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常交谈的种类

日常交谈的种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因此,说服他人时若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在说服他人时,要把对方看作是能够做或同意做的。事实上,说服他人时,用语的色彩不一样,说服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作为被报复者,应相信组织、群众,心情坦荡,泰然处之,是吃不了亏的等。鼓励,可以说是积极的安慰,也可以说是最高档次的安慰。
日常交谈的种类_语言交流艺术及实用技能训练

(一)聊天

1.聊天的功能

(1)好的聊天可以让人摆脱孤独,给人以安慰。

(2)聊天可以使人得到休闲,消除疲劳。

(3)聊天可以获得信息,增长知识。

(4)聊天可以加深了解,促进友谊。

2.聊天的技巧与禁忌

(1)聊天要大家谈,注意交替发言,努力创造对方也可以讲话的机会。在交谈讲话中,使双方不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也不断得到满足和愉悦,从而使聊天始终保持热烈的气氛,有持续的动力。

(2)注意提高聊天的兴趣,聊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避免冷场现象。

(3)注意倾听,适当附和反馈,让对方感觉你了解和理解他,从而从内心激起感情的共鸣。在聊天时善于听别人讲话,不仅可以博采众家之长,而且容易在说话者心理上造成“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是交际中很有效的方法。

(4)注意聊天内容健康高雅,聊天语言文明礼貌。

(二)说服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思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某些人,并且需要对方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建议,然后付诸实施,这个过程就是说服。被说服的对象又因为本身经历经验、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大大增大了“说服”的难度。因此,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去进行说服。

1.取得他人的信任

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正确地、友好地理解你的观点和理由。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友好的动机,否则,即使你说服他的动机是友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器”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因此,说服他人时若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2.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谈问题

要说服对方,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观点或行为存在的客观理由,亦即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从而使对方对你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这样,对方就会信任你,就会感到你是在为他着想,这样,说服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

3.创造出良好的“是”的氛围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气氛,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不形成一个否定气氛,就是不要把对方置于不同意、不愿做的地位,然后再去批驳他、劝说他。比如说:“我知道你会反对……可是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还能怎样呢?”这样说来,对方仍然难以接受你的看法。在说服他人时,要把对方看作是能够做或同意做的。比如“我知道你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却不愿意去做而已”;又比如“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等。从积极的、主动的角度去启发对方、鼓励对方,就会帮助对方提高自信心,并接受己方的意见。

4.让别人说“是”的方法

(1)尽量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你的要求。

(2)要照顾对方的情绪。

(3)要以充满信心的态度去说服对方。

(4)找出引起对方注目的话题,并使他继续注目。

(5)让对方感觉到,你非常感谢他的协助。如果对方遇到困难,你就应该努力帮助他解决。直率地说出自己的希望。

(6)向对方反复说明,他对你的协助的重要性。

(7)切忌以高压的手段强迫对方。

(8)要表现出亲切的态度。

(9)掌握对方的好奇心

(10)让对方了解你,并非在“取”,而是在“给”。

(11)让对方自由发表意见。

(12)要向对方证明,为什么赞成你是最好的决定。

(13)让对方知道,你只要在他身旁,便觉得很快乐。

5.说服用语要推敲

欲说服对方,用语一定要推敲。事实上,说服他人时,用语的色彩不一样,说服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通常情况下,在说服他人时要避免用“愤怒”“怨恨”“生气”或“恼怒”这类字眼,即使在表述自己的情绪时,比如像担心、失意、害怕、忧虑等,也要在用词上注意推敲,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技巧如下:

(1)先倾听,顺着讲,到他讲到没话时,我们再讲。

(2)你希望对方是怎样的人,就用赞美的方法告诉他是怎样的人。

(3)一再地表示理解,不要和他争辩。

(4)语言,行动(态度诚恳,动作眼神亲切)。

(三)劝慰

一个人如果遇到了挫折和不幸,处于烦恼苦闷中,作为同事或朋友,就要适当地劝慰,从精神上给他们以安慰。但为了能达到良好效果,就要讲点劝慰的技巧。

1.应掌握好时机

盛怒之下,人的情绪失去了控制,这时你无论说什么劝慰的话,他都无法接受。如果你理解别人的这种心情,最好等事情平息。当他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愿意与你交谈的时候,先用一些不涉及“风波”的语言与他交谈,待时机成熟,再转入正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到了这种火候,在失恋的人面前就可以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有情还怕没知音”,在失败者面前,你也可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之类的话,被劝者也会觉得你的话顺耳多了。

