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报道的分类

深度报道的分类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深度报道的分类深度报道可以分成单篇式深度报道和多篇式深度报道[37]。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认为:调查性报道是通过某人的原创性的工作而发现的关于一些人或组织企图隐瞒的重大事件的报道。1933年,美国报纸协会承认并强调对于新闻的解释和分析,解释性报道正式得以确立。从此,解释性报道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报纸上的主要新闻品种。解释性报道的主要特点有:报道目的

第三节 深度报道的分类

深度报道可以分成单篇式深度报道和多篇式深度报道[37]。单篇式深度报道主要包括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多篇式深度报道主要包括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

一、单篇式深度报道

1.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1902年到1912年(或1914年)的黑幕揭发报道集中揭露美国社会腐败现象,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称从事这类报道的记者为“扒粪者”,意指揭黑记者像扒粪人一样,手拿粪耙目不转睛,对美好事物视而不见,专门盯住腐败堕落的东西不放。

《美国新闻史》对“调查性报道”的解释是:“挖掘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卡车司机工会、犯罪集团和腐败政客活动的,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所谓的调查性新闻记者。调查性报道是指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对某一事件的强有力的解释。”[38]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授们认为,“调查性(揭露性)报道的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其题材相当广泛,广泛到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因而它有别于大多数日常报道。”[39]

美国学者大卫·安德森(David Anderson)和皮特·本杰明(Peter Benjamin)在1975年出版的《调查性报道》一书中认为,调查性报道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它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40]

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认为:调查性报道是通过某人的原创性的工作而发现的关于一些人或组织企图隐瞒的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的调查工作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不是通过别人调查而得的报道;故事的主题包含一些值得阅听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有人或有组织企图对公众隐瞒这些事件[41]

调查性报道是“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社会的内幕等等”[42]

综合上述定义,调查性报道有这样几个特点:调查性报道的主题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并以维护公众利益为最终目的;调查性报道的重点内容是揭丑,因此有人认为把“Investi-gative Reporting”译成“揭露性报道”更恰当;调查性报道的对象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是政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或腐败现象;调查性报道的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因为被调查的对象企图掩盖真相;调查性报道需要“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证据翔实。

中国新闻界对调查性报道的理解比西方更为宽泛。西方调查性报道中的“调查”意指“揭露”,而中国调查性报道中的“调查”不但包括对丑闻的揭露,也包括对一般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从实际中搜集资料,经过分析,形成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或观点,用以进行新闻写作。调查是占有材料,研究是消化材料。调查和研究反复循环,逐步升华,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43]。比如,2007年1月5日《市场报》第4版的《中学生咋花零花钱》,就安徽省六安市青少年的零花钱的来源以及如何支配做了调查;2006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海南发展和谐社会 建设文明生态村》,报道海南6 000多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及其变革的原因。很明显,诸如此类的新闻调查均与揭丑无关。

2.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也起源于美国,但关于解释性报道起源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1912年《纽约时报》配上背景材料对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进行的报道就是解释性报道。另一种观点认为,解释性报道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解释性报道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

要确定解释性报道出现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解释性报道的兴起是由于社会深刻变动条件下人们了解变动原因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经济危机,各种事件接踵而来,于是“一个‘为什么’变得与‘是什么’同样重要的时代开始了……如果驻白宫的记者仅仅报道发生什么而没有提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含义,那他只完成了一半工作”[44]。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报纸开始重视解释性报道,在提供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提供各种背景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分析。但由于这一做法和当时流行的客观报道“事实与意见完全分开”的理念相矛盾,解释性报道受到许多人的抵触,“解释”被新闻界认为是肮脏的字眼。1933年,美国报纸协会承认并强调对于新闻的解释和分析,解释性报道正式得以确立。20世纪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新闻界对其所作的“传声筒式”的纯客观报道使不少人上当受骗,对新闻事实进行适当解释的做法进一步被社会所接受。60年代,越南战争和美国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运动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政治局势迷惑不解,需要新闻媒介提供适当的分析和解释,解释性报道的长处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从此,解释性报道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报纸上的主要新闻品种。

什么是解释性报道?它是指“主要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通过背景材料的大量运用,解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其实质、意义”[45]。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认为,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46]。美国《底特律新闻》社论作家杰克·海敦认为,解释性新闻“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意义的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来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提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意义或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提供的不是单纯的消息来源,而是通过各种事实来分析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因素[47]

解释性报道的主要特点有:报道目的不是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诉求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这一点使它区别于消息;用事实说话,报道新闻时运用大量的背景材料,以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这一点使它区别于评论;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强调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解释,点出新闻事件的实质,揭示更深层的意义。用新闻要素理论分析就是,解释性报道最突出的是“why”。

