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义务教育发展年度研究报告

福建义务教育发展年度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义务教育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吕晓虹[1]2011年到2013年间,福建省继续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着力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得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本文拟就此阶段福建省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革方向作一些探讨。连续十年,福建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居全国首位。

福建义务教育发展年度研究报告

吕晓虹[1]

2011年到2013年间,福建省继续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着力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得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全省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全省92.4%的地区实现了“双高普九”。2012年,国务院对全国80个“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予以通报表扬,福建省的晋江市、厦门市思明区和上杭县列入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名单。本文拟就此阶段福建省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革方向作一些探讨。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义务教育工作全面加强,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各地社会公众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满意度均达到85%以上。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重点保障教育公平,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投入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拨款标准。连续十年,福建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居全国首位。据统计,2011年,全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约475亿元,比2010年增长约21%。全省代编教育支出336.59亿元,占财政性支出的20.88%;出台并实施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提高征收比例政策,土地收入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2012年,增加了教育事业投入40多亿元。福州鼓楼区、厦门思明区、漳州、泉州鲤城区、三明梅列区等首批评估的23个县(市、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其80%左右的地方教育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都能达到规定要求,自觉达到“三个增长”。

二是办学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2011年改扩建校舍面积46.14万平方米,重建校舍403万平方米,完成改扩建、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103.8万平方米。各地城镇中小学扩容力度提高,至2011年年底,已投入2.5亿元,消除了66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城镇新增学位9.1万个,保留2561个小学三年级以下的教学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3796所,占总数的49.5%。泉州市将“标准化”建设覆盖到民办学校,厦门市延伸到农村小学教学点。据不完全统计,为实现“基本均衡”,首批评估的23个县(市、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乡镇(街道)自有资金也有一定比例用于基本均衡创建。晋江市各乡镇(街道)每年自有资金投入教育普遍超过25%,村居组织也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教育事业。

三是开始实施“小片区”管理模式,学校由“单干”变“捆绑”。2011年,首批39个试点县(市、区)将设区市所辖区及县城区义务教育的服务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学校,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带动一般学校提升办学水平。2012年,逐步将小片区管理模式推广到其他县(市、区)。由于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一样,而且到山区任教补贴较多,吸引了许多优秀教师加入校际交流的行列,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随着师资配置合理化,中小学校舍配置标准化,县域内义务教育正朝着均衡方向良性发展,择校行为也大大减少。

(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一是开展师资培训,全面实施中小学名师校长培养工程。全省设立33个培养基地,2011年遴选培养100名教学名师、1000名学科教学带头人;省级培训农村骨干教师、校长2700名,选派1万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组织500多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名师培养人选、省学科教学带头人深入农村、山区和海岛县培训教师2万多名。据统计,2011年福建省共培训教师13万人次。

二是创新相关政策、机制。2011年新聘中小学教师4500名;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47个经济困难县任教。福州市台江区结合教师岗位设置政策,实行“岗随人走”的措施,深层次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活动,为全省提供了新鲜经验。

三是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规划,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选出一批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加以表彰鼓励。开展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活动,以此引导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四是加强义务教育教师校际交流。闽侯、光泽等11个县区推行“六统一”,11个试点县参与交流的教师均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同时,全省实行“五个一批”,引导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流动,让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其中,仅就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就吸引了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去农村任教。

同时,由于增加了投入,使得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更有吸引力,以2009—2011年为例,此期间,福建省新补充中小学教师1.1万名,其中农村紧缺学科教师6000多名。

(三)民生优先,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与管理上实现创新。经电脑派位等公开程序,统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7.8万名,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孩子占88.5%,对于统筹安排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则予以财政补助。改善随迁子女入学后的管理、服务,做到与城市的学生一视同仁。各地积极创造条件,让具有当地初中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能与当地学生一样,报名参加中考、高考,开设与省外生源地教学相衔接的教学班。晋江市针对四川、江西、安徽等省份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为了使就读于本地初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顺利参加户籍地中考、高考,几年来开设使用户籍地教材的“川、渝、皖、赣”教学班,解除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的后顾之忧;晋江市还增设“湘、鄂、贵”初中教学班,使用当地教材进行教学,切实解决了教材不衔接的问题。

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至2011年,全省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共有1100余所,惠及70余万名农村寄宿生。为了解决寄宿生往返学校路途远的难题,福建全省推行学生周末班车,周末班车线路在放学时有专人专车接送学生,家长只要到村口接学生即可,学生每学期只需交50元至70元的费用。三明市早在2010年就已开通学生周末班车线路196条,投入客运车辆310辆,受益学生达15423名。同时,为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福建省正积极推广厦门市“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三明市“农村流动家长学校”等经验做法。