2.适度安慰

安慰能使人放心、宽心,“苦恼人”大凡需要安慰,很需要有人给以开导和排解。只不过讲道理要根据“苦恼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又于动之以情中陈之以理罢了。如果正襟危坐地摆出教训人的架式去讲大道理,那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就拿一位觉得领导对他有偏见的人来说,如果实际情况不是如此,你不妨以旁观者的角度,拿出有说服力的事实,使他认识到把事情看拧了。如果收到了这样的效果,那对他来说就是最好不过的慰藉。如果他的领导者的确对他心存偏见,实行报复,那又该如何安慰他呢?应当使他坚信,组织和群众是不允许领导这样做的,如果一意孤行,吃亏的只是他自己。作为被报复者,应相信组织、群众,心情坦荡,泰然处之,是吃不了亏的等。被劝慰者必定会因受安慰而意气从容起来。

3.对人表示同情

比如说:某女生高考未被录取,她心情懊丧,非常苦恼。如果这时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劝慰她说:“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挫折,所以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不要太难过,好好复习,明年再考。”或者说:“就算不念大学也可以自学成才嘛!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她的心情可能就会好多了。

4.最好的同情是鼓励

挫折和不幸容易使人灰心丧气。因而,使“苦恼人”看到前程的光明,正是解脱他们的苦恼的最根本的途径。鼓励,可以说是积极的安慰,也可以说是最高档次的安慰。

5.安慰人的忌讳是怜悯

你越表示怜悯,越使他认定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从而使他更加觉得痛苦与不幸。这也是一种逆反心里的表现。比较好的方法是反一调,把苦恼人的思绪引向相反的方向去。比如,看望病人时,如果开玩笑中说一句:“得,你倒有了时间看点书了!”这效果肯定会比“你真倒霉”之类的话对他的安慰更大些。安慰人的艺术,也是说话的艺术。而艺术是生活经验的反映与结晶,它是可以影响生活并使之美好的。

(四)拒绝

中国人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品质一直为我们所赞美和鼓励。但现实中,很多事情我们没法去帮忙,不得不去拒绝,这时就要学习一下拒绝别人的技巧了。因为如果拒绝方式不恰当,很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并可能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如果拒绝方式很恰当的话,既可以免除自己的“难做”又不会“伤感情”。所以,拒绝也要讲点技巧。

1.拒绝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要求

(1)认真倾听可以使对方感觉受到尊重,能够促使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流。如果对表达者的讲话漫不经心、毫无反应,这是对表达者的极不尊重,这样的人不可能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倾听可以使你获得对他人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初次见面时,彼此不熟悉,你对对方或者对方需求的了解只有靠聆听。只有你认真听明白了别人想干什么,你才能有自己的对策。

2.通过诱导对方,让其自我否定来达到目的

在拒绝别人时,采用幽默的方式往往能使对方对我方的委婉回绝心领神会,从而避免了尴尬,一般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3.通过延时来拒绝别人

当别人向我们提出请求时,如果能做到,就可以答应别人,但如果你感到这一请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时,我们当然可以回绝:“不行,这个忙我帮不了!”但是你用延时拒绝的方法“嗯,我想想办法,能不能办成我一定尽快给你一个回音,你看怎么样?”如果过两天再打电话表示自己无能为力,那至少你不是“一口回绝”,你是已经尽心尽力了。有时候,被拒绝的人耿耿于怀的往往是别人回绝时的态度,是盛气凌人、官腔十足,或是漫不经心。若是别人已经尽心竭力,即使事情没有办成,也不至于牢骚满腹了。如果我们能注意到这一点,在人际关系处理中,我们就能够更加地穿梭自如了。

4.通过假设的方式拒绝别人

有些时候,别人的请求你无法办到时,你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虚拟出一个按他的要求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的后果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这样,就等于拒绝了他。

