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换一种角度谈敬业

换一种角度谈敬业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换一种角度谈敬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性质要求记者恪守职责,敬业为上,这是必须和正确的。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不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来说,对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重新学习的要求。这些议论无疑为案件审理中的邱氏一方鼓了劲。

五、换一种角度谈敬业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性质要求记者恪守职责,敬业为上,这是必须和正确的。以往谈敬业,多从思想觉悟、道德意识出发,显然是必须的和有作用的,但是总觉得不够,似乎应该换个角度或多一种思维方式谈敬业,即从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来谈敬业,从维系和促进编辑记者生存和发展的组织机构来谈敬业,或许更实在、更有效。

当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上来以后,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以敬业为本。

当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当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之时,新闻单位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反映社会和人民呼声的舆论工具,其功能、作用、宣传内容和形式、活动方式、部门设置和人员组成等都要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以报社的财政经费为例,原来作为党和政府的一个部门,由国家财政拨款。而今,报社不仅不要国家拨款,而且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还要创收,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上缴国家利税,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这一切都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法令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条例。长期以来,报社的部门设置大都是和党委、政府的工作或机构相联系、相对应、相配套,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报社的那种部门设置和报道思路不改变行么?靠财政拨款而生存,靠红头文件抓发行量,靠行政命令搞新闻报道的旧模式必须改变。

《中国记者》的编辑们曾对上海、广州、武汉的新闻界情况作过一些调查,发现这些地方的各种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竞争中的发展速度在全国来说也是领先的。上海的同行们认为,“兵临城下,不进步就落后”——《文汇报》张启承;“大发展就是大竞争,在竞争中看谁的队伍政治更强,业务更精,作风更硬,看谁的新闻更是精品”——《新民晚报》丁法章;“跑慢了就会被淘汰”——东方电视台穆端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海的报台水平高,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形势提供并要求新闻界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编辑记者们不敬业行么?广州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如记者在小结中所说,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报台有了比内地新闻单位多得多的产业特点。他们讲究实力,注意树立名牌报刊、“名牌”员工,着力培养新的职业精神,非常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形成合力优势,加强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是武汉新闻界的一个新创造。1994年,由《长江日报》周刊部发起,武汉电视台、武汉广播电台参加联手合办“热门话题纵横谈”专栏,受到丁关根同志及中宣部多位副部长的称赞。现在全国不少地方的新闻单位都在联合办栏目了。1995年5月,《长江日报》、《长江周末》又分别派出记者赴新疆、云南40天寻访30年前(包括解放初期)支援边疆的武汉人。这次行动,除了讴歌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提倡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外,还在新闻改革上作了一点探索,即分别与当地新闻界同行联合采访,同时在两地发稿;武汉的记者根据边疆发回的电传稿,立即采写文中主人公在武汉的亲人或朋友,与电传稿同时刊发见报;将武汉采写的稿件寄往边疆联办单位,让当地人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他们的亲人在武汉的情况。这一行动受到新疆、云南、武汉三地(省、地、县)地方、宣传部门和报社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一个行业也罢,一个单位也罢,一个人也罢,只有当本行业、本单位、本人的工作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只有当他认识和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与自己、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相联系时,他的敬业精神才会更高尚、更自觉、更持久。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一切新闻单位的领导者和工作者,应该在此基础上认识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

当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后,对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后,新闻工作者至少要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二是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宣传,用科学战胜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变化,不论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都有一个迎接挑战,适应形势,驾驭和超越自身的问题。敬业,更高要求的敬业,自然摆到了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新闻界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不少新闻单位新建了业务大楼,为编辑记者配备了电脑,有的还修建了大平台工作室;不少新闻单位组建、扩大报业集团,增出多版的彩印报纸和刊物,等等。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不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来说,对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重新学习的要求。

