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江西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及年展望

年江西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及年展望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指标全面提升。制造业投资贡献率显著上升。其中,11月份当月零售额283.9亿元,增长19%。其中,出口额112.96亿美元,增长80%;进口额72.85亿美元,增长50.2%。11月份,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增长73.6%。其中,出口额16.13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增长69.1%;进口额8.46亿美元,增长82.6%。企业存款多增,储蓄存款回升。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698.6亿元,比年初增加1349.7亿元,同比少增379.3亿元;比上月

2010年江西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201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全省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投资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对外贸易继续上扬,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金融存贷款平稳增加,价格水平仍处高位,用电量、货运量增幅略有回落。

1.工业生产保持稳定。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85.5亿元,增长22%,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19.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62.5亿元,增长27.1%,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重工业7.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992.6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1.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增长25%,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9%。37个工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占行业面的97.3%;有17个行业比1—10月增速加快,占45.9%。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指标全面提升。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破万亿,达11003.7亿元,增长45.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利税总额突破千亿,达1049.8亿元,增长54.8%,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599.8亿元,增长80%,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在利润增幅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经济效益指标也有所改善。1—10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2.7%,同比提高38.7个百分点,七项经济效益指标全面提升。

2.投资形势持续向好。1—11月,50万元及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逼近7000亿元,为6859.8亿元,超去年全年规模;增长33.9%,比1—10月提高0.7个百分点,延续了自10月份开始的稳步上升势头。其中,城镇投资6335.5亿元,增长31.7%。制造业投资贡献率显著上升。1—11月,制造业完成投资3436.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1%;增长41.1%,高于全部投资7.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7.6%,同比提高16.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1—11月,非国有投资5007亿元,增长37.8%,其中,民间投资4632.2亿元,增长43.7%。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的67.5%,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1%,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7.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回落。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2%,比1—10月回落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微弱反弹。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886.3万平方米,增长9.1%,比1—10月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736.8万平方米,增长8.8%;办公楼销售面积8.2万平方米,增长11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117.7万平方米,增长23.4%。商品房销售额602.7亿元,增长37.2%,比1—10月提高4个百分点。

3.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2.7亿元,增长19.2%,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近5个月以来增速保持在19.2%的高位。其中,11月份当月零售额283.9亿元,增长19%。城区市场快速发展。1—11月,城镇实现零售额2186.1亿元,增长19.3%;乡村实现零售额436.6亿元,增长18.5%。城区消费品增长快速,实现零售额1305.7亿元,增长23.2%,高于全省平均4个百分点,分别比城镇和乡村市场快3.9和4.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稳定增长。批发零售业作为消费品市场的主体,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1—11月,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2311.1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8.1%,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4.2%。其中,批发业贡献率为16.8%,零售业贡献率为67.3%。住宿餐饮市场逐渐走旺。随着商务活动的增加、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以及价格上涨的拉动,促进了住宿餐饮市场逐渐走旺。1—11月,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7.3%,高于全省平均8.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增长23.2%、餐饮业增长27.8%。多类大宗商品热销。1—11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4类商品中零售额超5亿元有13类,其中,6类增速在30%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0%、汽车类增长40.8%、金银珠宝类增长40.1%、中西药品类增长39.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9%。

4.对外贸易继续上扬。1—11月,进出口总额185.81亿美元,增长67%,同比提高77.6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12.96亿美元,增长80%;进口额72.85亿美元,增长50.2%。11月份,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增长73.6%。其中,出口额16.13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增长69.1%;进口额8.46亿美元,增长82.6%。1—11月,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65个,增长32.6%;合同利用外资62.05亿美元,增长43.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81亿美元,增长19.1%,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

5.金融存贷款平稳增加。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90.9亿元,比年初增加2294.5亿元,同比多增302.3亿元;比上月增加75.7亿元,同比多增3亿元。企业存款多增,储蓄存款回升。企业存款余额为2956.7亿元,比上月增加50.4亿元,同比多增32.2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40.5亿元,定期存款增加9.9亿元;储蓄存款余额为5917.6亿元,比上月增加0.8亿元,而10月份当月为大幅减少,同比少增3.4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32.2亿元,定期存款减少31.4亿元。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698.6亿元,比年初增加1349.7亿元,同比少增379.3亿元;比上月增加70.4亿元,同比多增1.8亿元。短期贷款多增,中长期贷款少增。短期贷款余额为2830.9亿元,比上月增加59.1亿元,同比多增24.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655.9亿元,比上月增加27.4亿元,同比少增27.3亿元。