三是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校舍4.2万平方米,特教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享有“两免一补”,将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2700元。目前,全省拥有特教学校70所、39个附设班,特教学校已覆盖90%的县,义务教育与学前、高中、高等教育互相衔接,形成了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至2012年,有20所左右的特殊教育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约占全省特教学校的30%。

四是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若干措施支持原中央苏区县和财政特别困难老区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对10个财政特别困难老区县和22个原中央苏区县的每所小学、初中再给予一次性补助。投入6700多万元,实施革命老区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建食堂、学生宿舍4.5万平方米。

(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呈现了新亮点。除部分地市县承担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以外,其余各县也基本上都有适应当地学校实际的改革措施。厦门市集美区关于“身心健康、习惯良好、个性明显、基础扎实”学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思明区关于课堂教学“生本教育”模式改革试点等,都呈现出区域性推进的态势。

二是学校管理开始向精细化方向迈进。各地多把校园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作为新时期实现教育重点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移的抓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组织实施,并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项目的创建活动。福州市鼓楼区组织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台江区开展的学校教育教学“三赛三比”活动,都颇有成效。

三是全面实施中小学“小片区管理”。部分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如福州市鼓楼区赋予原有“学区”以新的内涵、泉州鲤城区创建的“小片区组团”、晋江市探索出的“八五三三”模式,这些教改实践,促进了学校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四是特殊群体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首批督导评估的23个县(市、区)中,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的占到了87%,其中台江、梅列、丰泽、翔安等地随迁子女则100%进入公办学校;思明、湖里等地每年都以5%的速度递增,而且,就读民办学校的,政府都按公办学校的标准核拨公用经费。三元、梅列等地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留守儿童亲情联系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同安区特教学校按高标准配备教育资源,办学颇具特色;鲤城区、晋江市、泉港区等特教提升项目均已完工。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福建义务教育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但我们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分析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更上一层楼。

(一)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然偏少

一些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与办学条件仍有缺口,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需求有一定差距,人民群众对“择校热”反应还比较强烈。少数地方财政还不能自觉实现教育投入法定增长,在年度财政超收部分没有按政策规定核拨给教育,财政决算显示教育经费负增长,通过督导核查才追补到位。虽然绝大多数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内部条件装备都有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均衡配置、标准化,但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农村受到学校规模小、布局分散、交通不便、城市取向政策等因素影响,其发展水平及办学条件依然落后于城市学校,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教职工人均年收入、高职称及高学历教师比例等发展性指标配置水平不一,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还有缺口,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配备还存在不足,城乡仍然存在着差距(见表1),有待改善与提高。

表1 2011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城乡对比[2]

img7

(二)教育资源在中心城区仍显不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福建各地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生源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于学校建设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一些地方义务教育招生压力普遍较大。虽然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教育的扩容建设,但多数地方当年扩大的办学规模很快消化掉了新增的教育资源,按学生人均计算,校园占地面积仍显紧缺,与全国很多地区一样,福建省义务教育“城挤、村空”的情况仍很突出(见表2)。

表2 2011年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校园面积情况对比[3]

img8

此外,一些地方的学校资源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大多数学校对教育资源管理粗放、使用不足,只求“所有”、不求“所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仪器设备、学生活动设施等教育资源管理不力、使用不够的现象。

(三)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没能找到最佳突破口

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尚未摆上教育行政部门议事日程,传统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学校教育改革。各校对教育内涵的建设还不够重视,教学内容、手段还相对滞后,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观念均有待优化。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对社会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有思路、理念新的学校无法自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课程改革,尤其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教学前沿领域拓展等方面,社会制约较为明显。一些地方学校精细化管理只是停留在口头要求、制发文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是提要求及简单的环境布置,少数学校的教师甚至校长还说不出办学行为“五规范”及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没有计划安排好每天一小时的学生体育锻炼,课堂教学则还延续着传统的模式,所谓“主科”挤占其他课时现象还时有发生,各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长期局限于少数学校。

(四)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首先表现在队伍建设常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提高却很少,“名师工程”、校本教研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对教师业务的培训针对性不强;其次,由于农村及山区适龄儿童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外出,农村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总量超编的情况(见表3)。虽然近年来各地均建立起了教师、校长轮换交流制度,以促进师资的均衡配置,但要完全调整到位仍需较长的时间。此外,因常住人口剧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教师需求量明显加大,虽然几年来各地普遍实施了师资补充与增强,但教师总量仍显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见表3)。