近年来新闻界时常出现一些“伪劣产品”和假新闻,其中有的就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不懂科学或没有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所致。以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邱氏鼠药案”为例,五位科学家针对邱氏鼠药中含有国家明令禁用的氟乙酰胺一事,写出文章《呼吁新闻媒体要科学宣传灭鼠》。文章的作者完全是出于公心,出于崇高的职业责任感,本应得到保护,得到支持,得到鼓励。相反,五位专家却成了被告。此案件审理引起了全国不少新闻单位的关注,大多数的报纸刊发文章是支持五位专家的,但也有邱氏家乡的几家报纸发表文章,指责五位专家的《呼吁新闻媒体要科学宣传灭鼠》一文“是改革开放时代进行中的一股小的不和谐音、杂音、噪音”、“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科学命题的反动”、“反映了某些知识分子的薄弱面、阴暗面,是当今知识分子的悲哀和耻辱……”这些议论无疑为案件审理中的邱氏一方鼓了劲。此案审理了两年多的时间,其间虽有反复,但终究以科学家的胜诉为了结。如果某些报纸的编辑记者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五位科学家一边,或许案子的审理不会有这么复杂,或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时,当扩大开放与对外交流时,当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时,一些伪科学的东西也就慢慢地渗透、侵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了。新的现实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敬业要求,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从情感上升为理智,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必然转化为自然,培养和形成自觉的敬业习惯和作风,必须依赖于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

敬业作为一种职业要求,少不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训练,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环境,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经济利益也不一定使所有的人在长时间内都具备高要求的敬业品格,与之相配还需要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

《中国记者》的同行到广州日报社采访,接触了不少人,“只觉得从上到下,从男到女,每个人都是风风火火,脚下生风,谈起工作滔滔不绝,张罗个事情无不精神十足,甚至对无论公私事来‘麻烦’他们的南北客人,都倾注于极大的热情和认真”。何故?答曰:“来自整体事业的兴旺及非常量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这也是广东新闻界的共同点。以广东电视台为例,他们让员工自己选岗,岗位选人,重新定员,明确任务,层层订合同,奖金按作业时间、难度、岗位分,而非按人头。过去60个人办的节目,现在只用24个人。其余的调换岗位,对哪个部门都不能胜任的,前三个月扣奖金,后三个月只发70%的工资,还不合格的,坚决辞退,毫不留情。实行这一措施后,全台有十几个人属于这种情况。虽然有阻力,但台里的态度很坚决,正如台长所说,不相信在社会主义的新闻单位里,不干活的能够告倒干活的!沈阳日报社的内部职称聘任制在新闻单位来说是搞得比较好的。该制度的实施规定,不论年龄、简历和原评定职称,均由个人重新申报职称,经过评议小组评议,报社编委会批准,最后按比例分别聘为高、中、初级记者。同时,按不同级别的要求有相应的工作量和与之配套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工业部有一位主任记者,在看电视时想到一个题目,熬夜赶写稿件。见报后,被评为重点稿,并在全国计划单列市党报头条新闻竞赛中获一等奖。事后,他说,作为报社内部聘任的主任记者,我要对报纸的质量负责,也要对自己被聘任的职称负责,所以加班写稿完全是正常现象,再说,这次内部职称聘任后,编辑部里的同志们都鼓足了劲,我说啥也不能落在后边。

实行内部职称聘任后,记者不愿再陷在会议中,也没有时间在“吃请”中应酬了。他们的心思主要花在了研究问题、采访和写稿上,兴奋点移到多写重点稿子上。我到沈阳日报社拜访一位朋友,他知道我来了,却不能陪我坐在一起品尝东北的风味叙叙旧。一打听才知道,他这个月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没有时间陪我,采访去了。

所谓制度,是要求系统内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它一经制定颁布,所有人都不得有违。敬业,既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人们发展的需要。要达此目标,需要人们克服种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矛盾,需要人们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一切,没有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和准则,对于少数人在短期内或许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于大多数人长期来说,确实是不可能的。新闻工作者长期和社会打交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特别是在今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种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没有一种奖惩机制告诉人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做好了就会受到奖励;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做了就会受到惩罚。那么编辑记者也会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甚至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干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有碍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事情来。

为了促使编辑记者敬业习惯化、高标准,新闻单位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科学、进步、改革的特征。

