对事实的概括和提炼,无一字杜撰,无一句虚构,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审查,不怕任何人挑剔和质疑。述得有据,述得客观,评得有理,评得中肯。

下面让我们以新华社资深高级记者王崇杰撰写的一篇新闻述评为例,看看它是否具有上述特点,尤其手法是否客观。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一年

王崇杰

新华社北京1991年12月26日电 1991年的苏联,政权急剧更迭,民族矛盾激化,经济危机深重,社会激烈动荡,年末,这个联盟国家已不复存在。这是引人注意的重大转折。

苏联从成立到消亡,经历了69个春秋。苏联人民为建设新社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创造的光辉业绩,是本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然而,社会往往不是笔直地发展,60多年来苏联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不乏严重挫折和惨痛教训。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共产党苏维埃联邦国家的最后一届领导人。他当政期间,苏联发生了转折性的急剧变化。从1990年春以来,取消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转到三权分立的政权体制,提出向“主权共和国联盟”过渡。与此同时,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在政治领域:苏共党内的三大派和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议会成为“争吵不休的剧场”,政府不断受到冲击而无法正常工作,国家政权陷入“瘫痪状态”。

在经济领域:社会生产严重衰退,国民收入1990年绝对负增长4%,1991年上半年下降12%,下半年下滑约17%;国家的预算赤字、内债和外债惊人增长,通货急剧膨胀,卢布大幅度贬值;市场供应全面短缺,物价猛涨,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处于失控状态”。

在民族关系领域:加盟共和国同中央的对抗、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以及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民族纠纷,愈演愈烈;民族分离倾向不断增强,许多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民族冲突的热点有增无减,造成许多人员伤亡和大批难民

正是在政治、经济、民族危机交织发展和连续冲击下,1991年苏联激烈动荡,急剧变化。8月19~21日,苏联领导层的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采取夺取戈尔巴乔夫总统权力的行动,但遭到失败;接着出现反共、夺权和民族分离的新浪潮,苏联政局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第一,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被停止活动。8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8月24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提出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前途自行决定”。苏共在国家机关、军队和企业的党组织被取消,苏共的办公楼和财产被全部没收,档案被接管。各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有些停止活动或宣布解散,有些宣布脱离苏共另立新党。原来的苏联共产党已不复存在。

第二,苏联的中央政权急剧更迭和消亡。经过8月震荡,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迅速扩大了对联盟中央的影响。根据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的决定,很快对军队、安全、内务、外交和财政等重要部门进行了改组,其主要负责人都已更换。9月上旬,对苏联原来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进行了全面改组:取消了1989年5月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原常设的立法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被改组为新的两院制议会,议员由各加盟共和国重新确定和派出;原来的总统制也发生重要变化,由苏联总统和加入联盟的各共和国的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涉及各共和国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取消原来的内阁,建立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负责联盟的经济事务。近来各加盟共和国拒绝继续向联盟中央提供预算拨款,许多中央部门被接连解散或划归俄罗斯政府管理,新议会也陷入瘫痪。随着联邦国家的解体,联盟中央政权最后被完全取消,戈尔巴乔夫也在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原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瓦解。今年3月17日,苏联就联邦国家的命运举行公民投票,当时参加投票的公民中有76.4%的人赞成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但后来新联盟条约草案屡经修改,既删去了“社会主义”,又删去了“苏维埃”,以后又提出把联邦制改为“邦联制”。与此同时,随着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签订新联盟条约的进程波折起伏,更加艰难。9月6日,新成立的苏联国务委员会正式同意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3个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12月1日,人口和经济实力在苏联占第二位的乌克兰举行公民投票,宣布完全独立,这对签订新联盟条约的设想是非常沉重的打击。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其中明确指出“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存在”。这3个斯拉夫族共和国的决定意味着苏维埃联邦国家已不可挽回地瓦解。

面对这种形势,12月12日至13日,苏联中亚地区的5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举行磋商,声明这些共和国准备以“平等的创建者”资格参加“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17日,叶利钦同戈尔巴乔夫商定,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联盟中央机构的活动。12月21日,11个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集会,共同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文件,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由俄罗斯代替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位置,并通知戈尔巴乔夫取消苏联总统的设置。新成立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既不是国家,也不是国家之上的结构,只是一种协商机制。这样,苏联原15个加盟共和国都成为独立国家,其中格鲁吉亚以及早先已脱离苏联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未参加“独立国家联合体”。

国际舆论认为,原来的苏联不复存在,但这世界1/6土地上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并没有消失。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曾长期在统一的联邦国家内生活,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分开单干,面临许多尖锐问题:前苏联统一的武装力量究竟如何处理,如何确保对核武器的控制,财产和领土纠纷如何解决,不在本民族地区居住的7000多万人的命运如何,如何平息目前存在的一些民族冲突热点,联盟解体的冲击波对各共和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将带来什么影响,“独立国家联合体”究竟将起什么作用,等等。种种复杂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处理不当甚至可能演变成激烈的冲突。

经济危机席卷各共和国,但是尚未滑到谷底,以往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独立后各国之间在货币、关税、商品流通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将出现新的纠纷,为各国的社会经济增加更多困难。从明年1月初开始,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共和国将实行“休克疗法”,放开价格,加速私有化和转向市场经济的进程,在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继续恶化的形势下这将带来难以预测的影响。各共和国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斗争并未结束,政局仍动荡不安。形势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尚需观察。(原载《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

读过这篇新闻述评,你不能不承认,一个对苏联情况不熟悉、对苏联问题没有研究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述评的。当然王崇杰是苏联问题专家,这也是他的一篇力作。

从写作角度你发现了什么?作者从头至尾没有站出来发表主观议论,但结论又是明确的:苏联解体不可避免。作者只是通过对苏联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等事实的高度概括和客观叙述,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文章不评谁是谁非,但是非分明;不论谁对谁错,但读者明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对各种矛盾和危机的简单概述,预言“独联体”前途多舛,俄罗斯前途堪忧。为什么?因为记者用大量经过消化、分析、提炼的事实,从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等各个角度做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和阐述。述得充分,述得深刻,述得到位,述出了观点,述出了结论,评自然就在其中了。

再举一例:

深刻变化中的世界

晨 曦

新华社北京1994年12月31日电 历史刻上了新的年轮——1994年,世界又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剧烈震荡虽已过去,尘埃尚未落定,世界在结构性调整中开始形成新的平衡。多极化趋势在发展,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增长,和平与发展的大潮在推进。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调整进入新阶段。

在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世界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动乱和战争此伏彼起,天下并不太平。然而,“无情江水不西流”,缓和仍是世界格局发展的主导趋势。

过去一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大体可概括如下:

一、大国调整战略关系

大国政策及相互战略关系的变化牵动着整个世界格局的演变。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确定“参与和扩展”战略,谋求“全球领导地位”,但欲望和能力的巨大反差,使它不得不“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东拉日本作“互补领导”,西拉德国作“领导伙伴”,与之“分享责任和义务”。