3.预测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Foreseeing Reporting)是对将会发生而未发生的事实所作的前瞻性报道,它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发展变化趋势或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其价值取向表现为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预测性报道以理性、前瞻的眼光,向读者或受众提示、分析‘明日生活’,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心态能起到导向作用。”[48]

“预见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49]

“预测性报道是当事件要长期变化之时,对它的发展方向、未来结果进行预测所写的报道。”[50]

从以上论述可知,预测性报道有如下特点:第一,预测性报道诉诸的是“将来”,是对将来时态的事实变化的趋势进行报道,尽管它要建立在既往事实的基础上,但其侧重点不是“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是“将来可能发生什么”。用新闻要素理论分析就是,预测性报道最突出的是“how”。第二,预测性报道诉诸的是“意见”,其重点是对事实发展走向的分析,这种分析尽管也是建立在既往事实的基础之上的,但既往事实本身不是报道的重点,也不是读者对预测性报道的阅读期待,在预测性报道中,读者想要的是关于未来的“观点”。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战略性资源,对信息的占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竞争结果,人们除了需要掌握过去时代和现在时代的已知信息外,还需要掌握潜在的、关于未来的信息,竞争的胜负更多取决于对明天的知晓和占有,这是预测性报道兴盛的社会需要前提[51]。社会研究方法日益成熟,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这是预测性报道兴盛的技术保障。预测性报道可以帮助人们提前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调整好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应对、适应将来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预测性新闻报道的出现和兴盛是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必然。在中西方的媒体上,预测性报道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深度报道样式。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报道来说,预测性报道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因为它是对事实发展变化趋势的分析,报道先于事实的变化,而未来总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谁也不能保证预测的结论与将来的结果完全相符。当然,这并不能否定预测性报道本身,但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预测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严密的逻辑脉络

预测不同于猜测,预测是科学的分析推理,猜测是随意的主观臆断。充分的事实根据和严密的逻辑脉络是预测性报道准确性的前提,只有这样的预测才能给读者提供一条洞悉未来的途径,才能树立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2)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

我国预测性报道的普遍方法模式是“个人经验加专家判断”,主观性强,视野不宽。西方的预测性报道往往是建立在诸如调查、抽样、数据统计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和精确新闻、民意调查相结合,与专门的预测机构进行合作是将来预测性报道的发展方向[52]

(3)提高记者自身的素养

上述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是记者素养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广泛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应精通,知识好比是黑暗中的火炬,火炬越亮,看到的地方就越远。

(4)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根据少数意见就匆匆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样的预测性报道失败的概率很大。

二、多篇式深度报道

多篇式深度报道是指媒体对重大题材进行多次、集中、成组的报道,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角度广、视野宽、冲击力强、关注度高等特点。多篇式深度报道主要包括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三种形式。为了鼓励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在“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上专门设立了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奖项,每年评出10个获奖作品[53]。围绕一个报道主题对各类稿件进行排列组合,从稿件的相互联系中提炼和深化报道主题,这种组合报道也越来越成为深度报道常用的一种形式。

1.连续报道

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办法对连续报道下的定义是:连续报道是指围绕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的“追踪式”报道。本书认为,连续报道是指,紧随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新闻报道不断地跟进,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性报道,既追踪事物最新的发展变化,又追溯事物以往的发展轨迹,以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连续报道被广泛运用,广受欢迎,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连续报道常常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突发事件、“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选题上具有显著性。连续报道是新闻报道样式中的“重型武器”,如果选题没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上没有典型意义,不能引起受众的共同关注,就不适合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一味放大,不断“注水”,不但不能吸引关注,反而有故弄玄虚之嫌。其次,连续报道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具有高度的时效性。连续报道不是等事情有了结果再去报道,而是笔随事起,笔随事走,报道与事件的发展同步进行。每一次报道都是一次事件的“刷新”,报道环环相扣,前后相连,受众对事态有一个及时、完整、清晰的把握。第三,连续报道对报道对象进行持续的跟踪追击,由点到线,由浅入深,直至水落石出,具有延伸性。连续报道就像在演绎一部“连续剧”,从起始、经过到结果,层层推进,有一个较长的持续过程,发稿量多,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读者注意受到持续的刺激和吸引,印象深刻[54]。第四,在连续报道的过程中,事物发展的前景具有未知性。连续报道中常常充满悬念,高潮迭起,跌宕起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受众心中充满阅读期待,这一报道方式特别能激起受众的关心,吸引社会参与,甚至形成轰动效应。因此,连续报道也常常被报纸用来吸引受众,提高发行量。