科学,就是要求管理制度必须结合新闻工作者的实际,有科学的依据,有可量化的标准,在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定奖惩等方面,至少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分辨新闻工作者和其他行业工作的异同点。突出新闻工作的综合性、激动性和艰苦性,使编辑记者们在尽力工作之后获得应有的报酬、补偿和嘉奖;其二是考虑社内编辑部门和其他行政后勤部门的关系,既要照顾其他部门同志的利益,又要突出编辑记者的重要地位,有关政策应向他们倾斜;其三是处理好编辑部内部编辑和记者之间的关系。要分别从他们不同的工作性质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各自的积极性。

进步,即一切管理制度的出台要具有时代精神,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在分配制度上,“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也“应当有所差别”,“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45块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富裕起来(不必为此而分心于其他)。

改革,说的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要不断开拓创新,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按国际一般同行间的规律办事。十多年来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步子还是比较大的,新闻工作者的队伍、报纸杂志的种类、发行量较之前都有很大的发展,报纸、印刷、版式、标题和写作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不够,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少新闻单位还是按照过去苏联的模式和行政机关的模式来管理报社。这种方式必然压抑人才,限制成果的涌现。笔者曾到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栏目组(它是新闻评论部的一个组)参观,40多位编辑记者仅有设在20层楼和地下室的各一间办公处,除了电讯器材便只有几张桌椅了。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景象在这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为啥?这儿除了几位在编人员外,大多是竞争应聘上岗的,干不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炒了鱿鱼,他们能不好好干么?把新闻和评论捆在了一起,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办新闻,哪儿有新闻就往哪儿跑,他们能够轻松么?该栏目被中宣部评为中央新闻单位的“十佳专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该部的设立(全国新闻界起名为“新闻评论部”的可能是独此一家)及富有改革精神的管理方式不能说不是一条重要因素。其实,敬业是一个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形势的需要,为“敬业”注入新的元素,增添新的活力。[20]

新闻界时下有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即“策划”。其实,策划并不是新闻界的专有名词,它在人们的整个社会活动中都是广泛存在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了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主观意愿,总要想办法、动脑筋、出点子,这就是策划。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成大业者,皆韬略满腹,善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周密的策划。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委会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改造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即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新闻界。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没有发生的事实显然是不能报道的,谁报道了谁就可能是凭空捏造,制造假新闻,这是不言而喻的。新闻界近年来一直在抓新闻改革,就是要抓新、鲜、快、活的东西,让消息唱主角,但成效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我们的新闻报道策划工作还不那么广泛和有力。在新闻报道中,人们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快”,力图在气势和形式上压倒对方或超过对方。要达此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注重报道策划是一项重要内容。新闻工作是一项主观与客观相联系、相依赖、相作用的工作。有了策划,加强了策划,就有如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在此岸与彼岸之处,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能够把握宏观和静态,谋划微观和动态,导演出一曲曲威武雄壮、生动活泼,既受读者关注,又符合新闻规律的历史活剧来。

搞好新闻报道策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干什么事都必须了解干这件事的意义、目的、作用,只有目的明确了,才能干有劲头,收有成效。策划的目的越明确,也就意味着减少了无序和不确定性。我们策划一个选题,组织一个报道,不仅要想一想,这个选题、这组报道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还要考虑这个选题、这组报道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要把读者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策划目的性的一个标准。

可行性。任何良好的愿望只有真正实现了才算有成效。而愿望能否实现,仅凭主观意志是不行的,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考虑它的可行性。对于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选题,必须首先考虑这一选题是否为政策所允许,文章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能否较快较好地解决。策划选题的可行性还须考虑参加这一选题报道的人员和经费是否充足,人员的素质是否精良,掌握的线索是否够用,采访的工具是否适应,采访的时机是否适宜,等等。

整体性。在报道策划活动中,有目的地保持整体最优化,是人类智慧的特征。整体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在整个策划活动中,要注意参与其间的各个部分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以产生最佳的整体效益。其二,注意发挥参与其间各子系统相互配合的最佳整体效益。一个系统总是由许多单元或子系统组成的。如何组织好各单元或子系统,如何调节好各单元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应变性。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是没有的,一切都按计划完全实现的事也是不多的。新闻是对不断运动中的事件进行反映,主观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这应是新闻报道策划者时刻牢记在心的一件大事。