表3 福建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数分地市、城乡情况[4]

img9

(五)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仍然面临着困局

其一,由于国家尚无具体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要由注入地政府的哪一级财政来转移支付,因而,在中央财政对注入地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缺乏承担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意愿;其二,虽然国家明确了“两为主”的政策,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的频繁变动,给流入地教育部门的学籍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为此一些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以防止返校为借口,限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正常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接受义务教育的阻力;其三,由于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当地许多公立中小学不得不吸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与教育责任之间的矛盾给这些学校增加了义务教育负担;其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教育条件与质量无法达标,许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从而导致一些中心城区的公办中小学班容量普遍偏大,而师资却没有相应配备,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应对策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义务教育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们还需进一步理清思路,对配套政策还要深入研究,健全落实机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迎接挑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要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的分配、管理制度

一是推动落实好各项投入政策,财政教育投入未达到法定“三个增长”,未追补到位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原因并整改到位。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上级项目配套资金收入用于教育设施建设部分需要整改的,也应抓紧落实。

二是用好管好教育经费。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应达到21%,完善经费分配制度,新增加的教育经费重点应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高教育质量,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完善经费审计与监管制度,形成财政与审计部门专业监督、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学校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以期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是着力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省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对教育系统执行力的考验。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职责,加强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质量的跟踪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按时保质完成。

(二)加强规划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质量标准

一是学校要抓紧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中心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人才引进、资源配置优先考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库,重视名校、名师、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的范围内共建共用共享。

二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着力进行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的探索,以期构建一个具有福建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科学规范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质量标准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诊断、导向作用,把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是否得到缩小,困难群体学生受教育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把学校是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是否真正得到落实,学生是否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一所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三是把大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教育结构、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以提高质量为重心来制订规划、确定规模、优化结构、建设学科,以提高质量为重心来引进培养师资、改革培养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以提高质量为重心来改进教育评价、强化教育督导、加强教育管理。

(三)着力提升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工作政府行为。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状况“差异系数”监测制度,有针对性地实施薄弱环节的补充强化,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在保证中小学在建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依进度要求加快建设步伐,有效扩大办学容量,在继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的同时,加强对中心城区、生源密集地区学校办学规模和班生规模的控制。重视农村学校建设,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以方便学生、方便家长;依据常住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变化趋势,及时修编中小学布局规划,留足学校用地,有计划地建设,并优化学校布局结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对民办教育加强监管的同时,继续扶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缩小公办、民办教育差距。

二是加强教育系统队伍自身建设。广集众智,把总体的目标、思路细化为具体的目标、措施,善于运用他山之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视调查研究,加强与基层学校的联系,深入一线,了解各地教育教学现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加强统筹策划,提高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加强舆论引导,善于借助和发挥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准确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热点难点,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以县域内生师比、班额、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设备值以及义务教育巩固率、学校达标率为基本标准,以县域内校际间在财政拨款、教师配备、学校建设基本均衡为重要指标,以解决择校问题和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为成效体现,以人民满意度为依据,着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二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总结推广厦门市“家校互动”的经验,改善学校管理工作,推动学校设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建立社区、家长沟通联系制度,通过设立家长接待室、热线电话、微博等,及时回应家长与社会的诉求,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的有效机制。

三要进一步调整改善学校布局,切实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布局调整程序不健全、学生就学困难以及“大班额”问题,提高标准化学校建设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低、农村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存在的困难问题,办好农村小规模小学和教学点,将八项指标的差异系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内。按照省颁标准配备教师和教学仪器设备,开展连片教、研联校走教,解决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

四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各地应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服务工作机制,制订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中招的方案;完善和落实农村留守学生关爱服务制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配备与管理。

五要继续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模式,总结推广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模式,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优质学校办分校、组建教育集团或学校联盟、教师联组教研、班级结对联谊、校长联校例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整体提升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促使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互学互助、比学赶超,切实把“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政策贯彻到底。

(五)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推进教师素质的提升

一是各地要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加大教师补充及培养培训力度。并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合理组织教师交流,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满足课程开设需要。重点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继续“送培下乡”,组织一批名师赴山区、农村和海岛县开展师资培训活动,继续实施教师岗位大练兵计划,积极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竞赛。

二是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结合规范教学行为、精细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新要求,推动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校长的业务能力与学科技能培训。

三是中小学校及教研机构要依据教研常规,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建立基于学校教育教学生成性问题的项目研究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四是强化师德建设的首要地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通过政策调控,引导教师树立自尊自律、严谨笃学、关爱学生的意识。

