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言(第三版)

前言(第三版)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言(第三版)《朗读学》自从1983年8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修订三次了。朗读之所以为“学”,并非主观臆断。本人的《朗读学》,对批评和讨论一直表示衷心的欢迎,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值得欣慰的是,当前,由教育部倡导的中华诵读的活动方兴未艾,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朗读教学如火如荼。

前言(第三版)

《朗读学》自从1983年8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修订三次了。尽管发行数万,获奖若干,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与赞誉,我仍然觉得有许多未尽之意。虽然相似的论著甚多,还是认为这个领域需要继续深化,很多问题还有开掘的可能性空间。现在,出版社书库告罄,求购者陆续要求供货,我必须借此机会,把当下的认识增加进去,把该解释的话语表达出来。

朗读是不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无须再行求证了。真正从学术上进行批评和反驳的,还没有听到、见到过。而那些空洞笼统的论断,既缺乏学术的内涵,又缺乏学术的勇气,已经避开了论点的交锋,从而逃离了学术的边界。其实,学术争鸣应该条分缕析地、平心静气地进行,那样,才能够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纠正学术观点的偏颇。如果没有任何属于学术的见解,只是在“朗读无学”的同义反复中转来转去,就现出了混乱的逻辑和蹩脚的表述。对于“朗读”之事,不懂、不学、不会、不能,都没有关系,就是很不喜欢,也是一种个体自由,但是不应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他人。如果连“有声语言”是什么都毫无概念,就竟然妄图抹杀这个学问,我看,除了以此自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朗读,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运用朗读服务社会的道路,进一步证明,朗读学(包括《朗读美学》)的学术价值和广泛影响已是一种客观存在。

朗读之所以为“学”,并非主观臆断。我国历史上,不乏关于朗读的叙述与评介,中小学语文课本也有朗读课文的要求;台湾已出版了研究朗读的多种专著,香港也坚持培训教师的朗读能力。美国、英国、德国等国,都要求播音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朗读训练。这些,说明了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还是期待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学术领域进行比较和论争,择其优者而从之。本人的《朗读学》,对批评和讨论一直表示衷心的欢迎,以促进学科的发展。朗读学究竟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完全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认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争鸣。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由教育部倡导的中华诵读的活动方兴未艾,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朗读教学如火如荼。为了推进这个有意义的文化传承一步一步开展,为了张扬有声语言创作的一步一步普及,有志者都应该承担这份责任,应该排除种种困难去做好哪怕是具体而微的工作。因为这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工程!

我国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国的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有声语言的创作,或朗读、或朗诵,都能显化人文底蕴,活化真情实感。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者,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着民族文化、风格样式、深远意境和优美韵律的美感。其中,那“情、声、气”的无穷变化,那“形、意、神”的万种风采,那创作者的心潮澎湃,那接受者的心旷神怡,时时刻刻在广远时空里充满着厚重的历史感、昂扬的时代感、坚定的行进勇气、旺盛的生命活力。

同时,学习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就是一个深入开掘文化底蕴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文化精髓的过程。由此,朗读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驾轻就熟地展现文化风貌,深入浅出地传播文化精神,以自己为中介,把作者与听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审美氛围,共同完成一次崭新的心路历程。这是文字语言的独处语境所不能达到的,也是无声世界的静谧空间所无法感受的。忽视有声语言的巨大功能,蔑视有声语言的审美价值,往往因袭“重文轻语”的传统偏见,以为“不学而能”、“自然而成”。无视有声语言的存在,犹如无视文字语言、无视书法艺术,会导致消解“书同文”的重大历史意义,抹杀书法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我们强烈期望全民族达到“语同音”的境界,强烈期待对于“语同音”的规律性研究成果。建立朗读学,催生有声语言的典范,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任重道远,更需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目标!

张 颂

2009年4月8日于“三书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