5.自嘲式拒绝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因为你的名气或地位向你提出请求或邀请,并不是你本身符合这种条件,这时直接拒绝了别人,可能会使大家很没面子,非常扫兴。这时不妨在自己身上找一个与之相关的缺陷或借口,用风趣的语言自我嘲讽一番,向对方暗示自己不情愿也不适合答应其请求。

6.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也要表示理解

这样可以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确实了解了他的问题和要求,并对他的要求有了解。但经过说明,我们确实没办法帮忙。这样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那一边的,是支持他的。

7.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身处地,阐明后果

遇到别人的请求,如果确有困难,但为了不伤害对方,我们可以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问题,帮助其分析利弊得失,然后以维护对方利益为出发点,提醒对方,如果愿望实现会给其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对方在领悟后,便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撤回自己的请求。

总之,中国人是喜欢讲人情的,当别人的求助违反你的意愿时要勇敢地说“不”。当这个字难以出口时,不妨先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诉求,确实难以办到的前提下,试一试上述的几个技巧,使你的拒绝变得让人易于接受吧。有时候我们把人际关系看得过重,而以不情愿的方式来讨好或依顺别人;存在虚荣心理, 自己本身没这个能力,却生怕别人看低自己,只好痛苦地硬撑着。所以要实事求是,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考虑自己的承受力,过度关注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紧张,给自己的健康造成损害。最后,如实在抹不开面子,也可采用发短信、写信、请别人转告等形式拒绝,这样可以暂时缓冲尴尬局面。

(五)道歉

有道是“知错就改”,人不怕犯错误,却怕不承认过失,明知故犯。在人际交往中,倘若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或是打扰、麻烦、妨碍了别人,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及时向对方道歉。例如,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当众错怪了别人,就应当胸襟坦荡一些,在确定自己错了之后,绝不能文过饰非,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而应当马上以适当的方式向对方真心实意地道歉。这样才会被原谅,才称得上是强者。

道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化解矛盾、冰释前嫌,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恶感;可以消除自己内心的愧疚,解除难堪;还可以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留住知己,赢得朋友。道歉时需要掌握的技巧有下面几点:

1.道歉语应文明而规范。有愧对他人之处,宜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渴望见谅,需说“多多包涵”“请您原谅”。有劳别人,可说“打扰了”“麻烦了”。一般场合,则可以讲“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

2.道歉应及时。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要说“对不起”,否则越拖得久,就越会让人家“窝火”,越容易使人误解。道歉及时,还有助于当事人“退一步海阔天宽”,避免因小失大。

3.道歉应大方。道歉绝非耻辱,故而应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完全彻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要过分贬低自己,说什么“我真笨”,“我真不是个东西”,这可能让人看不起,也有可能被人得寸进尺,欺软怕硬。

4.道歉可能借助于“物语”。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也成。对西方妇女而言,令其转怒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无过于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语”,会有极好的反馈。

5.道歉应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该向别人道歉的时候,就千万不要向对方道歉。不然对方肯定不大会领我方的情,搞不好还会因此而得寸进尺,为难我方。即使有必要向他人道歉时,也要切记,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此后的所作所为有所改进,不要言行不一,依然故我。让道歉仅仅流于形式,只能证明自己待人缺乏诚意。

6.“道歉八法”。内容如下:

(1)假如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用别的方法代替。送一束鲜花能令前嫌冰释,一件小礼物可以表明悔意。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的妙处。

(2)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有时也道歉。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以前低估了他——这句话是以赞誉的方式做出的道歉。

(3)除非道歉时真有悔意,否则不会释然于怀。

(4)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你想把错误纠正,这是值得尊敬的事。

(5)应该道歉时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启齿。

(6)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你应该冷静应付,不要闷闷不乐。可以写一短笺或由一友人传话,向对方解释你心里不痛快的原因。你若能减低对方道歉时的难堪,他往往就会表示歉意——说不定他心里也不好过呢。

(7)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

(8)假如你想向某人道歉,且你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就应立刻想办法,选择一件足以表达心意的东西代你做这样的表示:希望冰释前嫌,并盼你能接纳这点微意以及人间最能化戾气为祥和的三个字——对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