(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上,要围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按照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形成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水平、品德素养、学习兴趣、学业负担为重要指标的多元综合的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都要开足开齐课程,并有效地协调解决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足开齐的课程,如在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开展走教方式;彻底纠正节假日补课和人为地挤占课程课时的行为。依据国家质量监测中心实施的监测项目,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机制,以科学的教育评价观作为学校正确的办学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组织一批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借鉴省内外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拓展,创建区域教育品牌;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结构,以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为重,推进中小学的有机衔接,强化教研队伍建设,健全教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中小学教学、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实现校本教研制度科学化和常态化,优化片区教研活动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研的扶持力度,坚持科研兴教,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依托学科教学改革基地学校,增强片区教研的实效性。继续加强与海外及国外的交流合作;持续搭建平台,推进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推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负担重,择校热,背后的根源是学校差距过大。应打破利益集团的藩篱,依法办学。最根本的是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取消重点校,实施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制度。为了改变以往行政化、大一统的教育管理体制,焕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由“教育局办学”转变为“教育家办学”。可借鉴美国20世纪80、90年代在中小学施行的“校本管理”和“特许学校”模式,实施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校本管理,其根本点是学校自主和共同决策。校长、学生、家长、教师负责自主管理学校,通过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为学生创造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特许学校,则是地方教育部门与一些团体、企业或具有教育理想的个人签订合同,将独立的公立学校交由其管理,政府依据合同约定评定其办学质量。特许学校由政府提供所有经费,但在教师聘用、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5]。这些模式将打破铁板一块的学校管理格局,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真正体现“教育家办学”的理念。

三是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基础性地位,强化中小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要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业务、办学行为规范及学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办学行为“五规范”要求,强化校长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规范管理过程,细化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并坚持检查指导。

四是继续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要着力探索“减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富有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推广经验,扩大试点范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要进一步探索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以及多元化高中录取办法。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的普遍应用。创建一批省级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大胆实践、加强指导,努力探索将资源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能力培训,有效利用信息网络,组织特级教师、中心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提供形式多样的资源服务,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实现数字资源全面覆盖教学点。为教学点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配备视频接收播放设备。省教育厅在2013年工作要点中就提到,计划为全省3255所100人及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免费配送一批急需的课程资源光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地提高配备标准,并加强应用管理,争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堂堂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与中心学校开设同步课堂,切实提高各教学点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是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依据应用目标,推进中小学宽带接入,实现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为中小学教师和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宽带接入学校及多媒体设备进教室的比例。加强省级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资源建设投入,加大特色资源和资源紧缺型公益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力度,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为全省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八)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中深化义务教育的综合改革

持续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大量的寄宿制学校和进城上学,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出现上学远、难、贵的问题和巨大的安全隐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此,我们要重新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

一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当务之急是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撤并程序,改变盲目追求“学校进城”的规划,依照“初中以乡镇为中心适当集中,小学就近入学”的思路,搞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湖北黄梅县、吉林通榆县等强基固本、反哺农村学校,改变了大班额和农村学生盲目进城上学的弊端,出现了农村学生的回流。可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因地制宜,要改变“一步到位”、“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已经撤并的教学点及学校,确有必要恢复的应按程序予以恢复,而有些学校将随着生源的减少而最后不得不撤,可以说这是其完成使命后的自然消亡,而不应是提前撤并。

二是改变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常住人口为主的城市公共教育服务提供机制,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真正成为新市民。为此,应建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上海市已经建立了市区两级财政分担机制。今后还应着力建立起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构建起地方政府持久办好流动儿童教育的激励机制。同时,从实际出发,在不断降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城市公办中小学门槛的同时,对包括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内的民办学校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体制的改革创新,构建由政府、公办及民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社会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新体制,多渠道多模式扩大教育资源和教育供给,满足“上好学”的需要。

三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农村教育,其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要满足升学、建设新农村和进城务工等需求。为此,农村教育应该倡导生活教育、平民教育,重视乡土教育的价值,使其与农村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如吉林抚松县农村学校就以“为18岁做准备”作为其教育目标,要将那些行为粗野、有许多陋习的农村孩子培养成“情趣高雅、心灵美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的一代新人,通过实行公民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促使学生人格发展,为孩子走上社会,为其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这种新的乡村教育,正需要陶行知般的“教育家办学”来实现。

总之,当前福建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规模和建设问题,而是如何主动适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需求,实现教育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理性、更高质量的发展。

【注释】

[1]吕晓虹,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统计简明资料》(2011—2012学年度),第174、214、304—309页。

[3]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统计简明资料》(2011—2012学年度),第174、214、304、306页。

[4]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统计简明资料》(2011—2012学年度),第5、174、180—182、214、276、277页。

[5]杨东平:《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