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报道漫谈

深度报道漫谈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度报道的深度要借广度的力量来挖掘。也有一些深度报道要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智慧完成。深度报道必须有对新闻事实的具体、生动的描述,观点和见解要尽量寓于所报道的事件里面。深度报道如果不活,就失去了可读性。深度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报道,是指典型人物或事件集中体现的矛盾同时又具有新闻性,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深度报道漫谈_报海启悟集

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深度报道,就是抓住事物变动状态的一个片断,一个瞬间,将它放在事物发展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趋势中,运用客观分析和解释的手法,展示事物发展的内外因果联系,更丰富、更深刻地表现事物所包含的意义。它作为党报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报纸的掌上产品,也是赢得读者的“吸金石”。

一、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

提到“深度报道”,有人只简单地理解为有深度的报道,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深度报道与深度报道是有很大区别的。有深度的报道是指报道对事物含义的揭示有深度。而深度报道则是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一种新闻体裁。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是:深、重、广、活。

深。深度报道不仅要具备新闻要素,还特别要强调深度,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回答读者欲知的“为什么”和“怎么办”问题,对所要报道的事物追根问底,弄清来龙去脉,做出一定的分析和预测,以引起思辨。通过层层报道延伸和升华出来的怎么办,使人眼前一亮,仿佛黑夜见火把,病中找到良方。

重。就是指深度报道的题材特别重大,不仅指题材含义的重要,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能弹动社会和改革中绷得很紧的弦;还指题材本身的重大性,即思想容量大、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以延伸和扩展。笔锋直指社会热点、难点、疑点,以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

广。深度报道的深度要借广度的力量来挖掘。要运用全景化展现背景和前景,运用历史眼光全程追踪报道,运用多维视角寻找报道的突破口。

主观上,“深度”需要广博的综合基础为先决条件。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能策划并写出深度报道的大多是资深编辑记者,经验丰富,思想敏锐,感情充沛,有着较为广泛的阅历和思想理论基础,知识结构也比较合理。也有一些深度报道要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智慧完成。了解事情发生在什么样的特定环境中,根据题材把握分量,才能组织策划好相应报道,达到预期效果。开阔的视野思路、广博的知识储备,是写好深度报道需要的基本前提。

客观上,新闻广度指我们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中涉及到哪些人、哪些部门、哪些方面、哪些内容,其间的各种关系及其他联系。要注意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细微变化,对新闻事实的背景、发展过程、发展趋势有所把握。背景正是一种广度的拓展,包括宏观背景即新闻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观背景即与新闻事件、人物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微观背景即事实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来龙去脉条清缕析,公信力增强,读者的兴趣和感悟会增加对报道的阅读效应。主客观有机结合可达到更高层面的广度,即从传播的空间维度上看,不要以行政逻辑作为自己的报道逻辑和报道重点,而要注重资讯传播的结构性“宽度”和自主设置报道议程的能力,从而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赢得新闻报道话语权、主动权,在新闻竞争中提升感染力和影响力。

要把构成一个思想整体的多个事实,置于一个广阔的大场景中,既从传播的生产、文化动态、人际关系、风情习惯等方面逐层阐发事件的根源和制约因素,又从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等关系中对事实的个性、趋向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在时间上,不仅要说明现在,还要追溯以往,甚至预测将来;在地点上,不仅要报道当事人,还要报道直接的、间接的有关人员;在事实上,凡与报道事件有关的情况和细节都可以报道;在经过情形上,不仅要说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还要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活。就是深度报道要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深度报道必须有对新闻事实的具体、生动的描述,观点和见解要尽量寓于所报道的事件里面。深度报道所选择的事件,冲突越鲜明越好,细节越感人越好,切忌主题太大,议论太空,帽子底下没人。深度报道如果不活,就失去了可读性。活,首先表现在手法上的灵活性;其次,表现在思想、立意的新颖上。其三,表现在题材的精选上。

二、深度报道的类型

深度报道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解释性、提问题性、分析解释、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1.解释性报道。指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性报道。

2.提问题性报道。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3.分析解释报道。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4.话题性报道。这类报道的特征是事件本身的新闻事实比较简单,而其中反映的争议比较大,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难有定论。

5.成就性报道。这类报道的特征是从最新消息入手,再讲到现状,再回顾整个事件,对一段时间以来的一项工作或一种产业、一种政策、一种举措,进行系统全面的回顾。

6.综合性报道。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7.典型性报道。深度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报道,是指典型人物或事件集中体现的矛盾同时又具有新闻性,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8.调查性报道。这类报道的特征是未被了解的新闻事实比较多,新闻发生的时间比较近(也有距事件主体比较远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以前的新闻事件中发现了新的新闻事实),新闻的故事比较曲折。

