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其实践的研究

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其实践的研究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其实践的研究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得到了全民一致的热烈响应和拥护。经过深入的研究,我校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归纳为三个方面。

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其实践的研究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得到了全民一致的热烈响应和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工业化是必然要经历和完成的历史阶段,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则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而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最毋庸置疑的就是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工科创新人才,因此研究和探索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和方案并进行不断的实践,造就大批的工科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界责无旁贷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工科教育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向来对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极为重视。自本课题立项以后,更是在以往的教改成果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了系统、扎实、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明确高等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制订培养方案的原则。在充分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中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较和学校自身的定位以及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项目组对研究型大学工科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并作为在本校开展大规模改革实践的指针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培养规格、模式和方案的前提。

针对研究型大学工科本科而言,项目组认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要点。

①培养创新人才。目的是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含量,使国民经济依靠产品价值量的增长,而不是依靠实物量的增长,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②培养工程师。这是2004年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针对当前工程教育有被科学教育所取代、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日益弱化、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逐渐丧失的趋势,所提出的深谋远虑的严肃的课题。“工程教育是工程师的摇篮”,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忽略培养大量的未来的工程师。

③培养多样化人才。国民经济对高等工科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需要工程型人才(工程师)、研究型人才(工程科学家)和复合型人才(跨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人才)等多种类型的人才,也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在个性、特长、兴趣、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同一所学校应该而且只可能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不必将培养目标单一化。但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理应充分发挥其历史、生源、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上述分析和我校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校情,项目组认为我校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多样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主体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管理专家、工程科学家,部分学生将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担任高层次的职业和社会角色,成为工程科学与技术、工业、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

(2)关于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由培养目标确定的。由此我们将相应的培养规格概括为:基础宽厚新、实践能力强、创新品格优、综合素质高。

①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中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相互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一方面现代工程活动的范围正在变大,形成了“大工程系统”。从研究、发展、设计、制造、检测一直到销售,以及环境、人口、资源、法律、文化等都已成为工程师应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创新思维以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而且经常产生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碰撞与融合之中。

所以无论从职业角色的基本需要,还是从创新工作的需要来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人才都必须具有宽、厚、实、新的基础知识。

②具有从事工程创新活动的各种能力

a.探索实践能力。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b.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熟悉学习的方法;

c.协同合作能力。善于合作,知人善任,使团队和谐一致、富有战斗力;

d.创新设计能力。能使创新潜能变成现实的研发力;

e.表达交流能力。思维敏捷,逻辑性强,文章口才俱佳,掌握外语,能进行国际交流。

③具有从事工程创新活动的综合素质

a.强烈的创新精神

有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对新思想、新理论、新事物反应敏锐,学习积极主动,经常产生破旧创新的渴望与冲动;个性鲜明,崇尚真知,不墨守成规,不唯书本,不唯上级,有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包括对自我的反省、诘问和超越。

b.高尚的道德与人文素质

在从事工程活动中能遵循工程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坚持社会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观,恪守诚信,反对浮夸、腐败和一切不公正现象,始终坚持工程师的责任、义务和道德底线。

c.良好的身心素质

有健全的体魄,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

(3)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为培养符合既定规格的人才所设计的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教育方式,据此可以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深入的研究,我校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

高等工科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决定了重点研究型大学必须强化基础理论教学。而为了从事大工程活动的需要,为了取得创新性成果的需要,以及培养高尚情操与健康身心的需要,这种基础理论教学应该建立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现代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的基础之上,即实施所谓的通识教育。为了更好地寻求与实际工程领域的结合点,必须具有明确的专业特色。为了适应现代工程综合性强、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必须拓宽专业基础的口径,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

②实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历来就有的教学模式,只是一段时间以来实践教学有所削弱而急需加强而已。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工科教育(如麻省理工、浙大和我校等)的经验证明,为学生构建一个课外研学的平台,有组织、有领导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余的时间,自主进行自选项目的研究,或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等等,能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突出的作用,并能促进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并举,确认为研究型大学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③实施严格基本要求基础上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化培养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首先应使每个毕业生达到作为高级工程人才的基本规格,以适应职业基本素质要求。这一点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良好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产生拔尖的创新人才。

