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心理学概论》第1版前言

《新闻心理学概论》第1版前言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版前言《新闻心理学概论》是我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的讲义和发表过的新闻心理学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些同志大多是新闻工作者,他们撰写的《新闻心理学》可以称之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心理学。从学科性质上看,这类新闻心理学可以列入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本书欲在建立新闻心理学的体系上进行探索,试图从宏观上、理论上把握这门学科的整体框架而有意忽略细枝末节,故取名为《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1版前言

《新闻心理学概论》是我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的讲义和发表过的新闻心理学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

本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新闻实践领域里的一种尝试。本书以在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为经线,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纬线,力图找出二者之间的交叉点、相关处;寻找在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借以构筑新闻心理学的框架结构。有人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可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这句话道出了我在构思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时的艰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虽然新闻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新闻学和心理学都已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作为它们的边缘学科——新闻心理学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因而目前它欲以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自立于世,条件尚不成熟。研究者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有意或无意地将新闻心理学导入新闻学或心理学原有的学科体系里,使之难以独成体系。

第二,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在国内已出版的新闻心理学专著(包括本书),还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完全概括出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全部特点和规律。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繁琐的问题。可以说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身上都有体现。以知觉(包括社会知觉)的选择性为例,无论是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还是读者、听众、观众,面对多种刺激都会进行主动的选择并各具特色。倘若我们以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为横坐标,而以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为纵坐标,则可以排列组合出上百种,甚至上千、上万种心理现象,这还没有包括认识主体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差异以及因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认识活动主体心理上的变化。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没有较成熟的理论指导是很难纲举目张的。

第三,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属于内隐的精神世界,目前这枝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还缺少加以准确测量和研究的方法。虽然可以借助认识主体(例如记者)的言行或作品进行间接的认识和分析,但是“正如全归纳不可能一样,科学程序也无法搜集到这个系统中发生的全部事件……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证明这个系统的环境因素对它的运行所起的作用”。因而经常采用凭借认识主体的反省、自我报告或对其作品的分析,去做经验性的推理、演绎,其可信度就得打折扣。

总之,怎样才能使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不是捏合、“缝合”、凑合,而是有机的融合、“化合”,进而构成新闻心理学自己的独立体系,就目前条件看,要想做到这一点,犹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

可喜的是,已有勇敢者在这块处女地耕耘了。这些同志大多是新闻工作者,他们撰写的《新闻心理学》可以称之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心理学。特点是书里有大量新闻工作者的来自丰富的新闻实践的切身感受,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有较强的实用性。从学科性质上看,这类新闻心理学可以列入新闻学的一个分支。而本书则是由心理学工作者著述的,可以称之为心理学工作者的新闻心理学,归入心理学的分支。从本书主要是运用了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于新闻活动之中的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角度看,本书又可归入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本书欲在建立新闻心理学的体系上进行探索,试图从宏观上、理论上把握这门学科的整体框架而有意忽略细枝末节,故取名为《新闻心理学概论》。

本书力图融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与新闻学于一体,尽量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工作者和读者、听众、观众共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并注意吸取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力求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全书后附有参考书目和四个心理测验。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新闻系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供新闻工作者或心理学工作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北京大学沈德灿教授曾对本书大纲,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张颂教授曾对本书第八章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本书编写中还曾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郭德俊副教授、程正方副教授以及北京广播学院赵玉明教授、曹璐教授、王振业教授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郭镇之博士对全书初稿认真审阅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还要提到的是我的同事余小梅老师在该教材大纲的酝酿以及该教材里有关记者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中,曾做过大量工作。

承蒙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孙昌龄和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艾丰为本书作序。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为本书题写书名,不胜荣幸,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学科构架还不够成熟,所以,这本书难免捉襟见肘,挂一漏万,甚至出现谬误,恳请同行、读者不吝赐教。

作 者

1993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