9.对比揭示报道。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二)集合型

即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两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剖析、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三、深度报道的目的和意义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形式,而每个形式都要有它的服务目的,否则就会为形式而形式,最后走入形式至上、玩弄技巧而失去真正意义的花样。我们必须提出新闻报道的目的,因为忘记这个东西,就不会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不会不断发现并能尽力完善深度报道的题材与内容。

深度报道有两个特点:一是报道的时间与空间延伸拓展。在时间上,不仅报道现在,还要联系过去,预示将来;在地点与事件上,不局限于一地一事,还要涉及周围环境,着眼于一切有关事实。二是以事晓理,不仅说明“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无论何种类型,何种题材,归根结底仍是要达到新闻记录社会的目的,记录这个社会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留诸当代人思考,后代人审看。如果说消息和通讯记录的是事件,那么深度报道记录的除了事件本身,还有事件发生的原因。

深度报道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一)深度报道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改革开放,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希望,同时也充满着困难和风险。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进步,都要以付出一定的代价为条件。为了坚决而又稳妥地把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逐步解决好,新闻媒介的深度报道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上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以“全息摄影”式报道的名义崛起,《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刊登的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简称《方位》)以及《经济日报》1987年关于《关广梅现象》的连续报道,恐怕可以称为深度报道的代表作(《方位》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特别奖,《关广梅现象》连续报道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特等奖)。随后,《西部地区贫困探源》以及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出现使它一度成为关注热点。

(二)深度报道适应读者更广阔的求知欲的需要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思考的问题多了。他们不仅要求新闻媒体快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而且还要求探索和解答“为什么”。对此,只有深度报道才能符合读者的上述要求。比如,《人民日报》1988年1月27日刊登的《一人沉浮,千夫评说——步鑫生被免职后的种种议论》(1988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一稿,所提出的问题是:当年的风云人物步鑫生为何“落马”了?这个问题是为许多读者所关心的,也是“要求急切了解的”。在我国的改革大潮中,涌现出万千弄潮儿,其中不乏成功者、大有作为者。至于在大潮中被浪涛打翻的溺水者、失败者,确也不在少数。此稿把步鑫生被免职后引起的种种议论,作了一个生动的归纳和报道,集中评说两点:一是对改革者沉浮的评说,二是对改革者沉浮的新闻报道的评说。评说者们对步鑫生的失败及其应吸取的教训作了中肯的分析,对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作了深刻的揭示,使许多改革者、企业家认识到步鑫生的失误,是“一面镜子”,是“前车之鉴”。此稿还侧重剖析了对改革者沉浮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步鑫生没有你们吹得那么好,也没有你们批评得那么坏。”此稿不光是提醒改革者、企业家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也在提醒新闻界:切莫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狭隘的思想方法,从表面现象去看报道对象的成功和失败,而是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多视角、多侧面地观察事物,历史地、辩证地剖析事物。这篇报道成功之处在于,不仅使读者知道了“是什么”,而且知道了“为什么”和“怎么办”,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三)深度报道适应党报加强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的需要

实行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光是揭露一些表面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即使一半是接触实质问题,一半是浮光掠影,也是不行的。开展新闻批评,得靠过细的调查,透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而这,非提倡深度报道不可。种种实践表明,有分量的批评难度的确很大,非得深入采访、深入调查、深入思考不可。可见,深度报道是时下更好地开展新闻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所要求的。

(四)深度报道适应报纸自身改革的要求

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日趋发达,广播、电视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就传播信息而言,广播、电视比报纸更加迅速,电视还具有图像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文字报道只有向深度发展,写出比电视图像有更广阔视野、更丰富内涵和更深刻分析的报道,才有可能在现代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中,发挥不可取代的、并占有主导地位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深度报道是使报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之一。

经常刊登深度报道,还有利于提高报纸质量。有些报纸办得一般化,影响不大,报道显得“浅”“平”“轻”,没有分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深度报道。有人说:“客观形势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主观需求,都预示着党报报道重心向深度转化的前景。”看来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怎样搞好深度报道

如何抓准抓好深度报道,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采写一篇深度报道,宜采用什么形式,宜含有哪些要素,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从实际出发,要以内容而定。

(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这是搞好深度报道的切入点

作为现代传媒竞争的新闻利器,深度报道在内容上以解释性报道和系列报道等非事件性新闻为主,在采写上更注重策划报道的题材及角度的新闻创新,以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深得观众或读者的厚爱。但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记者必须把握好时效性,坚持后发制人;把握好报道时机、火候以获得最佳传播效果,这就要求进行独家的高水平策划。

