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圳人口密度vs香港人口密度

深圳人口密度vs香港人口密度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主要是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的。另外离中心城市的距离对人口密度也有明显影响。总的态势是人口出现了大面积的负增长。大多数难民由于战火原因背井离乡,灾荒频发更加剧了人口的迁移。
结论与展望_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动态发展: 人文空间的新视野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定量统计方法对中国1936—1946年人口的分布及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中国战前县一级人口密度的可视化,清晰地显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衡,验证了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密、西北的格局。统计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主要是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的。海拔高、坡度大的地区耕地少,人口密度低,同时对人类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即气温高、多降雨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另外离中心城市的距离对人口密度也有明显影响。

利用GIS技术,我们对1936—1946年间中国人口的变化率进行了计算和可视化。总的态势是人口出现了大面积的负增长。主要是由日本侵华战争引起的,而自然灾害和流行病也是抑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难民由于战火原因背井离乡,灾荒频发更加剧了人口的迁移。迁移的主要路径为向东北、向西和向内陆迁移。

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本文只是汇报我们研究初级阶段的成果,许多方面还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张。例如人口密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可能更科学更精确,其他人文社会因素还待今后的研究加以考虑,人口分布变化的历史解释还有待于深入。

【注释】

(1)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页266-267。

(2)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页33。

(3)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页33。

(4)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页256。

(5)梁书民:《中国城镇化发展与食物均衡战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页1。

(6)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页126。

(7)王法辉、金凤君、曾光:《区域人口密度函数与增长模式:兼论城市吸引范围划分的GIS方法》,《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页97-103。

(8)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页582。

(9)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页729-732。

(10)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页269。

(11)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页69。

(12)忻平:《试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后方社会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页9。

(13)张根福:《抗战时期人口流迁状况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页79。

(14)松村高夫:《满洲矿工年鉴》,新京:东亚文化图书株式会社,1944,页70。

(15)张根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对抗战局势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页75。

(16)张根福:《抗战时期人口流迁状况研究》,页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