在欧洲,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英特殊关系”被“美德特殊关系”所取代,法德轴心向波恩倾斜。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方兴未艾。在亚洲,日本试图“摆脱美国,回归亚洲”,美日同盟面临挑战。可见,西方大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美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美国对俄战略的侧重点由推动内部政治经济“民主化”转为外部防范和遏制。

二、俄罗斯极力重振大国地位

俄罗斯民族主义和大国意识复归,它明白地告诉世界:不能小看俄罗斯,它仍是世界大国。它以同时面向西方和东方的“双头鹰”对外政策取代了“单面向西”。对美欧大国,政治上不再曲意逢迎,而要求平起平坐;经济上不再一味求援,而要求平等合作;外交上独立自主,不仅敢于说“不”,而且在安理会行使了冷战结束以来的首次否决权;战略上宣布独联体是俄罗斯的“特殊利益范围”,明确反对北约东扩。在波黑问题上同美国唱反调,在中东积极介入阿以和谈和海湾事务,在亚洲同中国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日、德争做政治大国

这一年,日本和德国双双提出争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图圆政治大国梦。日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贸易争端上顶住美国的高压,敢于说“不”。日本自卫队开始到海外参加维和行动。日本内阁尽管一变再变,但确立政治大国体制的方针和目标始终不变。统一后的德国最终摆脱了二战的历史重荷。它同美国建立“特殊关系”,又同法英共建欧洲防务;它争做东西欧桥梁,执欧洲联合之牛耳,同时制定“新亚洲政策”,力图向东发展。所有这一切,都贯穿着要做政治大国的追求。

四、发展经济是席卷全球的时代大潮

当前经济形势普遍好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相继复苏或由复苏进入强劲扩张期。中、东欧各国的经济程度不同地转入恢复和发展阶段。拉美和非洲经济均有增长,前景看好。亚洲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际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囊括全球的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已经签署,欧洲经济区条约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同时生效,亚太经合组织确定了2020年以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全美洲就西半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先后建成,独联体国家实现经济联盟……发展经济已成世界大势,时代大潮。

五、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当南非和中东实现历史性和解的时候,索马里和卢旺达发生了部族仇杀;当第二次海湾危机和也门内战宣告平息时,车臣枪声却愈演愈烈。从安哥拉到莫桑比克,从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到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平进程令人鼓舞,而大国插手则使和平解决波黑问题的前景令人担忧。这一切说明,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渴望早日实现和平,但大国干预又总是使矛盾更加复杂化,无助于冲突的解决;维和行动虽然有益,但作用有限;只有谈判和政治解决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欧安会上的激烈对抗和“冷和平”之风不断吹来,说明已经取得的和平还很脆弱。

面对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原载《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

这是一篇由我(晨曦)执笔撰写的年终国际述评,对1994年整个国际形势特点做了高度概括性总结。这是当年新华社国际部年终稿的重中之重,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大报刊用,并获当年《人民日报》全国优秀国际新闻二等奖(一等奖阙如)。那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次全国性新闻评奖。该文后来被一些大学选作新闻教材。

这篇国际新闻述评之所以受到广泛好评,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两大突出特点:

第一,述得高度概括,评得高度凝练。文章用精选的事实、概括的语言,总结了当年国际形势的五大特点,符合当时实际,也经受住了历史发展的检验。俯仰世界全局,总揽国际风云,将复杂的内容、丰富的内涵,高度浓缩成1500个汉字,每一句、每一段都凝聚着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演变的认真观察、透彻分析和深刻总结。

第二,文字准确,语言精练,观点鲜明,结论明确而不事张扬。

有人赞扬该文显示了作者驾驭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全局的能力和“力透纸背”的文字功力,也许不算过誉。我这样不知谦虚,不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不想抹杀为本文的成功贡献过智慧和精力的每一个人的功劳,尤其是文章的审发者、不知现居何方的我的老朋友黄祖民同志。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观点不全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它不仅是经过几个人反复议论斟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是许多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研究成果高度浓缩的总汇。我只是合金的冶炼工、文章的执笔者。

3.国际新闻述评的优势

国际新闻述评在整个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作用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它在许多方面拥有纯新闻评论本身所不具备的优势。当然,反之亦然。

第一,述评题材广,凡重大题材均可述评。而值得发表评论的国际新闻题材相对要少。事实上,国际新闻述评在数量上远超国际新闻评论。

第二,选题自由度大,受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制约小。而国际评论就要敏感得多,所以选题需小心谨慎。

第三,跨度大而完整性强。由于述评覆盖面宽,时空跨度大,囊括内容广,无论涉及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某个问题、某个事件,都能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交代,让读者有较为客观公正的看法。

第四,知识性、可读性强。如上例王崇杰的述评,即使对苏联问题所知甚少的读者,也能对苏联解体这样重大历史性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有个大致概念和理解。许多读者对国际问题和国际形势的了解是靠阅读国际新闻述评不断积累的。国际新闻述评是一般读者获取国际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来源。

由于新闻述评有述有评,有事实有观点,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且原始资料大多是长期调研的成果,因此无论对普通读者还是专业读者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最后,撰写国际新闻述评最能锻炼和提高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编辑的调研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养成工作扎实、作风踏实等良好素质。

如果从国际新闻写作的角度问我十八般武艺中最基本、最重要、最能表现功力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是动态新闻;二是新闻述评。

4.国际新闻述评写作要领

这里想就个人经验体会,谈几点写作国际新闻述评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可以算作写作要领。但只是个人管见,可能是狭隘经验主义,未必对所有人都适用。

第一,选题要准。选择你熟悉的题材,避开你生疏的领域。这叫扬长避短。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业务分工范围和主管方向,谁也不能包打天下。驻外记者的业务主管范围当然是他所驻在的国家和地区。编辑室也有比较明确的主管范围,类似外交部的司、处。各个编辑也有对口的主管国家和地区,因为编辑和驻外记者是定期轮换的,尤其小语种国家和地区,就那么三两个人,定向定点,进进出出,一辈子。

写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自然要与你的业务范围和研究重点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定要选择你熟悉的题材,这样才能写起来底气足、把握大、材料熟、观点明。千万不要写你不熟悉的题材,即使题材再大,再容易扬名,也要顶住诱惑,不冒风险。

第二,冷静思考。文章要想好想透再写,千万不要匆忙动笔。冷静思考就是不要头脑发热,“热”思考容易情绪冲动、偏激,难以避免片面性。“冷”思考则是思想沉淀的结果,态度从容,立场公正,全方位、多视角,周到全面,深思熟虑。当你选准题材,理清思路,想好结构,组织好材料……总之要在打好腹稿之后,甚至达到自己可以默念出来的程度,才是你该动笔之时。