6.价格水平仍处高位。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涨幅比1—10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0.7%。11月份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26个月以来的新高,不过仍低于全国5.1%的水平,在全国也处于中等靠后水平。11月份当月价格涨幅创新高的原因:从同比指数构成来看,主要是由于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9.7%,其中,粮食上涨10.8%、食用油上涨17.7%、水果上涨23.7%、蛋类上涨15.7%,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从环比指数构成来看,主要是由于食品、居住和服装这三类商品的上涨,11月份,这三类商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1.7%和1.5%。1—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5%,涨幅延续逐月回落态势,比1—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1.6%,涨幅结束了自7月份开始的回落态势,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两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2%和14%,环比分别上涨2.2%和2.7%。

7.用电量、货运量增幅略有回落。1—11月,全社会用电量639.9亿千瓦时,增长16.3%,比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452亿千瓦时,增长20.9%,比1—10月回落0.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累计增幅从9月开始已连续3个月回落。1—11月,货物运输量91451.3万吨,增长18.4%,比1—10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公路货运量80680万吨,增长19.1%,比1—10月回落0.8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

(一)CPI价格走高,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生存压力

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已连续5个月超过3%。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9.7%,其中,粮食价格涨幅突破10%,达10.8%。PPI的上涨也会逐渐传导到CPI上,水电气等公共基础商品价格的上调压力,企业和消费者较强的通胀预期等,对CPI的走势都将产生影响。CPI价格走高,特别是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给城市中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档餐饮业带来生存压力。

(二)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影响出口扩大

当前,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进程脆弱且不均衡,仍然面临许多下行风险。据IMF在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贸易正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较好地恢复,但仍未弥补危机期间的损失”,“分析结果表明,许多先进经济体的进口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将低于危机前趋势水平。这对依赖出口带动增长的新兴经济体有显著影响”。尽管美国官方确认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但就业市场状况仍旧低迷,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仍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6.65关口,我省出口额中有绝大部分都是用美元计价对外结算,出口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面有所收窄,使下阶段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三)用工不足、招工难的问题再度出现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企稳回暖,招商引资项目的大量上马,企业用工持续旺盛,用工紧缺、招工困难仍然困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还出现“用工荒”现象。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薪酬、待遇相对较差,招工难问题尤为严重。抽样调查显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四季度需增加员工13501人,比上半年企业用工需求增加2656人,增幅是上年同期的1.86倍。赣州市10个工业园区的289家企业中有170家存在用工不足问题,缺员人数达3.5万人;吉安市某生产项目已建成生产车间4个,因招工难,目前只有2个车间部分生产线投入生产;上饶市工业园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是熟练工难以招到。

三、当前全省财政运行情况

1—11月,财政总收入1122.4亿元,增长37.1%,同比提高24.9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1.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9.4亿元,增长38.3%。主体税种增势良好带动全省财政质量提升。一方面,工业生产扩大、企业效益提高,带动增值税增长34.8%、企业所得税增长47.2%、营业税增长38.9%。另一方面,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带动三产地方税收增长38.8%。

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统筹资金,调整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1—11月,财政支出1556.5亿元,总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长39.3%,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12.2个百分点。重点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9倍、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2.8%、环境保护支出增长67.8%、社保与就业支出增长33.8%。

四、2011经济走势的总体判断和预测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然较为复杂。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领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6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推进,不会出现严重的全球性经济下滑。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将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复苏速度继续领先于发达国家。报告预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产出在2010年和2011年将分别增长7.1%和6.4%,其中,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预计增长10.5%和9.6%,将维持领头羊位置不变。但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等不稳定因素,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仍将十分疲弱,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严峻,2010年和2011年,预计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4.8%和4.2%。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汇率干预风潮开始“愈演愈烈”,也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初步预计再获丰收。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消费、投资、进出口三大需求也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物价也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比较高,财政收入、企业的利润都保持较快增长。虽然GDP和工业生产的增速在三季度继续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是在收窄的。GDP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比二季度下滑了0.7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下滑了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了2.4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回落了3.7个百分点。而且三季度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主要还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今年主动采取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仍可基本确立,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率回调幅度将不会很大。在政府积极有效的调控下,市场性的驱动力量在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将由政策刺激的冲高转为市场力量支持的平稳增长,预计,明年全国GDP有望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但国内外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宏观调控面临不少两难问题,如控房价与保“支柱”的难题,保增长与控通胀的难题,保增长与调结构的矛盾,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国家、企业收入的难题,扩大赤字与增加税负的难题,货币的收紧与宽松的难题。这些难题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

从省内来看,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指标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增幅不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多数主要指标在全国及中部增幅居前或位次前移;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三大需求协调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活力增强;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加速,为我省产业招商拓宽更大空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为我省加快进位赶超、快速崛起带来难得机遇;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为江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七大非工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从先行指数来看,公众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向好。但全省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全省产业层次较低,发展不平衡。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凸显,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根据当前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尽管面临的经济环境仍然较为复杂,但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展望2011年,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五、2011年及一季度财政收入预测

(一)2011年财政收入预测

1.地方财政收入预测。根据1995年以来的191个月度地方财政收入数据,运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运行的结果表明: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预测数达到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左右。

