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的划定,政治学科的实证阐释

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的划定,政治学科的实证阐释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里士多德对学科的划分,尤其是对政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使他成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这一点很重要,影响着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学科地位的规定。亚里士多德注重从政治经验、现实政治制度和实践行为上研究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一卷中,对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做了阐述;在第五卷中,则讨论了属于政治学研究范围的公正问题;第十卷详细论及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二、政治学科的实证阐释

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体系中,尽管实践科学的解释功能和抽象层次要低于理论学科,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切技术、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万物都是向善的。从至善性方面来看,以自身为目的的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关于这种最高善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万物向善的表现是不同的,有时候实践活动自身即是目的,有时候则体现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在目的是实践之外的成果时,其成果自然比活动更高贵。如果在实践中确有某种为其自身而追求的目的,一切其他事情都要为着它,它就是最高的善。关于研究最高的善的科学就是一切科学中最高主宰的科学、最有权威的科学,它就是政治学[4]。正是这门科学规定了城邦需要哪些科学,哪一部分人应该学习哪一部分科学,并学习到什么程度。那些研究战术、理财术、讲演术等等的学科都隶属于政治学,政治学让其他科学都为它服务,它自身内含着其他科学的目的。使人走向至善是政治科学研究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说:“一种善即或对个人和城邦来说,都是同一的,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是最为重要的”[5]。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或者说人天生地要过城邦生活。人的向善本性,使得人不断追求善的生活,人生活在各种层次的共同体中,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至善的生活追求,城邦则是包含了一切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是至善的生活。政治学是研究城邦至善的学问,与之相对的伦理学是研究个人至善的学问。个人生活离不开城邦,个人的善从属于城邦的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要高于伦理学,伦理学本质上也属于政治科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对学科的划分,尤其是对政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使他成为政治学的开山鼻祖。

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与伦理学都放置在“实践”学科中,而不是把它们看做是理论学科。这一点很重要,影响着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学科地位的规定。亚里士多德注重从政治经验、现实政治制度和实践行为上研究政治问题。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雅典政制》和《伦理学》等著作研究政治问题的内容来看,其所研究的政治问题都围绕城邦展开,主要研究人与城邦的关系,城邦的目的、起源,政体的产生、衰败与保全,政体的分类,理想城邦的构建以及公民教育等问题。这与柏拉图有关政治学科方面的著作所关涉的问题大致相同,但论述和研究的维度却大相径庭,是建立在实证考察、对比分析与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的,思辨性虽比不上柏拉图,但实际例证的研究要丰富得多,内容要广泛得多。《修辞学》的有关内容涉及语言修辞与政治学的相互关系,论及言辞对政治心理的作用,是一部有特色的涉及政治心理学讨论的著作。《家政学》探讨的是齐家问题,主要研究家庭经济治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也探讨了家政问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家庭是城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权力与国家权力有类同的地方,家庭治理的基本模式与国家权力的运行也有一定的共通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家庭中存在着三种权力关系,即主奴关系、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相应的存在三种统治方式,即专制统治、君主式的统治和共和式的统治。亚里士多德的三部伦理学著作以《尼各马科伦理学》为主,其他两部与其内容大致相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一卷中,对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做了阐述;在第五卷中,则讨论了属于政治学研究范围的公正问题;第十卷详细论及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伦理学的主题是根据人们自然向善的本性,探讨如何使人们过善的生活。就个人而言,善的生活依靠公民个人的修养;但多数人只追求靠感性生活得来的快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快乐和德性。那么,这就只能依靠政治活动来解决大多数人过善的生活问题,因此,伦理学必然导向政治学。《雅典政制》是亚里士多德158种城邦制度研究成果中的一种,详细记述了雅典城邦从公元前7世纪初的军事执政官开始到公元前4世纪晚期止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是现存的唯一的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史的代表作。《政治学》显然主要是以所收集的当时希腊158个城邦的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资料为基础,在分析、整理、对比与综合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上再现这些城邦政治的发展历史,找到它们兴衰成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设计理想城邦的建构方案。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和论证不是纯粹的政治制度史的叙述式的论证,而是城邦政治发展的理论论证,是关于城邦政治的本质、发展与规律的学说的构造与阐释,探索了各种政治制度以及至善的政治制度的可能模式,其中的经验材料对学说提供了实际例证,政治制度的兴衰过程提供了学说所揭示的规律的实践支撑。具体地说,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人、家庭与城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目的上的共同性;对君主制、贵族制与共和制等诸多政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城邦中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概括与总结,论证了它们的优缺点、转化与保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设计与论证了“理想城邦”与优良政体的蓝图及构建方案,亚里士多德诉诸多要素结合的混合政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