经验告诉我,尤其是在写“遵命文章”时,对命题论点模模糊糊,观点不明确,思路不清楚,材料现抓,主题现想,下笔不知何处落,不下笔时间严相逼,不得已而“硬写”,结果没有令人满意的,交卷充其量是应景之作。相反,反复斟酌、准备充分、深思熟虑的结果,必然瓜熟蒂落,笔下生辉。如果是茶饭不思、怦然心动、灵感催生、夺笔疾书、一气呵成的作品,纵然不是精品,也是佳作。

别人如何我不知道,反正我个人有这样的体验:拿起笔来迟迟落不下去,不是对主题思想朦朦胧胧,就是对全盘布局心中无数。解脱办法只有一个:丢下笔,想好了再写。有时干脆找同事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理清思路,找准主题,说不定谁的一句话会忽然令你茅塞顿开。

第三,科学论证。新闻述评既然属于论说文范畴,就要求论点、论据、论证都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论证基于理性思考、逻辑严密和事实准确。字字有据,句句有理。让事实说话,让真理服人,来不得半点“可能”、“大概”、“差不多”。如果不能保证论之有据、言之成理、顺理成章、令人心悦诚服,那就宁肯不写。尤其不要写那种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文章,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科学论证,才有科学判断。你的观点、你的结论、你的最终判断是否准确可靠,能否经得住实践检验,不是靠以偏概全、片面推断、强词夺理、疾言厉色吓唬人,或者“拉大旗作虎皮”,而是靠事实准确、论述全面、分析深刻、以理服人。我以为,在新闻评论中,即使通常允许的“合理想象”或“合理推断”也是不能用、不可取的。

科学论证必须以充分调查研究为基础。如果对某个国际问题、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还没有做过深入调研,只凭一知半解,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这也要述,那也要评,轻者暴露自己的浅薄,重者是要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上惹祸的。

第四,重视开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不例外。列夫·托尔斯泰写《复活》的开头写了七遍,一遍一个样,遍遍不满意。大文豪尚如此,况我辈乎?

写文章最是落笔难,难就难在开头。有一个满意的开头,写起来就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仿佛文章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笔端流淌出来的。一般来说,开头顺,则句句顺,一顺到底;开头不顺,节节不顺,文章难产。

开头写不好的原因,我琢磨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没有进入状态,找不到感觉,佛教用语叫没有“入境”。写文章需要“入境”,不能抄起笔来就写。所谓“入境”,就是进入写作状态。首先要静下心来,心不静则神不守,神不守则思不宁,思不宁则灵感不能激活,还谈什么“文思泉涌”。有的人坐下来,先心平气和地点上一只烟,就是为了让精神集中,以便“入境”。

“入境”也包括无欲无求无杂念。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了?非也。无欲就是不要在还没动笔前就想写出个“金娃娃”来,一鸣惊人。心存奢望,你就会脱离实际,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老想“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腹中文墨有限,迟迟想不出来,白耽搁工夫。如果你有这样的水平,那就用不着刻意去想,如果你没达到这样的水平,想也没用,越想越急,越急越烦,越烦越想不出词儿来。

无求不是没有要求,而是不要“苛求”。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对材料和观点的把握,尽量写得让自己满意就好。写文章也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量材(料)而用,不要贪大求全,贪大求全的结果常常是大而不全,大而无当。不要想用只够做小马甲的材料做长袍马褂。文章大小全凭选题和内容的需要,不是弹簧可以压短或拉长。只有先画好一花一草,才能画出“满园春色”。

能做到无欲无求,自然就能做到心无杂念。不要想交卷后能不能顺利通过,不要想会不会被改成大花脸,不要想会不会被退回来重写。重写就重写,重写一次多一次练习机会有何不好?年轻人不要太把面子当回事。“只有没面子才能有面子”,今天没面子明天才能有面子。往小说,这是写作提高的必然过程;往大说,这就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心无杂念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才能最大、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驻外记者尤其要练“瞬间入境”的功夫。能在安静的书斋雅室里写作的机会毕竟不多,倒是身居闹市、人声鼎沸、电话频响,甚至枪声大作的时候更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写稿而又不能出差错,就要有“瞬间入境”的功夫,就像脑袋里安装了开关一样,往电脑前一坐,打雷听不见,地震无感觉。

写不好开头的第二个原因是对自己要写的述评或评论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好就匆忙动笔。不是说“文章在一起,消息在导语”吗?为什么开头起不好,导语写不好?关键是主题不明确,对整体结构布局事先没有设计好,心中无数,下笔无着。

第一句或第一段往往是文章的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评论性文章,开宗明义,是最想说的话,也是最重要或者最有概括性的话。为什么你把最想说的话放在开头?因为你首先要让读者知道你想说什么;其次是你事先已经知道后面还有什么话要说、怎么说。换言之,只有你事先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布局设计好了,甚至“一砖一瓦”放在何处你都已经了然于胸,你当然知道哪块砖最好,哪块瓦最重要,要把它们放在前头,才能压住阵脚,体现主题。

第五,标题是招牌。世间有无题歌、无题诗、无题画,但还没见过无题文章。文章的标题就像店铺的招牌,昭示自我,招徕顾客。好的标题让人赏心悦目,充满诱惑,想不看都不行。

这里不想强调标题对文章的重要性(那是尽人皆知的),而是想强调写文章时要重视标题。搞国际新闻报道,任务多,时间紧,能及时赶写出评论或述评已属不易,标题好坏,就看大脑皮层第一反射。更有偷懒者,信手“安”上一个,让编辑部去想更好的吧。这无可指责,但可商榷。“请人题匾”的情况虽然常见,但如自己能写岂不更好。给文章命题有时比给孩子起名还难,给孩子起名起码可以查字典,给文章命题无典可查。

关于标题,顺便谈两点实践体会:

一是标题的前定与后定。标题制作乃是编辑学的一大课题。我这里只想说一点作文定题节省时间的个人经验。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是写评论或述评前没有想好题目,文章迟迟不能动笔;二是文章完成后,迟迟想不出满意的标题,没法交卷。实践告诉我,文章标题可以“前定”,也可以“后定”。

什么情况下“前定”?一种情况是“遵命作文”,事先定好了题目,不能改动。这是“命题作文”,作好作不好都得作。这种情况不多。另一种情况是事先自己想好了题目,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结构布局都十分清楚,成竹在胸,所差就是个“一吐为快”,落实到文字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写作,主旨明确,思路清晰,不会偏题跑题。

什么情况下“后定”?不是事先心里没谱,也不是主题不明,而是对写前初选题目不满意或感到不理想。想找一个满意理想的标题又一下子找不到,或者时间来不及,只能想个大体八九不离十的题目先放在那里占上位置,权当候补“准标题”,待文章写完了再作推敲和定夺。为了一个好标题,你可能吃饭想,睡觉想,上班下班骑着车子一路想。有时候搜尽枯肠也想不出一个好题目,又没有时间苦等,那就干脆先做“无题文章”,写完后再定题目。但对写什么,怎么写还是心知肚明的。“无题”是无标题,不是无主题。