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慎重的事,应尽量减少差错或失误,为达此目的,特别需要建立和强化反馈机制。前面讲到的报道策划都是强调如何传播出去,其实,作为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来说,传播和反馈是一个整体,建立反馈机制,重视反馈信息,对于搞好报道策划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正反馈,而且要重视收集负反馈的信息;不仅要有一般意义的反馈,而且要有前馈,即通过各种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获得必要的预测信息;除了从新闻的范围来考察选题策划外,还需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审视,只有这样,我们的评价才最科学最全面,得出的结论才最有效。

20世纪80年代,当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90年代,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策划理论。而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单位不仅成了口头禅,而且不少单位还有了新闻报道策划的组织机构、行动方案、奖励措施,自然也策划出一大批好作品来。新闻学界也在关注、研究这一课题:上海和四川的新闻学杂志为此开辟专栏,组织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讨论;不少大学的新闻学课堂上开设了有关新闻策划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等在招收新闻学博士生、硕士生的试卷中,都出了有关新闻策划的试题;有一批学者和学子都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有关学者在预测“21世纪抢手的十类新闻传播人才”时,将“具备新闻策划能力的人才”列为第二位。具有新闻策划能力者受到社会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青睐,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在近些年大量的虚假新闻、不当新闻和打官司新闻中,有不少新闻就是打着“新闻策划”的旗号进行的。在有些新闻单位、有些新闻工作者、有些新闻受众那里,好像有了新闻策划就有了一切,就可以制造一切。在他们眼里,什么事物发展的规律,什么新闻报道的规律,都被忘却了,新闻成了可以随意把玩的器具。一门严肃的学科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给歪曲了、亵渎了。这一问题不仅受到媒体的关注,同时也引起高校的重视,不少的新闻院系已经将新闻报道策划这门课列入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教程。不仅如此,在2000年的新闻学专业的博士生招考试卷中也有了关于新闻策划方面的试题,而且比分还很重,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试题是:简论新闻报道策划,50分;复旦大学的试题是:评析目前流行的“新闻策划”的利弊得失,25分。在硕士生的考试中也有这方面的试题,如中国传媒大学2002年“新闻策划”的名词解释;2003年四川大学的试题是:什么是选题策划,如何进行选题策划?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试题是:试结合一个近期的实例,分析报道策划时需要把握的信息;暨南大学2005年的硕士招考试卷中,也有一道题目:新闻策划与公关策划。有一批学者和学子都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等等。尽管各校在试题的选择和考分比重上有不同,但是,这种不谋而合的相似已经反映出我国新闻院校特别是高层次学生培养中对此课题的重视。

新闻工作的实践对新闻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十多年来,我先后在《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和《中华新闻报》、《新闻出版报》等报刊发表过多篇有关新闻报道策划的论文。本人组织策划的报道和活动也受到中宣部领导的好评并派人予以总结后在全国推广,我也就此到不少新闻单位讲授专题报告。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使我对新闻策划有了一些感受,于是有了对新闻策划的初步思考,2000年出版了拙著《新闻策划》(曾获湖北省新闻学会新闻论著评选一等奖)。随着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新闻策划实践的广泛实施,其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需要理论研究对此作出更深入更明晰的说明。2001年,我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当年在我校召开了“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使我有机会与来自全国的新闻学界和业界的朋友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深入研究这一课题。[21]在此基础上,2003年,出版了《新闻传播策划导论》,被列入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术丛书。回顾我对新闻报道策划课题的研究,大约有十多年的时间。其间,我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粗放到精细,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过程。2006年,我在原著基础上申报的《新闻报道策划》一书被列入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拙著能够被列入国家级教材,不仅是对我本人的肯定,更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多年来关于新闻策划这一争论的重视和在大学开设这门课程的首肯。

img56

图7-6 《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在本书中,我对新闻报道策划作了一番定义上的界定: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提出这个定义或表述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新闻报道策划是整个策划属概念中的一种,在“策划”前面冠以“新闻报道”,是有别于其他的如经济策划、军事策划、商业策划、文化策划、体育策划,等等。

第二,新闻报道策划既属于策划活动中的一种,那么,关于策划的一般属性和要求,新闻报道策划都应具有和必须遵守。

第三,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前提是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这是新闻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活动的根本区别——新闻传播者步入社会,深入实践,一切所作所为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可越俎代庖或随意扭曲;策划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遵纪守法,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讲究传播技巧。