深度报道正是通过传播者的知识和智慧进行精心策划,对同样的新闻事实给予社会公众以独家的价值发现、独家的解读和引导。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适合做深度报道,如何挖掘深度,首先要能够发现选题,并确定选题。在导向正确的大前提下,选题必须新闻性强,其中包含多项新闻价值,要考量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多少读者的利益;事实内部是否包含复杂的关系。内容比较单一的,或已经陈旧的事实就不适合做深度报道。其次要精心策划。策划中务必要处理好新闻深度与信息时效的关系、理性思辨与感性表现的关系、故事化叙事与新闻事实呈现的关系、主观倾向性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人文传播与新闻力度的关系,使深度报道表现出规模宏大、超越时空、谈古论今的思辨力和穿透力,从而吸引读者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二)把深度报道的着力点放在热点问题上

深在要提出针对性问题,发表独特见解。新闻也要有思想性,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它的思想性表现在针对性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地提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端及问题,并探索其解决问题的路子和办法,而这些路子和办法,又是发人深省的,具有独特见解的,能使人茅塞顿开的。以第1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原载《工人日报》1999年3月13日)一稿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离土入城务工经商,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一亿多人,仅深圳就有300万人。现代化建设中有他们的汗马功劳,但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又如何保障、如何维护呢?这是一个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大问题。这篇消息在897个字的篇幅中,向人们提示了“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及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文章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解决这部分“弱势人群”的人身安全问题。可见,这则报道的主题是重大鲜明的,具有普遍意义,对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是一篇独家新闻。

新闻的针对性和独特见解,来源于记者(通讯员)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来源于在经济、哲学及对中央政策等方面有较深的功底和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到独具慧眼、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引导读者正确去对待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创新机制,形成研究问题的氛围,是深度报道能否出笼的关键

在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中,同一题材写作的人较多,要有一个全新的角度,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湿地着火了》是写扎龙湿地的题材,但是别的记者已多次采写过,有的是从湿地破坏的角度来写,有的是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写,再从这些角度写显然没有新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由于对湿地的人为破坏,湿地缺水严重,造成湿地不湿、荒火蔓延。记者从这个角度入手,发出了救救湿地的呼声。

绿色食品题材也是近几年写得比较多的题材,但是歌颂多而批评少,记者写的绿色食品系列话题,则从日常消费入手,指出百姓的餐桌食品,已经到了谈吃色变,提出呼唤餐桌绿色革命的问题,文章发表后产生极好的影响。

另外,采写深度报道还应把握好“四个关系”:我们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和阐发作者主观见解的“评论”之间的报道方式。要使这样的一种夹叙夹议的报道方式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不仅要以重要性、深刻性、完整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见长,而且要在写作中努力把握好深与新、深与浅、深与活、深与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深度报道写得生动活泼。

一是把握好“深”与“新”的关系,做到主题新、材料新、角度新。“新”,是对新闻报道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当人们在逛蔬菜、水果市场时,那些挂着露珠的蔬菜、水果总是最抢眼,也最受消费者欢迎。为什么?因为它们新鲜。深度报道自然也离不开新鲜事物,新鲜观点,努力推陈出新,让广大读者耳目一新。但是,深度报道的“新”又比一般新闻报道有更多的含义。由于时效性上不占优势,深度报道的“新”更多地表现在切入点的选择、背景材料的运用和阐述观点的角度上。

二是把握好“深”与“浅”的关系。深度报道以新鲜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后,接下来的问题是要让读者看得懂,这就要求把握好“深”与“浅”的关系,也就是解决好高屋建瓴与通俗易懂的关系。做到雅俗共赏的办法是深入浅出。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当好读者的“翻译”,把那些宏观的、抽象的、深奥的、专业的、枯燥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给广大读者。这一点,对于题材重大、思想深刻、内容庞杂的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把握好“深”与“活”的关系。深度报道让读者能够看懂还不够,还应该让读者饶有兴味地看下来,这就需要把握好“深”与“活”的关系。深度报道虽然题材大、内涵深,但只要行文生动活泼就能将“深”与“活”的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深度报道篇幅较长,这一特点为记者施展才华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文字上,记者可以恰当运用典故、引语、比喻等多种手法,把报道写得形象生动、诙谐幽默。

四是把握好“深”与“近”的关系。深度报道既要在选题上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又要在时效上贴近问题。要想在时效上出奇制胜,其办法是在选题的策划上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有时间差意识,选择好新闻由头。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这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要素,也是把深度报道写得生动活泼的必然要求。从选题上看,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是读者广泛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与读者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话题。当然,光在选题离百姓近还不够,还需要在语言上贴近,多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这不仅是因为报道中选用了大量来自生活的故事和细节,也是语言的贴近性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我们无论是写通讯、评论,还是讨论发言,都要注意尽可能地保留和运用人民群众鲜活的语言,尽可能地不去刻意雕琢。即便是在评论员文章中,我们也要大量使用来自人民群众朴素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报道既能保持“原汁原味”,有“乡土气”,又不“俗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