说来也怪,标题有时就诞生在你写完最后一个字的瞬间。有时在你的文章将要结尾时,你会觉得随着“孩子”的出生,名字也想出来了。你会如释重负般迫不及待地在文章前面加上一个满意的标题。因此,如果你在动笔前没有找到理想的标题,不要为此浪费时间和情绪,文章诞生后,总会有理想的标题出现。

二是标题怎样才算最好?套用一句眼下时髦的话回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你能够想到的题目中选择一个最令你满意的。《实用新闻写作》一书为新闻和新闻评论的标题框定了4条标准:

(1)准确,即准确概括消息或评论的内涵。

(2)凝练,即简单明了地传达消息或评论的内涵。恩格斯说:“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

(3)生动,即“像漂亮的眼睛一样能勾人”。

(4)鲜明,即鲜明的导向性(不是所有标题都需态度鲜明)。

这4条标准无可挑剔,但总觉得这是理论家的总结,不是实践者的体验。事实上,记者和编辑在琢磨标题时,很少有意识地权衡这四条标准。以我个人的体验,确定标题主要考虑的是以下5点:

(1)切题,紧扣主题。离题万里无论如何算不上好标题。

(2)新颖,不落俗套。尽量不用别人用过的标题,不拣被人用滥了的“大路货”。

(3)有神韵,浓缩着思想和意境。这条比较难,唯其难而愈显其可贵。

(4)有节奏感,即诗律乐感。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条不容易,但也不算难。文学功底好的记者、编辑可占优势。

(5)有特色,即个人风格。“文如其人”,标题也不例外。鲁迅文章的标题风格与郭沫若绝不一样,看《人民日报》的某些评论标题,即使没有署名也知道出自毛泽东的手笔。为什么?因为鲁迅、毛泽东的文章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

选择标题须避免“泛化”倾向。常常看到有人一时找不到紧扣主题的标题,便拿来流水线生产的“预制件”,“放之四海而皆准”。说它不切题,但也不离题;说它扣题,但又不紧。用之不可心,弃之不可惜。这是“泛化”倾向,懒汉营生,如“××刍议”,“××之我见”,写新人当政便“任重道远”,写新政权便“机遇和挑战并存”,写形势便“复杂多变”,写斗争便“道路曲折,前途光明”。选这样的标题不大费心思,不会累脑子,但没有个性,就等于没有自我,没有特色。没有特色的标题,同没有特色的文章一样,没有吸引力。

关于国际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彪炳新闻媒体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它是新闻媒体解释世界、评判事物、阐明观点、表达立场的最主要形式,是新闻媒体意志的集中体现。著名政论家胡乔木说,“评论是报纸的灵魂”。

国际新闻评论总是以某个国际事实或事件为由,借题发挥,发表言论,表明立场。

1.国际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应具备新闻性、说理性、针对性、政治性、鲜明性等五大特点。这些特点不难理解,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政论文的主要标志。新闻评论毕竟属于新闻家族,它所评论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现象,而是与新闻相联系的新形势、新变化、新动向、新事件、新人物、新鲜事、新风尚等等,总之,与“新”有关。因此,新闻评论要求很强的时效性,并有引导舆论的作用。

新闻评论既要讲时效,又要讲时机。由于国际新闻评论的政治性高度敏感,所以发表时机非常重要,政策性和策略性极强。遇有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抓住时机、先声夺人或引导舆论、以正视听,在收到驻外记者新闻报道的同时,编辑部就会要求前方记者同时配发短评。如果一线记者来不及写,编辑部会当即指定某主管编辑连夜赶写。

2.国际新闻评论的任务

国际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似乎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我的粗浅看法是:

第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国际局势的最新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最新变化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并引导国际社会对这些新发展和新变化有比较清醒和一致的认识,从而掌握驾驭世界全局的主动权。美国、俄罗斯、中国莫不以此为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尤其如此,如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战争与和平力量的转化、核武器与世界力量平衡、两大阵营和两极世界、“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和判断一定要恪守实事求是原则,不唯上、不唯他,只唯真、只唯实。唯上(解释领导或权威的意图)、唯他(人云亦云)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

第二,通过对国际局势和国际事务的分析评论,宣扬本国对外政策主张,为本国外交战略服务。国际新闻评论是新闻为外交服务的重要体现。尽管西方极力宣扬新闻独立和中立,但新闻的政治性决定国际新闻评论(乃至整个新闻报道)不能超越国家外交政策的底线而乱发议论。美国在惩罚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记者和新闻媒体方面比任何国家都毫不手软。

一篇新闻评论甚至一篇新闻报道可以化敌为友,也可以化友为敌。因此,就重大国际问题发表新闻评论的主要新闻媒体常常被视为官方立场的代表是毫不奇怪的。我国公开宣称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只不过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强化新闻政治性而公开道出了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而已。

第三,国际新闻评论常常是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行动的先导。美苏关系的变化,美俄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几乎每一步、每个关键时刻都有国际新闻评论在充当舆论先导和舆论造势的角色。这正是我们强调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声援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替“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由于国际新闻评论密切配合国际形势和外交斗争需要,有极强的国际政治性。过去针对美帝国主义、“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世界霸权主义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有的实事求是或比较实事求是,但也有些经不起历史考验的评论,尤其是“文革”期间的国际大批判火药味很浓,无限上纲上线,几近荒谬,是有教训可总结的。

配合外交斗争的新闻评论永远需要,但必须尊重国际准则和新闻规律。发挥国际新闻的政治作用和外交作用不是将新闻政治化和外交化,更不能成为“四人帮”之类的国际政治棍子和御用工具。即使在强调实事求是的今天,也有必要呼唤“新闻良心”。

第五,向国际社会说明真相、澄清误解、驳斥谣言。通过国际新闻评论对国际社会不了解、不清楚的真相加以说明和披露,如台湾问题真相、西藏问题真相、边界争端真相等;对国际社会存在的误会、疑问加以解释和澄清,如中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中国威胁论”等;对造谣诬蔑、恶意诽谤、肆意攻击加以驳斥和反击,如人权问题、“疆独”问题及类似“银河号”问题等。

这类新闻评论常带有论战性质。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新华社驻美国记者彭迪就曾同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国际中心主任雷·克莱因和《华尔街日报》等就台湾问题连续笔战,反复交锋。论战性新闻评论政治敏感度高,要求记者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和写作技巧。没有编辑部授意或同意,记者不能擅自参与火药味很浓的论战。

3.如何学写国际新闻评论

这同“如何写国际新闻”一样,是个永远得不到完美答案的问题。虽然不是无规律可循,虽然不是无技巧可言,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就我个人经验而言,除需全面提高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外,想从实用角度强调三点: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总结提高。