第四,新闻报道策划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客观现实的一种行为表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搞好新闻报道策划;同时,必须防止由于人的主观意识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干预客观事实,造出假新闻或使新闻失实。

第五,新闻报道策划是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大量收集和掌握各种信息材料(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自己的和他人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和失败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胆的预测和假想——这是一个有一定风险的创造性工作。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和宽松的思想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第六,新闻报道策划是一个有目标并追求最佳效果的策划活动。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是策划者的行动起点和最终检验标准,策划者的一切策划方案都不能违背这个大方向。

在上述“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中,关键词是:事物发展规律、新闻报道规律、最佳效果、创造性——这就是我们对新闻报道策划的一般的也是较为科学的认识,我以为。

将“新闻策划”改为“新闻报道策划”,不仅仅只是增加了两个字,而是这样表述更加科学严谨;同时,对于新闻实务单位的同志来说,他们在使用“新闻策划”一词时也不必受到指责。对于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也不一定强求将其更改过来,实际上强求也是无效的。只要我们都认真把握策划的实质,对于学界和实务界双方都是有好处的。[22]2008年9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与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img57

图7-7 《晶报》、《申江服务导报》、《太原晚报》、《天津日报》、《钱江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策划书籍

从事新闻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从事采写工作,一是从事编辑工作,随着版面的增加和策划意识的增强,媒体的编辑人员越来越多。重视和提高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编辑总想有所作为,把自己的工作干得好一点,这是大多数编辑的良好愿望。以前人们常讲,当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以此来显示编辑工作的高尚和纯洁,我以为仅有这种认识和理解是不够的;把编辑工作仅仅理解为“为他人作嫁衣裳”也是不全面的。

现在,不少报纸(包括杂志)专副刊的版面或专栏上都署有责任编辑的字样。责任编辑名字的出现,显然不是为了让“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们风光风光,而是为了突出责任编辑的责任,也便于报纸与读者、作者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个责任编辑,收拆信件、组织来稿、编发稿件、画版校对、填发稿费、送寄样报,等等,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要把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这远远不是责任编辑工作的全部。作为一个责任编辑,要担当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

全局意识。我们常说报社的总编辑要有全局意识,因为他作为一报之长如果没有全局意识就无法统率一张报纸的编辑、广告、印刷、发行和多种经营。做编辑是不需要操这些心的。但是,作为一个称职的责任编辑特别是专版编辑,就需要有像总编辑那样的全局意识——不是对一个报社而言,而是对整个版面而言。

第一,要认识到自己负责的这块版面在整张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张报纸,4个版也好,8个版、16个版也好,新闻版有多少,专副刊有多少,每周、每月如何安排都是有讲究的。报社为什么要安排这个版面,这个版面的宗旨是什么,这个版面与其他版面的区别是什么、联系是什么,版面之间如何分工、如何配合、形成合力优势宣传主旋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从一张报纸的整体上看一个专版,把一个专版办好了为整张报纸服务,这是一个责任编辑首先应该认识到的。

第二,读者的广泛性。广泛性应有这么几个层次:一是读者行业的广泛性(对综合性的报纸来说)。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作为一张报纸当然要反映他们的事情和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内容。但是,一张报纸总是有所侧重的,如城市的报纸一般来说要偏重于工业和城市居民;地区和县级的报纸,主要是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作为一个版面的责任编辑,除了自己的版面有特殊要求的部分之外,应该追求最广泛的读者群。二是读者年龄和性别的广泛性。读者中有男女老少之别,除了特殊的要求之外,我们的稿件也要让男女老少都能看、都喜欢看。三是读者知识层次的广泛性。由于读者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知识层次、社会经历、思想方法和看问题方式上的多样性。报纸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要提高全体民众的素质,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版面内容的综合性,这是由读者的广泛性所决定的。根据专版的要求,可以在一个时期侧重多发某个方面内容的稿件,但从长期来说,从整体来看,专版的稿件还是需要考虑它的综合性。根据这一要求,责任编辑多学一点知识,兴趣再广泛一点,爱好再多一点是十分必要的。综合性还包括栏目的设置,长短文章的搭配,图片和文字的安排,不同性质文章的协调等,都需要统筹考虑,不可顾此失彼。

