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法的作用,书法教学面临的困难

书法的作用,书法教学面临的困难

时间:2022-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以及书法水平越来越差的现象的不断恶化,才使中小学特别要注重书法教学。书法等级考试只是一个检验书法水平的手段,它代替不了课堂的学习,没有持续有效的书法课的学习,只有等级考试也是毫无意义的。书法在艺术上的作用还可以同音乐媲美,所以称书法艺术为“无声的音乐”就不难理解了。

谭国恩

一、认识书法

说到书法,很容易同写字混为一谈。严格来说,两者之间有所同而又有所不同。我们日常写字总是希望能达到正确、美观,而书法原是指写字的方法,古人有“书道”之说,早在唐人《文字论》中就曾讲过“书道亦大玄妙”的话。徐悲鸿先生也曾指出:“书之美在德,在情,惟形用以达德。”

电脑时代 替代笔端

新世纪以来,电脑在中国迅速普及,让我们日常的书写变得更加便捷,甚至更多的时候电脑代替了我们的“笔”。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出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书写水平(图1-1),更不用说毛笔书法(图1-2)了。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以及书法水平越来越差的现象的不断恶化,才使中小学特别要注重书法教学。书法等级考试只是一个检验书法水平的手段,它代替不了课堂的学习,没有持续有效的书法课的学习,只有等级考试也是毫无意义的。很多学校都成为了书法示范校,书法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1-1 中学生在钢笔字练习时的握笔姿势

图1-2 学生在书法等级考试中写的毛笔字

秉承传统 打好根基

图1-3 李耀君书法“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

书法的英文calligraphy,若拆开来看则是calli+graphy,calli的意思是老茧,graphy的意思是书写符号;笔者愚见,calligraphy隐含的意思是磨出老茧,付出辛劳,才能写出漂亮的书法。本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学书法,不过很惭愧,并没磨出老茧,也没有“磨出三缸水”,所以自认功夫下得还不够。不过从多年的书法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中小学时期一定要学,而且要结合传统文化来学,《弟子规》是老祖宗留下的,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弟子规》中的“规”(夫+见)的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而且李耀君订的《弟子规》现代修订版《人之规》,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许,在全国倡议发起“全民学习《弟子规》”活动,活动宗旨是“传承中华和谐文化,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习主席曾说过一句话“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图1-3),这高尚的人格从哪里来?就是要学传统文化,这样的根才正,才善。

二、书法的作用

无声之乐 益寿延年

西汉时扬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俗话中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由此可见书法与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关系。

图2-1 启功先生写字的珍贵照片

书法对于健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试看古来多少书画家克享遐龄,一般多是七八十岁乃至百岁的高寿。如唐初写《孔子庙堂碑》的虞世南卒年81虚龄;写《九成宫》的欧阳询卒年85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享米寿88岁;沈周享年86岁;文征明享年91岁;吴昌硕卒年87岁;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与同时代人相比这些人确实算是高寿了。近代书法家有沈尹默88岁、于右任86岁,还有沙孟海、刘海粟、齐白石等都年过90岁以上;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蒋维松先生、卫俊秀先生等都到了耄耋之年(图2-1)。当然,不能说学习书法就是为了健康长寿。我个人读书时期,有时感到心情激动或烦躁不安时,就坐下来临帖学书,便逐渐心平气和,而且从未有过失眠的痛苦,深深体会到书法养心安神的功效。

书法在艺术上的作用还可以同音乐媲美,所以称书法艺术为“无声的音乐”就不难理解了。

学识修养 字外功夫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贴,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贴中来,然后能成家数。”(清·冯武)。王羲之亦云:“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这说明习养心,不能凭一时兴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光一味死临,还要多看,多思,多想,另外笔墨纸砚也要有讲究,还要多看书论,多了解传统文化。