先说学习。读书看报,必须善于学习,做有心人。初入国际新闻大门,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对于学外语出身的人来说,没有受过系统的新闻学教育,也没有经过哪怕短期的国际新闻实习,新闻ABC全靠从实践中摸索、体会、了解、掌握。先天不足只有靠后天弥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初免不了“临摹”。上个世纪60年代可不像现在这样,从电脑里就能调阅国内国外全部新闻稿。那时每天能看到的一是《参考资料》,二是头一天的英文、俄文油印新闻稿。我的办法是,将新闻稿中和《参考资料》中自己喜欢并认为写得好的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写法的新闻稿剪辑下来,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作为案头样本,以备“临摹”之用。

但工作起来,时间紧迫,自己编写稿件的速度本来就慢,哪还容你慢腾腾地翻找样本?所以你要对自己的“样本库”十分熟悉才行。这就得常翻常看,或贴上标签,便于查找。翻不是一般地翻,看不是一般地看。要研究各种新闻人家是怎么写的:标题怎么写,导语怎么写,主体部分各个段落怎么写,怎么过渡,怎么衔接?同样题材的新闻有几种写法,各种写法的特点是什么?开头是照葫芦画瓢,慢慢也可以灵活变通,有点自己的特色了。

自己动手写国际新闻述评和评论是几年后的事。当初连想都不敢想,认为那离自己还远,是老编老记的事。但总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老编老记,你不写让谁写?所以,我又认真研读别人的文章,特别是《参考资料》上的文章。

看老同志的文章要琢磨“中国特色”,如选题立论的依据和角度、见解新在何处、材料是否典型、主题是否鲜明、论证是否恰当有力、遣词造句各有什么特点,尤其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政治或政策考虑: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为什么用这样的提法而不用那样的提法?

读《参考资料》是学习“洋特色”。我看《参考资料》不是当资料读,不光了解内容,而且研究形式,不光了解人家写了什么,而且研究人家怎么写。有时读李普曼、左尔扎、布热津斯基、茹可夫、马耶夫斯基等人的国际新闻评论会读得入迷,从头至尾反复研究文章的结构特点、逻辑特点、语言特点和独到见解。

通常人家的思想比较活跃,思路比较开阔,文字比较潇洒,语言比较轻松幽默,行文流畅且富有节奏感。这些特点我都注意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运用。如果说新闻同行比较认同我的新闻作品“文笔比较活”、“比较有文采”的话,那么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参考资料》。

总之,这是向书本学,从“临摹”向“写生”过渡。

其次是向别人学,向有经验的老编辑老记者学。学习的方式不外两种:一是勤送多改,二是勤问多听。学生作文总要交给老师修改。修改的学问很大,看你是否用心领会。年轻时别人说我比较傲,我辩称“那是傲骨,不是傲气”。傲气不能说没有,但在学习上——“向毛主席保证”——真的没有。我的方法是:一看人家怎么写,二看人家怎么改。不管作者你认不认识、熟不熟悉,别人写的国际新闻评论我都认真阅读,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特点,并且边读边想,如果让我写同一个题目,我会怎样写,什么地方会比人家差,什么地方会比人家强。这样,才会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有真收获。

至于自己的文章,别说初学者,就是老把式,也不要怕别人修改。有的人比较护短,总觉得自己的文章最好。这实在是迂腐之见。谁敢说自己的文章就一字不能动?就是“聊发少年狂”的“老夫”苏东坡也没敢这么说。便是大诗人郭沫若还自我解嘲说:“郭老不算老,诗多好的少。”说某人的文章“加一字多,减一字少”,那不过是出于对作者的尊敬和赞誉,哪里真的就一字不能动呢。

自己的作文光不怕别人改不行,还要主动争取让别人多改。不要以为你不怕改别人就愿意给你改,也不要以为老字辈就应该给小字辈改作文。一个是人家要多花很多时间,一个是改稿可能有意无意得罪人。那是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精神的。所以小字辈要先学会理解和尊重老字辈。再说,人家总不能问:“小X,稿子写好了没有?写好了让我来给你修改修改?”所以,你要主动,主动送,主动说“麻烦您费心修改”这类的话。

话是这个话,理是这个理。真正做到“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很高的境界、很成熟的表现。实际上,越是年轻需要别人帮助改稿时,越有一种不情愿让别人修改自己稿子的心理。不是行动上“不情愿”,而是心理上“不情愿”。障碍来自何处?来自我前面讲过的——做不到“无欲无求无杂念”。

杂念是什么?是“会不会通不过,打回来重写?”“会不会改个大花脸,让我面子难看?”“会不会认为我水平低,没有培养前途?”想得很多,想得很累,想得毫无意义。其实,你写得越多,越说明你勤奋;送得越多,越说明你好学;被改得越多,越说明对你看好,越了解你的进步。试想,一位好老师从来不会拒绝为学生修改作业或作文,恰恰相反,正是在改作业、改作文、判卷子过程中了解并发现人才的。同样,记者和编辑的才能正是在新闻实践中被了解、被发现的。

记得有过这样的情形:不知为什么我将“至少”错当“只少”并在自己的稿件中一再重复使用,虽经多次纠正未引起注意。有一次一位老字辈在审稿时好像自言自语:“真怪,改了多少次还是‘只少’!”她并不晓得我当时就坐在身后,但我却知道这是在说我。我心里一动:“可不是嘛,怎么改了多次我就没注意呢?”一为自己的粗心懊悔,二为老字辈的敬业感动。从那以后我告诫自己:送审后的稿子不仅要看,而且要认真地看,一字不漏地看。不仅注重大处,还要注意细节。我至今感激那位老字辈的不经意牢骚,她让我一辈子不再重犯类似错误。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光愿意让人修改还不够,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珍视为你修改的每一个字。有没有改得不如原稿,甚至改错的时候?当然有。改错的地方自然要提出来纠正,至于改得可能不如原稿好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介意。我认为,十处改动,有五处比原稿好,就是上好;有三处比原稿好,是中好;有一处比原稿好,是下好,也是好。归根结底,最终和最大受益者不是为你修改作文的老师,而是你自己。

以上是说勤送多改的好处。再说勤问多听的好处。上面那个例子也是说多听的好处。记者或编辑写稿,尤其是写新闻评论或新闻述评,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修养。对一个领域或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全局了解的深浅,全靠你下的功夫的多少。即使你的知识再丰富,经验再多,你也不可能“万事通”。你总有不了解的领域、不熟悉的国家、不明白的问题、不知道的答案。有的同事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常驻十几年、几十年,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确实算得上国际问题专家,但像“战胜了德国法西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有七八十年建设成就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怎么就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呢?”“几十年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唏哩哗啦一下子都垮掉了呢?”这样的问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至今没有人拿出全面深刻的、令人信服的答案。现有文章或专著基本都是对既成事实的注解,而不是从源头到结局的分析。