2.财政总收入预测。

(1)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利用1991—2010年各项指标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预测模型为:

Ln(财政总收入)=-1.5937+0.6649*Ln(GDP)+0.2202*Ln(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1149*Ln(进出口总额)①

2011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总量为105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总量为10800亿元;外贸进出口增长20%,总量为230亿美元。代入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全年财政总收入的预测数为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2)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用1991—2010年财政总收入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得到预测模型为:

财政总收入=169.6880+22.7857×T+4.0582×T2+0.3697×T3(T=-9,-8…0…)②

根据式②,可知全年财政总收入的预测数为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综合以上两种预测结果,预计2011年财政总收入将突破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

(二)2011年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预测

根据1995年以来的191个月度地方财政收入数据,运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运行的结果表明:2011年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预测数为215亿元,同比增长21%。

六、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总体判断,明年经济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处于逐步复苏中,特别是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依然保持较快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这将有利于我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加大对“三农”支持、加大民生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政策导向,重点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有利于我们巩固发展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从我省发展看,经济总量将过万亿,迈入经济增长提速、结构调整加快的新阶段,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将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必须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依然严峻。一定要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审时度势、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的信心。对于明年经济工作思路,建议:“抓住一个龙头,促进两个协调,突出三个重点,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加快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步伐”。

(一)抓住一个龙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

明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面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常关键的一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所在。明年要按照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国家级试验区,建设成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要求,在低碳、新能源、高科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进入。尤其是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加大国家级生态方面重大项目的进入。

(二)促进两个协调:三大需求之间的协调,保民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

三大需求之间的协调:2009年,我省消费率仅为46.2%,比2000年下降17.7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率低7.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虽然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但与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5%)、出口(增长82.7%)增幅相比,相对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仍较为明显。因此,2011年,我省要在保持投资、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建议:一是要大力扩大消费需求。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加强城市流通设施建设,扩大城市消费;积极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二是要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投资是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按照质量高、数量多、体量大的要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要以国务院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三是要保持外贸较快增长。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着力提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引导企业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保民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当前,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十一五”前四年,按现价计算,经济总量增长88.7%,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增长62.7%、55.4%。本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年作为“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对于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一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民生之首,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技能培训、政策帮扶和就业服务援助力度,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践,落实“三支一扶”、就业见习计划等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帮助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巩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等的指导和监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企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本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基本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制定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做好优抚保障工作,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与管理,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铁路和工矿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为重点,加快工矿、城市棚户区改造。

(三)突出三个重点: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现代服务业:近几年来,我省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有所下降,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4%,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0.5个百分点,而且今年还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2011年的产业发展重点要由以工业为主转变为服务业与工业并举,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建议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商贸流通和社会养老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健身娱乐和竞技表演等文化体育产业基地。从完善产销、科技、信息和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名镇名村,壮大旅游龙头企业,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近年来,我省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大幅提升,2011年在保持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重点是要做强做大、提升工业的层次和水平。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策划、储备并启动一批重点技改项目,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集聚式、集约式发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一批重大产品和成套设备。大幅提升钢铁、有色产业深加工能力。加快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点行业兼并重组,促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借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服务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的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城镇化:2009年,我省城镇化率为43.2%,比2005年提高6.1个百分点,但比全国仍低3.4个百分点,需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当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时(城镇化率为30%~70%),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因此,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培育壮大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一是推动中心城市建设。加大南昌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力、产业支撑力和综合承载力,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加快昌九走廊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一体化,促进省会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加快赣州城市建设,把赣州建设成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二是继续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完善财政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简政放权,进一步下放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扎实有效推进扩权强镇工作,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活力。三是加快重点城镇规划和建设步伐。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大力发展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的县城和重点镇,培植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辐射力强的专业镇,培育一批个性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古民居保护。四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城镇化只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而相当一部分人的户籍并未真正落户城镇。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形成了较大的障碍。因此,必须改革户籍制度,一方面,要对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进行调整,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另一方面,各地区、各层级城市之间要逐步实现不同程度的户籍准入和放开政策。

(四)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预计明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可能走上加息通道。今年以来,由于流动性充裕、国际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价格飙升,导致我国物价持续走高,特别是近几个月,CPI连续突破3%,11月份更是突破5%,导致通胀压力加大,为此,国家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自10月20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由于目前物价涨幅仍远高于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预计明年进入加息通道,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刺激政策可能退出。2008年底出台为其两年的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至今年年底即将到期。从目前经济形势看,明年再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小,这可能对明年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虽然今年国家两次出台房地产政策,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房价依然坚挺,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目前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房价上涨的动力依然很足。预计明年国家可能在部分城市开展房产税改革试点,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上国家政策的变化,需要我们积极加以面对,化危机为机遇,促进我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江西省财政厅综合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