2.系列报道

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办法对系列报道下的定义是: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已经发生的某一新闻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多方式的报道。本书认为,系列报道是指围绕着某一新闻事实、某一新闻人物或一个共同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组织多次形式上相互独立、内容上相互呼应的报道,以对报道对象进行深入的、立体的剖析。系列报道多用于对非事件的主题性新闻或重大题材作深度报道,以时空跨度大、角度变化多、包容量大、传递信息密集而著称。系列报道在进行信息整合时,不论是筛选、抉择,还是集纳、重组,都是以“与主题具有逻辑相关性”为准绳[55]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选题都会针对当前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重点”、“焦点”或“难点”问题;报道的起点和终点清晰,都有一条主线和一个报道过程,结构具有完整性;时空跨度大、发稿量多、信息密集,都是充分发挥多次报道集合体的优势,都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信息;都要充分运用背景材料,等等。

但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是两种不同的深度报道方式,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不能混为一谈。连续报道的报道对象是正在发生变化的新闻事实,其中仍不断有新的情况出现,连续报道正是需要对这些新情况作不间断、不遗漏的追踪,随着新闻事实的进展,报道不断地向前延伸,形成时间上的延续性。与连续报道的报道对象随时间不停地发展变化不同,系列报道的报道对象在报道之前就已形成。系列报道的报道对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经发生了的具有新闻性的某一事实,系列报道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对这一事实进行全方位的透视或解剖,使读者对这一新闻事实有一个深层的洞悉;二是已经发生了的具有新闻性的多个事实,这些事实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报道这些不同时空的新闻事实,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

3.组合报道

组合报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国内的组合报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尽管早期的新闻教科书上没有明确提出“组合报道”这个词汇,新闻评奖也没有组合报道的一席之地,但组合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实和反映新闻主题,其形成的立体效应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在深度、广度和审美上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因而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56]

目前,组合报道有两种基本形式——事件中心型组合报道和主题中心型组合报道[57]。事件中心型组合报道是指,把多篇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形式或体裁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的稿件或资料组织在同一版面空间,多方面、多层面地揭示该新闻事件的过程、原因、影响、意义,使受众深入认识新闻事件。主题中心型组合报道是指,把多篇能体现同一报道主题、内容各异、形式独立的稿件组合在同一版面空间,通过不同时空的事件或不同角度的报道来强化同一新闻主题,以达到集中宣传的目的。

组合报道具有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版面活泼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平面媒体的深度报道。首先,组合报道通过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若干单篇报道的排列组合,对同一新闻事实或同一报道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挖掘或剖析,从不同方面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刻展现,对报道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其次,组合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事实或同一报道主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报道手段和报道体裁,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图片、资料链接、读者来信等各种形式,只要适合表达主题,均可组合在一起。因此,组合报道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报道手段和报道体裁的长处,版面也显得丰富多样。第三,与其他形式的深度报道相比,组合深度报道由若干篇小稿件组成,有效地处理了新闻要素的分合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深度报道可能出现的篇幅冗长、节奏缓慢、头绪复杂的缺陷。一篇篇短小的稿件让报道的节奏变得明快悦目,版面变化而有序,这有利于报纸版面的美化,也可以减轻阅读疲劳,方便了读者的阅读[58]

以上我们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深度报道,但这些类型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今,各种类型的深度报道还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如出现“连续组合报道”、“系列组合报道”等等。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就是系列组合报道。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报》推出了精心准备的《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老百姓大药房杭城奇遇记》一文,为强化宣传效果,报纸不惜版面,配发了《老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评论,还把当天新华社播发的一篇西安“老百姓”大药房面临同样困境的文章作为“新闻链接”一起刊用,形成新闻、评论、背景3篇文章有机搭配的版面结构,强化了版面的分量。次日,《浙江日报》继续推出《有钱拿不到浙江药——老百姓大药房杭城奇遇记》,并组合了两篇专访,一篇是记者对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专访——《千万不要学欧洲中世纪行会》,一篇是杭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紧急约见记者的访谈。《浙江日报》还连续多天将群众的反馈刊登出来,从而得到了更多读者的热情支持。整个报道从既得利益者对“老百姓”的围剿、零售药房组织价格同盟联合抵制、医药代表的围攻甚至下跪、医药批发公司的封杀等侧面对老百姓大药房在杭州的“奇怪遭遇”进行系列报道,同时每次的报道又组合了多种体裁或来源的稿件,这一“系列组合报道”的新形式,加强了这一获奖报道的轰动效应[59]

