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2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和发展调查的情况

2012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和发展调查的情况

时间:2022-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尤以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的变化最大。这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方式见表4。

笔者继2006年8月~10月对全国120余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情况进行调研后 (相关情况及数据请见拙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与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0期)以下凡提到2006年数据未加特别说明者,皆指彼调查所得数据),时隔6年,于2012年2月—8月对全国200余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和发展的情况进行再次调研,以期寻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尤以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的变化最大。但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限制,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一)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2012年2月,在第28期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80份,收回173份,其中有效卷168份);二是,2012年3月—8月,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进行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收回88份,其中有效卷85份)。合计发出问卷280份,收回261份,回收率93.2%;有效卷253份,有效率96.9%。除采用问卷调查法外,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检索法和个案调查法进行了大量充分的文献资料检索和实地的考察,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数据采用SPSSStatistics Base 17.0版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版进行处理。为便于讨论,规定凡2012年数据与2006年数据变化 (上升或下降)超过10%的视为变化很大,变化在5%~10%范围的视为变化明显,低于5%的视为变化不明显。

本次调查的学校包括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共200余所普通高校,有国家重点大学,有一般普通院校,也有高职高专,覆盖面较广,接受调查的对象绝大多数为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骨干教师或管理干部,调查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查采取不记名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并承诺调查数据仅用于研究用途,以消除被调查者的后顾之忧,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为了和2006年的调查相对照,本次调查的问卷还是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的问题,二是教材建设问题,三是教学管理与考核问题,四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二)通过调查得到的主要数据

1.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的问题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展教育的形式和开课的方式。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形式见表1,主要开课方式见表2。

表1 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形式

续表

说明:选择人数总和为284,超过有效问卷数,是因为有的受调查者在该题中选择了多项。本文中其他地方出现类似情况的原因也是如此。

表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开课方式

与2006年的情况相比,各高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化建设,由相对稳定的教师按照学校统一的课表上课 (或专题讲座),以课堂讲授 (或讨论)为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化、规范化有了较好的制度基础。

2.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建设

在本次调查中,回答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有统一教材的有97人,占38.34%,比2006年的18.78%上升了19.56个百分点;没有统一教材的有121人,占47.83%,比2006年的70.17%下降了22.34个百分点;有时有、有时没有统一的教材的有32人,占12.65%,比2006年的11.05%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与2006年的情况相比,教材建设是变化很大的一个方面。有统一教材的学校比2006年上升了19.56个百分点,没有统一教材的学校比2006年降了22.34个百分点。这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经常变化、不固定等因素的影响,教材建设的难度极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3.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

目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工作都是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完成的。其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机构

与2006年的情况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归属进一步集中、明确,归属于社会科学部 (以及德育研究部等类似机构)的占了75.89,比2006年大幅上升了12.35个百分点,变化很大。另归属于党委宣传部的上升了2.06个百分点,归属于其他机构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各高校对本课程的管理在正规化,各校切实加强了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领导、管理和指导,真正是在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变相地削弱。

作为一门课程来讲,考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方式见表4。

表4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

续表

结合实地调查的情况,“全校统一出题开卷考查”这种方式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试中,工作量很大,教育评价意义不明显,而“考试结合笔记、体会进行综合评价”听起来很完美,效果应该很好,但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课程考试的学校数量有较大的下降。相比之下,“学生根据全校统一要求写小论文”这种方式操作简易,成本较低,时间安排也较灵活,既有全校的统一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结合时政进行自由发挥,可操作性比较强,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课程考试的学校数量大幅上升了29.36个百分点,是本次调查所有指标数据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这种方式的学校数量上升了4.75个百分点,说明在部分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工作并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存在不同程度“放水”的情况。建立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三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紧密结合、可评与可控紧密结合、差异与平衡紧密结合。有学者提出,“在考核过程中,要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要坚持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坚持学习表现与回答问题相结合,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9]

4.任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看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师资队伍是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10]。“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时效性等特点[11],其任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怎样看待的呢?

从教师成就感方面考察,教师认为学生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态度:很欢迎的52人,占20.55%,比2006年的13.26上升了7.29个百分点;比较欢迎的158人,占62.45%,比2006年的60.22%上升了2.23个百分点;认为无所谓的32人,占12.65%,比2006年的19.89%下降了7.24个百分点;较不欢迎的8人,占3.16%,比2006年的5.52%下降了2.36个百分点;很不欢迎的1人,占0.40%,比2006年的1.10%下降了0.70个百分点。

教师认为担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很有意义的有178人,占70.36%,比2006年的69.06%上升了1.30个百分点;没什么感觉 (无所谓)的有41人,占16.21%,比2006年的9.94%上升了6.27个百分点;觉得有点厌烦的有2人,占0.79%,比2006年的3.87%下降了3.08个百分点;认为是“形势所迫,是没有办法的事”的有32人,占12.65%,比2006年的17.13%下降了4.48个百分点。

这两组数据说明师生对本课程的认同度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说明教师队伍对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充满热情的,对事业是有较强的信心的。但由于受到专业发展、职称评定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敷衍应付的思想倾向。

这种应对了事思想的产生主要源自课程的特殊性。有学者曾经称“形势与政策”是最不像课的一门课[12]。接受本次调查的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多选):①使学生了解了国际国内形势或热点问题,开阔了视野 (205人);②使学生明确了党的大政方针,明确了政治方向 (148人);③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能够辩证地分析形势和热点问题 (140人);④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12人)。很多师生认为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培养了学生关心形势的习惯”。这一数据的排序和2006年的数据排序相同。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是有价值的。

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3]教师人数不够,每班学生人数过多 (143人);②教师综合素质还达不到本课程的高要求(140人);③领导重视不够,各方面的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 (136人);④教学形式单一,除了课堂教学外没有别的方式 (109人);⑤课程管理还不够规范,排课、上课的随意性较大 (104人);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04人);⑦没有统一的教材 (或讲义),或已有的教材(或讲义)不能有效指导教学 (60人)。很多受访者认为,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及评价体系,学分少、学时少等因素是高校形势与政策难以“不断线、水长流”的重要原因。2006年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排序是 (各选项内容和2012年调查时该题内容相同):①、⑤、③、④、②、⑦、⑥。6年过去了,师资不足、班额过大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在被问及“您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时,各选项所选数排序如下 (多选):①关心时政 (223人);②学识渊博 (203人);③较高的政策把握能力 (189人);④教学水平高 (186人);⑤能精辟地分析时政并能把握其发展趋势 (178人);⑥熟悉学生 (170)人;⑦品德高尚 (151人);⑧乐于奉献 (126人);⑨科研能力强 (48人)。作为一门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外交、国防、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的素养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具备政治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素质。高度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理解政策的背景与现实要求,从本课的特点出发,教授本课需要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靠在实践中探索成长,教师教育培训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