此种培养模式的要点是:①尽量打通基础,规范基本要求,严格掌握标准。②尽可能在专业、课程、学习进程等方面给学生以选择权,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应不断扩大这种选择权,并且采取得力的措施帮助学生作好选择。③“面向全体、注重优生、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上述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方面,必须落实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才能得到实施,为此我校总是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适时地发布指导性的原则意见,并在方案制订完成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原则意见规定各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体现“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总体思路。重点完善通识基础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同时以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构建专业主干课程,按照灵活专业适应的原则构建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

课程设置中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和自主学习型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研究实践能力培养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由必做基础性实验、选做提高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组成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注重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益。广搭学生自主研学平台,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社团活动,鼓励试行学年论文(作品)制等,使学生具有自主研学的机会并能够获得达到毕业要求的研学学分。

③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课程,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

进一步增加教学计划“柔性”,减少“刚性”,保证必修课比例不超过70%,跨学科专业选课不少于10学分。充分利用我校以工为主,理、工、医、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丰富选修课程资源,制订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条件。

④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

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大学教学内容和优秀教材,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程实施外语或双语教学,适宜的专业要积极多开双语课程,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应达到所修课程总学分的10%。

2.开展培养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大规模实践

(1)不断完善工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校工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得到完善。

①全校各工科院系都已归并了原有的窄口径专业,实现了宽口径专业培养。

②在通识教育基础方面,全校各工科专业统一设置了含有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管法律、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外语、计算机和体育在内的通识课程,约占课内总学时的50%~55%。

在学科基础方面,大力推进按大类学科建立公共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全校7个电类专业院系建立了由10门学科基础课程和5门实践课程组成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共同的学科基础课平台也已建成。其他的工科大类学科基础平台正在建设中。

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方面,经过精选和整合,各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口径,按照专业内核要求,形成6门左右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按照灵活专业适应的原则,围绕专业特色,追踪学科前沿,推出二三十门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满足其继续深造或就业的需要。

③建立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重塑实践教学在培养工科创新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以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外研学活动,并增设课外研学学分(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学分(1学分)、社会实践学分(1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确保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④削减课内学时数至2 300左右,增加选修课学分至课程总学分的30%左右,各专业都制订了供外专业学生攻读辅修专业证书和双学位证书的教学计划,大大扩展了学生发展个性特长,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研学的空间,为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2)大力推进理论教学改革

①加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与建设

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课程教学整齐划一、统一要求过死的现象,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分层分类组织教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分别开出电类、非电类、文管类、医学类等多个类型的课程菜单供学生选修。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可选择不同的学习起点,在完成大学英语四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选修听力、口语、写作等英语应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生可通过自学取得学分。人文、社科、艺术、美学等均开出不同层类的公选课由学生灵活选学。

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课程设置较多、每门课程追求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知识应用、强调分析而忽视综合、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重视不够的现象,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突出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构建相关大类学科基础课程(群)。在已建成的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7门属于工科基础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交通规划、机械设计)。

专业主干课程按照紧跟学科前沿、紧贴工程应用、本硕课程共享的思路,每个专业重点建设6门左右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资源。

对上述三方面的课程按择优支持原则,构建180门重点课程的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吸引200多名高水平教授领衔或参与课程建设,优质课程资源不断增加。

②推进“启发、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针对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一批对教改充满热情、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了“启发、互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践。这些教师分别承担着英语、物理、数据结构电子技术、电子电路基础、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热电子设备、工业造型设计、机电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有大班课和小班课,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在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讲授与探究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等方面做出了各具特色的成绩,受到学生好评,具有普遍代表性。

③加快网络助学平台建设,拓宽师生教学时空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相对减少,客观上对新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信息技术的介入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可能。叶善专教授建立的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工作室和钱瑞明教授建立的机械设计课程网站都已成为完整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和师生互动、实施启发式教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至今学校已重点资助了137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很多类似的课程网站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3)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①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校在公共基础课实验(如物理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如电工电子实验、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如金属材料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电综合实验)等各个层次的实验中开展试点,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总结报告、教材、课件等成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形成了由多模块或多门课程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了由必做基础性实验、选做提高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组成的,适合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新模式。包括在每个实验的内容设计中也力求体现分层次的教学理念,以适合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物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等实验课程在这方面的特色都非常明显。