【注释】

[1]转引自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与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2]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

[3]张志安:《中美深度报道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上的差异》,载《青年记者》,2005年第8期。

[4]张羽:《当代新闻写作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6页。

[5]吴培恭:《重视和开展深度报道》,载《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8年第3期。

[6]《“思维方式”及“深度报道”概念析义》,转引自http://www.xici.net/b181600/d21519412.htm。

[7]徐国源:《论深度报道的结构模式》,载《采编生活》,2003年第4期。

[8]喻国明:《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转引自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zjlt_lw_view.jsp?id=4081,2005年12月20日。

[9]刘冰:《新闻写作学》,四川出版社,1986年,第583页。

[10]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11]彭朝丞:《浅议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与深度报道的区分》,载《新闻界》,1997年第4期。

[12]吴镝:《观点:给深度报道以灵魂》,载《新闻战线》,2006年第5期。

[13]何婕:《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维》,载《新闻大学》,1998年夏季刊。

[14]唐永芬:《浅析深度报道的演进轨迹及特征》,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第6期。

[15]〔美〕埃德温·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第490页。

[16]胡翼青:《论深度报道的整合》,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7]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的文体说与旨趣说》,载《新闻知识》,2001年第12期。

[18]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19]刘也良:《深度报道——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优势》,载《青年记者》,2006年第18期。

[20]胡翼青:《论深度报道的整合》,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1]转引自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22]季逸如、陈国祥:《谈深度报道的超前性》,载《新闻大学》,1997年秋季刊。

[23]沈世纬:《深度报道与理论思维》,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9期。

[24]邓涛、魏曦:《谈深度报道的写作》,载《新闻三昧》,2006年第4期。

[25]〔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第9版),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28页。

[26]胡翼青:《论深度报道的整合》,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7]麦尔文·曼切尔:《新闻写作与报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28]④ 《“思维方式”及“深度报道”概念析义》,转引自http://www.xici.net/b181600/d21519412.htm。

[29]胡翼青:《论深度报道的整合》,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0]胡翼青:《论深度报道的整合》,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1]沈征郎:《实用新闻编采写作》,台湾联合书报业出版,第153页。

[32]薛建国:《党报如何开掘深度新闻》,载《传媒》,2006年第6期。

[33]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哪儿》,载《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4期。

[34]李彦春:《为公平和正义而战的优秀的新闻人——王克勤》,引自http://tech.sina.com.cn/me/media/gc/2003-11-09/1337253847.shtml,2003年11月9日。

[35]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后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36]〔美〕布鲁斯·D·伊图尔、道格拉斯·A·安德森:《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英文版,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2页。原文:“An In-depth is not Written after Merely Interviewing a Source or Two.”

[37]也有人称为独立文体式深度报道和组合文体式深度报道,这一提法的前提是“深度报道是一种文体”,但如本书第二章第一节“深度报道的界定”所述,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文体,故本书认为“单篇式深度报道和多篇式深度报道”的提法更为合适。

[38]〔美〕埃默里等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39]〔美〕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布赖恩·布鲁克斯、达于·莫昂、乔治·肯尼迪著,唐兰雷、褚高德译:《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384页。

[40]David Anderson and Peter Benjamin,Investigative Report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5,p.5.转引自傅海:《西方新闻理论视域中的调查性报道》,载《青年记者》,2005年第5期。

[41]转引自傅海:《西方新闻理论视域中的调查性报道》,载《青年记者》,2005年第5期。

[42]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43]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123页。

[44]转引自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45]张羽:《当代新闻写作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1页。

[46]转引自邓涛、魏曦:《谈深度报道的写作》,载《新闻三昧》,2006年第4期。

[47]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3页。

[48]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85254.htm。

[49]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50]〔日〕内川芳美、稻叶三千男:《大众传播用语辞典》。

[51]李晓静:《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52]李晓静:《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53]刘少宇、金志毅:《浅议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载《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7期。

[54]佘建兰:《搞好连续报道应把握的几个环节》,载《军事记者》,2006年第10期。

[55]吴煜:《关于连续(系列)报道信息整合的思考》,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56]唐永芬:《浅析深度报道的演进轨迹及特征》,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7]于泳:《组合报道——现代平面媒体深度报道的另一种尝试》,载《新闻战线》,2005年第9期。

[58]孙剑忠、刘曦:《对复杂事实的综合演绎——论组合报道的组合效应》,载《中国记者》,2000年第4期。

[59]秦军:《党报完全有能力做好热点难点报道——对〈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系列报道的回顾》,载《新闻战线》,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