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展望2007年,尽管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总的来看有利于湖北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居主导地位。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部署,2007年湖北省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六、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展望2007年,尽管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总的来看有利于湖北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居主导地位。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部署,2007年湖北省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此,湖北必须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一)2007年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预测

2007年,预计湖北省经济仍将继续保持200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总体上仍将呈现出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发展速度将可能略低于2006年。

1.总体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积极推进,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都将大大鼓舞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经济的信心。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的惯性,为2007年湖北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2007年将增长4.9%,仍属历史上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2006年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3.4%、2.7%和2.4%;2007年将分别增长2.9%、2.1%和2.0%。

3.供给特别是主要生产资料供给比较充裕。

能源投资力度加大,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的作用已基本消除,加上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回落,各类生产要素供给更加充足。同时,企业利润创出历史同期新高,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源和资金都可以得到保证,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4.三大需求仍将较为强劲。

投资方面,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会抑制部分不合理的投资需求,但由于在建规模仍然较大,投资增长的惯性和动力还比较强,加之各地区积极性都还比较高,投资需求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在外需方面,由于国际贸易环境总体有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在消费方面,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增幅持续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并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5.价格上涨比较温和适度。

当前,市场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没有明显的通胀和通缩,有利于经济增长。

但对湖北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仍要高度关注。从国际看,美国经济与美元走势、石油价格走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变,但新的措施不可预期;省内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与矛盾仍然存在,不能任其发展。尽管2006年三季度以来全省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年内不会发生逆转,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基本格局,全年预期目标可以圆满实现,多数指标增幅将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初步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如下:

湖北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城镇以上增长3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

(二)2007年湖北发展要把握好两个“始终坚持”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和谐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湖北始终坚持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道路,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明显成绩。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湖北两大主题,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2.始终坚持宏观调控与湖北实际相结合。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为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中央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同时结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特点,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搞“急刹车”和“一刀切”。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了松紧适度,促进了国民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在近年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湖北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基本格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稳定增长、三大收入全面提高,全年GDP将增长12%左右,基本与上年增速(12.1%)持平。成绩来之不易,它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宏观调控与湖北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政策组合的具体表现,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驾驭宏观经济运行技术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三)2007年湖北省调控政策建议

1.坚持宏观调控与湖北实际相结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湖北省要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在适应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严格用地审批管理,严禁越权批地、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加对农村和中小企业贷款,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对拟建项目,要从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严格审查。同时,对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项目,要在土地、贷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重点保证,不搞“一刀切”。

2.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中共湖北省委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大力推进“百镇千村”工程,加大以“六改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加强投资结构调整,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增长。

一要加大工业投资力度。高度重视湖北省工业投资偏弱的问题,积极引导非国有投资、社会投资和外资投向工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二要在继续加强农林水利、交通、旅游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一批对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扩大就业、启动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继续安排好文教卫等重要社会发展项目。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做好重大外资项目跟踪服务,加大引进内资工作力度。四要继续实行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和投资调度会制度。加强对全省投资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协调解决好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要继续推进“三个三工程”,尤其应抓好列入“三个三工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100个重点项目有50个左右年内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二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支持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切实抓好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项目,实施好列入国家专项的高新技术项目。抓好武汉芯片一期工程、武汉神龙第二工厂、宜昌多晶硅等项目的建设。三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成武汉光电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四要引导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扭亏增盈,突出抓好重型车、石化、纺织等行业亏损大户扭亏减亏工作。

5.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要重点抓好火电、钢铁、化工、造纸、建筑、建材等行业以及100户重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切实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严把项目审批和核准关,确保完成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

6.更加关注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展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拓宽就业再就业的领域和渠道。二要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三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推进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四要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全省新增24个试点县市区,以县为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医疗救助;推进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扶持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解决好贫困人口温饱和饮水困难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加紧落实改善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六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力用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来。

课题负责人:赵凌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执笔人:赵凌云 傅智能

(龚益鸣、匡绪辉、余波对本报告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