在教学方法方面,调动了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巨大的兴趣,乐此不疲。

②实验和实践教学硬件环境建设和全方位开放

除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外,提供一流的硬件环境和全方位开放式的管理(由每个学生自主安排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的管理方式),同样是吸引学生乐于投身实践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校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和计算机硬件应用实验中心,在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物理实验中心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面向全校近4 000多名学生的全方位开放,在国内高校率先实现了“网络多媒体课件实时辅导真实物理实验”的崭新教学模式,实现了选课、课内外辅导、实验数据评判、成绩评定等教学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并将该项成果成功推广到河海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等近20所高校,取得了显著的辐射效果。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对全校32个班级实施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了完善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开放管理制度、教学指导方法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学生可自由地选定实验时间,灵活掌握自己的实验进程。金属材料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电综合实验等专业课实验也都发展成了大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开放式实验。这些都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并获得部省级的多项奖励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几个中心已分别接待数十或数百所院校的参观访问,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同类实验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4)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自主研学活动

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自主研学活动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创新能力并促进优秀创新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三元结合”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支柱之一。为此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这项活动,包括成立全校性常设领导机构、建立专项活动基金、采取规定研学学分、优先入选免试研究生等多项政策措施,开放各级实验中心以及开设讲座、选修课、辅修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指导等,长年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使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校大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和学科竞赛活动。学校制订和发布了相关条例和规程,鼓励学生自主申报研究项目、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自2000年以来,学生从事的各类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和参加人数逐年增加。仅2004年,SRTP立项数就达637项,参加学生近2 000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也近2 000人次。这样的规模不仅保证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均有参加SRTP或竞赛的机会,而且产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有不少在国际或全国性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4年,我校举办了“东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学生提供的展品共有158件,集中显示了蕴藏在学生中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在学生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十多家媒体的关注,作了广泛的报道。2005年SRTP项目的申报工作如期完成,申报项目达1 408项,通过评审立项924项。

(5)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工科创新人才

新世纪的工科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文素质,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理工与人文的融合,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我们在实践中的做法如下。

对外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广邀各方大师和名家来校演讲、与学生对话,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一种“高峰体验”和心灵震撼。2002年隆重举办百年校庆人文大讲堂100余场讲座,2003年主办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更是将人文素质教育推向了高潮。

对内则在理工类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6学分)和课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1学分),并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名著选读活动,机械系、交通学院和吴健雄学院等院系每年都举办读书报告会,评选优秀读书报告。

(6)改革人才评鉴制度,为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制度保证

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为了将学生从课堂引向实践,引向课外研学和提高自身素质,求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必须克服制度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是人才评鉴制度。

旧的人才评鉴制度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尺,一方面考试本身通常以考核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为主,另一方面又几乎将考试分数作为评鉴学生(如颁发奖学金、选拔优秀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的唯一标准,这就必然地驱使他们蜷缩于书本之中,走为考试而学习的道路,使他们对实践失去兴趣,并日渐磨灭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个性、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就是必须克服的制度障碍。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①考试改革

多年来,我校对考试的功能、方法、评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规模的改革实践,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实行了考试改革。考试内容正从单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向综合考查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的方向转化。考试方式已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或几种形式的结合。考试成绩亦由过去一次考试定成绩改为多次和多方面考核评定总成绩。其中,如数学、物理、外语等影响很大的,全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大课成为考试改革的重点,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②奖学金制度的改革

我校已将原先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一、二、三等奖学金改为纳入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的鼓励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多种类奖学金。包括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课程奖,奖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校长奖,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培养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的学科竞赛奖,以及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和个性的多种类单项奖等等。新办法实施以来,影响极为广泛而深刻,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③选拔免试研究生制度的改革

我校已改变了以往只以考试成绩排名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如机械工程系已连续三年试行“考试成绩+面试+现场综合实验能力考评”的选拔办法,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纳入了选拔免试研究生的人才评鉴过程。各院系也都相应地改革了选拔办法。

同时,学校对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供了免试读研的优惠政策,并在文件中作了明确的规定。

上述几项制度性的改革,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人才评鉴制度中的作用和价值,形成了对学生实践、创新和个性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为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制度保证。

(7)建设师德高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教艺优秀的师资队伍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必须有广大教师的热诚参与,必须要通过他们一点一滴的日常教学工作,自觉地履行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为此就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教艺优秀的师资队伍。

①开发网上评教系统,创出学生评教、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我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学生评教工作也进入了网上评教、网上统计、网上反馈的新阶段。

首先是在广泛研究国内外评教理论和现状,以及总结本校十多年来评教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15项指标的科学合理的网上评教指标体系,同时在评教系统中设置了留言板,使学生在进行定量的评教之后,还可以进行文字性评价,每学期能收到这种评价平均达12 000多条。