时间意识。报纸是讲时效的,这不仅指新闻,也包括专版在内。报纸上的专副刊不同于杂志书籍,应该强调它的新闻性。不论是法制道德、家庭生活,还是体育文化、健康卫生,除了极其有趣的史海钩沉一类的稿件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反映当代、近期、即时发生的事情。编辑不能老在故纸堆里翻斤斗,而应让人们更多地感受现在,展望未来。讲究时效性,对责任编辑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求责任编辑关注身边和世界发生的老百姓关心的事,迅速从这些事情中选出适宜自己专版刊发的选题,接着组织作者撰写稿件,以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的最新要求。其二,要求责任编辑从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中产生选题。上述两种情况,都要求责任编辑有较强的时间意识,时刻准备出发。

时间意识的另一层意思是,作为一个责任编辑,对于自己专版稿件安排的先后顺序要有时间上的计划性。对于一个专版责任编辑来说,要发哪些稿件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发什么稿件。很多专版都有时间上的要求,如衣食住行的专版就和春夏秋冬有关,大冷天你不谈如何防止冻疮而去谈如何避暑,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除了文章之外,版面的插图、照片也要注意与当时的气候相适宜。

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观念上的服务、方针政策上的服务、科学知识上的服务、生活消费上的服务,等等。

建设意识。办报人要时时刻刻站在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立场上,根据“只能鼓劲,不能添乱”的原则,一切着眼于建设,即对成功的经验予以科学的总结,使其有推广的意义,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提醒人们免蹈覆辙,对困惑的问题提出可供研究、探索、解惑的思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持积极慎重的思考态度,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总之,责任编辑要使新闻宣传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特别是增强人们的建设意识。

创新意识。作为责任编辑,时时刻刻都要把“创新”两个字记在心头,只有这样,出手的作品才能时时刻刻给人以新的感受,读者才会时时刻刻关注你办的专版。

做编辑工作的特别是做了几年编辑工作的老编辑,往往有一种惰性,以为只要不出问题,守住摊子,就是一个称职的编辑。这与时代的要求、与读者的希望来说,相差甚远。创新意识表现在我们的版面上,有文章的内容、标题的制作、图片的运用、版面的安排、组稿的方式、为读者服务的活动等方面。

要探索,要创新,就要走自己的新路,不能等上头有了指示,等有了100%的把握才去干,时间上不允许,事实上也做不到。前怕狼,后怕虎,凡事都像小脚女人那样,一步三摇,趑趄不前,是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的。要探索,要创新就必须走新路。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敢干敢闯,在干中总结,在干中提高。

要探索,要创新,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办事,而不能偏离党的宣传方向。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从局部做起,从点上开始,循序渐进,切忌一窝蜂,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

要探索,要创新,贵在积极主动,抓住机遇。探索的路、创新的路,是艰难的,复杂的,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可以慢慢腾腾、拖拖拉拉。责任编辑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策划意识。策划是责任编辑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这里讲的是有关专题宣传的策划和有关社会活动的策划。

比如说,每年的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党的生日、国庆节的宣传;比如说,四年一度的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宣传;比如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世界电影100周年和中国电影90周年的宣传,还有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重大事件的宣传;等等。此时,责任编辑的策划,首先需要对整个主题有所把握,要与当时中央和有关方面对这一主题宣传的要求相一致,决不可偏离大方向;其次,要围绕主题尽可能地全面反映,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再次,要在版面的安排、内容的搭配、标题的制作等方面有创新,有自己地域和本报的特点,有别于以往和其他报纸。这种策划除了突发性的事件之外,大多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责任编辑提前做好准备,收集资料,组织稿件。

学习意识。责任编辑要增强学习意识,第一要学习理论。第二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第三要努力学习写作。责任编辑不同于作家,他的首要任务是策划版面,编辑稿件。但是,责任编辑不是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一个专版应该有责任编辑撰写的好文章,这既是一种导向,也能接受读者的检验。责任编辑学习写作,既包括向本专版撰稿也包括为其他报刊写稿,既包括写本专版内容的稿件,也包括写其他方面内容的稿件或论文。练笔对于做编辑的来说总是有好处的。当然,责任编辑学习写作绝不是把自己负责的专版作为自己练笔的“自留地”,随心所欲,粗制滥造。责任编辑在本专版上写稿应该更加慎之又慎才是。[23]