我说这些是想表明,要把大千世界上的哪件事解释清楚、论述明白都不容易。即使你是某方面的国际问题专家,光靠个人智慧也常觉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多问多听多请教,靠集体智慧补充个人智慧之不足。办法可以是自由聊天,可以是集体讨论。事实上新华社国际部各个编辑室也是这么做的。

从材料到观点,从结构到布局,都会从集体探讨中找到最佳方案。有些国际新闻述评或评论本身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曾以“郭萍”、“季伦”等笔名执笔过多篇国际评论和述评,因为那是当年的“国际评论组”集体讨论的。作为执笔者,你就要多问、多听,并将你自己预料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点一一提出来,讨论解决。这样,你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执笔顺利完成写作。

大凡在写题材比较大、要求交卷不太急的稿件之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我都会找几位有研究的朋友或同事详细商讨,总是受益良多。他们或提出新观点,或提供新材料,或印证你自己的想法,都为你写好一篇评论或述评添砖加瓦,增强信心。

再说实践。文章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真理,可惜只适合勤奋上进的人。对于懒汉,说多了白费气力,听多了白费时间。评价记者、编辑的成功与否,虽然不能仅以其新闻作品的数量多少论英雄,但一生写出多少有分量的报道、多少有影响的文章,毕竟是重要标志。有人感慨“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昨天写的今天过时,今天写的明天过时,一辈子都在浇灌“明日黄花”,到头来两手空空,“落得干净”。这是“新闻虚无主义”。我自己有一段时间很爱发这样的感慨。那是“文革”时代,写的都是骂“苏修”的东西,“苏修”没了,那些东西还不是废纸?后来想通了: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政治,干新闻就必须正视新闻离不开政治的事实。

只有千古不朽的《红楼梦》,未见流传百世的新闻篇。说法不错,但混淆了文学与新闻的界限和价值。一定意义上说,文学的使命是记录生活——昨天和今天的生活,新闻的使命是记录历史——瞬间变永恒的历史。生活之树常青,历史长河永流。新闻和文学两者都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新闻好比一日三餐,文学好比假日旅游,哪个对人类更实际、更重要?不言自明。君不见如今许多企业家的书橱里摆满了专供展示的精装“四大名著”,而每天真正看的还是电视新闻和网络信息?

以上这番话意在说明,一旦选择了新闻事业,就要准备义无反顾地为这个事业献身。可能中途会改变主意、改变方向,但在这之前你还是要死心塌地地“爬格子”。有了这个大前提上的共识,我们才好切磋怎么做好驻外记者、怎么写好新闻和评论的问题。

在我看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不是一般地实践,而是勤学苦练地实践。前面已经讲过“勤学”,现在该讲“苦练”。如何苦练?一练“坐功”,就是坐得住板凳。如果像小孩子学钢琴那样,没弹上三分钟就借故上厕所“开溜”,不是做文章的料。二练“静功”,平心静气,精神集中。心里老长草的人也不是做文章的料。三练“苦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挑灯夜战,不知疲倦。四练“持功”,坚持不懈,坚持到底。反复写,不停地写。不怕失败,不怕稿子被“枪毙”。不放过任何机会,小题目不拒,大题目不怕。说得通俗点儿:只要能坐得住椅子,静得下心来,肯吃苦熬夜,执着地一篇一篇写下去,再年轻的媳妇也有熬成婆的那一天。做什么事都是“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得自由”,区别只是各人灵气不同,“出道”有快有慢,有早有迟。

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长期观察的经验。多少新闻写作稚嫩的青年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几年工夫变成“多产作家”、“笔杆子”、“台柱子”。除其他因素外,重要的一条是敢于实践,坚持实践,直至成功。

最后说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人生要善于总结,不善总结的人不会进步得快。新闻写作也一样。上面说“十年媳妇熬成婆”,那是时兴早生早育、娶童养媳的封建时代。如今提倡晚生晚育,多为独生子女,“熬成婆”要等多少年啊。所以,光靠“苦练”一条道跑到黑不行,要走捷径,辟蹊径。

我的捷径、蹊径就是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每写一篇稿子要总结,每隔一段时间要总结,每过一个时期要总结。总之,经常总结,尤其注重反面经验,如为什么那一篇稿子被“枪毙”了?为什么那一段被删去了?为什么那一句被改动了?为什么那个提法不行?俗话说:“多长记性才能多长出息。”

善于总结非常重要。善于总结可以使人加速进步,善于总结可以使写作水平加速提高。

4.散文笔法在国际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上面已经提到了“散文化”问题。这个话题涉及一代文风的改革。就国际新闻写作来讲,主要针对在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的写作上少一点“新华体”,多一点“散文化”的问题。对于国际随笔、新闻通讯等,鉴于体裁特点,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1)问题的提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决定义无反顾地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再不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被葬送。

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被“文化大革命”践踏枯萎了的新闻园地开始复苏。遭受“文革”十年磨难,又被“新闻无科学论”长期困惑的中国新闻开始寻找“丢失的自我”,呼唤新闻良知的复归。中国新闻从来没有像“十年浩劫”期间那样被读者鄙视和唾弃。新闻与受众的脱离甚至对立,使其完全丧失了自身价值。政治上的拨乱反正要求必须还新闻以“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本来面目。新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集中体现。复归新闻本质的唯一途径是拨乱反正,实行改革。新闻改革无疑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首先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八字方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真实的新闻并不能自动保证最大限度地赢得读者。于是,怎样改变文风,如何在新闻写作上摆脱“文革遗风”,打破新闻程式化、公式化、僵化和板着面孔说教的宣传化,简而言之,如何写出让读者喜欢看的新闻,成为“文革”后广大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直接课题,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企盼优先解决的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领导提出要“改革文风”、“改变作风”的口号。穆青同志更于1982年1月正式提出“新闻散文化”的倡议,号召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更多关注和运用散文笔法。以上是政治大背景。

(2)冲破“新华体”。新闻报道已经完全模式化、程式化。新闻规律被边缘化,或被彻底忽视。打破框框、冲破禁区,十分困难,甚至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在写作方法上做些打破模式化、程式化的尝试,也难上加难。

按照当年的发稿程序,新编辑写出的稿件要交给老编辑校阅修改,然后交给编辑室负责人审阅签发。重要的稿件,如评论、述评等,还要送交部发稿中心或社总编室审批。最难过的一关是老编辑关。老编辑经验丰富,政治和业务水平高,极其敬业,责任心强,恪守职业道德。他们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辞辛苦,不计名利,甘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们品德高尚,值得尊敬,值得学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走惯了老路,墨守陈规,抱着现成模式不放,很难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所以不管谁写的稿件,到了他们手里,就没有了作者的个性,就像工厂走下流水线的产品,一个模样。这里涉及如何当编辑的问题,那是另一个话题。