教师本人能从网上得到的信息是他本人的得分,所在院系和全校的个人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及对他教学的文字性评价。由此形成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强大的约束和激励,而主要的导向是鼓励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由于指标体系越来越合理,评估手段越来越先进,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泛,结果反馈越来越个性化,学生评教受到了广泛认同,对促进教风建设、师德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②实施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线,兼顾总体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学督导机制

我校的本科教学督导始于1989年,经16年来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线,兼顾总体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学督导机制,该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次开课培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和面上教学督导。其中首次开课培训目的在于奠定教师从教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技能;授课竞赛旨在调动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为建设新一代的教学骨干力量发掘人才,培养出一流水平的授课教师;面上督导主要在于抓教风建设,确保教学的总体质量。

校级教学督导组由教学校长聘请的20多位德高望重、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组成。2002年各院系亦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这样全校就有100名左右的退休教授专司教学督导之职,每学年听课超过2 000门次;已举办27届首次开课培训,累计培训713人;举办12届授课竞赛,累计参赛教师1 064人次,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制度完善、体系清晰、领导重视、教师认可、成效卓著、可持续发展的督导机制,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8)优材优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实施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化培养模式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重点高校生源好,总是有一批品德优良、基础扎实、个性特长鲜明、特别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他们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应对他们采取特殊的措施,采取适合他们的培养模式,引导他们找到最好的发展方向。

我校从1985年组建第一届少年班开始,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优秀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走出了学校和院(系)两级培养优秀人才的道路。其核心内容是:因材施教、优材优育,依托学校重点学科,汇集全校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采取个性化培养的教育模式,为他们打造一流的成长环境。2003年底,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组建了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成为东南大学英才成长的摇篮。近20年来,从少年班到吴健雄学院,作为东南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近千名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极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其中85%以上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一批毕业生已在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在MIT、Stanford等知名高校及贝尔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以及国际会议上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与此同时,院(系)级的优秀人才培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他们利用学校及本院(系)的优质教学资源,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在因材施教的大原则下,试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如机械工程系为优秀生组建的旨在弘扬我校历史上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图强思变、培养造就各界精英、引导社会”办学理念的“南高班”,电子工程系严格实施培养10%优秀生的科研导师制,计算机系的优秀生班,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本硕连读班等,都已初见成效。

二、项目研究成果

1.教学改革成果

在进行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本项目组织编写了论文、报告共计51篇,制定文件9件,对高等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广泛的参考意义。

2002年以来,我校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

2002年获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6门、二类优秀课程4门、优秀课程群4个,获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23部、部重点6部。

2003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1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2004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16项,获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6门、二类优秀课程2门、优秀课程群2个。

2005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6部,获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

2.人才培养成果

本项目关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方案的研究成果已全面地固化到全校各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课外自主研学、文化素质教育、人才评鉴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生培养等有关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已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一批批创新人才正在涌现出来。

我校学生在2001年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总分第一名夺得“挑战杯”。在2002年和2004年两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3项金奖。2003年获国际数模竞赛特等奖,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体总分第五名。2004年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获全国IC应用设计竞赛唯一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荣获“索尼杯”,另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且排名总分第一和第二,获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等。工科类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国前列,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充分展示了创新人才在我校茁壮成长的可喜局面。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宽厚的通识教育基础和大类学科基础、凝练的专业主干课程和灵活的专业方向选择、系统的实践训练环节和明确的自主研学要求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较好地处理了课程广度与深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先进性。

2.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营造了培养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不可缺少的丰厚的实践环境。从组织领导、政策导向、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活动,使学生课外自主研学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规模化的道路,使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得到有力落实,并促进了一大批工科创新人才的茁壮成长。

3.持久开展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创造了校内外相结合、学校与院系相结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工科创新人才的有益经验。

4.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突破传统模式的人才评鉴体系,在课程考试、奖学金评定和免试研究生的选拔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发展、重视实践、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富有成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5.形成了具有鲜明内生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可操作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突出了专家教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施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线,兼顾总体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学督导机制,并成功开发网上评教系统。

江苏省教育厅于2005年6月17日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研究分析高等工科创新型人才特质的基础上,确定了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实际和东南大学校情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方案,并在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学生课外自主研学活动、文化素质教育、人才评鉴制度改革、优秀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和实践,研究资料丰富翔实,物化成果显著,对工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目研究的整体性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希望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