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报道包含的几种报道形式及介绍

深度报道包含的几种报道形式及介绍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度报道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实际上包含着好几种报道形式:从内容性质上看,可以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整合报道。(三)预测性报道这是一种违反新闻定义的报道方式。所谓预测性报道,就是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做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推论,这种报道叫做预测性报道。

三、深度报道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的社会作用来越大,对社会的反映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而深度报道就是这种进步在新闻报道领域的文体上的表现。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实际上包含着好几种报道形式:从内容性质上看,可以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整合报道。

(一)解释性报道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解释性报道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经济大萧条,许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通货膨胀,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昨天还是百万富翁,今天却变成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作为财富象征的股票突然成了废纸,美国的老百姓迷惑不解,他们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更找不到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人们不约而同地希望在媒体上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凡刊登这类带有解释性报道的报纸和杂志就特别的好卖,这客观上推动了解释性报道的发展,并很快成为一种运用很广的新闻文体。

解释性报道代表了现代深度报道的最高成就,是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现代报纸、广播和电视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

解释性报道实际上就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作深入探讨的报道,它不仅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而且要对为什么会发生这一新闻事实的原因作深入探讨,对这一新闻事实会产生什么影响作深入分析。它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奉为金科玉律的“客观性报道”原则的一种颠覆,至少是一种修正,因为它要求报道者必须高屋建瓴,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这在客观性报道中是不被允许的。

(二)调查性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也来自美国,它以揭露罪恶、揭露黑幕为己任。调查性报道中的“调查”二字,与平常人们理解的调查大相径庭,它实际上是“揭露”的代名词,但“揭露”还不能体现出这种新闻体裁的特色,不能充分展示出这一文体的“探险性”,而“调查”则可以通过“导游式”的写作来满足读者的探险欲望,通过展示调查过程向读者一层一层拨开黑幕掩盖下的种种罪恶勾当,其力量极为强大。比如中央电视台1997年播出的《追踪假黄豆》的新闻调查,观众跟着记者摄像机镜头,穿过海伦市那弯弯曲曲的大街小巷,去探访假黄豆的制作窝点,充满了神秘、探险和不确定的气氛,观众在电视机前屏住呼吸,亲身体会记者的采访冒险旅程,传播效果非常好。

调查性报道不是一般的负面报道,更不是所谓的批评报道。它的基本功能是将那些在黑幕的掩盖下进行的权钱交易、失职渎职、草菅人命、徇情枉法等种种罪恶勾当公之于众,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世界上最著名的调查性报道是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对于“水门事件”的调查,它直接导致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辞职,《华盛顿邮报》也因此获得当年普利策公共服务报道奖的殊荣。

在新闻对于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调查性报道在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赫,如《南方周末》的调查性报道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经济半小时》中就经常出现调查性报道。可以预见,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报道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编辑必须熟悉它。

(三)预测性报道

这是一种违反新闻定义的报道方式。所谓预测性报道,就是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做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推论,这种报道叫做预测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是一种假设性报道,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来预测未来,其作用在于“警示”,使读者对未来“有所准备”。

预测性报道是不合乎关于新闻的定义的,因为它不是关于“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不是“变动的信息”,而是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闻的预测。关于预测性报道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应该是源于人类社会对于安全的渴求。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实现自我的需要,其中第二个层次就是安全的需要。所谓安全的需要,就是人们总是倾向于对未来有所预期和有所把握。能够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又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人就有了安全感。预测性报道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出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但是,预测性报道不可滥用,因为预测还不是现实,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报道一多,就可能造成媒体信度的下降,使媒体不是去关注现实,而是花很大的精力去关注尚未到来的“将来”,反而影响了媒体社会雷达功能的实现。

(四)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整合报道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呈现出这样几种情况:要么,一件事情往往要经过若干时间段,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事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如果我们要及时、真实地记录这一事件在不同时间段的各种变化,就需要分段来写这一事件的历史进程,于是,就免不了要对它进行连续的报道;要么,一个事件会与其他事件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或者一个事件是由多个侧面、多个方面组成,要把这一事件报道清楚,就需要写出一系列的文章;要么,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把握,需要通过对各种意见的综合了解才有可能不断深入,于是就会将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意见进行整合后进行报道。这样,从报道形式上来说,就形成了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整合报道。这些报道形式在媒体竞争年代越来越常见。

一般来说,连续报道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个尚未定型、正在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件作持续不断的报道,它一般由三篇(含)以上的文章组成(如果只有两篇,就通过设置上、下篇的方式来处理,但那不叫连续报道),篇与篇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是不断深入和变化的,它不必等到事件有了结果之后才可以见报,而是采取跟踪式的办法,发生了什么情况就报道什么情况,因此,它既有很好的时效性,又能充分调动起受众的心理期待,加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从气势上就能够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能够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由于连续报道是在事件并未结束、并未定型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跟踪报道,而事件的发展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报道时既要持积极的态度,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有时候,报道的主题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一点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连续报道的主题有时会发生改变,但报道对象却始终如一。与连续报道不同,系列报道的主题是确定的,但报道对象可能会完全不同,它们是通过“问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之所以要采取系列报道的办法,是要通过从不同的侧面来开掘事件的主题,加深受众对这一问题(或现象,而非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系列报道发稿也有先后顺序,一般也要由三篇(含)以上的报道组成,这与连续报道又有某些相似。但是,连续报道的侧重点是报道事件的发展进程,而系列报道的侧重点是揭示事物存在的原因,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这是编辑要加以注意的。比较典型的作品有报道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分别发表于《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6月27日、7月4日)。

整合报道是将有关某一类的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若干方面通过编辑的办法组织在一起,以展示事物的多面性或认识的多向性的一种报道方式。说它“深”,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定性报道”的固有做法,而是在同一个报道中不断地改变视角、改变认识方法,甚至将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来认识事物,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