中国的新闻改革,不论是记者的采访,还是编辑的策划,不论是经营管理,人员考核,还是广告、发行、多种经营等任务,都有不少新问题需要研究,需要探索。

2008年是中国不平常的一年。正当全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准备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候,大自然却在年初带给中国南方大面积的冰冻灾害,5月12日又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8级四川汶川大地震,3月14日还在西藏发生了“藏独”分子的打砸抢烧事件,4月28日出现山东火车出轨惨案,6月28日贵州瓮安发生警民关系事件,等等。所有这一切,不仅考验着我们党和政府的应变能力和执政能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华夏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民族气概。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界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国人和世界人民面前,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一切可以掌握的拯救灾难的过程和结果最快、最全面、最真实地公布于众。中国新闻工作者在灾害和危机面前的出色表现,受到来自中国上下、海内外政要和人民的好评。也正是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有效传播,我们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大量援助,加快了我们抢救和重建工作。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时,专门抽出22分钟的时间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这又是一个值得写进中国新闻传播史和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件代表性事件。这是一个标志,更是一个开端。我想,中国的新闻报道将会随着中国政治的民主进程,向着更科学、更民主、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面发展,我们有理由为此做出自己的积极努力。

本章结语

新闻报道要讲究真实,包括现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真实是对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记者的一切报道都不可离开生活,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生活要求我们的记者真实地记录下来,真实地报道出去,以达到鼓舞社会、警示大众、引导舆论之目的。在这里任何哗众取宠、弄虚作假都是不允许的。新闻工作者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我们要遵守法律,我们要讲究道德,这是我们须臾都不可忘记的根本。

按新闻规律办事,使我们的报道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这不仅是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思想观念、法律和道德意识问题。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真实地记录历史,客观地反映现实,有效地描述和评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杜绝一切假话、空话、套话,多说一些真话、实话、管用的话。自然,要达此目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新闻媒体的基点和目标,只要努力去做,坚持下去,总会有成效的。

【注释】

[1]赵振宇:《科学,不容迷信玷污》,载《人民日报》,1995年4月26日。

[2]参见《浙江日报》,2006年9月6日。

[3]洪崇恩、王蔚:《上海建300层“摩天楼”纯属子虚乌有》,载《文汇报》,2001年2月28日。

[4]贾亦凡:《一起“跨国假新闻”追踪记》,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4期。

[5]赵振宇:《今天,我们怎样读新闻》,载《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

[6]赵振宇:《本报慎用“著名”》,载《文化报》,1997年4月26日。

[7]孙逊:《记者莫学“茹太素”》,载《中华新闻报》,2005年12月7日。

[8]赵振宇:《减少会议消息之我见》,载《武汉晚报》,1986年10月9日。

[9]参见《新闻出版报》,1989年5月3日。

[10]汤耀国:《长文“杀人”短文“救命”》,载《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31日。

[11]《国务院提议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文风》,中国新闻网,2008年1月8日。

[12]赵振宇:《还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好》,载《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13]李建荣:《新闻报道亦要讲“尊重”》,载《中华新闻报》,2004年2月4日。

[14]赵振宇:《多用“公民”二字》,载《社会科学报》,1998年5月28日。

[15]散木:《“老百姓”与“公民”有什么不同?》,载《北京日报》,2006年5月29日。

[16]赵振宇:《新闻媒介应展示领导工作的过程》,载《新闻出版报》,1988年11月30日。

[17]郭光东:《全程直播:人大代表以选民看得见的方式议政》,载《南方周末》,2008年3月13日。

[18]赵振宇:《新闻宣传要增加建设意识》,载《新闻战线》,1993年第1期。

[19]曹林:《竞猜俄人质死亡数让人战栗》,载《新京报》,2004年9月8日。

[20]赵振宇:《换一种角度谈敬业》,载《中国记者》,1995年第1期。

[21]郭赫男:《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22]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3]赵振宇:《谈谈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载《新闻战线》,1996年第4、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