我经常研究西方报刊的文章。发现同样的主题,他们的文笔灵活,可读性强;我们的文章往往干干巴巴,引不起阅读欲。我不想让自己的棱角被磨光,不想把自己变成模式化的“编辑匠”。我努力摆脱刻板的条框束缚,在舆论和实践上推行“散文化”。为了树立自己的风格又不给人以标新立异之感,我以两种面目出现:为新华社写的稿子仍然用“新华体”,为其他报刊写的稿子则用散文笔法。结果散文笔法先在社外得到认同,然后才在社内被逐渐接受。当然,首先还是归功于“大气候”的变化。

在国际述评和评论写作中运用散文笔法和形象思维,是一门学问。有位初次见面前并不认识的《人民日报》记者曾对我说:“我看过你写的很多国际评论和国际内参。连国际内参都能写得有文采,实在不容易。所以我是慕名而来。”我不认为这是当面奉承。新华社参编部某负责人对即将外派实习的记者说:“建议你们多学习老陈的文章,我们需要多一些他这样的作家型记者。”我也不认为这是过誉。

要想将文章写得有点文采,必须运用散文笔法和形象思维。而散文笔法和形象思维要求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

说实话,新闻原本不是我的长项。我自幼喜欢文学,一心想念大学中文系,理想是当作家。整个中学时代,是我贪婪读书的时代。书店站读,图书馆夜读,月下读,“手电读”,读遍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中外作家的作品,甚至从头至尾背诵《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但时代不赞成我学文学,校长好心地告诉我:“学什么文学,没看见搞文学的都成了右派?”说得再直白不过,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所以我学上了俄语——那是列宁和斯大林的语言,是中苏伟大友谊需要的语言。当作家容易成右派,当翻译家比较安全,当外交官还比较潇洒。可我却当了记者。这是服从,不是选择。

记者工作实践证明,之所以有点成就感,恰恰得益于过去积累的文学功底和虽然不成熟但却比较习惯的散文笔法。没有文学修养的记者难以写出有文采的文章。文采离不开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我个人的简单理解,就是对写作内容和对象有形象感,脑海里要成像,就像电影、电视影像一样,活起来,有声、有色、有气味、有动感。同样一句话,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如写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国空军在巴格达上空投下第一枚炸弹,宣告伊拉克战争爆发。

▲今天凌晨,即将破晓的巴格达天空突然升起滚滚烟云,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宣告伊拉克战争开始。

同样简单一句话,表述不同,效果就不同。前者是中性叙述,“新华体”习惯用语,既没有后者的视觉形象,也没有爆炸声的现场感。后者的视听感就是运用散文笔法和形象思维的结果。

国际新闻(尤其是通讯、随笔、采访散记等)要有文采,又要严格区别于文学体裁的散文、随笔,语言风格、文字运用是要把握分寸的。例如,新闻中可以写阿罗约总统“微笑说”,却不宜写“莞尔说”;可以写某某“眼睛一亮说”,却不宜写“眸子一亮说”。我想,新闻语言同文学语言的基本区别是:前者简约,后者具体;前者鲜明,后者朦胧;前者通俗,后者典雅;前者笼统,后者细腻,等等。

区别往往自己不觉得,但别人可以明显察觉。这反映在我的新闻实践和翻译实践中。从事国际新闻的人,通常外语水平都比较高,主观和客观上许多人都跻身翻译行列。新闻记者从事政治、外交类著作、回忆录之类的翻译,通常比较得心应手,但从事文学作品翻译,就不是每个记者、编辑都能胜任的。因为文学翻译不仅要求译文的准确和流畅,即所谓形似,更要求神似,即意境的表达,细节的描写等。

记得我初次翻译小说时,征询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位朋友的意见。他说,从译文的准确和文字的流畅上,可以看出译者的外文造诣和中文文字水平都不错,但文字表达上却随处可以看到“新闻语言的痕迹”。同一句话,同一个词,形象细腻的文学描写,变成了新闻语言的抽象概括,缺失了文学性内涵的意境。他一语中的,道破了新闻与文学、记者与作家的差别。

新闻必须真实,文学可以虚构。记者的情感只能渗透到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却不能直接站出来表态或发表感慨。而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抒情,可以直抒胸臆,还可以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记者只能适当运用散文笔法和形象思维把事实写活,写出现场感,却不能用散文笔法任意挥洒,离开新闻主题天南海北地议论,也不能用形象思维随意塑造什么形象。

(3)新闻散文化的基本特点。在国际新闻写作中如何体现“散文化”、如何运用“散文化”笔法?对这个问题我有足够兴趣探讨,但没有足够能力回答。或许答案本来就不存在。每个实践者都有体会,有经验,但许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正用文字表述和总结出来,殊非易事。有的新闻著作说“文采”就是要语言通俗生动、形象逼真,善用典故和修辞手段等。到底如何表现“文采”?读后仍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根据个人实践体会和经验,我想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第一,形象思维。毫无疑问,在国际新闻报道、国际述评和国际评论写作的思维方式中,逻辑思维是基本的,即对基本新闻素材——事实材料的逻辑归纳和逻辑推理。但逻辑思维决不意味排斥形象思维,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918页,“形象思维”词条)。只有引进形象思维方法,才能使僵硬枯燥的事实变得鲜活起来,让平铺直叙立体化、语言文字形象化。

我们这里说在新闻写作中“引进”形象思维方法,是想区别于文学艺术家在观察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和塑造艺术形象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文学艺术家的形象思维不仅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还包括对生活形象的艺术概括、艺术升华和艺术加工,包括虚构、想象甚至幻想。这一切对新闻不仅不适合,而且绝对不允许。因为新闻是不能容忍虚构和想象的。我们这里说“引进”形象思维是说记者、编辑的脑袋里要有客观实际的真实图像并将其“再现”到新闻作品里。

例如,你在稿子里写到一只狼,你的脑子里会立即闪出一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狼的形象,并且是“这一只”狼的具体形象,而不是狼的一般的、抽象的文字符号。如果你写到“9·11”事件,你的脑子里就一定会再现一架大型波音客机切入纽约世贸大厦时火光冲天的画景,虽然那是CNN移植到你大脑里的图像。但如果那画面没有出现在你的大脑荧屏上,表明你没有起动形象思维,而只凭对事件的抽象记忆。

第二,大脑成像。上面说的是思维方式,这里说的是“反映”方式。小到新闻事件现场,大到世界格局,都应像摄像机或数码相机那样,在你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图像。如果你的脑子里对新闻现场的各种细节没有记忆犹新的图景,你很难写出生动具体的报道;如果你的脑海里对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没有形成轮廓清晰而又完整的图景,你很难成功地写出反映世界全局的新闻述评。

例如,你到中亚采访,你的大脑荧屏上就留下一条丝绸之路;你到东非采访,你的大脑皮层就刻上一道非洲大裂谷。只有熟练掌握了“大脑成像技术”,你才能写出真实具体的报道和形象生动的文章。为什么再翔实的现成文字资料也不能代替你对自己眼睛所见景物的描写?原因很简单。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你的镜头(眼睛)所选取的景物不同,大脑成像就不同。别人怎么能描绘出你大脑中的图像呢?