三、书法教学面临的困难

班额过大 效率折半

在本校教学理念的推进下,往年也曾尝试全面开设书法校本课程,经过实践后,发现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班额过大。一个班级拥有40名左右的学生想要开展书法教学,是有难度的。第二个是教室的问题。一个公共教室(茶艺、美术、书法、语数外提高班共用)如何安排书法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是个现实的问题。学习课桌、用具的摆放如果不能像专用教室那样则有很多不便,对于学生的书写材料的准备和发放,对于学生的管理都会影响学习书法的实效。

以上这些问题现在正在逐步解决。在六年级,已将全班学生由原来的全额分成两批,一半学茶艺,一半学书法,一个学期内完成轮换。这样至少保证每个学生有半个学期在学书法,但同时,学习的课时也减少了,相信以后这些问题能日趋改善。

四、书法教学体会

字如其人 立品为先

关于书品的论断自古不乏其人,如:“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刘松年)“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以上列举的议论都说明学书法要品为先的重要性,正如清朝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所说的那样:“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楷书笔画 “规”为八法

了解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发展至今,有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楷书由于法度严谨,对于初学者来说最易掌握。书法离不开基本笔画,一共可概括为八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捺、挑、钩、折。了解《弟子规》的人也一定知道,《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我们可以结合这八个部分的传统文化内涵循序渐进地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

1.总叙(横):短横、中横和长横

例字:二(仁);例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入则孝(竖):垂露竖、悬针竖

例字:下、不;例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3.出则悌(撇):短撇、斜撇、竖撇

例字:生;例句: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4.谨(点):包括上下点、左右点、三点水、四点底等

例字:少;例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5.信(捺):平捺、斜捺、反捺

例字:人;例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贤思齐)。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6.泛爱众(挑):

例字:地;例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7.亲仁(钩):横钩、竖钩、弯钩、斜钩

例字:小;例句: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8.余力学文(折):横折、竖折、撇折

例字:力;例句: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临摹入门 循序渐进

初学不外临摹。“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南宋·姜夔)“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清·秦祖永)“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我们看到梁谳对于楷书的理解,就知道学习楷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名师指导 方法关键

明朝的解缙在《学书法》中说过“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这说明学习书法有了方向、有了字帖、有了决心,还要有名师的指导,关键的方法的传承。通过聘请名师来校指导拓展选修课程,带动全体学生能自觉意识到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上学期开始我校聘请了顾本健先生和他的助手王丽红老师来校指导学生的书法选修课,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图4-1)。2013年6月6日,由笔者策划的35周年校庆特邀书画家来校题词献画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王小平、顾本健、何茂新、徐静、唐秉耕等书画家以及杨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海森都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书画作品表达祝愿,他们还对学生的现场书法给予了鼓励和方法的指导(图4-2)。

图4-1 书法选修课师生合影

图4-2 书画家来校题词献画活动指导学生

法无定法,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最根本的笔画练习,从根基入手。有了正确的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将会掌握楷书的笔法。

结体章法 立姿取势

“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帖,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清·朱和羹)有的学生在书法执笔时呈侧锋用笔,写出的字自然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和规律可言。立姿取势,意思就是中锋用笔,这是写好楷书的关键。

笔墨技法 熟而后巧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献酎之丽。”(东汉·蔡邕)“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唐·欧阳询)“用笔之法:拓大指,偃中指,敛第一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唐·卢携)“执笔之法,实指虚拳。运笔之法,意在笔先。”(清·冯武)古人还曾传笔诀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以上是部分名家的书论,这些都是在学习基本笔画之时应同时学习和掌握的。

传承经典 贵在自然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这些说法都在讲学书法贵在自然,书法即书道,道,自然也。所以在学习书法中不要求急,求异,要循序渐进,自然会体会书法的精、气、神。

经,本义是“织布的线”,是织成布匹的根基,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典,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或内容。“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练习书法,日积月累,必将奠定孩子一生融入社会、生活幸福、事业大成的基础。中学生之所以学习书法,挥毫运墨,就是为了传承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超越,同时自己也会受益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