第三,感官功能。写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时,也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你的感官功能。中国烹饪技术讲究色、香、声、味俱全。写文章也一样。只要你提笔入境,你就要眼睛里有色彩,耳朵里有声音,鼻子里有气味,口腔里有滋味。这时你将“神游”你所采访过的新闻现场、你所看到的景物、你所采访的对象、你所经历的事物、你用肉眼和“心眼”所看到的一切:大千世界、五洲风云、政坛变幻、弱肉强食、天灾人祸、众生疾苦……一切都会活起来,动起来,有如身临其境。你会觉得胸中涌动着某种激情,需要用笔墨来挥洒。于是,你的灵魂、你的情愫、你的喜怒哀乐都将顺着笔端流到纸上,你的文字必是你的真情实感,岂有不生动感人之理?

第四,散文笔法。前三项都与形象思维有关,这一项属于作文技法。散文笔法未必适合于所有新闻体裁和题材,但在国际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和评论中适当运用散文笔法肯定会收“笔下生辉、文采飞扬”之效。

散文笔法主要体现在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上。结构上不拘模式,形散而神不散;语言上风格潇洒,辞章灵活而不媚俗。如果不分什么新闻,都按倒金字塔模式去写,排满五个W+H,那就太刻板而沉重,有时改变结构效果会更好。事实上中外记者也并不都那么墨守陈规,否则所有的新闻就都变成“预制件”结构了。

所谓散文笔法并不是说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要么寻章摘句,追求辞藻华丽;要么放荡无忌,不惜媚俗。而是尽量用通俗、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取代僵硬刻板的书面语言,给人以小桥流水、新雨清风之感。每用一词,每写一句,你都不要满足于“第一反映”,一定要想一想有没有更鲜活、更生动的语言可以选择?同时,恰到好处的诙谐和幽默永远是需要的。

散文笔法不仅要求语言灵活生动,还要有声有色、有动感和节奏感。同样是国际述评,有的读起来仿佛能看到作者板着的面孔,有的读起来仿佛能看到作者谈笑风生。散文笔法虽然不排斥个别词句和段落的散文化写法,但更要求文章整体的风格一致与和谐。不妨随便举一个例子:

撑杆跳女皇进军好莱坞

路透社2005年9月2日电 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用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腾越,在田径乃至整个体育界引领破纪录风暴之后,向外界表露她希望步入演艺圈,进军好莱坞的心仪。

2005年是伊辛巴耶娃最辉煌的一年。她9次刷新世界纪录并成为地球上第一位跳过5米大关的女性。这位俄罗斯黑发女郎还在上月赫尔辛基世界锦标赛上赢得了世界冠军头衔,在撑杆跳这个项目上做到了她想做的一切。现在,她想去好莱坞走走星光大道。

“我喜欢各种挑战,尝试不同新鲜事物,很愿意去演演电影。”周五,23岁的伊辛巴耶娃这样对本社记者说。“好莱坞是个不错的地方,我想去那儿看看,当然,要在不影响训练和比赛的前提下。”

当被问及偏好哪类电影时,伊辛巴耶娃的回答令人吃惊:“不是剧情片,也不是爱情片,如果能当上主角,我很愿意演动作片。”大概是看到记者迷惑的眼睛,她进一步解释说:“就是类似施瓦辛格演的那些片子,让我来演一部叫《终结者四》的片子好啦!”

伊辛巴耶娃也喜欢帅哥,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是她的偶像。不过目前这位具有高加索血统的俄罗斯少女还缺乏面对摄像机的经验。她只为体育赞助商拍过一些短片,但这并不妨碍伊辛巴耶娃对自己演艺天分的自信。“我认为我演电影可以和撑杆跳一样成功。我有足够的能力在银幕上展现自己。”

俄罗斯石油巨头西伯利亚石油公司(Sibneft)有意出100万美元邀请伊辛巴耶娃出任形象大使,而切尔西队老板阿布拉莫维奇正是Sibneft的大股东。“我不了解细节,但听说他们在与我的经纪人接洽。”伊辛巴耶娃说。

回到撑杆跳话题,伊辛巴耶娃说,她今年还要参加四项比赛。对于年轻的她来说,频繁征战令人疲惫。“这是一个漫长的赛季,但无论如何,只要我站在赛场上,我就要向新的世界纪录冲击。”

那么她的极限在哪儿?伊辛巴耶娃说:“我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但我敢肯定没有任何女运动员能跳过6米。现在连能跳过6米的男选手都不多,所以我不认为20年或50年后女选手能够越过这一高度,下个世纪甚至永远不可能。”(原载2005年9月7日《南非华人报》)

这是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典型例子,从头至尾活泼轻松。不仅女运动员的成就和愿望介绍得一清二楚,而且她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一个开朗、大胆甚至有几分稚气的俄罗斯女运动员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读者还看到了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表示惊讶时“迷惑的眼睛”,十分传神。

我们提倡新闻的“散文化”,并不是主张不分体裁、不分题材、不看主题、不看内容,一律运用散文笔法。像前面介绍的长篇述评《苏联剧变和解体的一年》,就不宜用散文笔法,更用不着散文式描写。主题决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和形式决定结构和风格。即使在适合运用散文笔法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中,也不能为刻意追求所谓“文采”而滥用散文笔法。我在编辑部审发稿件时,经常将责任编辑为增加原稿“文采”而添加的华丽词句或整段散文式描述删掉,因为“添枝加叶”后非但不能给原稿增色,反而破坏了原稿的风格统一,给人以“三仙姑脸上涂脂抹粉活像驴粪蛋上下霜”的感觉。文章和人一样,穿衣戴帽要符合身份才相得益彰。因此,在写作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时,散文笔法的运用一定要谨慎、适度,根据不同题材和内容,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决定文章的结构和风格。

前面说过,新闻(我们强调的是新闻,不是一般意义的属于文学体裁的散文)的散文笔法主要体现为新闻的散文结构和散文风格。而新闻的散文风格主要体现为新闻语言的散文化运用和散文式描写,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行为描写等。

以上主要是围绕国际新闻述评和国际新闻评论的写作,谈些个人肤浅的经验和体会。干了一辈子国际新闻,做了半辈子驻外记者,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还勉强可以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回顾记者生涯,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有“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苦短,来去匆匆,唯一能留下的不过是几个浅淡的脚印,那也是为了后来者“有迹可寻”,少走弯路。正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陈启民(笔名:晨曦)1941年9月生,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新华社高级记者。1964年到新华社工作,先后担任莫斯科分社记者、驻南部非洲分社首席记者、非洲总分社副社长、中亚分社社长、《新华每日电讯》报副总编辑。2002年退休。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著有《中亚的政治进程与区域安全》(俄文,哈萨克斯坦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